手機APP里褚遂良的字帖,除了已經(jīng)寫過的《雁塔圣教序》《大字陰符經(jīng)》,還有《倪寬贊》《枯樹賦》《臨樂毅論》等字帖,看了一下,比較熱門的也就前面三個帖。 于是,寫完《雁塔圣教序》與《大字陰符經(jīng)》之后,自然是選了《倪寬贊》這字帖來寫,也打算,寫完這《倪寬贊》,褚體字帖臨寫就先告一段落。 《倪寬贊》,又作《兒寬贊》,傳禇遂良楷書墨跡,縱24.6cm,橫170.1cm。本帖筆劃疏謏,頓挫生姿,筆意翩翩自得,秀麗美妙。 《倪寬贊》的用筆富于變化,氣均力勻,筆墨輕盈飄灑、靈活自然。起筆輕捷,收筆沉著,主要筆畫適當?shù)厣煺?,給人以筆勢翩翩、瀟灑大方、平和閑雅、神爽超邁的感覺。 臨此帖之前,自然是看了相關的網(wǎng)上對此帖的一些特點與介紹,這個例行功課,也應該是臨一個碑帖應該做的功課,只是,這功課有時做得足些,有時就做得不足些。 褚楷寫過兩個字帖,要說心目中的褚楷,只能算一個,也就是《雁塔圣教序》算得上嚴格意義的楷書,至于《大字陰符經(jīng)》,總覺得行意更甚,與想象中褚楷不太一致。但看了《倪寬贊》,當然是屬于楷書了,至少,沒有行意。 《倪寬贊》與《雁塔圣教序》又感覺也不一樣,但這種不一樣,是褚楷的另一種美,雖略有差異卻又源自同根。象網(wǎng)上名家所評:“一勾一捺有千鈞之力,雖外拓取姿,而中擪有法?!庇赡E觀之,尤為明顯。 又有評其書風或學鐘繇之體而古雅,或師逸少之法而瘦勁。無怪蘇軾說:“清遠蕭灑,微雜隸體。” 相較來說,臨《倪寬贊》比臨前兩個褚楷字帖來得舒適得多,不知是寫褚楷稍有時日所致,還是《倪寬贊》的字本身就更易于臨習,總之,那種寫字的快感與成就感,回來了。 但總的來說,褚楷的臨習,還是對我造成一定的難度,知其美不知其所以美,想臨得形似都覺得很是困難,更不敢想能有三二分神似,基本只屬依葫蘆畫瓢寫得是似非似,誰叫自己這般只求量沒空求質的一翻通臨。 既然想著要把這個手機APP里喜歡的字帖臨個遍,也就先沒辦法對每個字帖都精細臨習,褚楷,也就決定先臨這三個字帖,至于褚楷的其他字帖,就暫時先不臨了。 總之,寫就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