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回歸教育本真的全課程生活化學習,讓亦小的孩子們的學習充滿著快樂與幸福,讓亦小的全課程教育充滿著蓬勃生機與活力。
2014年9月2日,北京亦莊實驗小學被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中心列為“全國課程改革骨干教師研修基地”。同年10月13日,來自廣東南沙的五名校領導,作為教育部課程中心派出的第一批研修學員,走進了亦??;今年4月6日,第二批研修學員——來自重慶的五位校長,開始了為期兩周的亦小研修。此文為重慶市開縣漢豐第七中心小學劉方清校長的研修感受。(編者注)
“我眼中的亦小”:學習,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重慶市開縣漢豐第七中心小學 亦小全課程教育,為每一個孩子提供了安全、自由、尊重、自主的環(huán)境和課程,并注重孩子的個性化、個別化的教育,尊重孩子的差異,順應孩子的天性,人的“好奇心、好探究、好講理、好分享”的天性在亦小孩子們身上展露無遺。師生一起玩耍,一起做游戲,一起講故事,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使得學習成了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在玩樂中學習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不但可以愉悅孩子們的身心,而且能讓思維更活躍,學習效率更高。 4月7日上午,我們在一(1)(螢火蟲)班聽了一節(jié)由韋晶老師執(zhí)教的讀寫繪主題課《風到哪去了》,讓我深刻地體驗到了玩中學、學中玩的精彩。 伴隨《花仙子之歌》樂曲,師生一起邊唱邊舞,開始了一節(jié)課的學習。隨后,韋老師用一幅幅卡通畫,將太陽、地球、月亮、風的相關知識融入其中:什么是地球的公轉、自轉?為什么月亮會發(fā)光?風到哪去了……老師在不停地追問,孩子們或積極思考,或精彩表演,或熱烈分享;伴隨著老師輕柔的,如詩如畫般的話語,孩子們的思緒飛向綠野,飛過高山,來到山谷…… 在孩子們思維被激活的時候,韋老師相機引導: 師:面對這個季節(jié),你想到了哪些詞語? 生:綠意濃濃 春意盎然 花花草草 百鳥爭鳴…… 最后,師生伴隨《不可思議》的樂曲邊唱邊舞,用音樂和舞蹈抒發(fā)著對春天的贊美,也結束了一節(jié)三十五分鐘融音樂、美術、地理等知識的語文課的學習。在玩、在思考、在表演、在分享的過程中,孩子們體驗了學習的快樂與幸福,也收獲了成長與知識。 在游戲中學習 日本學者井深大說:“游戲是孩子的第二生命,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蓖跤铑@蠋熒钪@個道理,她的課堂就是游戲的課堂,是快樂的課堂。 4月8日上午,我們走進五(2)班,聽了一堂王宇睿老師執(zhí)教的以“茶”為主題的英語課。 課堂學習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了解茶葉生長的自然條件,學習相關單詞;第二部分:介紹茶青、采茶女;第三部分:了解采茶的過程,學習采茶的動作。課中,從單詞的學習開始,便采用游戲方式進行:抽卡片認讀、同桌互讀、表演讀等游戲方式。第二部分,介紹茶青和采茶女。一開始,老師把自己裝扮成斯里蘭卡采茶女:頭系頭巾,肩披圍巾,背著竹簍,手握竹竿。此情此景,一下子把孩子們帶進了斯里蘭卡采茶的情境中。孩子們學習情緒高漲,在此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對話,復現“頭巾、竹竿、竹筐、編織袋”等單詞,以及相關的句型,加深了單詞和句型的學習。第三部分,老師讓一個男生裝扮成浙江采茶女,其余同學觀察比較兩地采茶女裝束的異同,思考其產生異同的原因,分享其思之所得。 一節(jié)融茶、地理、戲劇表演的英語課學習,在意猶未盡的體驗中結束了。讓游戲貫穿課堂始終,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分享,在游戲中成長。 在生活中學習 生活是知識的海洋,生活之中時時處處皆課程。常麗華老師擁有一雙慧眼,善于發(fā)現生活與學習的結合點,讓生活成為孩子們學習的課程。 4月9日上午,我們走進二(1)(小螞蟻)班,學習和欣賞了由常老師執(zhí)教的饒有趣味的學生自然筆記欣賞課,兩課時。 該課通過四個環(huán)節(jié):即游一游,體驗生活;畫一畫,再現生活;寫一寫,表達生活;賞一賞,升華生活,打通了生活與學習的鏈條,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無窮。 頭天下午,小螞蟻班的師生們一起走進了學校附近的南海子公園進行游學,親近大自然、觀察大自然,從一幀幀現場照片中我們發(fā)現,當時的“小螞蟻”們或躺或坐或蹲或站,或看或聽或思或畫,一個個是那么自在和專注,完全沉醉在春天的美景里。 在自然筆記欣賞課上,孩子們紛紛拿出自己的作品與大家分享。每一幅作品都蘊含著不同他們對大自然獨特的認識與體驗,畫面童真有趣。佳慧小姑娘畫了三幅畫,分別是春姐姐、老橡樹和紅點花,想象豐富,色彩艷麗,再現了公園美景,同時她優(yōu)美的配文,也十分準確地表達了她眼中美麗的大自然。 在分享過程中,常老師巧妙地請來了隔壁班的包班老師李娜(美術專業(yè)),讓她從專業(yè)的角度,對孩子們的作品進行了點評;該班的秀兒(小螞蟻們對趙秀秀老師的昵稱)也分享了她的繪畫作品:春姑娘。一個秀麗、端莊、寧靜的春姑娘,佇立畫中,我想,這便是“秀兒”對自然、對生活、對工作的一種真實的體驗。老師有什么樣的體驗,就一定會傳遞給學生什么樣的體驗。 “小螞蟻”們相互分享,相互質疑,相互欣賞,并在欣賞中升華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敬畏之感。 在故事中學習 所有教過小孩子的老師都有體會:孩子們最喜歡聽故事。用好的故事融化知識,平復情緒,愉悅審美是全課程教育研究的一個著力點。亦小紀現梅老師就是一位非常善于向故事“借力”的高手。 4月10日上午第二節(jié),我們走進三(1)班,聽了紀老師執(zhí)教的一堂作文分享課。 征得孩子們的同意后,紀老師首先分享了自己的作文,她在作文中點贊了全班每一個同學近一周的優(yōu)異表現,述說了發(fā)生在班里的一些令人感動的故事。在紀老師的分享中,孩子也積極地談感受、提問題、說評價,之后,紀老師把舞臺交給了孩子們。其中,奇雨同學分享的《家里的火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文章講的是自己在家無意犯錯后、父母不問理由大發(fā)雷霆的故事。 樂天:作者把“父母”比作“火山”,說明父母的脾氣火爆,很生動。 雨婷:還可以再詳寫一下父母的神態(tài)和“火山爆發(fā)”的過程,這樣會更加生動,奇雨同學你說是嗎? 師:雨婷的點評很好,看來,要把故事寫得生動具體,可以從哪些方面去寫呢? 生:要從人物的外貌、動作,要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語言、心理等等去寫…… 師:那好,現在通過你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來演繹一下你若 “火山爆發(fā)”是一個什么樣子? 孩子們紛紛上臺表演,表演過程中,老師相機引導孩子們用準確的語言對表演的情景進行描述,再現故事情節(jié)…… 與其說紀老師和孩子們是在進行作文分享,還不如說是在講發(fā)生在他們中間的故事。 整堂課,孩子們在愉悅的氛圍中不但傾聽了他人的故事,學會了故事的寫作方法,更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縱觀亦小的全課程學習,我深刻地體會到:它是為每一位孩子的學習而設計。孩子們在玩中學習,在故事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在生活中學習。這種回歸教育本真的全課程生活化學習,讓亦小的孩子們的學習充滿著快樂與幸福,讓亦小的全課程教育充滿著蓬勃生機與活力。 (封面照片由作者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