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識字是孩子們成長中必須的一課,如何讓蒙童在輕松中認識所要學習的漢字?勝利大街小學的八種做法,別開生面地拓展出教與學的和諧與合力。他們抓住校內(nèi)外的各種“機遇”,通過不同“手段”,千方百計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情境、興趣……特別是校長王念強的一支“心香”,詮釋出教學識字全新的理念和獨創(chuàng)。縱歌如潮的力度和回應,表明改革和創(chuàng)新從來都是一種源于生活的開發(fā),一種智慧和氣度。而陶繼新先生在對話中借一縷“長風”,指出:“如果離開了生活,離開了實踐,這些滋養(yǎng)就很難內(nèi)化為一種品質(zhì),一種更強的生命能量”。一句話,照亮教師前行的方向。 一、生活化識字 【王念強】剛才交流的是寬基語文研究的幾個案例,下面分別從識字、閱讀、習作、實踐活動等方面做介紹。李吉林老師說過:“言語的發(fā)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fā)展?!蓖鯂S先生說:“真正的知識唯存于直觀?!睗h字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文字,也是中華文明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處處都離不開漢字,可以說,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漢字。所以,生活是識字的大課堂,我們的生活化識字課堂要求教師在識字教學中根據(jù)文本提供的內(nèi)容巧妙地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營造生活氛圍,讓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在藝術氛圍中,在生活體驗中,積極地觀察、思考、想象,習得方法,自能識字。 【陶繼新】生活化識字課堂很有意義。學識字與學說話有不同之處,也有相通之處。小孩子初學說話,并沒有專門的老師與課堂,可是,兩歲左右,就能說話了。因為他們從一出生之后,就處在了本國語文的“汪洋大?!敝辛?,耳濡目染,自然也就會說了。我們可以稱之為生活化學說話。識字呢?也可以生活化。我采訪過22歲成為劍橋博士的夏楊的媽媽楊文,她就在夏楊很小的時候,進行了生活化識字。在夏楊呀呀學話的時候,楊文就教其整體識讀,開始教學的內(nèi)容是《我的第一本書》。楊文一邊給他看著畫講故事,一邊也讓他看與畫面迥然不同的文字符號。楊文認為,這種無意識的學習,既不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又可以使這些文字如同圖像一樣,在快樂的狀態(tài)中收藏在他的大腦里。即使走到大街上,楊文也是見字就指給小夏楊看,讀給他聽。楊文說,不要認為這時候孩子一無所知,其實,這些字已經(jīng)作為生命符號,開始走進他的大腦之中。此后一有機會,這種記憶就會再現(xiàn)出來。楊文認為,應當讓每一個時空都具有教育意義。所以,在學校的生活時空中,有很多俯拾即是的可識字的地方,讓學生在這種時空里,無意識地識字,既不累,又記得牢,何樂而不為呢? 二、漢字發(fā)展與構成 【王念強】漢字是由象形字演變而來的。在幾萬年前的原始時代,遠古人學會了用語言來表達意思,后來又學會了用手勢,但有些事物用語言和手勢是難以表達的,于是有人想出了做記號的方法,可記號太多,容易忘記,后來就用圖形表達意思,比如“太陽”就畫成一個圓圈的形狀,“樹”就畫成樹的模樣,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進入了奴隸社會。到了這時,需要文字記載的東西就更多了,而光用一些圖形符號來表示,顯得太繁瑣了。于是人們就簡化了一些象形字,并把一些象形字組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文字,讓人能更容易看懂。比如把“人”和“木”組合起來,就成了“休”字,意思是一個人靠在樹上睡覺。這樣又創(chuàng)造出了很多文字,形成了漢字的一個新類型——會意字。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大地上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的諸侯國,而這些諸侯國的文字難。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曾下令在全國統(tǒng)一使用一種文字——小篆。這種文字比以前的文字簡化了許多,但仍有些繁瑣,于是民間逐步興起了一種應急的俗體——隸書。到了三國時期,魏國的鐘繇又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更為簡便美觀的文字——楷書。從此以后,漢字就確立了它的方塊形態(tài),開始有了間架結構。以后人們又陸續(xù)創(chuàng)造了草書、行書等各種各樣的字體,也涌現(xiàn)出了像“鐘、王”、“顏、柳”、“蘇、黃、米、蔡”這些舉世聞名的書法家。漢字的發(fā)展逐步進入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在現(xiàn)代社會,科學飛速發(fā)展,漢字也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像表示化學元素的漢字,表示一些新生事物的漢字不斷出現(xiàn),許多漢字也被賦予了一些新的含義。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每一個漢字本身有其嚴謹?shù)慕Y構規(guī)律,自有其完整的系統(tǒng)性。漢字的構成主要有三種方法:(1)象形法。這是形成漢字的最早方法,因此創(chuàng)造了最原始的文字,例:“日”寫成,“月”寫成,水寫成,牛寫成等等。這些象形字經(jīng)過逐漸的演變,到后來都改變了原字的形體,變又有所區(qū)別,于是出現(xiàn)了一字多義、多字一義的情況,這給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帶來了困成了后來方正的字體。(2)會意法。象形字比較容易看出造字的道理,但它們不能表達抽象的意思。古人便創(chuàng)造了另一種造字法——會意法。就是用不同的符號或借用“象形字”加上一些符號來表達一個抽象的意思。例:“明”字寫成,意為“日”和“月”帶來光明?!暗弊謱懗?,意為太陽從地平線升起。(3)形聲法。象形字和會意字都能從字形上看出字的意義,但卻不能讀出聲音。因此又創(chuàng)造了形聲法來造字。把表示聲音的聲旁和表示意義的形旁搭配起來,組成很多新字。這樣文字越造越多,盡管漢字中形聲字占90%左右,并且同一個字在各地發(fā)音也有所不同,但漢字的表意基礎是不變的。漢字的構成方法說明了漢字是以生活大背景為依托,人們將所見、所聞描繪下來,長期不斷地演變簡化而成的。這是十分有趣的造字方法,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所特有的文字的造字方法。 【陶繼新】王校長,您對文字學很有研究,這對指導語文教學,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國造字法是很有意思的,語文老師應當學點這方面的知識。您說得對,中國最古早的文字是象形字。象形字是華夏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我們老祖宗們從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記錄方式的一種傳承,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最形象,演變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種漢字字體。這種造字法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征,具體地勾畫出來就是純粹利用圖形來作文字使用,而這些文字又與所代表的東西,在形狀上很相像,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征,具體地勾畫出來。如日月山水牛馬等,都屬于這種象形字。當老師們了解了象形字的來源及原始形態(tài)后,再進行教學的時候,就會相對形象地解說,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會意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根據(jù)意義之間的關系合成一個字,綜合表示這些構字成分合成的意義,這種造字法叫會意。用會意法造出的字是會意字。比如“武”,從戈從止,表示人拿著武器走,有征伐或顯示武力的意思;再如:尖,上小下大,形成尖形;塵,細小的土形成塵埃;劣,少出力,偷工造成劣品;夯,大力,打地基、筑堤壩夯土都要用大力氣。這些字的字義一想便知,很有道理。當學生懂得會意造字法后,有的字則可以見而會意也,這讓有的解詞變得簡單而明了。 形聲字是由表示意義類屬的形旁(也叫義符)和表示讀音的聲旁(也叫音符)組成的,用這種造字法造的字非常多。形旁和聲旁結合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形旁在左,聲旁在右;有的形旁在右,聲旁在左;有的形旁在上,聲旁在下;有的形旁在下,聲旁在上;有的形旁在外,聲旁在內(nèi),或者形旁在內(nèi),聲旁在外。 例如: 左形右聲:材偏銅凍證騎秧破,右形左聲:攻頸削瓢放;上形下聲:管露爸芳崖宵界字,下形上聲:架案慈斧貢膏凳賞;外形內(nèi)聲:固病庭閥園匾裹衷,內(nèi)形外聲:悶問聞辮等。學習形聲字,可以利用形旁和聲旁辨別一些形似字和同音字,避免寫成別字,比如“貨物”的“貨”和“貸款”的“貸”,它們都是上聲下形結構,形旁又都是“貝”,但二者的聲旁不同,因此讀音也不一樣。這樣就可以利用聲旁把兩個字區(qū)別開來,而不至于把“貸款”寫成“貨款”,或把“貨物”寫成“貸物”了。又比如“根”和“跟”是同音字,聲旁都是“良”。但“根”的形旁是“木”,表示這個字的意義與植物有關;“跟”的形旁是“足”,表示這個字的意義與腳或腳的動作有關。利用這兩個字的形旁可以區(qū)別它們的意義,而不至于把“根本”寫成“跟本”,或把“跟隨”寫成“根隨”。形聲字占漢字的絕大多數(shù),據(jù)漢字學家統(tǒng)計:90%多的漢字都是形聲字。根據(jù)其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看到一個形聲字,其偏旁已經(jīng)把字的概念歸類,即使不認識這個字但是字的大意基本上可以猜到,然后再看著這個形聲字的聲旁,多半可以蒙出讀音。 指事也是一種造字法。指事 屬于“獨體造字法”,與象形的主要分別,是指事字含有繪畫較抽像中的東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鋒利處加上一點,以作標示;“兇”字則是在陷阱處加上交叉符號;“上”、“下”二字則是在主體“一”的上方或下方畫上標示符號。這些字的勾畫,都有較抽像的部分。指事字分為以下幾種:一是獨體指事,凡是獨體的文,在形體上沒有經(jīng)過后來的增減或變更,用來表示抽象事類的叫作獨體指事,也就是指事正例。這類獨體的文,通常都是以線條符號來指明抽象事物的意象。獨體指事字例:上、一、二、下、小、爻等;二是合體指事,當已有的文字形象或符號,不足以表達抽象概念時,就在這成文的形象上,加些點畫以引出概念的方法,亦即以一個文為主體,附加不成文的符號,二者相合而成的文字,叫做合體指事。合體指事字例:元、示、王、中、屯、牟、牽;三是變體指事,為了要表達抽象的意念,往往把一個成文的形象加以變化或減省一個成文形象的部分筆劃,透過這種變化,使人領悟到另一層相關的概念。這種變易,通常是指位置上的變易,如有的左右相反,有的上下相倒。變體指事字例:乏、廷、逆、世、臣、幻、夏、巾等。這些既不屬于象形、會意,又不屬于形聲的字,如果不知道其指事的意義,教學識字的時候就往往會出現(xiàn)事倍功半的情況。 古人的說的漢字造字法共六種,除了象形、會意與形聲之外 ,還有兩種,即專注和假借,不過,專注和假借不產(chǎn)生新字罷了。 漢字的第一個優(yōu)勢是,漢字是由500個左右的獨體字組成。雖然康熙字典收集有幾萬個漢字,但是我們只需要認識2500多個漢字,就沒有閱讀障礙了。而這2500多個漢字基本上是由400多個的獨體字構成的,比方說日、月、山、火、水、人……這些字就是獨體字,獨體字構成了漢字的基本元素,幾萬個漢字就是由這400多個獨體字排列組合而成。如:“火”“山”構成燦爛的“燦”等。祖先在造字的時候,也是中華民族的“兒童時代”,我們發(fā)現(xiàn)民族的“兒童時代”與現(xiàn)在兒童的思維方式驚人的一致。 在當今世界上眾多的文字產(chǎn)生之前,在數(shù)千年前的古代社會,產(chǎn)生了幾種古老的文字,其中有三種最古老的文字:一是5000年前兩河流域蘇美爾人創(chuàng)造的楔形文字;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創(chuàng)造的圣書字;三是我國3300年前殷商時期甲骨文字。隨著歷史的演變,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的圣書字都已在歷史的風塵中湮滅而失傳,只有漢字的早期形成甲骨文字演變?yōu)楝F(xiàn)代漢字,是古文字中僅存的一種,仍然保持表意的形式,也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 拉丁類的文字幾乎沒有表意的功能。每一個漢字都表意,漢字的表意功能是漢字的第三個優(yōu)勢。每一個漢字里面蘊含了豐富的文化信息和生活信息,這些信息又可以非常容易非常簡單地傳遞給兒童。 三、體驗生活情景識字 【王念強】斯霞老師說過“識字要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而作為作為識字主要階段的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小,他們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對有趣的事物會表現(xiàn)出極強的求知欲和興趣,所以我們就利用漢字的造字方法在教學中讓學生瞧一瞧,聽一聽,聞一聞,摸一摸,嘗一嘗,做一做,由自己親身經(jīng)歷、感受和體味得來的生活經(jīng)驗,活化處于靜態(tài)中的漢字,把本來離學生認知水平較遠的文本內(nèi)容變得豐富而有情趣。體驗生活情境識字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1、角色體驗模仿是兒童成長的一種自覺行為,也是人從自然人變成社會人的過程中的一種本能。兒童從一出生開始到坐、臥、立、行,到學習工作、成家立業(yè),實際上始終都離不開體驗與模仿。而游戲是最常見的模仿形式,它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讓兒童扮演某個角色,在親身參與中獲得真實感受,在體驗實踐中使思維產(chǎn)生飛躍。如學習《司馬光》一文:一名學生扮演司馬光,穿上仿古時期的服裝,伴隨著古典的琵琶演奏曲緩緩地走進教室,跟同學們打招呼并自我介紹——我是宋朝人,姓司馬,名光,比你們早出生幾百年呢!老師板書課題,認識生字“司”,并進行拓展,學生根據(jù)查找到的資料相互交流,司馬一姓起源于古代的職官名。《通志·氏族略·以官為氏》云:“重黎之后,唐虞夏商,代掌天地。周宣王時裔孫程伯休父為司馬,克平徐方,錫以官族,為司馬氏。其后世或在衛(wèi),或在趙,或在秦?!彼抉R氏雖然沒有列在百家大姓之內(nèi),但也是中國的一個著名復姓。像這樣在教學中經(jīng)常開展一些角色游戲,學生會樂此不疲,識字效果不言而喻。2、動作體驗在漢字中,有很多字本身的字形便表達傳遞著它所代表的動作含義,我們在教學中可引導學生把課文語境中表示動作的這些漢字還原成生活中的真實動作,通過表演,學生在舒展肢體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漢字的構成規(guī)律。如教“掰”字,可用兩手掌心相對,然后分開。這一動作演示,可以使學生把“掰”的字形和字義聯(lián)系起來,達到聽音見形會義的效果。3、表演體驗表演能把抽象的語言轉(zhuǎn)化為形象的表情身姿動作,是對語言進行積極的感知、理解、遷移、積累、運用的過程,有著獨特的功效,深受學生的喜愛。如教學《兩只小獅子》一文時,一生表演“滾、撲、撕、咬”的動作,其余學生說出動作名稱,師相機貼出生字卡片“滾、撲、撕、咬”。再讓學生仔細看字形,尋找同學表演的動作和字形之間的聯(lián)系,在饒有趣味的欣賞觀察中掌握四個字。4、活動體驗新課程下的語文學習不再是枯燥地上課,而是一次次富有生機的活動,在愉悅的活動中,文本內(nèi)容悄無聲息地走入了學生的心里,讓學生始終處在童話般的世界里學習、感悟。如教《小小竹排畫中游》一文時,創(chuàng)設“游江南”的大情境來貫穿整堂課的教學,使課堂活起來。(1)坐竹排游江南。(課件播放江南風光)。(2)游江南書院。(課文內(nèi)容配上形象生動的畫面課件播放)。(3)游江南音樂廳。(課中操《小小竹排畫中游》歌曲)。(4)游江南演播室。練習朗讀課文。(5)欣賞江南水鄉(xiāng)風景。再一次感受課文的美。(6)游江南書法小屋(寫字)。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成了導游,學生變成游客,豐富多樣的體驗活動使課堂教學充滿情趣,讓學生感到了學習的快樂。5、創(chuàng)編體驗“編兒歌”是學生喜歡的方法。在教師示范的基礎上,學生也能自己創(chuàng)編兒歌幫助自己的記憶字形。例如:“春”字,編成順口溜:三人之家,過好日子;“坐”,學生說:兩個小人坐在土堆上;“艷”,學生用字義“豐富的色彩”來記憶。像這樣記憶的方法,學生還能熟練應用的有“換偏旁”“加減筆畫”“同偏旁字歸類”等。難能可貴的是學生還能自發(fā)地把生活情景引入課堂:“跳、跑、踢”這些活動是跟腳有關,所以都用了足字旁,學生還能模仿動作來更深刻地記憶字形。長期運用這種方法,學生增強了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識字效率。如,教學一年級下冊《識字4》創(chuàng)設情境:(1)(課件出示大情境圖)圖上畫了什么?(2)小草生長茂盛,花兒美麗鮮艷,池塘里有漂亮的荷花。哪些小動物都來了?(蜻蜓、蝴蝶、螞蟻、蚯蚓、蜘蛛)(3)這就是有趣的夏天,這些小動物,你在什么地方見過他們???(我在操場上見過蜻蜓,公園里見過蝴蝶,院子里見過蚯蚓……)這樣設計充分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合適的生活情景積極引導學生感受夏天的有趣,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將識字教學和學生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當孩子們熱情地呼喚出小動物們的名字后,讓學生說說生活中你們在什么地方見過這些小動物。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談到“我在池塘里見過蝌蚪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泳;我在我家屋檐下見過黑黑的小蜘蛛等”老師的一句話,激活了學生頭腦中已有的小動物的形象,調(diào)動了學生已有的對小動物的情感,很好地體現(xiàn)了文本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堅持地做下來,學生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聯(lián)系生活識字寫字能力。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讓學生體驗、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和享受漢字的美,教師引導學生參與編兒歌、猜謎語、講故事等,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編識字方法。猜謎語也是學生喜歡的一種方法,能活躍氣氛,鍛煉思維。經(jīng)常進行猜謎游戲后,許多愛動腦筋的孩子不僅會猜,樂猜,而且能編一些簡單的字謎。 【陶繼新】斯霞老師所說的“識字要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是很多道理的。小孩子有小孩子的特點,識字的時候,如果忽略了他們的年齡特點,就不可能產(chǎn)生很好的效果。你們所采取的方法,恰恰符合兒童的特點,他們識字的時候,不但快,而且快。 在一般人看來,小學生學習漢字是比較困難的事情,甚至有點枯燥無味??墒牵谀銈冞@里,卻有了“玩”的快樂。其實,學習本來就可以產(chǎn)生美感的,只不過由于觀念與方法不好,就有了當下的心靈痛苦之感。《周易·系辭》中就有這樣一句話:“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毕瘛吨芤住啡绱穗y學的哲學,在孔子看來,可以用“玩”的心態(tài)去研學。特別是孩子,如果感到學習快樂無比,就會樂此不疲,而且會有很高的效率。中國漢字源遠流長,而其中的意蘊通過把玩更是別有情調(diào);而其中的表意性,則是這情調(diào)之本。 一個一年級的老師告訴我,她上課時,學習“荒蕪”這個詞,首先問孩子:什么叫“荒蕪”?孩子們說:不知道。老師換一種問法:“荒蕪”這個詞你們看好不好?有一個孩子舉手,說:荒蕪不好。老師又問:為什么不好?答:因為荒蕪的“蕪”,上面有一個草字頭,下面有一個“無”,“無”表示沒有,沒有就不好。老師又鼓勵說:你回答得太好了,請坐下。請注意這個老師處理得很好,他沒有跟學生抬杠:沒有就不好?沒有缺點好不好?有的老師就喜歡帶著一種挖苦的口氣跟學生抬杠。如果表揚孩子,這個孩子和其他孩子都會積極思考,如果打擊孩子,所有的孩子都不會再積極思考。孩子回答說不好,他已經(jīng)隱隱約約地感覺因為“無”,有一點兒不對勁,他已經(jīng)嗅出了這個字的意味,但是他年齡小,無法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老師一鼓勵,另一位孩子舉手了,回答說:這個“荒”也不好,“荒”中間有一個“亡”字,“亡”就是死亡的意思,死亡也不好,因此“荒蕪”這個詞不好!老師就說:你說得太好了,請坐。孩子就喜歡鼓勵,表揚,老師一表揚,孩子們的智慧的火花就激發(fā)出來了。這個時候第三個孩子舉手了,說:我知道“荒蕪”是什么意思了,因為草字頭代表花草樹木,花草樹木沒有了、死去了,這就是荒蕪的意思。老師說:回答得太好了。孩子把“荒蕪”的意思已經(jīng)基本講清楚了。 由此看來,孩子識字,也是需要鼓勵的,也是需要創(chuàng)設情景的。有了好的氛圍,有了快樂的心境,加之有效的方法,學習識字,就會變得快樂而高效。 四、游戲興趣識字法 【王念強】根據(jù)孩子們喜歡做游戲的特點,創(chuàng)設識字游戲。老師們活學活用、研究創(chuàng)造了許多簡單易行、生動活潑的識字游戲:開火車、找朋友、放鞭炮、摘果子、七色花、送信、貓捉老鼠、釣魚等,這些游戲都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場景、人或物相聯(lián)系,通過喜聞樂見的形式,把枯燥的識字拌上“糖”,使學生愛學樂記。 放鞭炮:老師把需要認讀的卡片放入一個自制的紅色大爆竹筒內(nèi)。老師問:“節(jié)日到,放鞭炮。什么炮?”一名學生從爆竹筒中抽出卡片,舉起卡片讀。如果讀對了,下面的學生跟他一起讀,并模擬爆竹的聲音:“嘭——啪”;如果讀錯了,就模擬啞炮的聲音:“嗤——”。也可以請一組學生一起競賽,比一比哪位同學點燃的爆竹最多,也可以小組之間進行比賽。 摘果子:教師做一棵美麗的“果樹”或臨時在黑板上板畫,果子上的內(nèi)容隨機更換。游戲時,師生一起改唱“智慧樹”主題曲:“……智慧樹前來識字,歡樂多又多”。可以把認讀的字卡貼在果子的正面,學生任意摘果子讀字卡,讀對就當小老師領讀,并把摘下的果子作為自己的獎品,讀錯了,從自己的果子中拿回一個貼到大樹上;也可以把認讀的字卡貼在果子的正面,教師認讀一個字,點名請學生來摘;還可以把認讀的字卡貼在果子的反面,教師點名,學生上臺任意摘,摘下后認讀背面的內(nèi)容。 魯迅說:“游戲是兒童最正常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生字變成玩具,學習成了游戲,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和鞏固知識,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達到“我要學”、“我會學”、“我樂學”的境界。用實物、掛圖、剪貼畫、簡筆畫、動畫課件等形式再現(xiàn)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實際上就是把識字內(nèi)容再現(xiàn),符合兒童對形象樂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特點,能喚起學生觀察思考、創(chuàng)造發(fā)揮的興趣。經(jīng)常用的方法有: 1.實物再現(xiàn) 以實物為中心,略設必要的背景,來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如學“尖”字,讓學生看圓錐體,學生則明確上小下大就是“尖”。 2.場景再現(xiàn) 教師借助圖片、實物、投影等,把課文內(nèi)容在課堂上再現(xiàn)。如學習《菜園里》《自選商場》等課時,把實物都帶到課堂上,邊出示實物邊識字。還創(chuàng)設情境,假如你是售貨員,請你給這些東西貼標簽,學生喜不自勝,學得輕松,掌握扎實。 3.故事再現(xiàn) 教學中涉及許多內(nèi)容離學生的實際生活很遠,但他們通過戲曲、電視劇、評書、故事等對這些內(nèi)容會又有一定的認識,課堂引入這些小故事,識字記憶會相當牢固。如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三冊《識字8》,學生自由講“后羿射日”、“精衛(wèi)填?!薄ⅰ版隙鸨荚隆?、“女媧補天”的故事,老師同時板書故事詞語。學生每聽完一個故事,齊讀該故事名字,教師貼故事圖片。在讀準詞語的基礎上,學生圈劃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再現(xiàn)生活情境,把識字教學當作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感到學習就是他日常生活的需要,讓學生在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生活情境中,產(chǎn)生熟悉感、愉悅感,自然而然地高效識字。 【陶繼新】對于兒童來說,機械的識字,速度肯定是不快的,他們也是不快樂的。所以,要將識字形象化,將識字趣味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適應于兒童識字。兒童對什么感興趣呢?這就要研究,就要實踐。你們老師的放鞭炮、摘果子等識字的方法,則是激發(fā)孩子識字的有效探索。這樣的識字法,對于大人未必產(chǎn)生作用,因為他們對這些東西不太感興趣,而且,大人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小孩子則不然,一般來說,他們的有意注意力時間比較短,對于他們喜歡的東西則有樂此不疲的“持久性”。比如小孩子喜歡的玩具,他們玩起來往往好長時間興趣盎然。還有,對于感興趣的事情,小孩子印象深,記得比較牢,在這種狀態(tài)下的識字,多能抵達“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的境界。 要想讓孩子對識字產(chǎn)生持久的興趣,就要好好地研究他們的興趣點,同時,還要讓他們盡早地進入閱讀狀態(tài)。我發(fā)現(xiàn),沒有不喜歡閱讀的孩子,可是,如果沒有一定的識字量,是不可能進入閱讀境界的。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法,一年級第一個學期識字400個字左右,識字和寫字是同步的。第二學期識字、寫字500個,按照這樣的速度差不多到三年級基本上可以進入閱讀,也就是說在9歲到10歲才能學會閱讀,這個速度是比較慢的。假如按這個速度教學,中國的孩子跟歐美國家的孩子在學會閱讀上差不多拉開了1-2年的差距。 非常欣賞濰坊韓興娥老師的在識字中閱讀,在閱讀中識字的方法。她教了二十六年語文,一直在“輕松好玩”和“加大難度”兩方面找一個平衡。比如學習“辟”這個多音字,低年級小孩子可以背誦下面這首兒歌:“放屁蟲, 創(chuàng)奇跡/開天辟地當皇帝/當上皇帝養(yǎng)螞蟻/開辟道路運大米/大米吃多了放臭屁/熏得螞蟻鬧起義/起義推翻了臭皇帝/皇帝天天想復辟/復辟就是重新當皇帝/當上皇帝接著放臭屁!小學生一邊背一邊樂翻天了。 像那些成語兒歌、多音字兒歌,雖然存在不足,但那些在一線教學的老師,尤其是低年級老師喜歡。因為老師們很難讓那一群不停地嘰嘰喳喳的小孩子安靜下來,而小孩子一看到這些搞笑的兒歌就主動讀、反復地讀,而有些字,也就在這種快樂的閱讀中認識了。 輕輕松松地認識了字,又快快樂樂地讀了兒歌,學生會產(chǎn)生很大的自信心。自信是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源,有之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無之則會厭惡甚至放棄學習。同時,當一個人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如果給其適當展示的舞臺,就會讓他感到特別的自豪。小孩子尤其如此,喜歡“露一手”是其共通的特點。你們老師教學第三冊《識字8》,則與韓興娥老師有異曲同工之妙。 五、聯(lián)想識字法 【王念強】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識字對兒童來說變成一種鮮明的激動人心的生活場景,里面充滿了活生生的形象、聲音、旋律的時候,讀寫結合過程才能比較輕松?!鄙罨淖R字課堂貼近學生的生活,尊重學生的學習心理,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滲透直觀形象的識字方法,引發(fā)兒童動手實踐、動口表達、動腦識記的自主學習動機,使兒童變得主動起來,使識字教學更加生動活潑、生機勃勃。 漢字大多是古人根據(jù)生活情境進行聯(lián)想的產(chǎn)物。通過聯(lián)想能使機械、呆板的識字內(nèi)容變得妙趣橫生,賞心悅目,喚起學生的情感和想象,形成生動、活潑、高效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加深對漢字音形義的理解。學生在記“扇”字時,聯(lián)想到古人用的扇子是羽毛做的,比如孔明用的鵝毛扇??赡苁枪湃藷崃司蜁谖堇锷扔鹈?,所以“扇”外面有一個“戶”,里面有個“羽”。記“苦”字時聯(lián)想到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很苦。冬天,一家十口(古)都擠在一起,沒有被子,只能蓋些草(艸)。 聯(lián)想生活情境識字,總結出了這樣幾種方式: 聯(lián)想動作 根據(jù)漢字的字形,聯(lián)想到實際生活中的某些動作,使?jié)h字與這些動作結合的富有情趣。比如,識“滾”字,聯(lián)想一位老公公下雨天不小心打了一個滾,衣服都包在了身上。 聯(lián)想圖畫 將漢字的字義與生活中所見的場景相聯(lián)系,在學生的頭腦中描繪一幅栩栩如生的圖畫。比如,識“漏”字,聯(lián)想有一間屋子,屋外下著傾盆大雨,屋內(nèi)細雨綿綿。 聯(lián)想實物 發(fā)揮想象,將漢字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事物相結合。比如,識“傘”字,把“傘”字想成一把傘,“人”是傘面,“ヽノ”是傘撐,“一”是傘卡,“︱”是傘把。 聯(lián)想活動場面 很多漢字會讓我們不由得想起一些有趣的場面。比如,識“休”字,聯(lián)想到同學們下課時靠著大樹休息的場面。 聯(lián)想心理活動 將表示心理活動的某些漢字真實的再現(xiàn)出來,并加以想象。比如,識“樂”字,聯(lián)想小孩子戴上新帽子,心里肯定很快樂。 聯(lián)想一種景象 比如,認識“彩虹”,聯(lián)想它的七彩斑斕,從而區(qū)分“彩虹”不是“彩紅”。 聯(lián)想一個特征 比如,識“兔”字,學生很容易把最后一筆“、”忘了,聯(lián)想那一點是小白兔的短尾巴,小白兔沒有短尾巴就不可愛了。 聯(lián)想造字規(guī)律 教師有意識地滲透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根據(jù)造字規(guī)律識字。如識“刃”時,引導學生明白“這一點指在刀的鋒口上,刀的鋒口就叫做——刃”(指事字)。 針對不同的字,以上幾種方法可以組合使用。如學習“雞”字時,可以結合情境圖,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小雞的樣子,并表演一下小雞走路的神態(tài)動作,學學它的叫聲,聯(lián)想“雞、鴨、鵝”比較記憶等。這樣,抽象的字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好奇心結合起來,學生興趣高昂,記憶深刻,識字效果極佳。 【陶繼新】聯(lián)想識字法真是一個妙方,這不但會讓識字變得相對輕松,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甚至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具有巨大的學習潛能,也有潛在的思維能力??墒?,如果不進行有效地開發(fā),這種能力就很難得到發(fā)展,甚至有可能因長期處于沉睡狀態(tài)而影響孩子的學習與成長。 遼寧黑山北關實驗學校和北京景山學校在小學低年級試驗的集中識字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兩年內(nèi)識字2500個,閱讀一般的書刊。其實,他們就是運用了類似聯(lián)想記憶法的道理。因為學生在展開奇特的聯(lián)想時,其實就是展開異想天開的創(chuàng)造想象。他們在聯(lián)想時,有自己的感受,有獨立的見解,不人云亦云;在表達中,有自己的觀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語言,思維活躍,往往在與眾不同中透出新意。教師在識字過程中是學生的朋友,是學生的導師,起著引導、誘導、輔導的作用,學生在民主的、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沖破“標準答案”的樊籬,能夠用心思考,有所發(fā)現(xiàn),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由于聯(lián)想識字法會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看著抽象的文字展開聯(lián)想,因而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文字的能力;要求學生根據(jù)部件的意義推斷出整個字的意義,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要求學生根據(jù)字形展開聯(lián)想,在腦海中畫出一幅幅奇特的畫,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要求學生在聯(lián)想識字中各抒己見,說出自己的識記方法,還要運用生字說一段話,從而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六、校園室內(nèi)識字 【王念強】我們的做法借鑒了兄弟學校很多成功的經(jīng)驗,也是我在育賢小學與老師們一起“先字后音 大量識字”實驗的的延續(xù)和深化。寬基識字教學的重要策略就是拓展學?!彝ァ鐣灰惑w開放的識字途徑,讓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如果老師能讓抽象的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學生經(jīng)驗世界和知識的形成過程聯(lián)系起來,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就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生活內(nèi)容,增長學生的生活才干,而且能擴大識字量,增強識字意識。 漫步校園的花壇草坪,認識一種種植物名,念一念警示牌上的提示語;逛逛學校教學樓,參觀各種特色教室,認認教室名,看看墻上的壁畫,讀讀那些文化標語,這不僅使學生了解了校園,親近了校園。精心打造的班級環(huán)境、開展多姿多彩的班級活動都成為學生識字載體。教室里有很多現(xiàn)成的實物,如門、窗、講臺、黑板、電視機、電腦、投影機、錄音機,我們在上面貼上字卡,讓學生看到什么就認表示該實物的字。班級里開辟“植物角、科技角”,標本、制作都配上漢字;開辟的“每周一詩”“每日一詞”等專欄,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擴大識字量。我們還有意識地在教室內(nèi)創(chuàng)建一個“識字角”?!白R字角”里貼滿孩子們和老師從不同地方收集到的各類漢字條,如:廣告語“千萬好禮送不停”、“蘇寧電器,國慶大酬賓”、宣傳語“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元祖月餅甜津津”……在休息時間里,總會有孩子圍在“識字角”周圍讀上邊的漢字,不會認的字,孩子或者問老師,或者問同學,或者跟著別人讀。一段時間下來,上面的漢字大部分認識了。“識字角”里的字條可以是有主題的,更可以是無限自由開放的。我們定期更換“識字角”的字條內(nèi)容,在字條上注明收集者的姓名,以調(diào)動學生收集漢字和認識漢字的積極性。不僅如此,教師、學生的姓名,作業(yè)本封面、課程表等都是識字的好資源。例如,一年級的學生剛入學時,對班級的教師、同學都不熟悉,但又十分好奇,非??释约耗芗霸缛谌爰w。他們在相互交往中最關注的就是老師、同學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我們抓住這一時期孩子的內(nèi)心渴求,對孩子進行識字教學。教師把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等簡單情況寫在黑板上,向孩子們介紹自己,從而,讓孩子在愉悅的氛圍中認識老師的姓名等。同時,我們請家長為每個學生設計兩張精致的名字卡片,一張貼在課桌上方,方便學生隨時認識該同學姓名,另一張用來開展游戲活動,如開火車讀,抽讀等。我們還通過“發(fā)作業(yè)”、“光榮榜”等形式熟悉全班同學的姓名,這樣就能學會一百多個漢字。再如,課程表中每天的課程安排是學生必須事先知道的,由于不識字,學生讀課表也是一個障礙,應學生這一客觀需求,我們把課程表印發(fā)給學生,指導他們把課程表放在鉛筆盒里,嘗試去認,去讀,并組織學生開展“讀課程表”比賽,看誰先讀會,一張課程表上幾十個漢字,幾天下來,大多數(shù)同學都會讀了。 【陶繼新】在你們學校,“識字教學”可以說無處不在。學生在這種無意識記憶狀態(tài)下的識字,不但沒有任何負擔,而且還會饒有興趣。興趣是可以遷移的,識字亦然。學生不但會在學校里無意識識字,到了家庭里、社會上,也會形成無意識識字的愛好與習慣。正像說話一樣,識字也有一個敏感期,錯過這個時段,識字的效率就會大打折扣;在這個敏感期識字,就會事半功倍。我大女兒的女兒張旖軒雖然只是三年級的學生,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獨立閱讀一些兒童讀物了。這除了她媽媽平時幫助她識字閱讀外,學校教育是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她不但在課堂上能夠認識應當學會的字,而且在校園里不經(jīng)意間也認識了不少字。所以,從一年級開始,就喜歡上了語文。小孩子小時候?qū)δ硞€學科的熱愛,有的時候會影響其一生的。放學回家,有的時候我會問她,作業(yè)多不多,難不難,累不累?她總是輕松地笑著說不多、不難、不累??墒?,就是在這種不多、不難、不累中,學到了應當學會甚至超越課本上的東西。我認為,這才是最好的學習狀態(tài)。聽女兒說,像張旖軒這樣的學生很多,有的比她認識的字還要多。追根溯源,則是你們學校的老師教學之好與學校識字環(huán)境之佳。除了萬分感謝之外,覺得你們的這一經(jīng)驗應當很好地總結,并傳播出去,從而讓更多的學校、更多的孩子受益。 2005年我去育賢小學采訪的時候,張立校長與老師們就談到您在那里當校長時開展的識字閱讀教學,說很多都得益于您這位具有前前瞻性眼光的校長讓學生提前認識了很多字,一年級學生識字超過1500,無需拼音輔助即可朗朗上口地進行閱讀;二年級學生除背誦《小學生必備古詩詞80首》《中學生必備古詩詞50首》外,《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也已熟讀成誦;四年級學生開始背誦《論語》等國學名篇。一個學生閱讀數(shù)十本乃至上百本中外名著者,已經(jīng)成為尋常之事。您到勝利大街小學之后,在總結過去經(jīng)驗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探索,取得了新的進展。今天與您對話,讓我領略到了這種更加美好的未來。 七、校外環(huán)境識字 【王念強】是因我遇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事,還有像您一樣的德高望重的名家的指點。您剛才談到的劍橋博士夏楊的媽媽楊文,在夏楊很小的時候,進行了生活化識字。這種無意識的學習,既不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又可以使這些文字如同圖像一樣,在快樂的狀態(tài)中收藏在他的大腦里,我們很有同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生活中的識字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不經(jīng)意地在誘人的零食袋上隨手指點,孩子就在無意中認識了不少漢字;指著電視屏幕上的字信口讀讀,孩子就在娛樂時對漢字產(chǎn)生了興趣。老師們還指導家長生活識字如何成為自覺行動?家庭生活識字從認識家人開始,讓學生也為家長做一張名片,有姓名、單位、家庭住址、愛好等;逐步為爺爺奶奶、叔叔姑姑等親屬,甚至鄰居、社區(qū)熟識的人做名片。利用家中的玩具、文具、生活用品、電器、家具等物品識字。常吃的水果、蔬菜、食物名稱也記憶在腦。看電視、打電腦時,多看字幕。把方便袋、包裝盒等當作識字教材。過年過節(jié),在使用短信、賀卡、節(jié)日用語、問候語時,把字形記在腦海里;讀讀記記寫寫春聯(lián)…… 還把廣告、標牌等當作識字教材。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觀察街道旁的商店、標語、廣告牌、路牌、公交車站牌上的漢字。讓學生互做小老師,認出自己學過的字,加以鞏固所學,對不認識的字,可以問一起上街的同伴或親人,也可以記下字形,問家長,問老師,請教字典。長此以往,學生就能養(yǎng)成見字就識記的習慣。逛商店,不知不覺識漢字。現(xiàn)代社會商店鱗次櫛比,商品琳瑯滿目。商店的店名,商品的名稱、說明書,廣告宣傳,都是識字教學極為寶貴的資源。學生將平時收集到的商標、廣告匯集起來,分門別類地貼在一本專門的本子上,便成了一本生動形象、圖文并茂的“剪貼讀本”。每晚的新聞報道、各種突發(fā)的重大事件、大人們談論的話題, 動畫片的片名,節(jié)目主持人的姓名,各欄目名,節(jié)假日走親訪友親戚朋友的名字,旅游途中,路名、車站名、風景名勝,甚至各民族的風土人情等,都是兒童認字的好教材。 【陶繼新】寬基教育所體現(xiàn)的這種大識字觀,不但會讓學生認識更多的字,還通過認字,讓他們與世界聯(lián)結起來?!吨芤住酚醒裕骸拔锷孛?。蒙者,蒙也,物之稚也。”正是因為“稚”,才需要教育;也正是因為稚,才能萬事萬物都充滿了好奇。由不知到知,由識字較少到識字較多,由不會閱讀到獨立閱讀,都會讓他們產(chǎn)生好奇。正是在好奇與有意識與無意識地學習中,他們才有了進步,才有了知識,才有了對世界的認識。所以,從小處看是識字,從大處看,則是帶領他們走進世界,了解世界,更好地生命成長。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而在這個物化的世界上,有的則附以與之相應的文字。不管是什么物象,對于小孩子來說,都是可感的,同時,也是尚未進入深層意識之中的。開始對世界認識的淺層次,恰恰是為未來深層次的認識作準備的。而識字,則成為這種過渡的一種載體。所以,不能小看這種無意識的識字,它的作用之大,有時是超越人們想象的。 八、拼音識字法 【王念強】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說:“活動和交往是發(fā)展的源泉?!被顒邮莾和畹囊徊糠?,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和社會生活相溝通,有意識地讓學生在校園實踐活動中識字,不僅讓學生在實踐交流中認識越來越多的字,更能讓學生從自我小圈子跨入更廣闊的周圍世界,吸收各種信息,擴展想象和思維的空間,培養(yǎng)實踐能力。寬基識字教學,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掌握許多自能識字的方法。課內(nèi)習得的方法,要在持續(xù)不斷的課外識字活動中加以運用,才能形成能力,從而真正實現(xiàn)自我識字,促進語言和閱讀能力的發(fā)展。閱讀是生字與學生反復見面有效辦法。兒童運用通過各種渠道認識的漢字來進行閱讀,平時認讀到的漢字在閱讀中鞏固,在閱讀中必然又會認識一些新的字。如此形成良性循環(huán),大幅度增加學生的識字量,而且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生字,增強了識字本領。寬基識字教學鼓勵學生大量閱讀,把閱讀與生活中的識字有機結合,使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達到促進識字的目的。我們的做法是先為學生提供閱讀的材料。分年級介紹貼近兒童生活、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兒歌、散文、優(yōu)秀小說等,列出每學期的必讀書目、選讀書目,讓學生有目標,有方向。要求潛能生保證必讀的底線,鼓勵優(yōu)秀生閱讀所有選讀的課外書。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自覺識字的興趣。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利用他們的好奇心、榮譽感和成就欲,指導學生進行一些閱讀活動,激發(fā)閱讀的渴望。對閱讀的渴望必然激發(fā)學生識字的欲望,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認識漢字,把閱讀與識字有機結合。 【陶繼新】識字與閱讀對于小學生來說,是相互促進的。沒有一定的識字量,是不可能進入閱讀狀態(tài)的;而閱讀量的增加,則在無意在又增加了學生的識字量。人們常說要讓學生多讀書,如果認識的字不多,是不可能多讀書的,即使有拼音的幫助,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學生會多看讀音而讓閱讀失去興趣。不過,我認為,早識字比晚識字好,早閱讀也比晚閱讀好。要想早閱讀,就要早識字;要想識字多,就要多閱讀。我非常欣賞深圳南山實驗學校李先啟校長提出的“八歲能讀會寫”。而且,他們的實驗與您在育賢小學先識字后拼音有不少相通的地方。李先啟校長認為,解放以來的語文教學都是先學拼音后學識字,“八歲能讀會寫”的教學方法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先學識字,后學拼音,剛好倒過來了。為什么這樣做,道理如下: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孩子,學了拼音以后,如果孩子不認識這個字,有拼音注音,就知道了字的讀音了。漢字具有音、形、義三種功能,音重要,形重要,義更重要。小學生一進小學馬上學拼音,大概要花2-3個月的時間。學到什么程度呢?拿到一本拼音的讀物,孩子就能用正常的速度流利地讀出來。低年級的讀物往往是上面一排拼音,下面一排漢字,如果你是小孩,不識漢字,你能夠熟練地用拼音閱讀,你拿到的讀物上面是拼音文字下面是漢字,你閱讀漢字還是閱讀拼音文字?你不會看漢字!因為你不認識,不熟練。就好像我們成人突然拿一本英漢對照的小說,我們肯定很著急地看中文,而不是先看英文。設想孩子手中有一本拼音和漢語對照的書,我們希望他拿起書先閱讀漢字,遇到不認識的字再去看拼音,但是孩子已經(jīng)形成了先閱讀拼音文字的習慣,他甚至不看漢字,我們的愿望就落空了。我們學拼音是想幫助孩子認識漢字,拼音是學習漢字的拐杖,從先看拼音文字轉(zhuǎn)化到先看漢字有一個過程,大概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這樣就耽誤了孩子。另外先學拼音后學漢字,我們不自覺地丟掉了漢字表意的優(yōu)勢,本來學習漢字是比較容易的,結果變難了。而且經(jīng)過兩次思維的轉(zhuǎn)換,增加了孩子學習的難度。我們先學識字,識字量達到一定的程度,讓孩子養(yǎng)成讀書先閱讀漢字的習慣,學拼音之后,不認識的發(fā)音通過拼音知道讀音、字意再看字型,字的音、形、義都掌握了。孩子是天生愛好學習的,識字以后就想閱讀,走到街上看招牌廣告詞,走進商店看商品名稱,看電視屏幕上的解說詞。利用一切場所來識字,不斷地鞏固不斷地強化,識字量積累越來越多,孩子的閱讀興趣就越大。拼音是識字的拐杖,當孩子讀不出字音的時候,可以幫助孩子讀出字音。但是漢字更重要的是它的意義。先學漢字,后學拼音,可有效地突出漢字的義。拐杖是一個工具,如果已經(jīng)學會走路,拐杖不能丟掉,就變成負擔了。打破先學拼音后學漢字這種教學模式,也許會遇到很多阻力,但在教學中真正實踐并堅持的話,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遺憾的是,當下語文教學,特別是識字教學,還是一如故我地走著自以為是的老路。其實,漢字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表意性,而先學拼音后學漢字恰恰是打斷了這個優(yōu)勢鏈條。而且學生在小的時候最易養(yǎng)成習慣,如果一見了漢字就看拼音,就少了自我探索的環(huán)節(jié),更少了在探“義”過程中的快樂。這對孩子一生的學習都會形成一種思維障礙。 (詳見《寬基教育縱橫談》,陶繼新、王念強 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taojixin67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