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微文化”為東營市作協(xié)重點扶持文學(xué)公眾號。平臺宗旨:體現(xiàn)人性本真,歌頌人間溫暖,傳播正能量......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東營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溫度的文字! 沙垃子上那盞燈 文/徐怡祥 圖/曹新慶 編輯/任曉娣 老家老屋鍋臺和土炕之間有道矮墻,叫“沙垃子”。沙垃子與土炕一樣用土坯壘就,也有用磚砌成的,高30厘米左右,寬20來厘米,一般比鍋臺長丁點兒。有的在鍋臺那一側(cè)留個垰塌兒,盛放碗筷鏟勺;有的在炕那一邊留個坎兒,放個針線笸籮、給老人孩子熥件棉褲襪子什么的。沙垃子外表泥得平整,規(guī)矩周正,它把鍋灶和土炕截然隔開,相當(dāng)于最原始的房間設(shè)計“干濕分離”的裝飾界限。有時能見老人或孩子趴在上面吃飯,很得勁兒。在我的記憶里,沙垃子主要是用來放油燈的。 油燈很原始,但頗有講究。做油燈的瓶子,一般都用學(xué)生騰空的玻璃墨水瓶。墨水瓶個兒不大——盛油少,顯得秀氣;瓶口小——即便不小心碰倒了,也灑不了多少油。燈芯子多是用搓起來的麻線或卷起來的布條,也有用蒲子桿里邊的穰做的。不管用什么做,都得松緊適度。太緊了不上油兒,太松了往下掉。早先點燈用豆油,后來用“洋油”,就是煤油。那時煤油憑票供應(yīng),每月每戶半斤。不夠的就得省著用,有門子的就淘換點兒柴油來添補添補。豆油或柴油都燒不透,煙重,不明快。也有買不起煤油的戶兒,把蓖麻子扒了皮,用秫桔篦子串起來,短時間照照明兒,鋪下被窩就滅了,上炕睡覺。 點燈就得熬油。從一個家庭燈盞的使用情況,幾乎能判斷出家境的寬裕程度,也能看出這家主人過日子細(xì)不細(xì)。 燈油炭火是每天都消費的事兒,得算計著用。西胡同南頭的三奶奶,家里孩子多,日子過得緊,晚上經(jīng)常不舍得點燈。一家人沒有活兒的時候,不點燈,黑影兒里說話兒玩。甚至有很不見外的鄰舍家來串門,備不住成晚上摸黑兒閑拉呱兒。實在需要明影兒的時候,燈頭點得像綠豆粒兒一樣小。那年冬天的一個晚上,生產(chǎn)隊里開完年終決算會,兒子一進(jìn)門,三奶奶就著急地問:“今年扒錢還是使錢呢?”“扒錢”就是掙得工分少,抵不過分配的口糧柴草,得往隊里繳錢補差;“使錢”的都是勞力多、工分掙得多的戶,生產(chǎn)隊得找錢給人家。兒子嘆了口氣:“扒錢呢!”三奶奶一拍大腿:“爽(快)吹燈!” 我小的時候,母親經(jīng)常在燈下做針線活兒,燈頭就點得稍微大點兒。母親一邊嫻熟地飛針走線,或是吱吱扭扭搖著紡線車子,一邊吩咐我剔剔燈頭兒。我就用縫衣針把燈芯子上結(jié)的燈花剔一剔,有時還奢侈地把燈芯子往外挑一挑。不忍心浪費了這么大的燈頭兒,我們弟兄幾個就借著燈光學(xué)習(xí),看小說,一看一晚上。有時白天逮來個螞蚱,晚上在燈頭上一截兒一截兒地?zé)顺?,覺著很香。 我家那盞泛黃微弱的煤油燈,陪伴了母親無數(shù)個忙忙碌碌的不眠之夜,記錄了整個家庭飽經(jīng)滄桑的艱難歷程,也承載著祖祖輩輩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那些年,白天上學(xué)的孩子少,晚上上“識字班”的人多。晚上學(xué)字兒得點燈,條件好的帶盞煤油燈,有的只能借著好友的油燈余光,學(xué)著寫幾個字兒。條件不好的帶不起燈,干脆就不上了。若有時不小心碰倒油燈灑了油,半夜半宿睡不著覺,心疼得慌。那時上“識字班”的多數(shù)是女孩,所以在老家有些地方,生產(chǎn)隊里管婦女直接稱呼“識字班”。到我們上高中的時候,晚自習(xí)就點上汽燈了,很明快。 想想那年頭兒,格外盼望有月亮的晚上。莊戶人家借著月亮能干不少活兒。春天在月亮底下翻地、澆水;麥子割回家,在月明地兒里打場、梳麥秸;秋后借著月光扒棒子、切地瓜干兒;冬天趁著有月亮的晚上劈篦子、編葦蓆、扒棉花桃兒……月亮給農(nóng)家節(jié)省了多少的燈火油錢! 后來,煤油敞開賣,不用票了。老百姓手頭兒逐漸寬裕了,許多家庭換上了罩子燈,年輕人晚上出門拿個手電筒,賊亮。逢年過節(jié),有的戶還點起“嘎斯燈”,連鄰舍家都照得通明瓦亮。再后來,電燈徹底替代了煤油燈。如今,再不用照明發(fā)愁,無論城市還是鄉(xiāng)村,華燈初上,霓虹閃爍,滿街輝煌! 作者簡介:徐怡祥,廣饒縣大碼頭鎮(zhèn)央一村人,濱州市教育局退休干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