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時代(五):圣武天皇8.元明天皇元明天皇(日語:元明天皇/げんめいてんのう Gemmei-tennō;661年-721年12月29日,即齊明天皇7年-養(yǎng)老5年12月7日)是日本第43代天皇〔慶云4年7月17日(707年8月18日)-和銅8年9月2日(715年10月3日)在位〕。她是一位女天皇,也是奈良時代的第一位天皇。原名阿閇皇女(日語:阿閇皇女/あへのひめみこ Ahe no himemiko)。 元明天皇本是草壁皇子的妃子(也是姨母兼堂姐),姿色美艷,甚為美貌,生下一子二女,文武天皇、元正天皇、吉備皇女。草壁皇子早逝,兒子文武天皇即位后尊阿閇皇女為皇太妃,但文武天皇早亡,于是她便繼承了皇位。在位7年,政績頗多。708年(和銅元年),仿唐朝“開元通寶”,鑄造“和銅開寶”銅錢,推行“蓄錢敘位法”;模仿唐都長安,建平城京(今奈良市)。710年,遷都平城京,開創(chuàng)奈良時代。712年,公布國郡司政績考核三條,獎賢罰貪。禁止地方豪強、寺院多占田野。713年,宣布廢除高利貸債務,限制農民逃亡,獎勵和推廣養(yǎng)蠶業(yè)、絲織手工業(yè),命太安萬侶完成《古事記》三卷。715年,讓位于其女元正天皇。 約679年(天武天皇8年),阿陪皇女嫁給侄子草壁皇子。因為天武天皇的皇太子草壁皇子沒有即位就早逝,阿陪皇女的姐姐兼婆婆鸕野贊良皇女(持統(tǒng)天皇)和兒子輕皇子(文武天皇)相續(xù)即位。 707年(慶云4年)4月,在草壁皇子的忌日,阿陪皇女、文武天皇母子二人為草壁皇子舉行國忌,不久文武天皇就病逝。文武天皇之子首皇子(日后的圣武天皇)仍然年幼,阿陪皇女作為過渡天皇即位,是日本歷史上第一個沒有做過皇后就即位的女帝。 708年(慶云5年),由武藏國秩父郡進獻了和銅,因此元明天皇改元為和銅,并大赦天下。元明天皇命人模仿大唐的“開元通寶”,鑄造“和銅開寶”銅錢,并推行“蓄錢敘位法”。和銅年間,元明天皇重用精于政務的藤原不比等,修正并推行了701年(大寶元年)制定的大寶律令。 元明天皇又命人模仿唐都長安,建平城京(今奈良)。710年(和銅3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日本歷史上著名的“奈良時代”從此拉開了序幕。遷都平城京之后,元明繼續(xù)實行了很多穩(wěn)定政治、發(fā)展經濟、繁榮文化的措施,而且成效顯著,盛世的前兆已經顯現(xiàn)。左大臣石上麻呂作為藤原京的管理者留守于藤原京,因此,右大臣藤原不比等成為了實際上的最高權力者。 712年(和銅5年),太安萬侶進上《古事記》。 713年(和銅6年),《風土記》編纂完成。 715年(和銅8年),元明天皇下令實施鄉(xiāng)里制。同年9月2日,元明天皇以年老為理由讓位,因為孫子首皇子仍然年幼,于是讓位于女兒冰高皇女(即元正天皇)。 721年5月,元明上皇發(fā)病,招集女婿長屋王和藤原房前托付后事。元明上皇在遺詔中豁達地說人都有一死,厚葬只能白白造成浪費,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她下令自己死后必須火葬,墳墓力求簡樸,不要奢侈,而且官員、百姓都要照常工作。12月7日,元明上皇去世。 9.元正天皇元正天皇(日語:元正天皇/げんしょうてんのう Genshō Tennō;680年-748年5月22日)日本奈良時代天皇,715年9月2日-724年2月3日在位。她是日本第44代天皇,也是日本歷史上第五位女天皇,諱冰高皇女(日語:氷高皇女/ひたかのひめみこ Hitaka no himemiko)。 她是草壁皇子與元明天皇的女兒,姿色美艷,甚是貌美,一生未婚,未有子女,開啟女天皇終身未嫁之先例。弟文武天皇之子首皇子尚未長成,故即位。 720年3月,薩摩隼人弒國守,元正天皇令中納言大伴旅人為將軍,將其鎮(zhèn)壓。722年4月,元正天皇頒布百萬町開墾計劃。723年4月,元正天皇頒布三世一身之法。724年3月3日,元正天皇讓位于首皇子。 弟弟文武天皇之子首皇子(后來的圣武天皇)仍年幼,元正天皇接受母親元明天皇的讓位。《續(xù)日本紀》記載,元明天皇讓位之際的詔書有“天縱寬仁、沈靜婉麗、華夏載佇”、“大慈悲、性格沉靜、有華麗之美”等形容元正天皇的句子。 710年(和銅3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到以后的794年遷都平安京為止,被稱為奈良時代。 717年(養(yǎng)老元年),以藤原不比等等人為核心,開始編纂養(yǎng)老律令。 720年(養(yǎng)老4年),《日本書紀》編纂完成。 大化改新的功臣中臣鐮足被賜姓藤原氏。在元明天皇時代藤原家族的勢力即已開始躥升,藤原鐮足的兒子藤原不比等出任右大臣,權傾一時。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藤原不比等把自己的女兒宮子嫁給文武天皇,宮子生下首皇子。在720年(養(yǎng)老4年),藤原不比等病逝。 721年(養(yǎng)老5年)長屋王被任命為右大臣,作為皇親的代表成為了政界主導者。長屋王是元正天皇的堂兄弟,而且娶了元正天皇的妹妹吉備內親王。藤原不比等的長子藤原武智麻呂任中納言、次子藤原房前還沒有成為參議(后來出任內臣,內臣是內大臣的前身)?;首迮c藤原家族形成對立的兩派。 723年(養(yǎng)老7年),為了解決耕地不足的問題,元正天皇下令制定三世一身之法,規(guī)定開墾生荒地可傳至三世,開墾熟荒地可保有一生。法令大大鼓舞了農民的積極性,使農業(yè)迅速發(fā)展起來。由此,律令制開始解體。 724年(養(yǎng)老8年)3月3日,元正天皇讓位于皇太子(圣武天皇)。退位詔書稱新帝為“我的兒子”,元正天皇在退位后也作為監(jiān)護人輔佐圣武天皇。 743年(天平15年),圣武天皇由于常生病,無法理政,元正上皇再一次下達稱圣武天皇為“我的兒子”的擁護天皇性質的詔書,第二年以生病的圣武天皇的名義下達遷都難波京的詔書。晩年的元正上皇代替常生病、無法理政、沉迷佛教的圣武天皇掌權,由橘諸兄、藤原仲麻呂等人執(zhí)行政務。 10.圣武天皇圣武天皇(日語:聖武天皇/しょうむ てんのう Shōmu Tennō;701年-756年5月2日),日本第45代天皇(724年2月4日-749年7月2日)。原名首皇子(日語:首皇子/おびとのみこ Obito no miko)。 元明天皇之孫,714年被立為皇太子,以年紀尚幼為由,715年由冰高皇女即天皇位,為元正天皇。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首皇子的年紀并不算真的十分年幼,因此也有說法認為元正天皇的即位是為了削弱藤原不比等一族的勢力。 圣武天皇的嬪妃不多,子嗣也較少,僅與光明子生有安倍內親王(孝謙天皇)、基皇子,與縣犬養(yǎng)廣刀自夫人生有井上內親王、不破內親王、安積皇子。727年閏九月二十九日基皇子出生,十一月二日立為皇太子,728年九月十三日未及周歲而薨。729年二月十日,長屋王遭密告,以咒殺基皇太子罪嫌,定長屋王與其正妃吉備內親王及所有已成年的兒子死罪。長屋王在妻兒自縊后切腹自殺,史稱長屋王之變。其后,因<大伴子蟲斫殺中臣宮處東人一事,證明長屋王之罪實為誣告。 729年8月以藤原不比等之女光明子為后,打破立后不出皇族之慣例。由于“后”的皇位繼承順序比“皇子”高,而當時圣武天皇的皇子僅有安積皇子一人,因此光明子的立后之舉可說是藤原氏一族為了讓天皇持續(xù)有藤原氏血統(tǒng)所產生的結果。 圣武天皇在位期間,處理天災地變,氏族對立、叛亂等政治危機極為得體,并極力采納唐代文物制度,用以充實國政。信仰佛教,創(chuàng)建國分寺、東大寺,發(fā)心鑄造大佛,兩次派遣唐使,出現(xiàn)了天平文化盛景。749年,讓位出家,法號勝滿。 (1)即位首皇子盡管是作為文武天皇的長子出生,但7歲時父親去世,母親藤原宮子也得了精神疾病,之后長年母子沒有見面(病愈后的藤原宮子與圣武天皇見面是在圣武天皇37歲時)。因此,文武天皇的母親元明天皇(天智天皇之女)作為過渡性的天皇即位。714年(和銅7年),首皇子元服后,正式被立為太子,但因為身體病弱,也因為皇族勢力與藤原氏的外戚勢力對立,即位被延期,文武天皇的姐姐元正天皇再一次作為過渡天皇即位。首皇子24時,元正天皇讓位,首皇子即位成為圣武天皇。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首皇子的年紀并不算真的十分年幼,因此元正天皇的即位有可能是為了削弱藤原不比等一族的勢力。 (2)長屋王之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