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 燥盛則干。就要用滋潤法。比如干渴,慢性咽炎。 一電信公司高管,常年咽炎,咳吐不利,應(yīng)酬多,加上熬夜,肺腎的陰水一傷,那火就飆上去了。 車為什么要有水箱,潤燥降溫。水箱的水沒有了,車開起來就很危險,會燒著了。 所以長途車司機(jī)到一個地方過后,一要加油,二要加水。 玄麥甘桔湯,玄參、麥冬、甘草、桔梗。 舌伸出來紅赤無苔,脈跳得很快。凡是舌象光紅少苔,脈摸下去又細(xì)數(shù)的,陰傷火燥,這種人一吃點(diǎn)辣椒,煎炸的,馬上就上火,身體陰液不夠,叫干柴最怕火燒。 四味藥吃了一周多,咽喉沒那么干燥。講話都不沙啞了,口也不干了。 玄參、麥冬專門滋潤肺腎,可以治療口干燥。 甘草、桔??梢砸幍椒?,載藥上行,把陰水載到喉嚨來。 平時干咳晚上很厲害的現(xiàn)象也消失了,為什么呢?凡物潤則密而無間,燥則破綻百出,這是燥邪的特點(diǎn)。 凡是萬物得到滋潤后,像竹殼,還沒砍下來的時它密而無間,長得很飽滿,一旦砍下來,曬幾天干了,它就爆了,破綻百出。所以一干燥就會干裂。一旦澆上水,就松松軟軟,密合了。 所以,對一些嘴唇裂,皮膚裂的也要從這個思路治,所以為何師父跑步,跑到最厲害,出很多汗的時候,手上的皮膚都會裂開,這個要用潤法。 *重點(diǎn):燥的情況出現(xiàn)的少,中氣衰則陰陽不交,燥濕偏見。治療:百合五味湯(百合 石膏 麥冬 五味)這是潤燥之法。 黃氏的理論中,燥濕的調(diào)停在于中氣,中氣健運(yùn),則辛金(肺)化氣于濕土而不傷燥;戊土(胃)化氣于燥金而胃不傷濕。這二者都是降的,也是黃氏理論中的從化關(guān)系。若中氣虛弱,則陰陽不交,燥濕不能互濟(jì),則偏顯一隅。 濕勝燥則食欲減,飲水少,小便澀,大便不成形; 燥盛濕則容易餓,容易渴,小便利,大便硬。 前面說過,黃氏認(rèn)為“故胃家之燥不敵脾家之濕,病則土燥者少,而土濕者多也”,“辛金化濕者,十之八九,戊土化燥者,百不二三”。為什么“少陰負(fù)趺陽者為順”?黃氏還是從五行去理解:火勝則土燥,水勝則土濕,土燥能克水,土濕則反被水侮。水負(fù)(土能克水)則生;土負(fù)(土濕水侮,生機(jī)不行)則死,所以少陰最好的狀態(tài)是土能制水,這個要求是土不能濕,再往深究就是中氣不敗。 燥分上下,上燥則化火為熱,下燥則化水為寒。 大病之“反胃噎膈之家”,類似現(xiàn)代所說的中焦阻隔、幽門梗阻類似之癥,“便若羊矢,其胃則濕而腸則燥”這時候大便羊屎狀——腸燥胃濕(幽門梗阻腹中是有振水聲的)。 因土濕而生風(fēng),血枯筋縮也是燥。因此燥濕互濟(jì)的狀態(tài)是理想的狀態(tài),前提就是中氣健運(yùn)。 總 結(jié):黃氏陽明病 病因:中氣虛衰 病機(jī):中氣虛衰,陰陽不交,燥濕偏見; 治法:潤燥 方藥思路: 百合五味湯(百合涼金潤燥,瀉熱消郁,消肅氣分之上品;石膏辛涼之性,最清心肺而除煩躁,瀉郁熱而止燥渴;麥冬清涼潤澤,涼金瀉熱,生津除煩、澤枯潤燥之上品;五味酸收澀固,善斂金氣,降辛金之上沖而止咳逆,升庚金之下脫而止滑泄,一物而三善備焉。金收則水藏,水藏則陽秘,陽秘則上清而下溫,精固而神寧,是亦虛勞之要藥也。《長沙藥解》) 百合五味湯出自《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本氣衰旺》曰:“手太陰之病燥是從化者自見其本氣,以金性本燥而土性本濕也。”厥陰風(fēng)木主升,陽明燥金主降,若中氣平旺,則手太陰化氣于濕土而肺不傷燥,足陽明化氣于燥金而胃不傷濕,反之燥氣偏現(xiàn)而不涼降。 燥者,陽明金氣之所化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人為大腸。陽明以燥金主令,胃土從令而化燥,太陰以濕土主令,肺金從令而化濕。胃土之燥,子氣而非本氣,子氣不敵本氣之旺,故陰盛之家,胃土恒濕。肺金之濕,母氣而非本氣,母氣不敵本氣之旺,故陽盛之家,肺金恒燥。燥為寒熱之中氣,上燥則化火而為熱,下燥則化水而為寒。 反胃噎膈之家,便若羊矢,其胃則濕而腸則燥。 濕為陰邪,陰性親下,故根起于脾土而標(biāo)見于膝踝; 燥為陽邪,陽性親上,故根起于大腸而標(biāo)見于肘腕。 所謂陰邪居下,陽邪居上,一定之位也。 黃師謂:“燥為寒熱中氣,上燥則化火而為熱”。陽明燥金之氣偏現(xiàn),黃師以百合涼金瀉熱而生津;石膏清金瀉熱;麥冬涼金瀉熱,并能澤枯潤燥;五味子斂辛金而止咳,是方清潤相濟(jì),收斂得宜。 (《素問·五常政大論》) 陽明司天,燥氣下臨,肝氣上從,蒼起木用而立,土乃眚,凄滄數(shù)至,木伐草萎,脅痛,目赤,掉振鼓栗,筋痿不能久立;暴熱至;土乃暑,陽氣郁發(fā),小便變,寒熱如瘧,甚則心痛?;鹦杏陂拢魉槐?,蟄蟲乃見。 (《素問·至真要大論》) 陽明司天,燥淫所勝,則木乃晚榮,草乃晚生,筋骨內(nèi)變,大涼革候,名木斂生,菀于下,草焦上首,蟄蟲來見。民病左胠脅痛,寒清于中感而瘧,咳,腹中鳴,注泄鶩溏,心脅暴痛,不可反側(cè),嗌干面紅,腰痛,丈夫?疝,婦人少腹痛,目味眥瘍,瘡痤癰,病本于肝。太沖絕,死不治。 陽明燥金司天臟腑病變規(guī)律表
陽明燥金司天的臟腑發(fā)病規(guī)律: ①燥金之氣偏勝,肺金自??; ②金勝乘木,肝木受??; ③火熱之邪內(nèi)勝,心火燔熱而?。?/span> ④火盛乘金,肺金受病。 辛丑年,太陽在泉,五之氣,自秋分日亥初,至小雪日酉初,主位太商金,客氣陽明金,中見水運(yùn),金當(dāng)其位,與水運(yùn)相得,慘令已行,寒露時下,霜乃早降,草木黃落,君子宜周密,如寒氣及體,民病皮腠,宜治陽明之客,以酸補(bǔ)之,以辛瀉之,以苦泄之,乃無客燥之害。 而諸氣膹郁,皆屬于肺”,諸痿喘嘔,皆屬于上,二條指燥病言明甚。 燥病石壽棠燥氣論之最詳,經(jīng)云燥勝則干。干為澀滯不通之疾。其病有外感、內(nèi)傷之因,寒燥、燥熱之異,傷人氣分、血分之次第淺深,皆辨之不可不早辨也。 .由是邪熱怫郁,燥變多端... 或燥于外而皮膚皴裂, 或燥于內(nèi)而精血枯涸, 燥于上則咽鼻干疼, 燥于下則便溺閉結(jié), 兼熱則手足痿, 化風(fēng)則癇痙作, 實(shí)而燥熱必發(fā)顛狂, 虛而燥熱必致勞咳, 燥傷肺金不能敷布水精,則又停痰停飲, 燥中夾濕而為噎膈,咳嗽。 因燥致病,何可勝言! .燥病外感、內(nèi)傷宜分,寒燥、燥熱尤不可混。 夫因寒而燥,為燥之本氣;由燥而熱,乃燥之復(fù)氣。 經(jīng)曰陽明司天,燥淫所勝,民病善嘔,心脅痛不能轉(zhuǎn)側(cè),治以苦溫,(苦當(dāng)是微苦,如杏仁之類,取其通降。溫當(dāng)是溫潤,非溫燥升散之類),此《內(nèi)經(jīng)》治寒燥之正法也。 又曰陽明之勝,清發(fā)于中,左脅痛、溏泄,內(nèi)為嗌塞,外發(fā)頹疝,胸中不便,嗌塞而咳。據(jù)此經(jīng)文,亦指涼燥搏束而言。故深秋燥氣行,人體肺金應(yīng)之,肌膚亦燥。此亦指寒燥而言。 寒燥如此,溫燥可知。燥束于外,內(nèi)濕不得宣發(fā),外燥內(nèi)濕,甚則停飲于中,乃秋傷于濕,冬生咳嗽之因。 燥兼熱化者,《易》曰燥萬物者,莫 又或氣為燥郁,不能行水,水停膈上,則必口渴思飲、飲水則吐、煩悶不寧、氣為燥郁,不能布津,則必寒熱無汗、口鼻唇舌起燥、嗌喉干疼。 又或氣為燥郁,內(nèi)外皆壅,則必一身盡痛;肺主皮毛,甚至皮膚干裂疼痛、手不可按、凜凜惡寒、甚而肢厥,雖覆以重裘不溫,頗似陰寒之象。 又或氣為燥郁,治節(jié)無權(quán),中宮水飲不能屈曲輸于膀胱,而直注于大腸,則必腹痛、泄瀉,甚者揮霍攪亂、上吐下瀉、脈伏肢涼,又似陰寒寒濕之象。夏受暑燥,亦多病此。但燥氣干滯,所瀉必艱澀難行,與濕瀉、熱瀉之傾腸滑利者不同。吐瀉甚則津液內(nèi)奪,柔化為剛,腸燥拘急,有似硬梗,按之痛甚,蜷曲難伸,任脈失榮養(yǎng),當(dāng)臍上下按之堅(jiān)硬,動躍震手;沖脈失榮養(yǎng),臍之兩旁按之堅(jiān)硬,動躍震手。此皆燥極見證,切勿認(rèn)為積滯,誤行攻下。又或經(jīng)絡(luò)失于榮養(yǎng),拘攣掣痛,俗名轉(zhuǎn)筋,立時陰亡液涸,目陷肉銷,面青膚黑,舌中肉剝,神明昏亂,陰奪于內(nèi),陽無根據(jù)附,遂至肢厥身冷,汗出如珠,內(nèi)閉外脫不救。又或肺燥直逼大腸,而成腸澼,燥郁氣機(jī),則腸垢下而色白,燥傷血絡(luò),則血滲大腸而色紅,澀不通、行后稍止、氣機(jī)終覺不利、糟粕又或結(jié)為燥糞。與濕痢之痛緩酸墜,而不里急艱澀,大便溏而多者有別。凡此燥病,多生于陰虧之輩,勞苦之人,夏月炎蒸,液為汗耗,水竭金枯,里氣已燥,以燥感燥,同氣相求。孫真人制生脈散,使人夏月服之,以保肺金,治未病也。 以燥氣論,燥邪初起,在未化熱時,宜用辛潤開達(dá)氣機(jī),如杏仁、牛蒡、桔梗之屬。 兼寒加以溫潤,如豆豉、前胡、姜、蔥之類; 邪機(jī)閉遏,加以通潤,如白芥子、細(xì)辛之類; 咳嗽不止,胸前懣悶,加蘇子、紫菀、百部之類,辛中帶潤,自不傷津。而且辛潤又能行水,燥夾濕者宜之; 辛潤又能開閉,內(nèi)外閉遏者宜之。 其里氣不和者,佐以栝蔞皮、鮮薤白之類,辛滑流利氣機(jī),氣機(jī)一通,大便自解,濁邪解而清邪失所根據(jù)附,亦必化汗而解。 其化熱者,于辛潤劑中,酌加清潤輕虛之品二三味,如梨皮、蔗皮、梨汁、蔗汁、荸薺、蘆根、石膏、知母、川貝母、南沙參、桑葉、菊花、銀花、花粉之類,以泄其熱,熱泄則清肅令行,氣機(jī)流利,亦必化汗而解。 其陰虛者,于辛潤劑中,酌加生地、元參、沙參、麻仁、黑脂麻、蜂蜜之類,養(yǎng)陰潤腸,但不宜多用,恐膩著邪氣。 其夾濕者,于辛潤劑中,酌加蔻仁、通草、茯苓、半夏之類,辛淡滲濕,亦不宜多用,恐燥傷津液。 其夾濕而化熱者,于辛潤劑中,酌加滑石、淡竹葉之清滲,連翹、山梔之微苦微燥,重者酌加姜汁炒木通,炒芩、連之類,苦降辛通,開化濕熱。 其邪已傳里,根據(jù)附胃腸渣滓者,則攻下一法,又未可緩施,但下宜適中,不可太過。觀仲景用大承氣湯,一劑分為三服,視其進(jìn)退用之,以藥力不及,猶可再服,藥力太過,不可挽回。其用心之細(xì),有如此者。且上焦邪氣開通,天氣下降,地氣自隨之以營運(yùn),又何必緩下為能乎?此治外燥之大法也。 若受重寒夾飲之咳,則有小青龍,小青龍加石膏湯, 深秋燥令氣行,人體肺金應(yīng)之,肺主皮毛,肌膚亦燥,皮膚皸裂,于足爪甲枯燥,搔之屑起,血出痛楚,用《醫(yī)學(xué)正傳》生血潤膚飲。 《外科正宗》有消風(fēng)清燥湯,治癩風(fēng)初起。濕疹、瘙癢、大便干燥者。 本氣自病之燥證,初起必在肺衛(wèi),故以桑杏湯清氣分之燥也。 感燥而咳者,桑菊飲主之。 諸氣膹郁,諸痿喘嘔之因于燥者,喻氏清燥救肺湯,辛涼甘潤法。 燥傷胃陰,口干嘔逆,舌干少苔,麥門冬湯,竹葉石膏湯,玉竹麥門冬湯主之。 煩熱干渴,舌干紅少苔,清胃滋陰宜玉女煎。 鄭欽安治燥邪客肺,肺氣壅塞,津液不行于大腸,以致氣機(jī)滯澀,之赤白痢日數(shù)十次,腹痛拘急者,立杏冬二皮甘桔白蜜湯,治肺移燥于大腸。 喘促不寧,痰涎壅滯,大便閉結(jié)有宣白承氣湯。熱結(jié)陰虧,燥屎不行之增液承氣湯。 便如羊糞仲景有麻仁白蜜湯,雷豐有松柏通幽之法。 肺與大腸相表里,李陽波用桑葉45,菊花45。杏仁9,瓜蔞9,浙貝9,天竺黃9,蘆根45,薏仁9g,水煎服。治手陽明風(fēng)火之痔瘡。乃《素問》所謂燥化于天,熱反勝之,治以辛涼,佐以苦甘法也。 燥氣傷肝,為火所復(fù),則反寒熱,瘡瘍痤痱癰腫,咳而鼽,陳無擇蓯蓉牛膝湯化裁,當(dāng)歸飲子化裁。 燥久傷及肝腎之陰,上盛下虛,晝涼夜熱,三甲復(fù)脈湯主之。 燥氣初起輕者,偏于熱,如桑杏湯、桑菊飲; 偏于寒濕,如杏蘇散、蔥豉湯類; 燥氣久羈,彌漫三焦者,主以宣白化氣湯,宣白化氣湯為宣明桂苓甘露飲加麻黃、杏仁等,宣肺潤燥,疏通經(jīng)氣,開水之上源,導(dǎo)水之積聚,流濕潤燥,宣通氣液,治泄瀉不止,小便澀少,外燥內(nèi)濕之證。為治療燥邪重癥之方; 燥邪犯上焦氣分,痰水壅犯者,予小青龍湯加石膏加減; 邪犯肝肺之絡(luò),則予鮮榆皮、鮮桑白皮、旋覆花、香附、木香等通絡(luò)祛邪、活血通痹; 燥火偏勝,表里俱熱者,則清之滋之,如清燥救肺湯加天冬、麥冬、生地黃、三石之類。讀其《燥氣驗(yàn)案》,可悟其治燥之意。 秋燥 肺燥肺受燥熱,發(fā)熱咳嗽,甚則喘而失血,清金保肺湯主之。 清金保肺湯(自制) 天冬(一錢五分) 麥冬(一錢五分) 南沙參(三錢) 北沙參(三錢) 石斛(二錢) 玉竹(三錢)貝母(二錢) 茜根(二錢) 杏仁(三錢) 蔞皮(三錢) 茯苓(二錢) 蛤粉(三錢) 梨(三片) 藕(五片) 清金保肺,必先甘涼養(yǎng)胃,以胃為肺之來源,脾為肺母也。二沙、麥冬、玉竹、石斛,是肺藥亦是胃藥。甘不妨胃,潤能保肺,是先賢之定法,亦是費(fèi)氏的絕唱。祖怡注。 肺受燥涼,咳而微喘,氣郁不下,潤肺降氣湯主之。 潤肺降氣湯(自制) 沙參(四錢) 蔞仁(四錢) 桑皮(二錢) 蘇子(二錢) 杏仁(三錢)旋復(fù)花(一錢絹包)橘紅(一錢) 郁金(二錢) 合歡花(二錢) 鮮姜皮(五分) 此方重在氣郁不下,為咳而微喘之原因。乃秋涼抑郁肺氣,涼而兼燥,肺少津液上供,肺氣不得下降而咳。郁解津回,燥能轉(zhuǎn)潤,而氣自下降也。祖怡注。 心燥心受燥熱,渴而煩冤,養(yǎng)心潤燥湯主之。 養(yǎng)心潤燥湯(自制) 松子仁(二錢) 柏子仁(二錢) 天冬(二錢) 丹參(二錢) 當(dāng)歸(二錢)犀角(五分)生地(五錢) 人參(一錢) 茯神(二錢) 甘草(四分) 藕汁(半杯沖服) 此方重在渴而煩冤。心主生血,心受燥熱,則不能生血,而心失養(yǎng)??识鵁┰┱撸牟坏檬苄?,一受邪則如銜冤而無門可訴,形容心之痛苦,呼之欲出矣。以丹參、茯神、柏仁、當(dāng)歸、人參養(yǎng)心;以松仁、天冬、甘草、藕汁,潤其燥,止其渴而緩其急。當(dāng)歸心家要藥,性雖溫而質(zhì)特潤,又為血中氣藥,在天冬、犀角、生地、藕汁大劑涼潤中,借以通心氣而舒心神,則燥郁解而生血作用可恢復(fù)正常矣。祖怡注。 心受燥涼,心煩而膈上喘滿,清燥解郁湯主之。 清燥解郁湯(自制) 人參(一錢) 丹參(三錢) 茯神(二錢) 半夏(一錢) 柏仁(二錢)當(dāng)歸(二錢) 郁金(二錢)廣皮(二錢) 沉香(四分人乳磨沖) 此方與上第三方,同用丹參、茯神、柏仁、當(dāng)歸、人參,皆補(bǔ)血養(yǎng)心,潤燥除煩主藥也。心肺同居膈上,氣血別有一小循環(huán),關(guān)系特為密切。心病而肺亦喘滿,肺本惡涼,亦遭波及而肺氣郁,故以沉香、郁金舒其氣;郁必有痰,以橘、半化其痰。沉香以人乳磨沖,不獨(dú)潤燥,且以護(hù)血。不用肺受燥涼上第二方之法者(只有郁金一味相同),彼重于咳,此重在喘滿也。祖怡注。 肝燥肝受燥熱,則血分枯槁,筋縮爪干,涵木養(yǎng)營湯主之。 涵木養(yǎng)營湯(自制) 生地(三錢) 熟地(三錢) 人參(一錢) 白芍(一錢) 棗仁(一錢五分炒研) 秦艽(一錢)麥冬(一錢五分) 木瓜(一錢) 五味子(五分) 當(dāng)歸(二錢) 紅棗(十枚) 桑枝(一尺) 此方以二地滋水涵木;以歸、芍潤燥養(yǎng)營;以棗仁合生脈,酸甘化陰,制丙火而收散失之氣液。重用紅棗以緩肝之急;木瓜以收胃氣之散失;合秦艽、桑枝舒筋,以肝主筋也。祖怡注。 肝受燥涼,血澀不行,筋短脅痛,當(dāng)歸潤燥湯主之。 當(dāng)歸潤燥湯(自制) 歸身(二錢) 白芍(一錢五分) 紅花(五分) 木瓜(一錢) 秦艽(一錢)丹參(二錢)牛膝(二錢) 川斷(二錢) 獨(dú)活(一錢) 橘餅(四錢) 紅棗(十枚) 歸、芍、棗養(yǎng)營,秦艽、木瓜舒筋,用法與前第五方意同。再加丹參、紅花養(yǎng)血活血。筋縮必先見于足,故用中風(fēng)證中之川斷、獨(dú)活、牛膝,而以橘餅調(diào)和肝胃。此方重在肝受燥涼而血行澀滯,故重用養(yǎng)營活血以暢通之。祖怡注。 脾燥脾本喜燥,但燥熱太過,則為焦土,而生機(jī)將息,令人體疲便硬,反不思食,此正如亢旱之時,赤地千里,禾稼不生也,澤下湯主之。 澤下湯(自制) 人參(一錢) 當(dāng)歸(二錢) 白芍(一錢) 生地(六錢) 白蘇子(三錢)大麻仁(三錢)石斛(三錢) 山藥(三錢) 料豆(三錢) 紅棗(十枚) 參、棗、歸、芍,脾家血分藥,與涵木養(yǎng)營湯同。以肝藏血,脾統(tǒng)血也。生地與山藥、料豆同用,有補(bǔ)脾及腎之意,所以命名澤下。石斛有咸味者,亦能滋腎,因脾燥必吸腎陰。氣血虛之便硬,反不思食,無攻瀉之可進(jìn),麻仁、蘇子油多潤腸,不妨氣血,最為穩(wěn)著。祖怡注。 腎燥腎受燥熱,淋濁溺痛,腰腳無力,久為下消,女貞湯主之。 女貞湯(自制) 女貞子(四錢) 生地(六錢) 龜版(六錢) 當(dāng)歸(二錢) 茯苓(二錢)石斛(二錢) 花粉(二錢)萆 (二錢) 牛膝(二錢) 車前子(二錢) 大淡菜(三枚) 女貞常綠喬木,純陰至靜,蟲食其葉,能生白蠟,為止血圣藥,而況于其子。臣以生地、龜版、石斛、花粉、淡菜滋補(bǔ)腎陰,咸寒有情,燥熱化解無余。當(dāng)歸以去腥氣,茯苓以顧脾胃,萆、牛膝、車前,則為淋濁溺痛而設(shè)。祖怡注。 腎受燥涼,腰痛足弱,溲便短澀,蓯蓉湯主之。 蓯蓉湯(自制) 肉蓯蓉(三錢漂淡) 枸杞(三錢) 菟絲子(四錢) 當(dāng)歸(二錢) 杜仲(三錢)料豆(三錢)茯苓(二錢) 牛膝(二錢) 甘草(四分) 紅棗(十枚) 姜(二片) 蓯蓉咸溫,填精補(bǔ)血,植物而有似乎動物。腎臟燥涼,髓枯血少,便閉,非鮮首烏、當(dāng)歸、麻仁、蘇子、蜂蜜所能必通者,惟蓯蓉之潤,足以通之。枸杞、菟絲、杜仲、料豆,亦腎家要藥;當(dāng)歸、牛膝,活血舒筋;甘草、茯苓、姜、棗,以顧脾胃;生姜兼能去涼,茯苓兼能通溺,歸、菟、姜、棗,并以解蓯蓉之腥濁,顧全心胃,制方縝密極矣。 歸、苓、膝三味,上兩方皆同用。祖怡注。 胃燥胃受燥熱,津液干枯,渴飲殺谷,玉石清胃湯主之。 玉石清胃湯(自制) 玉竹(三錢) 石膏(四錢) 花粉(二錢) 石斛(三錢) 生地(五錢)人參(一錢) 麥冬(二錢)蛤粉(四錢) 山藥(三錢) 茯苓(二錢) 甘蔗汁(半杯沖服) 此方清胃,以玉竹、石膏、蔗汁,救津液而解渴飲。以蔗汁之甘寒,代知母之苦寒。以人參、麥冬、山藥、茯苓,顧脾胃之正氣。以石斛花粉、生地、蛤粉,助石、玉、蔗汁收全功。生地顧腎,地、冬同用,金水相生。蛤粉所以化燥痰。用玉竹、麥冬、石斛、茯苓、蛤粉,與肺受燥熱清金保肺湯同。用人參、山藥、生地、料豆,與脾受燥熱澤下湯同。清胃之法,盡美盡善矣。祖怡注。 小腸燥小腸受燥熱,水谷之精不能灌輸,溲溺澀痛,滋陰潤燥湯主之。 滋陰潤燥湯(自制) 天冬(一錢五分) 麥冬(一錢五分) 丹參(二錢) 元參(一錢五分)阿膠(一錢五分蛤粉炒)丹皮(一錢五分) 牛膝(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五分) 生地(五錢) 琥珀(一錢)燈芯(三尺) 小腸以火腑受燥氣,劫陰耗血,焚如之禍甚急。二冬、膠、地,雖非小腸正藥,而救陰補(bǔ)血,其力甚偉。以琥珀、丹參、元參、丹皮、燈芯、澤瀉、牛膝,通溲溺,瀉相火,導(dǎo)之使從膀胱大腸而下出,小腸之燥火解(小腸火方,亦用二冬、琥珀、丹參、生地、丹皮、燈芯,可以互參),而本腑安矣。祖怡注。 大腸燥大腸受燥熱,則臟陰枯槁,腸胃不通,大便秘結(jié),清燥潤腸湯主之。 清燥潤腸湯(自制) 生地(三錢) 熟地(三錢) 當(dāng)歸(二錢) 麻仁(三錢) 蔞仁(四錢)郁李仁(二錢) 石斛(三錢)枳殼(一錢蜜水炒) 青皮(一錢五分蜜水炒) 金橘餅(一枚) 此方以二地、三仁為主藥,生津潤燥,開結(jié)之力頗速。再加當(dāng)歸養(yǎng)血,石斛養(yǎng)胃,青皮、枳殼皆蜜水炒,協(xié)金橘餅流通肺胃之氣。肺與大腸相表里,補(bǔ)其臟必兼疏其腑,瀉其腑必兼顧其臟,此臟腑相連,不可分割之定理也。祖怡注。 或問脾胃大小腸,何以不立燥涼方?答曰,胃為水谷之海,脾為濕土之臟,秋感燥涼,不畏其燥。且《金匱》云,大腸有寒者多溏,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其毋庸立燥涼方宜矣。本門方用紅棗十枚者,有肝燥熱、燥涼,脾燥熱、腎燥涼,共四方。祖怡又注。 大腸燥滋燥養(yǎng)營湯 當(dāng)歸(二錢) 生地(一錢五分) 熟地(一錢五分) 白芍(一錢五分)秦艽(一錢五分)黃芩(一錢五分) 防風(fēng)(一錢) 甘草(五分) 水煎服。 大補(bǔ)地黃丸 黃柏(四兩) 熟地(四兩) 當(dāng)歸(三兩) 山藥(三兩) 知母(四兩)枸杞(三兩) 萸肉(二兩)白芍(二兩) 生地(二兩五錢) 肉蓯蓉(一兩五錢)元參(一兩五錢) 研細(xì)末,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 潤腸丸 麻仁(五錢) 桃仁(五錢) 羌活(五錢) 歸尾(五錢) 大黃(五錢) 皂角仁(五錢) 秦艽(五錢) 研細(xì)末,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 。 導(dǎo)滯通幽湯 當(dāng)歸(一錢) 升麻(一錢) 桃仁(一錢) 生地(五分) 熟地(五分)紅花(三分) 甘草(三分)水煎,調(diào)檳榔末五分服。 清涼飲子 黃芩(二錢) 黃連(五分) 薄荷(一錢五分) 元參(一錢五分) 當(dāng)歸(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五分)甘草(一錢) 水煎服。 元戎四物湯 當(dāng)歸川芎 白芍 熟地 桃仁 大黃(各等分) 水煎服。 大補(bǔ)丸 黃柏(四兩) 知母(四兩) 地黃(六兩) 龜版(六兩)共研末,加豬脊髓和煉蜜丸,每服七十丸。 清燥救肺湯 桑葉(二錢) 石膏(二錢) 甘草(一錢) 人參(七分) 麻仁(一錢)阿膠(八分)麥冬(一錢二分) 杏仁(七分) 枇杷葉(一片) 水煎服。痰多加貝母、栝蔞。 血枯加生地。熱甚加羚羊角。 瓊玉膏 地黃(四斤) 茯苓(十二兩) 人參(六兩) 白蜜(二斤)先將地黃熬汁去渣,入蜜煉稠,再將參、苓為末,和入瓷罐,隔湯煮一炷香,白湯化服。又方加琥珀、沉香各五錢。 麥門冬湯 麥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參(三兩) 甘草(二兩) 粳米(三合)大棗(十二枚)水煎,米熟湯成,溫服一升。 活血潤燥生津湯 當(dāng)歸(二錢) 白芍(一錢) 熟地(四錢) 天冬(一錢五分) 麥冬(一錢五分)栝蔞(三錢)桃仁(八分) 紅花(五分) 水煎服。 黃芪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