蕹菜是番薯屬光萼組植物。在福建、廣西、貴州、四川稱空心菜,該種原產(chǎn)中國,現(xiàn)已作為一種蔬菜廣泛栽培,或有時逸為野生狀態(tài)。中國中部及南部各省常見栽培,北方比較少,宜生長于氣候溫暖濕潤,土壤肥沃多濕的地方,不耐寒,遇霜凍莖、葉枯死。除供蔬菜食用外,尚可藥用,內(nèi)服解飲食中毒,外敷治骨折、腹水及無名腫毒。蕹菜也是一種比較好的飼料。下面具體來了解一下:南方夏季蕹菜遮陽網(wǎng)栽培方法。 ![1.jpg 1.jpg](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08/2621/200376862_1_20200826092032989.jpg) 1.品種選擇 選擇寧德市當?shù)仄贩N綠??招牟?。該品種植株直立,莖葉茂盛,株高40~50厘米,葉大、心臟形、深綠色,葉面平滑,莖管狀、綠色、中空有節(jié)。綠??招牟嗽趯幍率性耘喽嗄?,適宜當?shù)貧夂?,夏季較耐高溫。 2.選地 蕹菜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但以保水保肥能力強的輕質(zhì)沙壤土為宜,要求水源充足、土質(zhì)疏松、富含有機質(zhì)、耕作層30~50厘米。 3.整地作畦與播種 前茬作物收獲后徹底清理田園,深翻土壤,整地作畦,畦高15~25厘米、寬1.2米左右,畦面要耙平耙細,以利于種子發(fā)芽。夏季氣溫較高,生長周期短,選擇當年飽滿的新種均勻點播于畦面上,每畝用種量6~10公斤。播種后覆2~5厘米厚的腐熟雞鴨糞肥(顆粒狀)和草木灰,以利種子發(fā)芽整齊和便于后期采收(當?shù)亓晳T連根拔起采收)。每畝施腐熟雞鴨糞肥1000~20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 4.覆蓋遮陽網(wǎng) 覆蓋遮陽網(wǎng)是夏季種植蕹菜成功的關鍵措施。由于夏季溫度較高,容易影響蕹菜生長和采收商品的幼嫩程度,所以在播種后要在畦面上覆蓋黑色遮陽網(wǎng),既可以防曬降溫,又可以在澆水時保護種子,固定種子。每天早晚各澆1次水,出苗后揭開遮陽網(wǎng),置于苗上方。當蕹菜封行后,每天中午12時左右澆1次水,使葉片濕潤即可。每天傍晚揭開遮陽網(wǎng)通風,可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從幼苗長到3~4片真葉期間,每隔1周每畝施復合肥15~20公斤、尿素2~5公斤。采收前1周停止施肥。 5.病蟲害防治 防治霜霉病和白銹病,可用高效低毒農(nóng)藥60%百泰(唑醚·代森聯(lián))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防治,視天氣情況,每隔1周防治1次,當遇高溫高濕天氣時,應加強防治。防治菜青蟲和斜紋夜蛾幼蟲,可用20%速滅殺?。ㄇ栉炀挣ィ┤橛?000倍液防治。白粉虱在用殺蟲燈防治基礎上用2.5%聯(lián)苯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6.采收 蕹菜高35厘米時(35~45天)便可采收。由于當?shù)叵M者較喜歡購買帶根的蕹菜,所以多為一次性采收。應在夜晚采收,以保證蕹菜鮮嫩。未采收的蕹菜在晴天時應做好遮陽工作。 ![2.jpg 2.jpg](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08/2621/200376862_2_20200826092034146.jpg) 栽培技術 蕹菜是一類既可生活于旱地又可生活于水田的水陸兩棲性植物,但還是水分較多時生長旺盛,最適宜在肥水田或畜舍附近的經(jīng)常排糞水的田中種植。較肥的旱地也能種植,在旱地種植能促進其多結(jié)種子,所以留種時可在旱地栽培。 蕹菜對土壤的適應性強,既耐肥,又耐漬,也有一定的耐瘠性,但在人工栽培條件下,為了達到高產(chǎn),以富含有機質(zhì)的粘壤或壤土栽培為最適。蕹菜不耐旱。 蕹菜種子在15℃左右開始發(fā)芽,生長適溫為20~35℃,種蔓腋芽萌發(fā)初期溫度達30℃以上時,萌芽快。光照要充足,但對密植的適應性較強,屬短日照型,特別是藤蕹比子蕹對短日照要求更嚴,日照稍長就難于開花、結(jié)實,故常用無性繁殖。 蕹菜分旱栽和水植兩種栽培方式。北方以旱栽為主;南方旱栽、水植并存。早熟栽培以旱栽為主,中晚熟栽培多數(shù)水植。 旱蕹菜栽培技術 (1)播種、育苗與定植:旱蕹菜可露地直播,也可育苗移栽。華北地區(qū)圳地播種一般在4月中旬前后陸續(xù)進行,可一直延續(xù)到8月份。若利用保護設施,播種期可提前。露地直播采用條播或點播,行距30厘米~35厘米。點播穴距15厘米~20厘米,每穴點種子2、3粒。直播畝用種量10千克左右,當苗高3厘米左右便可分批進行間苗,最后按15厘米~20厘米距離定植。 育苗移栽多采用平畦育苗,撒播。每畝苗床用種量18千克左右,可定植10~15畝。 蕹菜種子種皮厚而堅硬,吸水慢。早春氣溫低,出苗緩慢。如遇低溫多雨天氣,容易造成爛種,所以應于播種前浸種(約浸24小時)催芽,播后蓋細土1厘米厚,以利種子出芽和扎根,并覆塑料薄膜提溫保溫,待苗出土后撤摸。5~7天后出苗。當苗高15厘米~20厘米時分批取大苗移栽定植。定植株行距為15厘米~20厘米左右,每穴1~2株。 (2)無性扦插:凡是不能開花結(jié)實的品種,只能進行無性扦插繁殖。蕹菜易發(fā)不定根,故無性繁殖易成活。具體方法不一。有些地方是將前一年留好的種蔸直接栽植于大田,幼苗長出35厘米以上時進行壓蔓,以便再發(fā)新根,促發(fā)新苗。以后經(jīng)常壓蔓,直到布滿全田,再分期分批采收上市或移栽。也可將前一年留下的藤莖置于20℃~25℃的溫暖苗床催芽,苗高10厘米~20厘米時扦插在背風向陽、溫暖肥沃的土壤之中,以擴大繁殖系數(shù),然后扦插于本田。 (3)肥水管理:旱栽宜選擇地勢低,土壤濕潤而肥沃的地塊栽培。定植活棵后,除要中耕除草,以利提高地溫外,還要施追肥。定植1個月后,進入夏季,氣溫升高,植株生長迅速,需肥需水量大,要勤追肥、勤奮澆水。 肥料以追施衡薄人糞尿和速效氮肥為主,追肥濃度不能過高,以免燒苗,應掌握稱輕后重的原則。土壤要經(jīng)常保持濕潤狀態(tài)。尤其是高溫干旱季節(jié),要勤澆水、澆足水。為促使莖葉迅速生長,提早采梢上市,可用20ppm赤霉素對幼苗進行葉面噴霧,每隔7~10天噴一次,共進行2~3次。 水蕹菜的栽培技術 蕹菜有淺水栽植和深水浮植兩種。 淺水栽植是利用淺水田或淺水塘栽培。栽前先將水放掉,進行整地、去除雜草,然后扦插。插條長約20厘米,按26厘米左右間隔距離斜插入2~3節(jié),深度3厘米左右,種秧葉露出水面即可。扦插后,為提高土溫、利于發(fā)根成活,水層不宜過深,一般以保持6厘米~9厘米為宜。 深水浮植的方法是將蕹菜秧按15厘米左右的距離,編在發(fā)辮的藤蔑或稻草繩上。為使繩子兩面的重量相等,要將種秧的頭尾相間旋轉(zhuǎn)。 藤蔑或草繩長10米分3米,兩頭做成圓圈,套在塘邊的木樁上。這樣,種秧便可隨水面升降而上下浮動。為了便于管理,藤蔑或草繩在水中的排列方式可采取大、小行。大行兩繩之間相距1米,小行兩繩之間相距30厘米。 水蕹菜的管理簡單,在水質(zhì)比較肥沃流水處,植株生長良好,一般多不施肥。而在缺肥的死水處,則應施肥。下水時溫度高,每10~15天采收1次,天涼后,隔20多天采收1次。采收方法同旱蕹。浮水栽植的蕹菜植梢肥嫩,但因不便施肥,一般產(chǎn)量不高。到生長后期莖葉衰老,而秋季葉菜種類已多,可放任生長,作青飼料用。至霜降以前采收完畢。
![1.jpg 1.jpg](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08/2621/200376862_3_20200826092034864.jpg) 病蟲害防治 病害 炭疽病 一、危害與診斷: 主要為害葉片及莖。幼苗受害可導致死苗。莖上病斑近橢圓形,葉上病斑近圓形,暗褐色,葉斑微具輪紋,均生微細的小黑點,發(fā)生嚴重時,葉片枯死,植株局部或全部死亡。 二、防治方法: 發(fā)病初期,可選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8%波爾錳鋅可濕性粉劑 5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等噴霧防治,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 次。 腐敗病 一、危害與診斷: 是全株性病害。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xiàn)水浸狀病斑,后漸擴至葉柄和莖部、產(chǎn)生褐色斑或腐敗,后期在葉柄或莖上產(chǎn)生大量暗褐色菌核。 二、防治方法: 加強苗床管理,科學放風,防止苗床或育苗盤高溫高濕條件出現(xiàn)。 苗期噴灑植寶素7500~9000倍液或0.1%~0.2%磷酸二氫鉀,可增強抗病力。 用種子重量0.2%的40%拌種雙拌種。 苗床或育苗盤藥土處理??蓡斡?0%拌種雙粉劑,也可用40%拌種靈與福美雙1: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施藥8克。藥土處理方法同猝倒病。立枯病單發(fā)區(qū),單用拌種靈防效不高,須混入等量福美雙方可奏效。也可采用氯化苦覆膜法,即整畦后每隔30厘米把2~4毫米的氯化苦深施在10~15厘米處,邊施邊蓋土,全部施完后用地膜把畦蓋起來,12~15天后播種定植。 白銹病 一、癥狀表現(xiàn):病斑在葉背面生,葉正面初現(xiàn)淡黃至黃色斑點,后漸變褐,病斑較大,葉背面生白色隆起狀皰斑,近圓形或橢圓形至不規(guī)則形,有時愈合成較大的皰斑,后期皰斑破裂散出白色孢子囊,葉片受害嚴重時病斑密集,病葉畸形,葉片脫落. 二、發(fā)病條件: 連作地、前茬病重、士壤存菌多;或地勢低洼積水,排風不良;或士質(zhì)黏重,士壤偏酸; 氮肥施用過多,栽培過密,株、行間郁敝,不通風透光; 種子帶菌、育苗用的營養(yǎng)士帶菌、有機肥沒有充分腐熟或帶菌; 早春多雨或霉雨來早、氣候溫暖空氣濕度大;秋季多雨、多霧、重露或寒流來早時易發(fā)??; 大棚栽培的,往往為了保溫而不放風排濕,引起濕度過大的易發(fā)病。 三、防治方法: 選用地勢高燥的田地,并深溝高畦栽培,雨停不積水。 播種后用藥士做覆蓋土,移載前噴施一次除蟲滅菌劑,這是防治病蟲的重要措施; 使用的有機肥要充分腐熟,并不得混有上茬本作物殘體; 水旱輪作、育苗的營養(yǎng)土要選用無菌土,用前曬三周以上; 大棚栽培的可在夏季休閑期,棚內(nèi)灌水,地面蓋上地膜,閉棚幾日,利用高溫滅菌; 選用抗病、包衣的種子,如未包衣,則用拌種劑或浸種劑滅菌; 合理密植,及時去除病枝、病葉、病株,并帶出田外燒毀,病穴施藥或生石灰; 地膜覆蓋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2.jpg 2.jpg](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08/2621/200376862_4_2020082609203599.jpg) 蟲害 雍菜菜青蟲 一、癥狀表現(xiàn): 主要是對葉面的啃傷。 二、防治方法: 農(nóng)業(yè)防治 冬季清除地上部枯葉及病殘體,并結(jié)合深翻,加速病殘體腐爛,采收罷園后,要徹底清除病株殘葉,集中燒毀。 重病田實行 1~2 年輪作,施用腐熟的有機肥,減少病蟲源。 科學施肥,加強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抵抗力。 雨季來臨時,及時開溝排水,田間不積水。需澆水時應選擇在晴天下午進行,每次澆水不要超量,切忌大水漫灌。 藥劑防治 可選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5%氟啶脲乳油1200倍液等噴霧防治,7~10天1次。 植物價值編輯 營養(yǎng) 空心菜是堿性食物,并含有鉀、氯等調(diào)節(jié)水液平衡的元素,食后可降低腸道的酸度,預防腸道內(nèi)的菌群失調(diào),對防癌有益。所含的煙酸、維生素C等能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具有降脂減肥的功效??招牟酥械娜~綠素有“綠色精靈”之稱,可潔齒防齲除口臭,健美皮膚。 空心菜的粗纖維素的含量較豐富,這種食用纖維是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zhì)素、膠漿及果膠等組成,具有促進腸蠕動、通便解毒作用。 空心菜性涼,菜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可預防感染。因此,夏季如經(jīng)常吃,可以防暑解熱、涼血排毒、防治痢疾。嫩梢中的蛋白質(zhì)含量比同等量的西紅柿高4倍,鈣含量比西紅柿高12倍多,并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
![3.jpg 3.jpg](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08/2621/200376862_5_20200826092035536.jpg) 藥用 莖葉 性狀:莖葉常纏繞成把。莖扁柱形,皺縮,有縱溝,具節(jié),表面淺青黃色至淡棕色,節(jié)上或有分枝,節(jié)處色較深,近下端節(jié)處多帶有少許淡棕色小須根;質(zhì)韌,不易折斷,斷面中空,葉片皺縮,灰青色,展平后呈卵形、三角形或披針形;具長柄。氣微味淡。以莖葉粗大、色灰青者為佳。 性味:甘;寒 歸經(jīng):腸;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清熱利濕。主鼻衄;便秘;淋濁;便血;尿血;痔瘡;癰腫;折傷;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0~120g;或搗汁。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附方: 治鼻血不止:蕹菜數(shù)根,和糖搗爛,沖入沸水服。(《嶺南采藥錄》) 治淋濁,小便血,大便血:鮮蕹菜洗凈,搗爛取汁,和蜂蜜酌量服之。(《閩南民間草藥》) 治翻肛痔:空筒菜二斤,水二斤,煮爛去渣濾過,加白糖四兩,同煎如飴糖狀。每日服三兩 ,一日服二次,早晚服,未愈再服。(《貴州省中醫(yī)驗方秘方》) 治出斑:蕹菜、野芋、雄黃、朱砂。同搗爛,敷胸前,(《嶺南采藥錄》) 治囊癰:蕹菜搗爛,與蜜糖和勻敷患處,(《嶺南采藥錄》) 治皮膚濕癢:鮮蕹菜,水煎數(shù)沸,候微溫洗患處,日洗一次。 治蛇咬傷:蕹菜洗凈搗爛,取汁約半碗和酒服之,渣涂患處。 治蜈蚣咬傷:鮮蕹菜,食鹽少許,共搓爛,擦患處。(⑥方以下出《閩南民間草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