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金鯉落難,又被唐僧父親救起,洪江龍王受誰之托布下局中局?佛語在勸告世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人應多做善事、多積福報時,談到了一個三世因果關系: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在談到與他人要和諧相處,善待他人,珍惜相遇的緣分時,又談到了一句更為開悟人的話:夫妻是緣,無緣不聚;兒女是債,無債不來!惜福得福,惜緣得緣。 四大名著《西游記》里,唐僧的父親陳光蕊在洪江龍宮里,遇到了一位“貴人”——洪江龍王。 洪江龍王問陳光蕊,您這個秀才,姓啥叫啥?來自哪里,前往何方?因為何事,被人打死至此? 龍王一連串問了陳光蕊多個問題。 陳光蕊行過大禮,一一回答:小生陳萼,表字光蕊,海州弘農(nóng)縣人,系大唐當朝新科狀元,受唐太宗之命,攜妻前往江都赴任。報到途中,遇到了壞人,將我打死,拋尸至此,還請大王救我一救! 洪江大王聽后馬上表現(xiàn)出了熱情,表示會伸出援助之手。 “源易緣”注意到,讓一江龍王動了惻隱之心的原因,并非是陳光蕊的特殊身份,也并非陳光蕊遇害后的可憐狀,打動了洪江龍王,而是陳光蕊此前做過對他有幫助的一件事。 “陳先生,你前一段是不是放過一條金色鯉魚,這條魚就是我呀!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如今你有難,我豈有不救之理?” 說著洪江龍王就安排夜叉將其魂魄從城隍、土地處帶到了水晶宮。又在陳光蕊的口內(nèi)放了一顆“定顏珠”,讓他含在嘴中,保持著尸身不壞,以便日后好還魂報仇。 同時,洪江龍王還安排陳光蕊的真魂,在龍宮水府擔任了都領一職,整整18年……可以說,陳光蕊此舉因禍得福。 在《面對殺夫仇人,唐僧母親忍辱負重18年,看南極星君對她說過啥?》一文中,“源易緣”談到唐僧父親用一貫錢買了會眨眼的金色鯉魚時,有讀者留言問:救下鯉魚的,不是唐僧本人嗎? 的確!在86版影視劇《西游記》中,金山寺的小和尚江流兒,砍柴回來,看到有人在賣一條金色鯉魚,而這尾鯉魚也動情地眨著眼睛向小和尚求救。 讀過《西游記》原著后我們知道,江流兒正是小時候唐僧的名字。 唐僧的母親殷溫嬌為了不讓小唐僧遭遇惡人劉洪毒手,在他生下不久,就寫下一封血書后,將唐僧放到了水盆中,任其順江漂流。 好在上天保佑,小唐僧順著滔滔江水,一直漂流到了金山寺,得遇法明和尚救起。法明師父因此為他起名“江流兒”。 《西游記》原著第9回,“陳光蕊赴任逢災,江流僧復仇報本”一章節(jié)中談到,買下金色鯉魚的,確實是陳光蕊,并非小時候的唐僧。 陳光蕊在江州客店門口,看到有人提著一條金色的鯉魚在叫賣,本想烹飪與母親吃。而這條魚卻不斷地向其眨巴著眼睛。 陳光蕊驚奇之時,動了惻隱之心,將他放生到了洪江水中。 陳光蕊就在洪江龍王的互相救助的因果報應中,躲過了命中一難,劫后重生。 那么,洪江龍王,身為一江之龍王,為何要化生為金色鯉魚,又為何會被樵夫釣到?不少人讀名著至此,就會產(chǎn)生疑問。 今天,我們就結合傳統(tǒng)文化名著,來為大家談談這個話題。 一、化身鯉魚,洪江龍王渡劫之說俗話說:人生如同三葉草,三災六難活到老。 人生在世,不僅會遇到順運逆運,順境逆境,也會遇到三災六難。 通讀《封神演義》和《西游記》、《新白娘子傳奇》等文學作品,不難發(fā)現(xiàn),自然萬物中的生靈,有生便有死,有死便有劫。 比如,西游神話中,涇河龍王在與唐太宗李世民在陰曹地府三曹對案時,十殿閻君就告訴過李世民:涇河龍王未生之前,南斗星君的生死簿上,就已注定了他該遭難遇人曹之手……等我等將他送入輪藏,轉(zhuǎn)生去吧! 再如,封神榜中,不論是大羅天仙,還是修行得道的生靈,但凡有劫,就會在封神大戰(zhàn)中戰(zhàn)死,魂上封神榜。 還有修行五百年的白素貞,小時候也應過一劫,被一捕蛇人捉拿住,幸好遇到了許仙,將他救下,才有了后來的千年修行,功德圓滿。 《西游記》里,孫悟空一心想求長生不老,菩提祖師也曾說過,即使學得長生不老非常之道,每過500年,都需要渡一次天降雷災、天火、風災等災劫,需要見心明性,預先躲避。躲得過與天同壽,躲不過就此絕命,千年苦行,俱為虛幻…… 從應劫上來講,洪江龍王變身鯉魚,也不是沒有可能。在民間,常說:萬鯉朝龍,鯉魚跳龍門的傳說,也將龍和鯉魚,放到一起談,稱為“龍鯉”。 二、洪江龍王受人之托,布了一個局《西游記》里難解的謎很多,局也很多。 當觀音菩薩接了如來佛祖的金旨后,來到東土大唐,明明有自己的辦公之地,卻和徒弟木吒藏身于土地廟中。 后來,陸續(xù)地發(fā)生了涇河龍王與卦師袁守誠打賭失敗,李世民魂游地府,如來佛祖的二弟子金蟬子遭貶,剛出生險些被劉洪殺掉,出生不久后又被拋到江中,后來又到江州為父母報仇…… 在唐僧取經(jīng)遇到的81難中,有3難事發(fā)地點就發(fā)生在洪江。 而這些難又都與他的父母親禍福遭遇有關。 洪江龍王化身鯉魚遇難,又被陳光蕊救起,或許是受人之托,有意制造了唐僧父子的災難,又或許是洪江龍王不經(jīng)意卷入了西天取經(jīng)工程中。 所謂江河湖海,一江的龍王,雖然沒有四海龍王的權力和地盤大,但要比一河的龍王有權力、有實力。那么,誰有可能命令洪江龍王配合西游取經(jīng)工程的安排呢? 按照西游記劇情的設置和安排,洪江龍王或許正是受了觀音菩薩的旨意,布下了一個“洪江之局”,來考驗和磨煉唐僧父子。 從后來唐僧父子取得的成就上看,陳光蕊慈悲放生,救下了洪江龍王,而洪江龍王又報恩救下了陳光蕊,正是人們常說的:一報還一報。 但若對比洪江龍王與涇河龍王的結局,會發(fā)現(xiàn):同樣身處西游局中的涇河龍王,要比洪江龍王下場慘得多。 洪江龍王雖屈身化成鯉魚,被人釣起,好在性命無憂,沒過多久,又回到了洪江中,繼續(xù)做他的龍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