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白蘭度和費雯·麗主演的電影《欲望號街車》曾經(jīng)對電車有過這樣的描述:“電車是一種城市生活的象征,它意味著都市生活正有韻律地駛在一個正常的軌道上……” 電車在每位老廣的心目中也有著獨一無二的特殊地位。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電車線網(wǎng)密集地串起整個廣州城區(qū),豎起兩條長長“辮子”的巴士,自那時起便成為廣州一道城市風(fēng)景。 行駛在人民南路的廣州電車 廣州的電車穿街過路,60年來,她見證了廣州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與變化,成為廣州一個時代的縮影??粗@些珍貴的舊照片,仿佛讓我們回到那些年一起坐電車出行的日子。 80年代的廣州電車 8/90年代的廣州電車 回首過去,廣州從1915年開始籌建屬于自己的電車,由于戰(zhàn)亂、外敵入侵以及艱難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等原因,廣州人的電車夢未能實現(xiàn)。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60年秋天,廣州電車建成通車,圓了廣州萬千市民翹首以盼的電車夢。 1960年9月30日無軌電車通車典禮在廣州市體育館舉行,時任副省長劉田夫主持了剪彩。 1960年,廣州第一趟無軌電車“1路線”(越秀公園-大東門)就是在越秀山下發(fā)出。 60年代廣州體育館(中國大酒店對面)前的廣州電車 1960年,廣州市無軌電車通車慶典發(fā)行的電車票 于1960年9月底投入使用的東山電車總站 80年代廣州市東山電車總站 ![]() 80年代文化公園電車總站 ![]() 80年代越秀公園電車總站 ![]() 90年代機場路電車總站 ![]() 技術(shù)人員給新司機講電車原理 ![]() 線路維修工人在維修線網(wǎng) ![]() 乘務(wù)員一手拿錢和車票,一手收錢找贖,也是一種絕活 ![]() 無人售票開始,乘務(wù)員大量下崗 ![]() 行駛在倉邊路與中山四路交界的廣州電車 ![]() 80年代行駛在沿江路的廣州電車 ![]() 去過越秀山上的廣州博物館(五層樓)參觀的人可能多少有印象:在鎮(zhèn)海樓旁的老城墻上,停放著一輛長長的公交車。這輛曾經(jīng)的101路電車,是館里面一件特殊的藏品。 ![]() ![]() 廣州大通道無軌電車盛行于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因為頭上頂著兩條長辮子,所以有了“大通道孖辮車”這個昵稱。這種曾穿梭于廣州騎樓街中的“大通道孖辮車”,在不少老廣的兒時記憶中烙下深深的印記。 ![]() 收藏在廣州博物館中的這輛車,是1987年誕生在上??蛙噺S的“DI-126”鉸接式無軌電車,也是廣州最后一輛公交大通道電車,1997年12月29日停止運轉(zhuǎn),1998年2月20日被接收入館。它是館內(nèi)質(zhì)量最大的藏品,是廣州交通事業(yè)發(fā)展的珍貴見證物。 ![]() 昔日乘車時鉸盤發(fā)出的嘎吱嘎吱響聲猶在耳畔,眼前的“大通道”電車仿佛一下子把時光拉回到六十年前。有興趣的朋友,也可到五層樓旁參觀“百年電車廣州記憶”展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