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譯文 有子說:“一個人為人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卻喜好冒犯長上的,很少有;不喜好冒犯長上,卻喜好反叛作亂的,更不會有。君子專心致力于根本,根本樹立了,大道就產(chǎn)生了。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就是行仁的本始吧?” 探究 為何說“孝悌為仁之本”? 本章,有若闡發(fā)孔子之意?!墩撜Z》首篇次章,就錄有若之言,且稱有若為有子,其緣故為何,頗引后儒猜想。 《仲尼弟子列傳》說:“有若狀似孔子?!边@似不僅指有若長相像孔子,更指有若“智足以知圣人”(《孟子·公孫丑》),可見有若在孔門有一定地位?!墩撜Z》中,孔門弟子一般稱字,唯曾參和有若稱“子”,后人據(jù)此疑心,《論語》有的篇章由兩人門徒所纂述。 有若孝悌之說,立足于社會的治亂,重在“君臣、父子”的家國人倫。今人觀之,其語或有犯罪心理學的味道??鬃咏倘藢W習,修身而有仁。何謂仁呢?《孟子·告子》說:“仁,人心也?!薄睹献印けM心》又說:“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泵献右詾?,仁為人群相處之大道,即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而仁發(fā)于人心,是為人道。人來到人世,最先感受的當然是父母之愛,故仁之先發(fā)當為孝。善事父母曰孝,進而善事兄長曰悌。如此人善而仁所由生。在家有父子,立世有君臣。故孝悌一道,關(guān)乎人性,是為根本。 《邢疏》解釋有若語說:“言孝悌之人,性必恭順,故好欲犯其上者少也。既不好犯上,而好欲作亂為悖逆之行者,必無,故云‘未之有’也。是故君子務(wù)修孝悌,以為道之基本?;炯攘?,而后道德生焉。”邢昺從“孝悌之人,性必恭順”出發(fā),作因果推導(dǎo),以為孝悌為道之基本。 “孝悌為仁之本”,與周的分封制有關(guān)。天子為嫡長子繼承,其余庶子則分封為諸侯。從天子之朝到諸侯之國、大夫之家,整個社會、政治,都建構(gòu)在這種宗法血緣關(guān)系基礎(chǔ)之上。天子與諸侯、諸侯與大夫的關(guān)系,同時也是父子、兄弟的關(guān)系,講孝悌就是講秩序,就是把自然的倫理次序延伸為社會的等級秩序。周朝禮治形成這種秩序意識,是為了消減犯上作亂,故孝悌有當時社會的內(nèi)容。有若孝悌說正反映了當時宗法制社會的政治需求??鬃涌吹搅诉@一點,問題是本語錄為有若言,而非孔子語。 《中庸》傳為孔子嫡孫子思所作,文章中錄有孔子說的相關(guān)的話,孔子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此語與有若此論可相互印證,當知孔門視孝悌為仁的根本,并以此作為社會秩序的基石,“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保ā抖Y記·大學》)自孝親入手,發(fā)端仁心,由此向外推衍,進而尊君,社會秩序便有了保障。顯然,有若此論深得孔子思想精微。 “孝悌為仁之本”,還有一層意義。孝悌的根本是親情?!蛾栘洝酚浛鬃优c宰予喪期三年之辯,孔子說:“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笨鬃诱J為,人生而有三年不離父母懷抱,服喪三年是適應(yīng)這種親情的需要。他的意思,生命由父母賦予,人應(yīng)該感恩父母撫養(yǎng)的不易。父母愛,愛父母,是人類普遍的情懷,孝應(yīng)是仁最現(xiàn)實的基礎(chǔ)。 社會的倫理道德,并非空話,必須體現(xiàn)于人際關(guān)系?!都ⅰ芬套又f,解讀最為到位:“孝悌,順德也……孝悌行于家,而后仁愛及于物,所謂親親而仁民也。故為仁以孝悌為本。論性,則以仁為孝悌之本?!?/p> 孔學不曾對人性的善惡進行追問,但始終基于人性,以具體而微的人倫孝悌來倡導(dǎo)仁,因而有上施仁治、下行孝道之義。孝,也就被賦予三重境界:始于孝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使親族和睦、家國和平、人際和諧。 孔儒齊家治國的思想,根基于封建宗法制血緣關(guān)系,孝悌正反映了當時社會需求。有若此言把孝道的社會意義政治意義說穿了,孝悌為仁,君子務(wù)本,以此人仁而國治,亂源少作。 [注] 有子:姓有,名若,孔子弟子,小孔子33歲,一說小13歲。 [閱讀寫作] 《學而》篇第2章,緊承第1章修身而來,順勢談務(wù)本,而孝悌為其根基。 作客12KM的謙謙君子、莘莘學人,可在此章讀后,談?wù)勊娝谩?/p> 寫作參考題(自擬標題亦可) ⑴孝道為務(wù)本之道 ⑵愛父母,是人類普遍的情懷 ⑶從人倫孝悌中倡導(dǎo)仁 ⑷親族友愛、家國和合 擴展閱讀 編輯附語 國學經(jīng)典解讀系列之《論語講案》已經(jīng)在本周開始更新。 大家也可以參與“歐陽昱北解讀《論語》”的活動,就《論語講案》系列文章后附上的 [閱讀寫作] 思考題,在評論里留下200字以上的長評 / 發(fā)表短文與昱北老師交流,即可參與。 歐陽昱北老師將選取給予優(yōu)質(zhì)回復(fù)內(nèi)容的質(zhì)量給作者送上簽名版《論語講案》書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