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首《俠客行》,不過只言片語,宛如最高明的畫家,忠肝義膽的古代俠客形象便躍然紙上。后人讀來,猶感覺血脈賁張、一股豪情壯志油然而生。 這首膾炙人口的樂府詩,其主體敘事部分正是描寫了戰(zhàn)國時期,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的歷史典故。 戰(zhàn)國時期是中華歷史上走向封建集權(quán)大一統(tǒng)的最終序章。在那個七雄并立風(fēng)云激蕩的時代,天下英豪輩出。上至諸侯將相、下至販夫走卒都被時代的大潮席卷著,斗智斗勇、此起彼伏,書寫了一幅波瀾壯闊的亂世群英譜。 戰(zhàn)國晚期,秦國一統(tǒng)天下的大勢已成,而其他六國尚還不甘于失敗,雙方之間的角力進入白熱化的狀態(tài)。 六國中,一些貴族王公為了增強力量,紛紛招募天下能人異士為門客,其中魏國信陵君、趙國平原君、齊國孟嘗君、楚國春申君四位聲名最顯,被稱為戰(zhàn)國四公子。信陵君魏無忌正是四公子之首。 信陵君魏無忌 魏公子無忌,魏昭王的小兒子。宅心仁厚而又為人聰慧,重信義猶過己身,因而士人游俠皆往依附。號稱門下食客3000,威望顯于天下,各諸侯忌憚信陵君,十余年不敢侵入魏國。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 ? 魏公子列傳》中,短短2500余字的文章,共有147處用“公子”尊稱來稱呼信陵君,可見他對于信陵君的仰慕和尊崇到了何種之地步。 信陵君之所以能尊為四公子之首,被后人如此推崇,和他幾乎毫無瑕疵的貴重人品息息相關(guān)。 大義當(dāng)先,雖萬死而不辭秦國攻趙,平原君四處求援。魏王本已答應(yīng)救援,但秦王恫嚇諸侯,誰敢救趙,回頭第一個先攻打誰。結(jié)果魏王就給嚇住了,按兵不動。此時信陵君多次勸說但都沒能改變魏王的主意。信陵君知道勸不動魏王,便決心不能獨活,召集所有門客準(zhǔn)備趕赴戰(zhàn)場,與秦軍決一死戰(zhàn),與趙國共死。 信陵君召集門客,準(zhǔn)備共赴一死。 這份為了大義視死如歸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趙王事后親自到邊境迎接信陵君,長拜感嘆:“自古賢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忠心魏國,從無二心即使是竊符救趙,也是信陵君看到了唇亡齒寒的下場,最終還是為了保衛(wèi)魏國。當(dāng)他帶兵救了趙國之后,也知道矯旨乃是大罪,怕魏王害他,就留在趙國。 秦國看信陵君不在魏國了,就起兵攻打魏國,這時候,忠于魏國的信陵君還是義無反顧的回到魏國,擔(dān)任主帥,又利用自己的威望,從各諸侯借來援兵,最終擊敗秦軍。 秦國為了搬開絆腳石,又使了慣用的反間計,讓魏王以為信陵君擁兵自重要自立為王。魏王果然上當(dāng),收回了信陵君的兵權(quán),從此不再重用。 然而信陵君也未曾像孟嘗君一樣去他國為相,還是老老實實的待在魏國,為魏國的安全盡最后一份力。直到信陵君死了以后,秦國才敢再次進攻魏國,用了不到20年就徹底滅了魏國。 信陵君以一己之力,保得魏國十?dāng)?shù)年平安。所行之事,皆以魏國為重,其忠心,日月可鑒。 待人以誠,宅心仁厚。如姬是魏王最寵愛的姬妾,她的父親被仇人殺害。可能這個仇家勢力比較大,3年都沒能復(fù)仇。最后如姬向信陵君哭訴求助,信陵君讓門客砍下那人的腦袋獻給了如姬。如姬大仇得報,感恩戴德到了“欲為公子死,無所辭”的地步。 京劇里的如姬造型。 而信陵君似乎已經(jīng)把這事完全拋到了腦后,直到侯嬴為他謀劃竊符救趙的計劃時,提醒他有這么一碼事,他才想起來找如姬求助。 可見他腦子里原本就沒有要利用如姬報恩的意思,否則,以他的聰慧怎么會第一時間想不到如姬這個伏筆? 如姬竊符。 拿到兵符,趕到軍中,誅殺晉鄙以后,信陵君很誠懇的對士兵下達命令:“父子都在軍隊里的,父親回家;兄弟同在軍隊里的,長兄回家;沒有兄弟的獨生子,回家去奉養(yǎng)雙親?!庇谑潜娙私試@服,留下八萬精兵,奮勇當(dāng)先,一舉解了邯鄲之圍。 虎符 信陵君知道對陣秦軍會是惡戰(zhàn),救兵自然是多多益善,但他依然如此行事,為多少魏國家庭留下火種,這足以見得他仁厚的本心。 禮賢下士,并不因自己的身份高貴而看低他人。信陵君對待士人十分謙恭有禮貌,不因他們才能多少而區(qū)別對待;也不因他們地位低下而產(chǎn)生輕視之心。像《俠客行》里重點描述的兩位,侯嬴不過是一個年過7旬的看門老者;朱亥也不過是一個屠夫。 信陵君禮賢下士。 但信陵君拜訪邀請侯嬴的時候,侯嬴故意去找朱亥聊天,把親自架著馬車接他的信陵君晾在大街上等候,可是信陵君只是更加恭敬,一點不耐煩也沒有。日后多次拜訪朱亥,朱亥更是顯得大咧咧的從不回拜答謝,信陵君也沒有什么怨言,只是覺得朱亥性格有點怪異罷了。 一個人表面做到有禮貌不難,但像信陵君這樣發(fā)自內(nèi)心的有禮貌,不以外物論人的就比較難了。難怪《史記》中評價說:“能以富貴下貧賤,賢能詘于不肖,唯信陵君為能行之?!?/strong> 為人正直,舉手投足間露出真性情侯嬴給他出了竊符救趙的計策,并事先估計到可能會在魏軍大營中遇到阻礙,讓他帶上朱亥,如晉鄙不聽命便殺之。信陵君傷心的哭了,侯嬴還以為他是害怕了,信陵君解釋道,晉鄙是魏國經(jīng)驗豐富的老將,這次估計多半不會聽從命令,想到為了大義要殺了這員猛將,所以難過的哭了。 侯嬴為信陵君出謀劃策。 信陵君到了趙國以后,聽說趙國有兩個很有名的賢人人,隱于賭坊酒肆,便悄悄去去拜訪交往。平原君聽了以后就背后很不屑,說本以為信陵君天下無雙,沒想到他竟然和賭徒酒鬼交往甚歡,可見名不符實。 平原君格局還是小了點。 信陵君聽說以后就要告辭離開,因為他覺得平原君并非真的是求賢若渴,反而以身份貴賤論人,所以格局太小,不值得交往。平原君的門客聽到這事,皆以為恥,很多人改換門庭,投奔到信陵君門下。 信陵君就是這么耿直的人,也許就是因為這么耿直、行事之間往往少了些功利,自然流露出率真性情,,所以天下賢士對于他更加推崇和向往。 總結(jié)下來,信陵君魏無忌,忠義、仁厚、正直、禮賢下士、從諫如流,完全契合古代士人的價值觀,幾乎就是一個完人。難怪戰(zhàn)國四公子以信陵君為首,后代皆評價極高。 就連漢高祖劉邦,也非常仰慕魏公子的賢德和才識。他稱帝后,每次路經(jīng)大梁,常常去祭祀信陵君。后來漢高祖專門安置了五戶人家,看守信陵君的陵墓,世世代代祭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