綬帶成為權(quán)力和富貴的象征—— 北京東城東絳胡同手機速寫 北京東城東絳胡同位于東城區(qū)西北部,安定門西大街南側(cè),呈東西走向。東起北鑼鼓巷,西止寶鈔胡同,北有支巷通安定門西大街。全長276米。屬安定門街道辦事處管轄。 東絳胡同,明代屬金臺坊,稱東絳兒胡同,因此地多有藝人為皇宮加工絳條而得名。清代沿稱,屬鑲黃旗,宣統(tǒng)時將東絳胡同西段改稱中絳胡同。民國后沿稱?!拔幕蟾锩敝幸欢雀姆Q贊軍街七條,后恢復(fù)原名?,F(xiàn)胡同內(nèi)多為居民住宅。 絳:用絲線編織成的花邊或扁平的帶子,可以裝飾衣物。“絲絳”指絲編的帶子或繩子。絲絳是在晚清以前,古代人們習(xí)慣把絲帶稱之為絲絳。通常搭配道袍、圍裙等衣物。屯堡人至今頭系“絲頭腰帶”,后吊長長絲絳,在袖口、衣襟處鑲嵌美麗的花邊。有詩為證:唐朝詩人賀之章所作的《詠柳》中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span> 為皇宮加工絳條主要是用作綬帶等,綬帶是古代帝王、百官禮服的佩飾,是用彩色絲絳織成片狀的長條。綬帶的顏色和長度隨官員品級的變化而不同。皇帝和諸王用四彩,長二丈一尺。宰相綠色,公侯、將軍紫色。古代帝王、諸侯、士大夫均佩玉,系玉的絲稱“組綬”。因此各種綬帶成為權(quán)力和富貴的象征。 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后,廢除了原有的六種冕服,僅留下一種黑色的玄冕供祭祀時使用。因為秦人根據(jù)五行學(xué)說認定自己符合水德,水與黑色配合,所以秦代尚黑,從帝王到平民都穿用黑色服裝。秦始皇對舊禮制進行了徹底破壞,使得到了漢代初年仍沒有統(tǒng)一的禮服、制服。西漢的官服,只不過是一種長袍而已。而且是一年到頭都穿黑色的袍服。官服相同,只能靠冠帽來區(qū)分官職的不同和高下。不同的官員佩帶的冠不同。加上自周代開始,官員們就要佩帶綬帶。這種官綬制度在漢代被嚴格執(zhí)行著。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帝王官員的服飾制度達到了最完備、最繁縟的地步。帝王服裝上增加了團龍紋,這是明代才開始形成的禮儀制度。龍紋成了帝王的專用徽記。這種繡龍的帝王常服,是明代皇帝最常穿的服裝,是明太祖在洪武三年正式制定的。除了織有金盤龍紋的圓領(lǐng)窄袖黃袍外,還有折角向上巾,玉帶和皮靴幾種成分。明世宗嘉靖七年,曾經(jīng)規(guī)定了一種皇帝的新常服,叫燕弁服,由烏紗弁帽、玄色袍、玉帶和白襪黑履組成。明代給每級官員都設(shè)計了一種動物圖案作標(biāo)志,把它繡在兩塊正方形的綿緞上,官員常服的前胸后背各綴一塊,這種就是補子,這種官服就叫補服。 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法令規(guī)定:文武百官的朝服都沿襲唐宋朝服的式樣,外穿紅羅上衣、下裳和蔽膝,內(nèi)穿白紗單衣,足登白襪黑履,腰束革帶和佩綬,頭戴有梁冠。官員的等級通過冠的梁數(shù)和綬帶的不同紋飾表示。明代官員們在重大朝會的場合要穿公服。公服由展腳硬幞頭和盤領(lǐng)寬袖長袍組成。袍服的顏色根據(jù)官品而定。 清代官服原則上都是藍色,只在慶典時可用絳色;外褂在平時都是紅青色,素服時:改用黑色。清代官服制度:清代文武百官品服有朝冠、吉服冠、朝服、補服、蟒袍等。品秩差別主要看冠服頂子、蟒袍以及補服的紋飾。朝冠頂珠見上表;吉服冠與朝冠大體相同,冠后插有翎枝,其制六品以下用藍翎,五品以上用花翎;百官蟒袍,一品至三品繡五爪九蟒,四品至六品繡四爪八蟒,七品至九品繡四爪五蟒。 清規(guī)定禁穿明代官服但明代的補子為清代繼續(xù)沿用,圖案內(nèi)容大體一致,但改為單禽。各品級略有區(qū)別,通常是,文官:一品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鷴,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鵪鶉,九品練雀;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獅,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馬。另外,御史與諫官均為獬豸。 明清官員所用補子都是以方補的形式出現(xiàn)的,與明代相比,清代的補子相對較小,前后成對,但前片一般是對開的,后片則一整片,主要原因是清代補服為外褂,形制是對襟的原因。一般清代官服以頂戴花翎顯示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官服中的禮冠名目繁多,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冠、雨冠等。 [編后:北京的胡同自有照相機以來,就有很多人拍攝,每一位記錄者都有著自己的理解與情懷,都有自己的審美取向,我只是用手機將所看到的速寫下來,其中也包括我對胡同的回憶和期望。文中所有的照片都是用手機拍攝的,文字資料都是在網(wǎng)絡(luò)及圖書館搜集整理的,如有不妥之處還望直言不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