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炒粉條時,別直接下鍋!多加1步,粉條根根順滑,不粘鍋,不成坨呃……小簡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上次囤的貨,家里還有多少?上周末,跟老媽在家搗騰廚房,在冰箱后面找出一堆粉條。一家人想了好久,終于想起來了,這是老爸年前買的。因為疫情的原因,家里沒有待客,剩下的就全部放起來了。粉條不會壞,放多久也沒事,老爸在一旁喋喋不休。老媽朝他吼了一聲,老爸乖乖到客廳看電視去了! 其實,像粉條,粉皮,粉絲,掛面,這種干制品放1年是沒有問題的。前提是要保存得好。最起碼不能受潮,再就是避免落入一些灰塵,蟲卵之類的雜質(zhì)。粉條具有很強的吸附性,與什么食材一同燒制,就會吸收這種食材的味道,再加上粉條本身很滑,吃著就非常的爽口,“呲溜呲溜”的,爽得很! 用粉條燒制的一道經(jīng)典菜——螞蟻上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過!不瞞你說,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的時候,我有點“懵圈”的狀態(tài),螞蟻上樹是道啥菜?后來跟同事聚餐,上了一道螞蟻上樹。這我才知道,啥螞蟻上樹呀,不就是肉末炒粉條嘛? 第一次吃這菜我就沒停下來,泡過的粉條吸足了湯汁,肉末,木耳,辣椒包裹著粉條,用筷子輕輕夾起,吸溜入口,輕輕咀嚼便可入喉,再搭上一碗熱乎乎的米飯,不一會就喂飽了肚子,也填飽了心…… 其實,【螞蟻上樹】這道菜是與戲曲作家關(guān)漢卿筆下的竇娥相關(guān)!竇娥在家里條件非常艱苦的情況下,為了伺候好婆婆,把家里僅有的豬肉和粉條一同炒制。婆婆吃后大加贊賞,也感受到了竇娥的良苦用心??吹竭@星星點點的肉碎,便起了“螞蟻上樹”這個名字,從此之后一直流傳至今…… 當(dāng)年同事給我的解釋是,里面的肉末像螞蟻,粉條像樹,所以就叫螞蟻上樹嘍!后來我還吃過一次,里面加了木耳碎。好嘛,這才像螞蟻上樹呀,這黑黑的木耳像極了螞蟻,不信你看…… 所需食材:粉條,豬肉,木耳,蔥姜蒜,青紅辣椒,郫縣豆瓣醬,生抽,老抽,白糖,料酒。做法,1:粉條提前用溫水泡發(fā)30分鐘,或者用冷水浸泡2小時。2:豬肉切末,木耳提前泡軟切末,蔥姜蒜切末,青紅尖椒分別切末。 3:炒鍋燒熱加入食用油,先放入肉末炒散炒香,再放入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隨后下入蔥姜蒜末。4:小料炒香后,加入料酒,生抽,炒出醬香味,隨后加入適量清水,加鹽,白糖,老抽調(diào)色,倒入粉條燒制。5:看見湯汁不多時,撒上木耳碎,香蔥末,青紅辣椒末,攪勻即可出鍋。 1:五花肉切得小一點,很多人做的時候喜歡將豬肉剁成肉糜。再就是下鍋后要快速炒散,避免結(jié)團。2:不管是炒粉條還是粉絲,最忌諱直接下鍋炒,先在鍋里加適量的水煮一會,然后再將粉條下鍋燒制,多加這1步之后,粉條根根順滑,不粘鍋,不成坨。最關(guān)鍵的是能讓粉條吸收充足的湯汁,這樣粉條的滋味會更加的濃郁。3:大家一定要記住,燒制時湯汁不要燒的太干,這樣粉條吃起來才會更加的順滑,更有滋味,顏值也會更高。4:最后一點,木耳和青紅辣椒末,蔥末要最后放,稍微一加熱便可出鍋。喜歡吃香油的,最后可以再淋點香油進去,味道也挺不錯的。 螞蟻上樹做好了,來一碗白米飯,開動吧!好了,今天的推送就到這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