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髖部骨折往往風險較高,特別是對于老年患者而言,預后結果較差,甚至有人認為“髖部骨折,是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據文獻報道,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初步一年致死率高達14%~36%[1]。 因為骨折的緣故,老年人在行走上出現問題后,往往會長期臥床,因此其他的并發(fā)癥隨之而來:壓瘡、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心肺功能下降、骨質疏松……因此,有研究指出,有近三分之一的髖部骨折患者完全依賴或需要長期護理。 (圖源網絡侵刪) 而這個現象在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的今天,顯得尤為突出。缺少合適的護理干預,將導致醫(yī)療體系負擔的進一步加劇。因此,找到改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預后的方法至關重要,但不幸的是,由于資源有限等原因導致髖部骨折患者的康復成為創(chuàng)傷骨科服務的一項挑戰(zhàn)。 眾多研究結果表明,髖部骨折患者在短期內達到的活動水平可預測其長期結局。術后早期表現良好的患者更有可能恢復獨立,因此,如果可以在此期間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康復水平,結果可能會更好。但是,在現有證據的基礎上,由于大多數研究都在尋找中期或長期活動的預測指標,因此醫(yī)療保健人員要預測哪些患者將在早期階段重新獲得獨立性具有挑戰(zhàn)性。 來自愛爾蘭都柏林塔拉赫特醫(yī)院的研究人員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thopaedic and Trauma Nursing》(國際骨科和創(chuàng)傷護理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論文,旨在確定髖部骨折患者術后一周獨立移動的預測因素[2]。 (截圖自網頁) 這是一項前瞻性觀察性隊列研究,研究人員選取了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在愛爾蘭某教學醫(yī)院的創(chuàng)傷骨科住院接受治療的成年(年齡≥55歲)的髖部骨折患者,共84名。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的物理治療,并遵循明確的局部治療方案。根據當地規(guī)程和國際指導原則,在術后第一天開始接受物理治療,包括步態(tài)教育,運動干預和平衡訓練。本次研究的數據在每個患者入院的三個時間點收集:術后第1天、術后第7天和出院當天。 從患者的電子病歷中收集患者的人口學及疾病相關信息,包括:年齡、居住地、跌倒的地點、骨折前的功能水平、病房類型、手術時間、骨折類型、手術類型以及物理治療后第一天的站立能力。 使用新活動評分(NMS)檢查患者的骨折前功能水平,該評分是髖部骨折患者死亡率和功能的有效預測指標。 麻醉師使用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分類系統(tǒng)對身體健康狀況進行了評估;物理治療師在醫(yī)院病房使用累計門診評分(CAS)評估活動預后;使用The Timed Up and Go(TUG)測試評估了達到獨立基本活動能力(CAS = 6)的患者,以進一步量化其功能活動能力。 研究結果顯示,在進行標準的急性手術后康復治療后,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髖部骨折患者在術后一周內實現獨立活動。 除此之外,戶外跌倒、無手術延遲(骨折后36h內接受手術)、骨折前功能水平良好是患者在第7天實現獨立活動的影響因素。 (髖部骨折手術后第7天累計門診評分的預測,圖源文獻) 本研究是第一項研究術后7天獨立活動能力影響因素的研究。不可否認,由于患者自身情況不同,因此一些患者會較早的恢復獨立,而另外一部分人則需要更長的住院康復時間。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將有助于及早發(fā)現那些有可能實現早期獨立活動的患者,并指導他們進行更快的康復。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指出,本研究的優(yōu)勢之一是所使用的臨床措施均在臨床實踐中可實現、可重復。本研究中采用的CAS和NMS活動措施可作為胯部骨折研究中的標準活動干預措施,并以收入國家髖部骨折數據庫。 同時,本研究指出骨折后36h內接受手術的患者術后7天獨立活動能力佳,因此骨折后迅速實施髖部骨折手術,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疼痛和隨后的活動能力。 (圖源:pixabay) 簡而言之,本研究指出,少于三分之一的髖部骨折手術患者術后7天能夠獨立活動。戶外跌倒,36h內手術和較好的骨折前功能水平是術后7天獨立移動的預測因素。因此建議醫(yī)務工作人員從術后第1天開始使用預測因子,實現更好的康復。 而在《實用骨科雜志》上有一篇來自樹蘭杭州醫(yī)院骨科的論文指出,預后營養(yǎng)指數(PNI)同樣可作為老年髖部骨折手術的預后指標。該研究指出,PNI值高的患者預后生存時間顯著長于PNI低的患者。而老年人營養(yǎng)不良可能增加患者圍術期風險,影響患者后期恢復鍛煉,阻礙患者康復[1]。 結合兩項研究,我們可以在護理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時,著重注意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同時,結合患者的跌倒環(huán)境、手術時間以及病前功能來協(xié)助患者實現早期獨立活動。 參考文獻: [1] 胡天野, 任少君, 林道超. 預后營養(yǎng)因子PNI對老年髖部骨折預后的預測價值[J]. 實用骨科雜志, 2019,25(08):686-689. [2] Fitzgerald M, Blake C, Askin D, et al. Mobility one week after a hip fracture – can it be predicte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thopaedic and Trauma Nursing, 2018,29:3-9. 原文鏈接: [3] https://www./science/article/abs/pii/S1878124116300983#! |
|
來自: Nursing小班長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