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啟示 北京市中科啟元學校啟明1班 胡則彧 人們常說:大樹底下好乘涼。的確,天氣炎熱,當你在茂盛的大樹下乘涼時,是否有想過,大樹是誰種的呢?此時在樹下乘涼的你,有沒有種過樹呢? 從漫畫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正在栽樹,低矮的小樹,樹干細細的,樹枝上有幾片稀疏的葉子,他正準備給樹澆水時,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人,頭戴一頂鴨舌帽,鼻子上架起一幅眼鏡,看起來很有學問的樣子,他靠著樹干,抱著雙腿。種樹人看了好奇地問:“您為什么坐在這里?這是我剛剛栽好的小樹,還不是很結(jié)實,你坐在這里會把樹干壓彎,輕快離開!”那個人轉(zhuǎn)過頭,答道:“我坐在這里,等你的小樹長大了,我就可以乘涼了。” 看到這里,我覺得既可氣又可笑,氣的是怎么會有如此厚顏之人,這樣不勞而獲、好吃懶做的人真是令人可笑!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通過自己的雙手,用辛勤的勞動,換來了美好的生活。但是,總有那么一些人,總想著不勞動但也可以擁有想要的生活,就像守株待兔里的農(nóng)夫一樣。 就像這個特殊的2020年,所有人都希望疫情早點過去,生活盡快恢復正常,但人們的做法卻截然不同。醫(yī)生、警察、社區(qū)工作人員、志愿者等,奮不顧身沖向了抗疫第一線,不顧自己的安慰,守護大家的健康;不多數(shù)民眾相應國家的號召,安心的待在家里,勤洗手、勤通風,不給社會添麻煩;但是有的人卻出門不戴口罩,也不配合常規(guī)檢查,甚至與工作人員發(fā)生口角、大打出手,質(zhì)問著自由何在?難道他們不想讓疫情快點過去嗎?不,他們也想,但是他們不想付出任何代價,這不就是不勞而獲的行為嗎? 正如漫畫給我們的啟示一樣: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付出勞動怎能有收獲?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們要做一個勤奮努力、懂得付出的人。成功必須用雙手創(chuàng)造,不勞而獲是行不通的! 評語:小胡,寫得真不錯,不僅漫畫描寫的生動具體,得出的道理也鮮明深刻。你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批評不勞而獲的人,最難能可貴的是你結(jié)合當下疫情情況,寫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的呼吁很有力,能引起讀者的共識。 |
|
來自: 作家文學網(wǎ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