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代田文志 著 1943.7 第三版 承淡安 承為奮 譯 1958.2 江蘇人民出版社 陳立軍 摘編 2018.4 初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478bf40102xlno.html 目 錄 譯者的話(節(jié)錄) 1 一 第一回見習筆記 2 二 第二回見習筆記 11 三 第三回見習筆記 23 四 第四回見習筆記 26 五 第五回見習筆記 30 六 一九三零年筆記 34 七 一九三四年筆記 39 八 一九三五年筆記 44 九 一九三六年筆記 46 一○ 一九三七年筆記 50 跋 摘編小結 51 譯者的話(節(jié)錄)1957.1 日本針灸家代田文志氏所著《澤田派見聞錄 針灸真髓》一書,已經譯出和讀者見面了。 澤田健先生是日本近代針灸界有數(shù)的名醫(yī),一生致力于研究我國古代以陰陽、五行為指導原則的醫(yī)學經典,對《素問》、《靈柩》、《難經》、《十四經發(fā)揮》等學說鉆研不遺余力。在本書中,也隨處可以看到先生鉆研古籍的跡象。澤田先生在這方面的造詣是極其深刻的。正因為如此,先生對于中醫(yī)學術的優(yōu)越性,倍加推崇服膺;并進而大聲疾呼,以復興東方古典醫(yī)學者自任。 本書著者代田文志氏是先生的入室弟子,也是日本現(xiàn)代的名針灸家。書中所述先生治病時和病人應對問話的情況以及先生講解內臟病變及其功能,可稱鐵屑無遺,使讀者對于先生當時診病講學之情,猶如身臨其境。 著者序(略)1938.3.5 凡例(略) 澤田鍵先生小傳(略) 目錄(略) 摘編者說: 讀一本同年齡的書是很愜意的。本文只是讀書筆記,有覺得很多新意,也有覺得過于繁瑣,仁者見仁吧。值得說明的是:原文系譯著,并非作者或澤田鍵先生的原話,故在文字上略有些改動,也糾正了譯著中個別不太準確的地方。最好對照閱讀。謬誤處請指正。謝謝!
一 第一回見習筆記 (1927.6.10起) P.5 治則: 五臟色體表及十二原表是針灸學的精華,只有天天去看它,才能真正明白里面在講什么。 五臟的色體 背部五臟之俞皆屬足太陽膀胱經 澤田派的要穴: 身柱 第3椎下(圖2)。肺之要穴。治長年頭痛、眩暈、喘急、癲癇、小兒疳病、大腸突出。 肝俞 第9椎下旁開1.5寸(圖2)。肝臟要穴。灸此穴可使身體健旺,治失眠、神經衰弱、眼病、顏色蒼白等。 脾俞 第11椎下旁開1.5寸(圖2)。脾臟要穴,兼胃之要穴。脾腎是易于致病之處,現(xiàn)代醫(yī)生不大重視,古時非常重視。脾腎如有疾病,肝臟也要被波及,會使記憶力減退,精神頹喪。脾是司理意和智的,有「智慧袋」之稱。 三焦俞 第13椎下旁開1.5寸(圖2)。三焦的要穴,使乳糜管流通,主治因乳糜管所致之疾病。治糖尿病。 澤田先生說:從前對三焦經的解釋,諸說分歧,不易了解。根據(jù)我的研究,認為三焦與乳糜管有關。下焦是小腸的乳糜管,乳糜管如流通不暢,即會淤血,而發(fā)生血病,所以治理血道,要灸左手陽池和腹部中脘,使下焦調和,乳糜管自然暢通。 血行不暢的人,因下焦阻滯,會患左肩凝癥。左肩凝時,取陽池、中脘,因中脘和乳相連,與乳的出向有關,下焦調和,乳即易出,帶下亦可停止,因為帶下也是由于乳糜管停滯。中脘處有中焦府,胰臟亦名中焦府,發(fā)生變調時,即起糖尿病,主要是調和中焦府,須灸中脘、陽池及三焦俞,使三焦調和。 腎俞 第14椎下旁開1.5寸(圖2)。腎臟要穴。腎臟有病時,會缺乏精力(中醫(yī)稱心臟、腎臟為精神),古時非常重視。 腎臟病的癥候,立即會在皮膚上顯現(xiàn),尤其是面色會變黑,而且生白色斑點,灸腎俞后,斑點就會消失,有驚人的療效。 次髎 腸骨后上棘內下方3分處。主治婦人病、男子生殖器病、關節(jié)炎、僂麻質斯。 次髎是膀胱經的經穴,故與后頭部凝癥有關。后頭部天柱附近發(fā)凝時,針次髎立即可以活動。有時常灸次髎,反會影響到后頭部一側發(fā)凝,擬針治。 中脘 鳩尾與神闕中央(圖2-1)。胃腸病及子宮病要穴。胃痙攣、胃加答兒、胃下垂,均需灸此穴。子宮前后屈、子宮左屈、疝積,均宜灸此穴,與手陽池同灸。 胃擴張、胃下垂、子宮后傾,灸中脘即愈。疝氣和疝積是由于乳糜管停滯所引起,腹中腸結,不能自由轉動。 氣海 臍下1.5寸,又名丹田(圖2-1)。腸疾患之要穴。腹膜炎也可用。治闌尾炎的名穴。治闌尾炎時,此穴灸二三十壯,闌尾部的疼痛即可消散。 陽池 腕關節(jié)背面橫紋中央,調整下焦的要穴。又治子宮左屈之妙穴(與中脘同灸),能使乳糜管流通,治子宮痙攣、睪丸炎、疝積、小兒疳病等。多用左陽池。灸左陽池和中脘后,左直腹肌之攣縮弛緩。此穴能治子宮左屈之理由即在此,能很巧妙地使左腹直肌的攣縮立即弛緩,腰痛立止。 曲池 肘關節(jié)橫紋外端,為皮膚病、預防化膿及眼病要穴。灸此穴可使眼睛明亮。此穴對各種病癥均可取作全體治療的調節(jié)配穴。 足三里 胃病要穴,胃酸過多者不宜。古書上也說:“肚腹三里求”,為去胃熱及鼻病要穴。灸此穴可通鼻塞,治鼻管干燥,明目,愈頭痛。古人常說:“不灸足三里,不為旅人?!惫蕿榻∽憔?,也治腳氣。古時又稱為長壽灸。民間稱為八日灸,即月初灸一次,每隔八日再灸一次。 太溪 足內踝前下5分處(圖7),當內踝下部和舟骨結節(jié)下部連接線的中央部,即一般針灸書上所說的照海穴處,澤田先生的獨創(chuàng)穴。 此穴為腎臟要穴。治喉痛、扁桃腺炎、中耳炎、喘息、婦人病等。 心俞 第5椎下旁開1.5寸(圖2)。心臟要穴。心為藏神之所,有心臟病的人,因心華外顯,所以面色發(fā)紅。治神經衰弱有效。 手三里 特殊情形取曲池下2寸。為顏面神經麻痹之要穴,也是疔、癤、癰的要穴。初灸覺熱的要灸到不覺熱,不覺熱的要灸到覺熱。多灸幾壯,沒有化膿的可以消散,即將化膿的可以提早化膿,好得快些。治癰時與養(yǎng)老同灸,更易收效。(養(yǎng)老是小腸經的郄穴) 孔最 特殊情形取尺澤下2寸。痔瘡要穴。(圖8) 二間 小兒疳積要穴(與身柱同用或加隱白),也治眼之麥粒腫。 臑(nao)俞 腋窩橫紋后端直上1寸,澤田先生的獨創(chuàng)穴,為血壓亢進之要穴,為治后頭部凝重、壽命痛(即老年肩背痛)、肩胛關節(jié)炎的名穴。 筋縮 第9椎下(圖2)。為不眠癥、神經衰弱之要穴,頭痛氣急。因為能緩解筋的緊縮,故名筋縮。也為顏面神經麻痹、小兒麻痹、腦溢血后之半身不遂等癥的要穴。 天髎 肩胛骨內上隅之上5分處,為血壓亢進要穴,治肩凝、頭痛、頭重。 肺俞 第3椎下(身柱)旁開1.5寸(圖2)。肺之要穴,與大腸相連?;挤谓Y核、喘息和易感冒的人,宜灸肺俞及風門穴。 陽陵泉 腓骨小頭下1寸,治肌肉病,上肢患者針灸此穴,腕部即可活絡。 膏肓 心俞外方,肩胛骨內緣陷中。胃酸過多之要穴。 騎竹馬 肝俞上1寸脊柱旁,距脊柱約1寸。治眼痛,并能去毒。 點灸例 1. 婦人,子宮左屈。灸:天髎 身柱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7壯,連灸45日。 2. 男子,心臟疾患。灸:天髎 身柱 心俞 肝俞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3. 小兒,大腸松弛。灸:身柱 左脾俞 二間。 4. 男子,脊柱右屈。灸:身柱 右肝俞 左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足三里 太溪 左陽池 曲池。 太極療法: 先生的治療,主要是調整五臟六腑的中樞,末梢的疾病每因之得愈,不是局部治療,而是根本治療。治愈中樞,末梢也就自然痊愈了。先生稱之為太極療法。專門致力于末梢治療而忘卻中樞根本治療的,只是對局部的小乘法。先生的根本治療,才是合乎大道的大乘法。 任何個體都是不能離開全體而單獨存在的。它的存在一定與全體有關系。所以,一個局部的疾病,不僅是存在于這個局部上,而是全體的疾病。在一個局部上發(fā)現(xiàn)的,不能單獨治療局部,應從全體治療來根治病原。 先生的治療,不借重于第二義的醫(yī)藥,而是著重于活用人體中本來具有的治病能力,為第一義的。 “疾病沒有什么特殊,只是血液循環(huán)不平均的狀態(tài)。 人體中的新陳代謝,時刻不停地在為驅除疾病而活動著,利用這種活動的力量來治療的醫(yī)術,即是大乘的療法。以藥物來治病的,只能算是第三流的療法。 治療的目的,是調整人體內的血液循環(huán),使營養(yǎng)正常。 使人體內的動力活潑,是第一醫(yī)學。” 先生的說法,言簡意賅,雖然沒有什么體系,但卻是以貫通古今的真理為基礎的。不論科學如何進步,還是連一根毛發(fā)也制造不出來。人力有限,又怎么能除去疾病呢?我們最大的限度,只能使人體內原有的療病力發(fā)揮其自然的良能,而無法超越這個范圍。所以醫(yī)生的工作,即是“補助自然的療病力?!?/p> 過信科學的結果,可能會忘卻這治病的原則,以致新說之后,又立新說,使人無法適從,甚至不但不能治病,反而會妨害或是遮斷了人體固有的自然療能。 “太極療法”,則是使人體內固有的自然療能完全發(fā)揮的醫(yī)術,是第一義的療法。宜乎先生稱之謂太極療法了。 診斷和治療 貓脊病的婦人 身體彎曲了,可以灸得直的。以前有這樣的例子。 下腹之力 (對彎背人)肝臟、脾臟都是向下腹牽引的,下腹不舒適,身體便會向前彎,下腹彎曲,便不能用力。灸肝臟和脾臟后,下腹就會有力的。 先生自語:丹田處是腎間的動氣,中醫(yī)認為這是人身最重要的處所,此處如乏力,便會生病的。 脊柱不正和蓄膿癥 患者脊柱彎曲兼蓄膿癥,體查見右肝俞、左脾俞高腫,灸之(圖12)。先生:這是肝臟、脾臟有病。太極療法將五臟六腑治好后,不論頭、鼻、眼、耳、喉,全會跟著好的,記憶力也會變強的。因為腦力弱,容易忘記,并不是頭部的病,而是內臟有病。將內臟治好,頭部的病就會痊愈。如不依此為原則去行太極療法,而去應用耳病醫(yī)耳,鼻病醫(yī)鼻之小乘的現(xiàn)代醫(yī)學,是不能根治耳鼻病痛的。 患者皮膚發(fā)黑,身體的一側有一個斑點。先生說:這是腎臟有病。中醫(yī)只要望色,即可診斷出。這黑色是腎臟有病的現(xiàn)象。腎臟有病,就缺乏原氣,吃完仍覺得餓,沒醉也像醉了似的,一到下午就困倦思睡。 (指著五臟色體表)“色黑屬腎”,“脾臟司意智”。所以脾臟有病,便會記憶力減退,易忘,灸后可以使記憶力增強。 腎臟是司精志的,中醫(yī)謂精神屬心腎,腎臟有病,便易于驚恐,精神不振。腎臟病好后,皮膚顏色即會變白,斑點也會消失,你臉上一點一點的東西都會消失,病情即會轉好。 皮膚顏色的變化 施灸后,不但黑了的皮膚漸漸地脫掉了斑紋,以前揩不去的污垢也掉了,白發(fā)也變?yōu)榘氚住?/p> 內臟和姿勢 姿勢不正可以灸好。初灸時,灸穴的位置會因內臟的好轉而發(fā)生移動。疾病痊愈后,灸穴的位置才不會移動,姿勢也就矯正了。先生說灸穴位置的移動是由于身體伸直的關系,可以取有正確反映的經穴作為灸點。 脾臟和腎臟 脾臟和腎臟的病,取脾俞和腎俞作為灸點。 先生說:脾臟、腎臟有病,則下肢乏力,像要倒下去似的。 西醫(yī)認為脾臟是無用的,而中醫(yī)認為非常重要。 中國醫(yī)學中,脾臟是司意智之所,脾臟治愈后,胃也會好的,記憶力也可恢復。腎臟是司精志的,腎臟治愈后,膀胱也會好的,精力也會增強。 中國醫(yī)學對無論什么病均以治愈腹部內臟為第一義。此外頭部、面部、四肢疾病,肺及心臟內部的內臟病,也就跟著腹部內臟的調整而痊愈了。先生最注意脾腎兩贓,即是根據(jù)這個道理。 局部治療和太極治療 根據(jù)這個理由,先生的治療,將一切疾病簡單歸納,只要治愈根元,末梢也就痊愈了。給復雜分歧漫無綱領的現(xiàn)代醫(yī)學指明了道路。 萬病起因于五臟,如眼病、耳病、鼻病、神經衰弱、癔病、婦科病、小兒科病、神經病等,中醫(yī)均能治愈。實在是給復雜多岐的現(xiàn)代醫(yī)學以簡約的、萬古不易的治療原則。所以先生說“古時的治療有局部治療和太極治療兩種。太極治療只有第一流的醫(yī)生才會,此外都是局部治療?!?/p> 從這個見解中,我們可以知道現(xiàn)代醫(yī)學所有的病名多半是不必要的。 先生又說:東方沒有腳氣的病名,而且凡是沒有加上病名的病癥,都是由于各種病因是起源于腎臟。關節(jié)炎等病是起于小腸或子宮內膜炎。其他如耳病可因治腎臟而愈。古時對目赤有很好的治法。肺病也可因治腎臟而愈。腎臟治好后,喉嚨也會好的。 疾病并沒有什么特殊原因,只是由于血液循環(huán)不平衡所引起的現(xiàn)象。即以耳病來說,治好腎臟,耳朵就會好的。 論三焦 先生說:所謂三焦,是指乳糜管、小腸和心臟的關系而言。此處不舒適,血道的疾病就會發(fā)生。 關于三焦,我做過多次調查研究,中國的學者也似乎不大清楚,他們關于三焦的解釋,也是不一致的。我苦心研究了20年,才知道三焦是乳糜管、小腸和心臟的關系。 對古書深刻研究過的人,才知道書中自有真味。要深刻地研究,才能領會到古人的苦心?,F(xiàn)在的學者僅知將一些學說聚集起來,是沒有用的。 《十四經》和《三才圖繪》 這是中醫(yī)的名著。從事針灸者,必須先讀《十四經》,借以明了中醫(yī)的生理病理。 中藥 中藥多系與人相近的動物和植物的藥物,采用近于人的物質。西藥則多系礦物等與人相遠的物質。 內臟和諸病 全體治愈后,局部也會治愈的。治愈內臟—五臟六腑后,各種病癥皆會消失。這是令人驚佩不已的。 疾病不過是血液循環(huán)不平衡所致,不會治不好的。八十歲的老太太,灸后也會身體硬朗,確是血液流通的關系。 心和腎 精神和神經,就文字的表面來看,也可分別出是不相同的。中醫(yī)所謂的心臟和腎臟,指的是精神。 喉痛是由于腎臟有病,腎臟治愈后,喉痛即會消失。 赤眼 上眼皮屬胃,下眼瞼屬脾;赤眼等癥,只要治療脾胃,就會痊愈。 子宮左屈和后屈 (對婦科患者)你午后兩點左右疲倦思睡,是由于子宮轉位。因為你的子宮左屈。 先生善于治療子宮左屈或后屈,治左屈時灸左手陽池,后屈灸中脘,均可立愈,屢試屢驗。灸前,臍的左側按壓時覺痛,關元附近有空虛感。灸陽池 中脘后,臍左立即不痛,關元附近也覺得充實了。這是子宮轉正的征兆,的確有神效。但子宮轉正以后,經過些時,還是會左屈或右屈的,應該繼續(xù)天天施灸,使肌肉習于正常,便可永久固定于正常的部位上,否則不易收效。 耳和腎臟 一患者耳聾,西醫(yī)說是梅毒性的,先生診斷沒有梅毒。耳病的根源是腎臟,治好腎臟,耳病就會好。 先生診斷梅毒的方法很特殊,只要在患者背部的附分、膏肓、噫嘻、騎竹馬等處壓診,即可斷定。 脾臟和腎臟 脾臟不良則水濁,因為脾屬土。 忽視了腎臟、脾臟,則元氣缺乏,身體疲倦。 脾臟是養(yǎng)氣之所,腎臟司排泄廢物,腎強則垢出。 喘息不算什么病,腎臟治愈,喘息即會消失。 腎臟有病喜歡“咸的”。 經穴和內臟 身柱系于肺,大腸屬肺,身柱能治大腸的松弛。肺俞、臑俞均與大腸相聯(lián)系。肝臟、脾臟也均與下腹相聯(lián)系。 醫(yī)道和政道 人應注重身體,體與心是分不開的。身病則心病,身體健康則氣舒心平?,F(xiàn)代人的體格多不健康,所以思想容易混亂。 疝氣 疝氣是由于氣滯,西醫(yī)不明了。疝氣發(fā)作時,感覺到氣滯不舒,灸手陽池及腹中脘即可痊愈。 心下的動氣也與疝氣有關,灸陽池可愈。胃下垂、胃擴張,亦可取中脘治療。 身柱灸法 小兒疾患,灸身柱可愈,因身柱與大腸有關,可治大腸松弛。疳疾、驚風、蟲疾,均可取身柱一穴治愈。 海水浴與腎臟 腎臟有病的人不能行海水浴,以免受寒。 胃酸過多 胃酸過多應灸天髎 肺俞 膏肓(澤田派的膏肓與神堂一致)。 色與診斷 先生望色診斷:肝青、心赤、脾黃、肺白、腎黑。 梁丘 一般都認為梁丘在膝直上2寸處,但查銅人圖則在膝關節(jié)外側角上2寸處。應以銅人為準。 梁丘為治胃痙攣之妙穴,但繼續(xù)施灸會發(fā)生便秘,此時應灸心經的神門穴。 病癥與澤田派特效穴 子宮后屈及前屈 中脘 子宮左右屈 陽池,左屈灸左。 子宮痙攣 陽池 次髎 睪丸炎 陽池 志室(志室在澤田派京門下1寸,京門為腎俞外開1.5寸) 顏面神經麻痹 陽陵泉(最有效)肝俞 筋縮 手三里(并發(fā)疼痛用)地倉 丹毒 奪命一穴,奇穴,肩髃和曲池中點靠近曲池(圖14)。患丹毒繃緊處就是穴位,灸30-50壯,丹毒立即變色,皮膚亦變色,極有效。 疔癰 手三里 養(yǎng)老。養(yǎng)老為癰癥一定要早灸之穴。 闌尾炎 氣海 腎俞 太溪。氣海止劇痛,灸30-50壯。 胃痙攣 梁丘 中脘 脾俞 足三里。灸梁丘可使痙攣停止。 腎臟炎、尿毒癥 灸身柱 京門 腎俞 次髎 中極 水分 上髎 足三里 三陰交太溪。浮腫如桶,灸后1-2小時大量排尿,有望治愈。 梅毒 背部八穴,附分 膏肓 噫嘻 騎竹馬,是診斷和治療的要穴。附分相當于魄戶,噫嘻相當于膈關,膏肓相當于神堂。(圖16) 齒痛 上齒痛取厥陰俞(四椎下)及內庭,下齒痛取溫溜立愈。(圖18) 齒齦炎 脾俞 腎俞(脾主肌肉) 預防化膿 曲池(外科手術不可缺) 胃酸過多癥 膈俞 膏肓(膈俞第一行及至陽均有效,重則取膏肓行全體療法) 痔 孔最,能止痛。 學習感想
二 第二回見習筆記 (1927.10.21-11.9) P.30 眼與肝臟 患者營養(yǎng)不良,顏面蒼白,肝臟素弱,故生目疾。灸身柱 (肝俞)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先治肝,再治脾和腎。肝臟好了,眼睛就會好的。灸身柱后就不覺得疲勞了。 灸與體質 灸后能使體質增強,可是不能性急,有耐性才能使元氣好轉,身體健康。 汗毛過長 灸身柱 臑俞 心俞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太溪。身體虛弱的女性,因為下焦之氣不足,皮膚缺乏營養(yǎng),為了防護皮膚怕冷,所以會生出長的毛來。毛屬于皮膚,皮膚屬于肺,灸陽池、中脘來充實下焦之氣,這些長的汗毛即會脫落,皮膚也會變得滋潤,肺也會健康了。 患者面色不紅,體顯黃白色。凡是患貧血或心臟衰弱的人,均應灸心俞。心與小腸相表里,臑俞是小腸經,與心俞有關,所以心俞應與臑俞并用。 臑俞與血壓 澤田派臑俞在腋窩橫紋端與肩甲棘連線中點,確診血壓的要穴。主治發(fā)汗、熱病后之余熱、腦充血、肩及肘之關節(jié)炎,或四肢神經麻痹等癥。 先生能從此穴診斷血壓的高低,同時取此穴治療,又可以此穴診斷出后頭部是否充血。此穴如發(fā)凝,后頭部也會發(fā)凝的。灸后即可不凝。 小兒氣喘 取身柱和左腎俞第一行(澤田派命門)。中醫(yī)謂喘息是由于腎臟有病,應治腎臟。如用藥物治療,也應服用醫(yī)治腎臟的藥物,用治氣喘的藥物是無效的。灸法也是如此。小兒疾病,均宜灸此二穴。有這兩穴,便已足用。 脊椎彎曲癥 一小兒第九胸椎左彎,第十一胸椎右彎,灸身柱、右肝俞、左脾俞。先生謂脊柱彎曲,由于肝臟脾臟的疾患,成人也可灸,小兒易治愈。 蓄膿癥 蓄膿癥應治脾臟和腎臟,因為鼻屬脾,肌肉也屬脾。肥厚性鼻炎也是因脾臟失調而發(fā)生的。 足三里是治鼻病的要穴。也可灸上巨虛。 經絡和望診 一男子35,夜間睡不著,白天想睡。先生說肝俞處腫起了。 灸:身柱 肝俞 筋縮 脾俞 腎俞 志室 次髎 肓俞 中脘 左陽池 孔最 中脊曲池 足三里 太溪。 先生:夜間失眠,是肝臟的關系。白天想睡,是脾臟的關系。你的肝臟、脾臟都有病。 經云:脾主思慮,是為智謀所出之處。此處如果不正常,則思考力遲鈍,記憶力薄弱,白天想睡。 人入睡時的血液與醒時不同,用眼時血聚于目,用耳時血聚于耳,用什么部位血即聚于什么部位。睡覺時血液本應收斂,你的性情是有一些小問題就會不如意,以致睡在床上肝臟的血液也不能收斂。肝臟充血,所以失眠。肝和眼的經絡相關,肝充血,眼睛便不能閉上。經絡的確是奧妙的。 先生診病時,差不多全是用望診和切診,不向病人詢問。 先生:經絡的學理并不是簡易的。腎與脾兩經能治療適當,肝經亦可因而條達。這就是“水與土各遂其性,木亦自然欣欣向榮”之定理。根據(jù)這個原則從太極的本原去進行治療,是不會發(fā)生什么阻礙的……因為從癥候根本著手,本癥既然得治,其連帶的雜病雖不去治它,也就自然痊愈了。這是毫無疑問的。 脾臟是主糖分之處,脾臟衰弱則糖分向尿中排泄,這就是糖尿病。(蛋白質系屬于腎臟?)腎病善于恐怖,怕淘氣吵鬧的事。如果脾臟不好,再與腎病合并,就會使思考遲鈍。因此,事實上還要解決神經衰弱的病癥。 古人所為,非常準確,一絲不亂,連經絡的名稱,也很精妙……只要看了經穴的名稱,就能診斷治療了。例如“募”字,即是聚的意思。膽募,即是膽病所聚之處。膽經有病,一定在膽經的募穴日月處聚集。 恰巧有患者太陽穴處作痛。太陽是屬于膽經的,觸診膽俞處感到緊繃,日月處顯著反應,陽陵泉亦有反應。先生:經絡真是微妙,膽俞、膽募、陽陵泉(膽經合穴)在膽經的三個經穴上均顯出病象,很明顯的是膽經有病。此種應用經絡的發(fā)現(xiàn),是從來沒有過的大發(fā)現(xiàn)。 肝經和生殖器 生殖器疾患和癔病均屬于肝經,驅除肝經的淤血即可痊愈。 從我的實驗中得知,肝經的淤血很多,尤其是脛骨內側蟊溝、中封之間顯示的很明白,五里至大腿內側的淤血則更為明顯。 一位40歲男性生殖器疾患,取穴:身柱 心俞 臑俞 肝俞 脾俞 腎俞 三焦俞 次髎 中脘 氣海 中極 曲骨 曲池 前谷 足三里 太溪 陽陵泉 曲泉 三陰交 大敦。可能有淋病故取肝俞、曲泉。肝俞、曲泉、三陰交、大敦、陽陵泉、中極、曲骨都是治泌尿器、生殖器疾患的要穴,腎俞、次髎為生殖器的有效穴。(圖24) 大敦的取穴法 當肝脾兩經的交叉點上。 五里的取穴法及其主治 澤田派取股內側五里與陰包連線的中點。主治綠內障、白內障、黑內障、近視等眼病,均屬肝。所以治眼病的經穴,也是肝經。(圖24) 赤眼 一30歲女士畏光、眼瞼腫,粘膜出血。先生:赤眼是脾臟和胃的疾病,上瞼屬胃,下瞼屬脾,脾胃弱就會赤眼。 灸:身柱 天髎 天宗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足三里 太溪。天宗屬小腸經,也治三焦。肝經五里無反應,故未灸。 血病與膈俞 一女士30歲,膚色蒼黑,皮膚不清潔,身上有一部分斑點。灸:身柱 膈俞 肝俞 筋縮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此婦人兼患血病,雖然醫(yī)生說她是子宮后屈,但主證是腎和肝,此中有血病。中醫(yī)診斷為淤血的外癥,淤血的人易患血病。 脊髓炎 髓是腎所主,治愈腎臟后就會好。先生深信五臟之色體,不論什么病,只要歸納到五臟中就容易治療。 肝經與睡眠 換一個地方就睡不著。先生叫患者將自己大腿內側肝經的發(fā)凝處摩散,即可安睡。 腎臟與頭發(fā) 一婦人患子宮左屈,手術后頭發(fā)忽然變紅。先生:這是醫(yī)生的手術太重,傷及腎臟所致。灸:身柱 臑俞 心俞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曲泉 太溪。身體治好后可生孩子。 三焦與心包 三焦經與心包經互為表里。一少女面孔發(fā)紅,說是心臟很不舒服。先生診腹部說:你的心臟瓣膜(心包)有病,子宮位置不正,心臟就會受到影響。又診背部說:脾臟腫著呢,一定是白天想睡覺的。灸:身柱 天髎 心俞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心臟與丹田 不去調節(jié)丹田,專治心臟是治不好的。中醫(yī)謂精氣聚于丹田,精氣是指腎臟說的。取丹田治精氣,心臟病就容易治了。不明此理,是不會治愈心臟病的。丹田是生命之田。丹田有二:關元是下丹田,腦是上丹田。 脊柱前屈之矯正 一老者脊柱前屈。先生:因為你的脾臟和肝臟弱了,所以身體會向前屈。灸:身柱 臑俞 心俞 騎竹馬 肝俞 筋縮 脾俞 三焦俞 腎俞 氣海俞 (澤田派的)志室 次髎 巨闕 中脘 梁門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使前屈的脊柱伸直,巨闕最有效。灸巨闕使任脈伸直,脊柱也就伸直了。 志室的取穴法 一般的志室在十四椎下旁開3寸,澤田派志室在澤田派京門下1寸。腰痛、睪丸炎、淋病的有效穴。(圖30) 一婦人脊椎前屈,常頭痛。先生:因為你的子宮后屈,所以身體向前彎曲。只要將子宮位置治愈頭痛就會好。中國醫(yī)術中認為頭部疾患不是獨立的,而是由于內臟的疾病引起。一切疾患均起于五臟六腑之不調和,所以應治療起病的處所。一般的人不知道病根所在,只在局部上去治療,是不易治好的。 灸:身柱 天髎 心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足三里 太溪 曲池。 沒有灸左陽池,大概因為子宮后屈的緣故。 先生:曲池、足三里、太溪是不能更易的要穴,否則會發(fā)生病變而不易治愈。不但這三穴是如此,凡是我所取之穴,都不能缺少。如果將我處方中之經穴取消一個,也會對身體不利。 經穴的變動 灸術對矯正身體的療效。一老者耳聾面紅,半身不遂。灸:身柱 天髎 臑俞 心俞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灸完身柱 天髎 臑俞,左肩能活動了。因天髎有一條大紋灸后已松弛,穴位移動,需要重新核對各穴的位置。 中風患者 一婦人,55歲,中風,半身不遂,起坐不自由。先正坐,灸天髎 臑俞 天宗 心俞 脾俞,因足筋牽緊不能伸直,灸中脘和左陽池,臂痛灸腎俞 小腸俞 次髎,又灸曲池 合谷 陽陵泉 足三里及太溪,可以起立了。 小腸俞的取穴法 小腸俞取上髎直上5分。小腸俞與手太陽小腸經有密切的關系,對于小腸經疾患的病者(上臂神經痛或壽命痛等),灸后立即止痛。 僂麻質斯 先生告訴患者:僂麻質斯的病是沒有的,你是由于小腸中有熱的關系,針或灸小腸俞就會痊愈,很容易治的。僂麻質斯,古時稱痛風。 先生再談小腸俞:任何人都是這樣的,書本上所載的穴是健康人沒有生病時的穴,而疾病是由于身體內部發(fā)生了變異,所以應根據(jù)身體內部的變異來取穴。這是道破了適應病體取穴的名言。 合谷的取穴法 澤田合谷取普通陽溪穴下陷的動脈上。主治白內障和近視眼,亦治血壓亢進及中風癥。卵巢疾患、高血壓均灸此穴。 關節(jié)炎 女子的子宮內膜炎,和男子的淋病一樣,是引發(fā)關節(jié)炎的病根;女人的發(fā)熱,大多由于子宮疾患。關節(jié)炎或關節(jié)僂麻質斯是腎臟或小腸或子宮發(fā)生故障而顯出的疾?。灰灿袕牧懿∫鸬?。治療時主要穴是小腸俞和次髎。全體治療更為重要。 由于子宮疾患的發(fā)熱 一年輕婦人因三焦阻滯生了長汗毛,而且有37.2-37.3℃低熱。灸:身柱 天髎 膈俞 肝俞 筋縮 次髎 腎俞 中脘 氣海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曲泉 三陰交 昆侖。先生:你的寒熱是因為子宮內膜有病,又是年輕的女子,所以擔憂。不要這樣擔心,你的熱度是從子宮產生出來的。 腺病毒的灸法 一男子40,身體顏色不正常,脈浮而無力。先生摸他肩胛骨內側說,是遺傳性梅毒。梅毒是冷病,全身發(fā)冷,站不住;腳吊緊,否則會發(fā)抖。灸:身柱 附分 膏肓 噫嘻 騎竹馬 脾俞 腎俞 次髎 上脘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太溪 筑賓 左京骨。令患者站立張開肩胛骨灸膏肓。葛根湯可治梅毒。 背部八穴 先生:附分、膏肓、噫嘻、騎竹馬是驅梅八穴,相當于第一行之魄戶、神堂、膈俞、膈關。(圖33)背部第三行是要張開肩胛骨取的??此粕裉醚ǎ瑥堥_肩胛后可能是膏肓。無論取什么穴,實地取穴時應用指頭摸取,不必拘泥于寸法。 筑賓的取穴法 下腿內側中央部,有腺病毒的人,毒一定聚在此處,很容易摸取。主治:是去毒的名灸穴。梅毒,其他諸毒,均可取用。中藥毒亦有效。(圖34) 筑賓是陰維脈的郄穴。郗是孔隙的意思,即所謂血氣深聚之處。有腺病毒的人,此處常有反應。 治腺病毒的人,通常不灸足三里,而灸陽陵泉,有時也用手三里。手三里雖是外科療癰等瘡癤的名灸穴,也是內科治療腫瘍(yang)的重要經穴。 厥陰俞與上齒痛 厥陰俞是治上齒痛的名穴,屬心包絡,因上齒和心包絡有密切關系。 溫溜 兩手交叉中指所及處,大腸經,治下齒痛的名穴。(見圖18,p.8) 查看眼睛有紅色充血,梅毒性的病。光治眼不行的。灸:身柱 附分 膏肓 噫嘻 騎竹馬 脾俞 三焦俞 腎俞 次髎中脘 曲池 筑賓 太溪。 另一青年皮膚蒼白,先生:你從小有胎毒,是腺病毒。灸:身柱 附分 膏肓 噫嘻 騎竹馬 腎俞 脾俞 中脘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筑賓。 該患者有肋膜炎癥狀。先生:酸屬膏肓,膏肓是司酸處,灸膏肓可治胃酸過多。又肺和肋膜,由此處入。古時稱病重為病入膏肓,其實并不是什么病都是這樣,真正出于膏肓的病,只有肺病和肋膜疾患。 先生談胎毒:如治療小兒胎毒,只要用騎竹馬。 腺病毒與下痢 腺病毒患者,可灸背部八穴及騎竹馬。有時灸足部筑賓或背部八穴會瀉痢,不能止它。如止住瀉痢,病毒容易到腦部,成為腦梅毒。 陽池與中脘 一50歲婦人,皮膚黃白色,身體向右傾斜。先生:是由子宮病引起的左側呼吸器疾病。灸:身柱 天髎 肺俞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陽陵泉 太溪。 灸左陽池和中脘后,先生說:灸三焦后人身中多余物質即消散。隨便什么人經期中身體總是不適的,即是因為多余的物質停滯在身體中所致,所以中脘、陽池的三焦灸法,是很有效的。古時不明了三焦,故列為禁穴,陽池也被列為禁穴。我發(fā)現(xiàn)這雖然是禁穴,但卻是最重要的穴,加以研究后,才有這個古今未曾有的大發(fā)現(xiàn)。以前對《十四經》的用法不明了處也都明了了。 灸陽池、中脘,可治療子宮的位置不正。子宮的位置不正,不但影響腎臟,下腹也會因之不適。子宮連著腎臟,通卵巢、膀胱、小腸、大腸,所以子宮的位置不正,下腹當然不舒服。 灸陽池,可正子宮位置,調和下腹。中脘是胰液向十二指腸注入之處,古時稱胰臟為中焦府,可以調節(jié)胰臟,并使乳糜管暢通。乳糜管的流通不暢,氣體即會積滯,不向下泄,使血液循環(huán)不良,冬天手腳便會作冷。 疝積與肝積 先生:古時神經痛和僂麻質斯皆歸入疝氣。古人是英明的。神經痛是雜病,只要將五臟六腑調和,雜病即自然痊愈。病分為兩種:根本病與雜病,治愈根本病,雜病即可不治而愈。 現(xiàn)在的醫(yī)生常說,因為是慢性,所以治不好。其實只要將根本治好,慢性是可變?yōu)榧毙缘?,是可以治得好的。慢性變?yōu)榧毙?,可能一時癥狀較重,只是應有的現(xiàn)象,以后就容易治愈了。 人們常提到疝積和肝積。疝積和肝積,并不是同樣的,通常說疝氣、疝積是由三焦而來,下焦的阻滯、子宮痙攣等也歸入這一類,與中脘、陽池有關。 下焦如阻滯,腸中即發(fā)生氣體。下焦是氣體發(fā)生的處所,氣體在體內回轉,會變成自家中毒,以致身體不適。此際應吃燒焦的東西。不論什么燒焦的食物都行,因為燒焦食物吃下后,可以吸收腸中氣體,除去自家中毒。 肝積只是肝臟所發(fā)生的病,由于肝臟的障礙而起。胃痙攣等,即是其中的一種。治療胃痛,可取胃經的梁丘穴。如欲根治,當取中脘 脾俞 足三里。疝積、肝積在現(xiàn)代醫(yī)學中是不能理解的,但在東方很早就有辦法醫(yī)治了。 疝積的灸穴:身柱 天髎 脾俞 三焦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面疔灸法 灸手三里即可痊愈。瘡生右面灸右,左面灸左,生在正中則灸兩手三里,30-50壯。以多灸為宜。古人的傳說是:初灸覺熱的灸到不熱,不覺熱的灸到熱。也可灸合谷和養(yǎng)老。癰疔是由于大腸的阻滯,灸大腸經原穴,大腸氣通后就會痊愈。養(yǎng)老是小腸經郄穴,是治急性病的重要處所。 痔疾灸法 用孔最最有效,通常為尺澤下7寸,但在尺澤近處取穴,尺澤下2寸陷中??鬃钍欠谓?,肺絡于大腸,所以痔瘡見效。 按孔最可以診斷痔瘡。 積聚 患者腹中有硬塊,心里不舒服。灸中脘、陽池7壯。先生:積聚是疝積的一種,常起于胃痙攣之后,是氣塊。 子宮肌腫 灸:身柱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加中極 曲骨 關元 歸來 三陰交。(圖36)先生最恨太陽燈療法:淤血和腫塊是由于停滯的廢料而起,只要將這些廢物打下去,就會好的,太陽燈是照不掉的。 上髎之灸 上髎和小腸俞都是治僂麻質斯、神經痛、關節(jié)炎的名穴。一切下腹部的疾病,均在此處顯現(xiàn)。先生:上髎繃緊,手足發(fā)冷,灸此處后,手足自會溫暖,小便也會爽利。小兒遺尿灸后可以溺得稀些,攝護腺炎等上髎頗見效。 產婦灸上髎、腎俞,可使生產爽利。 小野寺直助博士的壓診法:上髎和小腸俞為女子的妊娠(shen)月經點、男子的攝護腺點。女子的月經期,或子宮及附屬器有病均呈陽性,妊娠頭兩月陽性,以后則強陽性。男子攝護腺炎,受侵一側陽性。 命門之灸 一般的命門屬于督脈,十四椎下,澤田派命門取十四椎下旁開5分。先生:命門是生命的門戶,重要的處所。副腎古名小腸,為主精液之處。此處如有疾患,或為卵巢囊腫,或為子宮肌肉腫時,一定顯現(xiàn)于命門處。灸治即愈。因為陰則顯現(xiàn)于陽,故如無繃緊狀態(tài)施灸亦無效。古人定此穴為婦人禁穴,其他人都可施灸,且為小兒遺尿之名穴,但命門如無變動時灸亦無效。先生灸命門時多取一面,很少兩穴同灸。 腳氣 腳氣只是腎臟病的一種癥狀,腎臟治好,腳氣就會好。很容易治,只要灸三里和太溪就行。此種療法和局部療法不同,因為太溪是腎臟的原穴,三里是胃經匯合處,所以有效。治愈腎臟和脾臟,而后腳氣才能治愈。 散光 病人多。眼病以用肝俞為原則,但近視起源于腎臟的緣故,所以腎俞是不可少的穴。近視的特效穴為灸上臂后外側消濼穴旁的發(fā)凝處,治散光則取督脈風府旁開1寸處之風池穴。散光者如此處發(fā)生緊繃,灸后即可痊愈。先生斷定此處屬肝經,為治散光要穴。此外,治近視或散光必取曲池和澤田派的合谷穴(陽溪略下方陷中,動脈之上).(圖38) 散光的治例 壓澤田派風池可以診斷散光。灸:身柱 風池(上天柱) 天髎 肝俞 筋縮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合谷 足三里 太溪。 古代經絡書里,有合谷之脈的記載。白內障等,澤田派合谷穴的脈會高。 眼與諸脈 先生:眼病不是單純的眼部疾病,正如書上所說,諸脈均會集于眼,所以治眼要調和全身。全身如能調和,則沒有治不好的眼病。眼病的升火,取秩(zhi)邊和三陰交即可治愈。治療眼充血,曲池很能奏效。 糖尿病的灸法 60歲男性糖尿病,已治愈。先生:糖尿病的發(fā)生是由于脾臟的關系。脾臟司糖分,如有故障,糖分便和尿一齊排出。灸中脘 陽池 脾俞和三焦俞自愈。灸中脘可以調和中焦。糖尿是脾臟的病,和胰臟與三焦有關,所以將三焦病治愈后,糖尿和蛋白尿都可以治好。 灸穴:身柱 心俞 肝俞 筋縮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三陰交 太溪。因兼患散光,又加灸風池(上天柱)。 中風與五臟 先生:五臟六腑都會中風,要治療中風,須治愈五臟。 肝臟的中風,由于怒氣所致,只要治脾臟和腎臟即可。因為肝是木,脾是土,腎是水,培木需調水土。不調水土是不能培木的。 現(xiàn)在已經明了中風是由于腦溢血所致。中風的原因,應推求內臟之不調和,中風的治療也應治內臟的不調和。這是根本的治療。根本治療的原理,是太極治療的法則,似乎迂遠,實在不迂遠的。 脾臟的功能 先生:人的魂魄,是肝臟和肺臟的精氣?;曛鲿?,魄主夜,精神則是腎臟和心臟的精氣,魂魄、精神活動的意智系由脾臟的精氣所主。脾臟是營養(yǎng)的運輸和分配的處所,司身體中樞的營養(yǎng)。脾臟發(fā)生故障,意智即不能活動,雖有精氣,也不能生出智慧,所以脾臟稱為智慧袋。脾臟如有病,記憶力便會減退。脾臟的功能是很重要的。 東方醫(yī)學和西方醫(yī)學 如用太極療法,任何疾病都可很簡單地治好,只要治療五臟六腑的太極,其它雜病都可不治而愈了。 先生:從太極來看疾病的本質,是絲毫不變的,只有顯出的癥狀不同而已。譬如腎虛的人,耳病、喉嚨、骨疫、精神衰弱等一切屬腎的癥狀都會顯示出來。病的本質卻是不會變的。其它各臟亦如此。 太極療法,不但能治本,并且能改造人的體質。 肺病的治療 25歲男性,肺病,皮膚黃黑色,按心俞有痛感,心臟右面腫著,按中極膀胱有熱,是心、腎、脾三臟有病。灸:身柱 天髎 心俞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中極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灸太溪,治胸口痛。 耳鳴 老人55歲耳鳴。腎臟有病。灸:身柱 天髎 心俞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睪丸炎 灸:身柱 膈俞 肝俞 筋縮 脾俞 腎俞 小腸俞 次髎 中脘 中極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曲泉 太溪。 中極是膀胱經的募穴,主治泌尿、生殖器病、淋病、睪丸炎。曲泉是肝經,肝經絡生殖器,治尿道加答兒有特效。腎俞、小腸俞、次髎、太溪是腎經所絡,利小便。 左半身不遂 老人66歲,半身不遂。灸:身柱 心俞 脾俞 腎俞 次髎 左環(huán)跳 巨闕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左陽陵泉 左陽交 太溪。次序是背部、腹部、腰部、手足。巨闕上心募穴。灸巨闕 中脘后上肢的牽引可以寬松。灸完腰部,左腳能活動了。灸完曲池,手指和肘都能動了。 只有灸術能很自然地使筋松動。灸的力量,可以使攣縮(su)的筋或韌帶柔軟。先生:筋沒有放松,硬將脊椎矯正,會傷及內臟、有害身體的。 先生:灸穴變動的事,古書上沒有提到,是我發(fā)現(xiàn)的。 胃癌的治療 舌通心臟,治舌要治心臟。中脘左1.5寸梁門,治癌有效。 艾有攻破硬塊的力量。癌腫的硬塊用艾的火力可以破壞,使它溶解。 卵巢囊腫 一婦人45歲。灸:身柱 脾俞 腎俞 命門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合谷 足三里 三陰交 太溪。 合谷和三陰交是排出體內廢物的名穴。 十四椎下的命門是治卵巢囊腫等生殖器病的名穴。 子宮肌腫 一婦人40歲,子宮肌腫。灸:身柱 天髎 脾俞 腎俞 (澤田派)志室 氣海俞 小腸俞 上髎 次髎 中脘 中極 曲骨 關元 歸來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三陰交 太溪。(圖41) 患者治療后發(fā)癢。不好的物質從皮膚排除即發(fā)癢,下瀉就好。 腰部有黑色,但有光澤,可以治好。補腎,腎俞、上髎是根本,志室、小腸俞、次髎、關元、中極、曲骨、歸來皆補腎,三陰交排余物。 經外穴差不多可以不用。好用經外穴而不用五臟之俞穴是不對的。 腎俞、志室、八髎的取法:志室比一般腎俞外的志室低1寸。八髎從骶骨孔向上,下部窄,上部闊。次髎在腸骨后上棘的內下方3分處,按壓時下肢后側會發(fā)響。取定次髎后再取上中下髎。 子宮肌腫特效穴 大抵如圖41的右圖,加中極、關元、曲骨。因為三焦障礙,所以皮膚的光澤不好。 腎臟病 先生診一男子臑俞:血壓高,心臟也弱。診水分穴顯脹緊,腎臟有病。灸:身柱 臑俞 心俞 脾俞 腎俞 小腸俞 次髎 中脘 水分 左陽池 大陵 曲池 足三里 曲泉 太溪。灸大陵是因心臟瓣膜不好,灸水分因腎臟病,灸臑俞因血壓高。 灸和酒 坐骨神經痛。先生:這是雜病,由腎臟、脾臟中來的,治愈根本,自然會痊愈。如果喝了酒再施灸,熱力會使酒醒,還是灸后再喝酒的好。 灸:身柱 心俞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病人:施灸之后,漸漸地不想喝酒了,只想睡覺,喝一點兒就會醉。 膀胱和腰俞 灸腰俞(尾椎部),使見效于膀胱。灸曲泉見效于膀胱和尿道。(圖44) 皮膚與腎 皮膚病5-6年。先生:你的腎臟有病。腎臟和皮膚有表里的關系,腎臟的排泄作用弱,毒素即由皮膚中出去,施灸期中可能出得更多些。灸:身柱 心俞 肝俞 筋縮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后來先生治皮膚病還用肩髃。 寒氣與腎 一腎臟患者好打獵,身體肥胖。先生:你的病嚴重了。腎經是起于足的,足受冷,容易起病。因為腎屬水,本身即是冷質,再受冷是不行的。 脊柱的矯正 一婦人嚴重前屈。灸:身柱 天髎 心俞 膈俞 肝俞 筋縮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灸天髎:肩和小腸是相連的。子宮的位置不正,小腸受壓,此處即顯出病狀。天髎和子宮的關系很大。 脊骨伸直之后,心俞和膈俞也一齊繃緊,補灸此二穴,不再灸肝俞和筋縮。 先生:所謂整形外科,是欺人的治法,將彎著的脊椎拔直,內臟會受影響。我的矯正法是先灸好內臟,使筋自然放松,而后舒適地予以矯正。 另一前屈婦人灸穴:身柱 天髎 心俞 脾俞 鳩尾 中脘 左陽池 腎俞 次髎 曲池 足三里 太溪。鳩尾和巨闕一樣能使腰伸直,有時還取上脘。 臑俞與小腸俞 一患者下腹牽緊:是小腸的關系。灸臑俞穴:因為伸直身體的筋力不夠,所以下腹牽緊。灸:身柱 臑俞 心俞 肝俞 筋縮 脾俞 腎俞 京門 小腸俞 次髎 中脘 氣海 曲骨 左陽池 曲池 手三里 曲泉 足三里 太溪。 因有瘡癤,又灸手三里。瘡癤中惡性的毒物,灸手三里和養(yǎng)老有效,因為灸養(yǎng)老血向上行。 X光的失敗例 脾臟病,煎服大葉子有效。 子宮肌腫 一婦人左下腹照X光后皮膚變色,全身黃黑色,灸時出血。先生:子宮肌腫實際是有血塊,出血是好現(xiàn)象。下血灸中極 曲骨 關元 歸來五穴(以中極為中心的五柱),是子宮肌腫的名灸穴。總灸穴:身柱 天髎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關元 中極 曲骨 歸來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三陰交 太溪。 下血有兩類:下血澄清的是小腸的關系,下血渾濁的是膀胱的關系。 淤血和皮膚龜裂 一患者皮膚龜裂,有皮屑落下,有淤血的外癥。灸:身柱 心俞 臑俞 騎竹馬 肝俞 筋縮 脾俞 三焦俞 命門 氣海俞 次髎 下腰(奇穴)中脘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騎竹馬繃緊,在肝俞上5分,去脊正中線5分處。 神經衰弱 男子40歲,皮膚黃黑色,自訴神經衰弱,睡得著。先生:脾臟和腎臟有病,所以愛睡。所謂神經衰弱有各式各樣的原因,夜里睡不著是肝臟有病,白天想睡是脾臟有病,腎臟有病即會元氣薄弱。內臟有病變,沒有不顯示到外面來的。陰所有的定顯于陽。 灸:身柱 天髎 脾俞 三焦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足三里 曲泉 太溪。 失眠加肝俞。失眠嚴重的加肝俞外,取消脾俞,以便安睡。 總之,神經衰弱有種種癥狀。從肝來的,夜不能睡,性情躁急,容易生氣。從脾來的,白天想睡,容易郁塞。從腎和心來的,精力兩衰,容易疲倦,元氣薄弱,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這些病狀,常常兼患數(shù)種,因為五臟是相關的,五臟六腑并不能獨立存在,是互相影響的。所以一個臟器只是全體中的一部分,什么時候都不會脫離全體,不能把它和全體割斷。 神經衰弱不能自愈,必須通過治療來調節(jié)五臟。 大調和 其實無所謂疾病。疾病只是血液的循環(huán)發(fā)生了不平衡,失了調和而感到不適的現(xiàn)象。使血液循環(huán)恢復平衡,得到調和,就是病愈了。 熱度也是為適應疾病而發(fā)的,是用來調節(jié)異狀的,所以對一、二分的熱度用不著擔心。例如有淋病的人,患過肺炎或傷寒后,淋病反而可能痊愈。 手與小腸經 右腕痛,小腸有病,只要灸天宗 小腸俞和陽陵泉就會好。陽陵泉在陽維脈中,陽維脈絡于上肢的根部。灸穴:身柱 天髎 心俞 右天宗 脾俞 腎俞 次髎 小腸俞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右陽陵泉。 禿頭灸法 56歲男禿頭,只剩幾根白發(fā),視力差。雖然看不見遠的地方,卻不是近視,而是視力減退,是腎臟和脾臟有病。灸:身柱 心俞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肓俞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肓俞屬于腎經,主治腎疾患,取于臍旁開5分。此穴可查出蛋白尿。先生:你的腎臟有病,小便中有蛋白質出來。 胃酸過多癥 男子50歲,自訴胸口發(fā)熱。灸:身柱 心俞 膏肓 膈關 腎俞 (澤田派)京門 次髎 中脘 巨闕 下脘 左陽池 曲池 孔最 足三里 陽陵泉 太溪。壓巨闕知右腕牽緊,灸巨闕腕痛會好。病人常感胸部發(fā)熱,灸巨闕 上脘 下脘。大拇指痛是大腸的關系,灸曲澤和孔最。孔最是肺經,卻絡大腸。灸陽陵泉治手痛。 少年的治療 少年鼻病及紅眼睛,脾臟有病。灸:身柱 脾俞 腎俞 曲池 太溪 內庭等。鼻和眼都屬脾。內庭是胃經,胃是脾之所屬。 感冒的針治 女21歲,前頭痛,鼻塞流涕,胸前苦悶,害怕肺病。感冒。第一日,督俞(六椎下兩旁) 膈俞 脾俞;刺次髎,耳后大筋松動;刺手三里、足三里,鼻子立通;刺上星,治頭痛;葛根湯消除脾熱。第二日,自訴頭痛,加膽俞 胃俞 陽陵泉(三穴皆有反應) 日月;又診出子宮位置不正,加天髎 心俞 陽池 中脘。針到有熱的經穴,皮膚會卷住針,操作不自由。 心臟病 先生:提到心臟病,都很害怕,實在心臟自身并沒有病。心臟是新陳代謝之處,從來沒有聽見過有心臟性梅毒、心臟結核。不過,五臟六腑都和心臟相連,不論什么臟器發(fā)生故障,都跟心臟有關,所以都能治療心臟,但是如果專治心臟是治不好的。三焦氣阻滯之后,心臟的瓣膜則會發(fā)生故障,因為三焦經和心包經有表里關系。而且,子宮位置不良的人,大半是由于心瓣膜有故障。 先生相信《內徑》“心獨不病”,故醫(yī)治心臟時,主要是調節(jié)其它臟器。 語錄 先生治療中談話的片段 動脈硬化癥 是疝氣的一種,調和三焦即愈。 膻中 五臟之氣所聚處,古書中謂治氣病,氣塞時灸此處即愈。 腹膜炎等 多從脾臟的故障而來,宜灸脾募穴章門。 小便頻促 灸中極 歸來有效。 脊髓炎 腎臟治愈后脊髓即會好。脊屬腎。 孕婦和中脘 孕婦不能灸腹部,但灸中脘能減輕惡阻,使生產順利。 氣塞 由于脾弱。 白喉和天突 白喉灸天突,澤田派天突在甲狀軟骨上陷中,貼大蒜片亦有效。(圖45) 治丹毒 灸奪命。蘿卜葉攪汁涂奪命穴亦有效.(圖14) 癔病 大蒜和蘿卜合在一起服下有效。 外傷和內傷 外傷脈浮,內傷脈沉。 疾病和時間的關系 腎臟有病,晚上失眠;肝臟有病,多夢,睡不好。夜間的熱度從腎臟出,早上熱度從肝臟出。 生活 應順從自然的變換,不憑人的小智慧逆轉自然,才是最好的健康方法。 純粹的漢方 左病灸右,右病灸左,是不對的,應該灸有病的一側。 血道 女子身體瘦弱 腰部怕冷。先生:血道是血所通的部位,神經衰弱已經達到極點了。因此在血道系統(tǒng)內,小腸的乳糜管發(fā)生故障,和男子的疝氣是一樣的。灸:身柱 天髎 心俞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氣海 曲骨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黃疸 40歲女性,皮膚很黃,黃疸病。黃疸宜治脾臟。心臟和腎臟也不好。灸:身柱 天髎 心俞 脾俞 腎俞 京門 次髎 中脘 巨闕 膻中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膻中在兩乳中間 治心臟的要穴。古書說,膻中為臣使之官。 五種淋病 古時方法: 糖尿病 起于脾臟及腎臟,口渴,小便多。古時稱消渴?,F(xiàn)在稱消渴為淋病。 蛋白尿 是胰臟和三焦的關系,小便白色,稱為白淋。 小便后出血 是小腸的濕熱,稱為血淋。 下濁血 是因為腎和膀胱有熱。這是淋病出濃的,又稱黃淋。 膀胱中有石 以致小便頻促,稱為石淋。 治療瑣言(一) 脫肛灸法 并灸百會 孔最兩穴。 下焦和中焦 下焦是小腸和乳糜管的關系。中焦是胰臟向十二指腸注入處,是胰臟和十二指腸的關系。 肋膜炎 心包經的郗門是名灸穴。試壓左郗門可以診斷是否患左肋膜炎。 腸出血 胃經的梁丘是名灸穴。連續(xù)灸會發(fā)生便閉,灸兩天即停。 梁丘的取穴法 膝蓋骨外上角的上方2寸處,外股皮下神經所通處。 梁丘和神門 梁丘止大便,預防便閉應加灸神門穴。 神門的取穴法 前臂內側,小指側尺骨莖狀突起(兌骨)的直下陷中,深按時小指作響覺痛處,當小腸經和心經的中間(澤田派)。 膈俞 對疳病有影響,治食道狹窄、橫膈膜疾患。 眼瞼的顏色 眼皮邊緣發(fā)黑是子宮內膜炎或腎臟的故障。 腎的癥狀 腎臟極度不良,會發(fā)生“眼如拔,項如折”的癥狀。 肝中風 身體搖擺不定無法止住。先生:肝臟中風是會使人顫抖的。灸:身柱 心俞 肝俞 筋縮 脾俞 腎俞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足三里 陽陵泉 太溪。 補瀉之說 急性實證宜用針瀉,慢性虛癥宜用灸補。 灸的瀉法 瀉下宜用神門,但也有無效的。宜用針術。 脈 脈是時常變化的,尚不能達到完善無缺。 治療瑣言(二) 三焦和腎 互為表里。腎臟主殘余物質的處所。腎臟故障,諸臟均受影響。 血液的洗滌 洗滌血液的臟器有二,一是肺,二是腎。肺的洗滌只管氣,其余廢料的洗滌是腎臟(皮膚也有同樣作用)。腎臟稍衰,血液即不清,身體的一面即易發(fā)生故障,所以腎臟的治療是重要的。 營養(yǎng)和排泄 保健最重要的兩個作用。司營養(yǎng)的是胃、十二指腸與小腸,主排泄的是肺、皮膚、大腸與腎臟。只要有一個作用起了故障,身體即發(fā)生疾病。營養(yǎng)再好,排泄不良,還是得不到健康。排泄正常,營養(yǎng)不足,更會發(fā)生疾病。現(xiàn)在許多疾病,不是營養(yǎng)不良,就是排泄不良。營養(yǎng)雖然足夠,三焦如有故障,不能完全吸收,仍會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 人體和天地 人體的生理,和天地運行的軌道是同樣的。所以是根據(jù)一年365天做出365個經穴。12個月而有十二經,加上任督湊成14經,來符合太陽歷。 專門 所謂專門,是沒有意義的。人是不能靠專門來生存的。(?) 小兒的爛眼圈 眼睛屬大腸經,灸二間即愈。 腎臟的營養(yǎng)素 腎在味為咸。腎臟不良,需要鹽分,但過多也不行。心臟在味為苦,肝臟為酸,肺臟為辛,脾臟為甘。這些都是重要的營養(yǎng)素,但不能過分。 拙見 各臟腑的相互關聯(lián) 小腸→肝臟→心臟→肺臟 腎臟→脾臟→肝臟→心臟→肺臟 小腸乳糜管→三焦→心包 小腸→心臟→僂麻質斯 小腸→子宮→腎臟→膀胱→卵巢 三焦分界 上焦、中焦、下焦的分界:膈俞之上是上焦,到腎俞為中焦,以下為下焦。 上焦和中焦分界的經穴是至陽和膈俞,在前為鳩尾。 中焦和下焦分界的經穴是命門和腎俞,在前為神闕和肓俞。 橫膈膜以上是上焦,橫膈膜到臍是中焦,臍以下為下焦。 表里 膻中和神道相表里,與心俞亦相表里,神封、乳中均在同一線上(五肋間),互相關系密切。 俞和募的聯(lián)系,在診斷和治療上有重要意義: 肺俞←→中府(肺募) 心俞←→巨闕(心募) 肝俞←→期門(肝募) 脾俞←→章門(脾募) 腎俞←→京門(腎募) 厥陰俞←→膻中(心包募)(澤田派) 膽俞←→日月(膽募) 胃俞←→中脘(胃募) 三焦俞←→石門(三焦募) 大腸腧←→天樞(大腸募) 小腸俞←→關元(小腸募) 膀胱俞←→中極(膀胱募) 氣海俞←→腹之氣海 關元俞←→腹之關元 經絡和經穴 因領會到俞和募與經絡的關系而更清楚了。 肺經——肺俞,在第三椎兩旁第三肋間,魄戶、中府也是。中府→少商相連結為肺經。 心包經——厥陰俞,在第四肋間,天池也是。天池→中沖相連結為心包經。 心經——心俞,在第五肋間,神堂亦同樣。極泉→少沖相連結為心經。巨闕是心募,與這些經穴均相關;心俞的中央是神道,也系于心經。 經絡的表里: 大腸經和肺經 互為表里。身柱、肺俞、魄戶是肺經,也聯(lián)系著大腸經,能治大腸病??鬃钍欠谓洠材苤沃摊?。 小腸經和心經 神道、心俞、神堂屬心經,也和小腸有關。神門是心經,能通便。少澤是小腸經,有起死回生的大效,因為小腸通于心。心有病人臉紅,面赤部分是小腸經的顴髎。僂麻質斯是小腸熱,針灸小腸俞有大效。患僂麻質斯的人,心臟也是有病的。 心包經和三焦經 互為表里。厥陰俞和心包經相連,也和三焦經有關。調和三焦,心包即會自愈。三焦尤其下焦阻滯時,會發(fā)生心臟瓣膜障礙,或易患心悸亢進。 其他經絡從略。經絡是不可思議的。 陰陽的關系 太陽和少陰、陽明和太陰、少陽和厥陰,表里關系。及“太陽和陽明和少陽的關系,少陰和太陰及厥陰的關系” 兩種太陽病 一種由小腸發(fā)生,一種由膀胱發(fā)生。小腸來的,多為僂麻質斯等顯現(xiàn)于小腸經的疾病,膀胱來的多為感冒等顯現(xiàn)于膀胱經的疾病。 疾病和體內毒 妨害身體機能的是毒物。毒物可分四類:水毒、食毒、血毒、氣體毒。去水毒治腎,去食毒治大腸,治血毒和氣體毒宜調和小腸與三焦,配合經穴才能根本治療。 直覺力 如認為經絡經穴是直覺過人者所創(chuàng)出,則我們應認識到清心寡欲的重要,應使身心如凈水,來鍛煉自己的直覺力。 研究古道的態(tài)度 以深信的態(tài)度來研究,直到能夠領悟,能夠理解,并與人體對照,苦心學習。
三 第三回見習筆記 (1928.7.6-10) P.83 水屬于腎 5歲女,劇烈嘔吐,3個博士束手無策。先生:水屬腎,吐水是腎的故障,消化水的力不強。灸:澤田派命門,5-6壯,立止。20分鐘后思飲食。 命門的取穴法 取腎俞上5分,脊柱旁開5分。小孩疾病,多取命門,或左或右。取其發(fā)凝的一側,或兩側。命門是生命之門,危急時有效。 三十六門 風邪針或灸風門,因為門是入口處。 1金門,2魂門,3殷門,4箕門,5沖門,6液門,7風門,8肓門,9啞門1,10命門1,11幽門,12梁門,13關門,14滑肉門,15章門,16京門,17神門,18郗門,19云門。左右合計36門。 腎虛灸法 腎臟虛乏,腎臟炎兼蛋白尿,太極灸法,加腹部水分 氣海 左右肓俞,腰部腎俞 三焦俞 京門左右6穴。都是治腎臟要穴。 京門的取穴法 京門去腎俞的左右,普通志室處,膀胱經志室則在京門下1寸。頭上顳顬部脫毛和眉毛薄,灸京門可愈,因為澤田派京門仍屬膽經。(圖48) 京門和三焦 腎和三焦是下焦原氣所鍾的要穴,三焦俞和腎募的京門更應注意。下焦腎間的動氣是生命所關之處,是十二經的根源。充足下焦的原氣,為一切治療中最重要的問題。 施灸的順序 以前順序是先背部,再腹部、腰部,最后手足。變更為先腹,再腰、背、手足。進步了。 葛根湯的剖析 防止風邪。風邪先入肝、入脾、次入腎,葛根湯中芍藥對肝,棗和甘草對脾,麻黃對腎有效。 足不能伸直的患者 不能伏臥,先灸陽陵泉 中脘 陽池,再針期門 大橫 居髎 環(huán)跳,側臥針委中 委陽,足部即可較前伸直了,伏臥針腎俞 京門 志室 膏肓,很高興地回去了。 與京門并用的膏肓針法 針京門 腎俞 志室后多針病側膏肓 天宗等。京門和膏肓并合的很緊,針膏肓時京門附近會有影響。 酒精中毒和灸法 酒精中毒時脾臟和腎臟會大受影響,灸后酒量會減低。 治療瑣言(三) 胸痛 灸天宗有效。 睪丸炎 針澤田派志室。熟練者睪丸有針感。灸也有效。 膀胱熱 中極有淤血的人,早起小便色紅,膀胱有熱。 動脈硬化癥 有的人伏臥可以看到脊骨兩側的筋異常高(不全這樣),是筋的硬化所致,不宜用筋縮。 腰字 肉邊一要字,是人體樞要部位。如加以斧削,腰弱的人是不能勝任的。 活氣 沒有活氣,壽命是不會長的?;顨饧词腔蠲畾?。 膏肓和足三里 胃酸過多,灸膏肓即愈,灸三里無效。膏肓和三里同灸反而會生胃病。這是我的發(fā)現(xiàn)??膳c三里同針。 皮膚病的灸法 肩髃 曲池 手三里,可分可合: 肩髃 治汗疹、蕁麻疹、陰虱(shi)、狗皮癬、濕疹、毛囊炎等有效,并能治極表層的皮膚病。 曲池 治化膿性的皮膚病及眼瞼炎等有效。 手三里 治癤疔癰等,也治內科腫瘍。每天灸20-30或百壯。 胃潰瘍 灸足三里和脾俞有效。 腰俞 主灸淋病,在貼近陽交處施灸。 止經 陽陵泉有效(止血出) 催經 三陰交有效。(治停經)催經多兼用中極。 脫陽 灸大橫有效。(圖49) 竹杖穴 可矯正腰以下的姿勢。 騎竹馬 治感冒風邪。 掌熱 用膏肓 志室。 大橫 腹痛針大橫有效,針中極下的毛中亦有效。(圖49) 環(huán)跳 治足部牽緊或脫臼而致跛足的人。亦為中風的必要穴。 小兒肺炎 只要灸身柱。將其兩腕向后拉住,昂頭,脊骨上會出凹痕即是。 吐血的灸法 肺咯血用郗門和三陽絡。吐血有源于腎也有源于肺的,由經絡診察。 手三里和養(yǎng)老 手三里促使腫物自然吸收,養(yǎng)老能除膿。(腐肉是瘡癤的中心) 疔癰和灸的壯數(shù) 灸治疔癰,壯數(shù)越多越好。灸手三里 養(yǎng)老 合谷等,初時覺熱的灸到不熱,不熱的灸到熱。 關節(jié)結核 不能拘泥于結核或細菌,從經絡施灸。 后溪和肺炎 有頭痛發(fā)熱,脈浮緊,身痛腰痛,無汗而喘等麻黃湯癥狀,疑似肺炎時灸后溪即退熱。麻黃能治腎,去腎熱及膀胱經熱。后溪屬小腸經,能去小腸熱。因小腸和腎臟關系很深,故也去腎熱。(圖50) 要有信心 不能被病名所欺,貽誤病人。自信而不迷信。 募與郗 募是經氣之所聚,郗是用來抑制急性病的。 郄穴 原穴的應用
(1929.6.15-19) p.92 人身的陰陽 50歲女,半身不遂,治療后可以走路了。先生:同樣中風,左面容易治好,右面不容易治好。左屬氣,右屬血。左陽右陰,所以右面難治。 脊椎生疽的治療 一18歲女第8、9椎凸出八字形腫物,高1.5寸,身體彎曲;一40歲女第2、3腰椎凸出;均已治愈。先生:醫(yī)治骨病很容易,我本接骨醫(yī)生,但如果內部沒有治好,僅治好骨頭,內臟會受傷的。所以要先治身體,再治骨病。兩患者內部的病,要灸一年才可以痊愈。 使病人放松經絡,要先針腰部,后針疽的周圍,骨頭即行松動,椎骨作響,彎曲的身體也就正了。 腸疊癥的治驗 6歲小孩肚子痛,不能摸,要動手術。先生診察,見眼睛上有黑點:是腎病。灸命門,立止痛,拉了很多大小便。 視網膜炎的治療 13歲,醫(yī)院8個月沒治好。先生:身體不好,所以眼也不好,如不治好身體,專治眼睛,恰如捕風捉影,沒有用用的。這眼病是從脾來的。灸:身柱 心俞 右肝俞 左脾俞 腎俞 京門 次髎 中脘 左陽池 曲池 太溪。先生運用五臟色體診斷,不為病名所拘束。 腰根穴 主治足病,足不能伸直者。腸骨后上棘的外方,沿腸骨邊,離脊柱3寸。針刺可放射到10趾尖。下肢要穴,能使站立。(圖51) 全身虛弱之患者 28歲,脾胃虛,腎虛,軀體消瘦,色黃且黑,皮膚缺乏營養(yǎng),全無光澤。先針左右滑肉門,灸:中脘 左陽池 梁門 滑肉門 腎俞 京門 次髎 身柱 膈俞 肝俞 脾俞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宗教與醫(yī)者 宗教解決人生的問題,醫(yī)道解決身體的痛苦。釋迦說生老病死四苦,只有病苦是可以避免的。 論三焦 先生:三焦分為上焦、中焦、下焦。上焦是肺臟、心臟、人身陽電氣的發(fā)生處?;鹗翘妓睾退崴厮傻摹L妓厥菑闹薪沟钠⑺腿氲?,即是脾從食物中吸收含水碳素送到心臟、肺臟中去,所以古書上也說脾溫體——主溫。 脾中的碳素和酸素相遇而吐出二氧化碳。所以古書說三焦是呼吸之源,脾是中焦。 下焦之腎,是陰電氣的發(fā)生處。陰電氣和陽電氣并存于人體中,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中國道書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的解釋是:一是腎,是原氣的根源,是先天的。從腎生脾,脾是后天的。所以腎是先天的原氣,脾是后天的原氣,由這先天后天二原氣的力,才能使人體內的各機能顯出動作來。三生萬物,即是指此。 佛教說色心二法,色心即物質和精神。此中有天地之靈,支配著色心。承受天地之靈氣的,就是三焦。大宇宙和人的交通點是三焦。灸治是溝通的媒介。 腎的主靈之處是在腎臟以上。腎臟是調節(jié)體溫的。 從原氣論可以了解到天地人三才。大宇宙和人的關系,也由于三焦的道理更為明白。三焦是原氣的根源,更為清楚了。 丹田的一氣 臍下腎間活氣是人的生命,十二經的根元。腎間有活氣稱為生,沒有活氣即死。所以先生治療最重要之點是補滿腎間活氣。多按病人的丹田,診視下腹有無力氣。丹田的一氣如能充滿,身體即可康復。道家功夫,佛教坐禪,都練丹田之氣,先生也練丹田之氣。 中脘的解說 中脘當上中下三脘的中點,也是中焦的中點,即上中下三焦的中點。中焦中有胃、十二指腸、脾臟、胰臟、肝臟等器官,均與中脘有關。中脘是很重要的經穴。先生:中脘當十二指腸和胰臟相連處,分泌出來的膽汁和胰液注于十二指腸,消化腸中的食物,吸收其營養(yǎng)分,通過乳糜管,運送到皮膚以營養(yǎng)腠理(couli)而成衛(wèi)氣。中焦的吸收力衰退,皮膚即會衰弱,生出了嫩(nen)毛。如果乳糜液的吸收不盛,則皮膚營養(yǎng)不良,就是嫩毛的來由。吸收作用如再衰弱,即會帶下,稱為白帶。白帶是營養(yǎng)不足的原因。 發(fā)電所和變電所 腦病患者。先生:內臟是發(fā)電所,腦是變電所。要使電力強,應先搞好發(fā)電所。 藥與滋養(yǎng) 飯對人體是最有益的。迷信補藥,反而會搞壞身體。 腎臟不好不能吃肉、蛋和生乳。 肺病的治療 肺病,身瘦見骨。先生:從治療上,就是從本體上來看,肺是最容易治好的,其次是肝臟,最后是脾臟和腎臟。所以肺壞得很的時候,脾臟和腎臟比肺還要壞??┭遣灰o的。血從腎中吐出,肺中雖有痰,但不是咯血(kaxie)。腎的咯血是從肺的下方來的,不治腎臟是不會好的。 肝和脾 肝臟強,脾臟就弱了。理由是木太強,將土的養(yǎng)分都吸收去了。所以水和土,即腎和脾,不相調和是不行的。 百會一穴 癔病只要百會一穴,因為百會是一切經脈聚集的地方。 附陽之灸 一婦人左足外踝下方發(fā)腫,屈伸疼痛。先生說是子宮熱,灸附陽。附陽是陰蹺脈的郄穴。子宮、膀胱熱,都由此發(fā)生。(圖52) 陽脘會 道書“真一至,陽脘會,真一司靈”即陽池、中脘、百會三穴。這三穴司人生命,是最重要的經穴。 侍女病 子宮左屈,是腰病的根源。(日本稱侍女為腰元) 醫(yī)生的權威 灑脫的風格 腫物 一60歲婦人左乳腫物,小癰,快出濃了。灸:左陽池 中脘 膻中 腎俞 次髎 身柱 天髎 心俞 左天宗 騎竹馬 肝俞 筋縮 脾俞 曲池 手三里 足三里 太溪。(圖53) 手三里是灸腫物名穴,加天宗、膻中,是乳下腫物的有效穴。 腹脹滿之灸法 50歲男,兩月前腹脹如鼓,心下部到左肋骨弓下許多拳頭大腫塊。針滑肉門 大橫 中極→灸左陽池 中脘 上脘 巨闕 梁門 太乙 期門 水分(后又灸天樞 氣海 曲骨)大包 章門 腎俞 京門 三焦俞 次髎 身柱 肺俞 心俞 肝俞 曲池 足三里 太溪。(圖54) 五味子 五味子是補五臟的。將五味子研成粉末,略微服些,可以少吃食物,且對五官均有益。這是道家的方法。 眼睛和腎臟 50歲男,散光、白內障。眼的中心屬腎,所以是腎臟不好。身體上有臭味,是尿在身體中循環(huán)著(診斷或有蛋白尿),建議去醫(yī)院檢查。 論廣告 這沒有什么用處。雖然不這樣做,只要有真價值,一定也會傳世,真有本領的人,縱然藏在深山,也會有人來尋找,不給他治療是不行的。 治療瑣言(四) 灸治和沐浴 灸治前后1小時內最好不要洗澡。灸后洗澡會特別痛,洗澡后灸會覺得太熱。 癌 天髎穴 第二椎下旁風門外方,肩胛骨上隅(深嵌在肉中的)直上5分。指按有一條筋,有痛感。頭痛、頸項強直、肩凝、血壓亢進、半身不遂、上臂神經痛、壽命痛的要穴。 次髎穴 腸骨后上棘內下方約3-4分,當?shù)诙竟强滋?。大腿后側有針感?/p> 小腸俞 腸骨后上棘的上角上面陷凹部。從此向下5分腸骨緣的陷中有上髎。向小腸俞刺,針感從大腿后側到下肢。僂麻質斯、關節(jié)炎的名灸穴,婦科、男子生殖器病、坐骨神經痛必用。 腦膜炎 灸身柱 命門 百會 太溪,壯數(shù)要多,50以上。 肋膜炎 宜灸郗門,在曲澤和大陵間有痛點。郗門是心包經郄穴,主治心臟瓣膜病、肋膜炎名穴。指壓郗門可以診斷是否有肋膜炎。 脫疽與絕骨 治足部脫疽灸絕骨。(圖56) 穴位的訂正 門脈 膈俞通于期門,肝俞通于章門,脾俞通于京門。余類推。 道書的四脈 經脈、絡脈、門脈、真脈。經脈、絡脈已知,門脈先生創(chuàng),真脈未知。 屻血灸法 屻(ren)血灸風府。拔取2-3根頭發(fā)也止血。 中極之灸 早上渾身沒有力氣,灸中極。膀胱經募穴。 熱針 諸熱均從三焦發(fā)生,灸陽池 中脘可愈。間歇熱,有時39℃以上,針滑肉門和三焦俞。解傷寒熱,宜針滑肉門。 卍字之說 先生應用卍字作圖,以臍為中心,左東右西,上北下南。左陽右陰,陽降陰升。所以在人體中陰陽之氣從“左上”向“左下”降,從“左下”向“右下”轉,從“右下”向“右上”升,從“右上”向“左上”轉。以臍為中心,從東北向西南作一斜線,再從東南向西北作一斜線,左右線的上端抵住肋骨弓,即是期門。期門與臍中間有滑肉門,反對側有大巨。(圖57) 治療時,如治右下腹部疾病,即針左下腹部,治右上腹部的疾病即針右下腹部。右上腹部的疾病會顯現(xiàn)于左上腹部。這是從卍字形回轉的診法和治法。灸左陽池、中脘可治左下腹部的壓痛,灸臍下的氣海可治右下腹部之痛(盲腸炎),亦與此理相符合。 其次,依據(jù)斜線的道理,治右期門部的壓痛,可針左大巨,治左期門可用右大巨。很多患者,壓其右下腹部,會在左期門處有影響。 應用斜線之理及陰陽旋轉之理,治療非常簡便。曾經針治一位右腕抬不起的患者,取左陽池和中脘無效,灸氣海立愈,因為氣海是向右轉的。
五 第五回見習筆記 (1929.12.1-16) p.108 一陰三色五病 腎之一陰,肝、脾、腎之三色,五臟之五病,稱為一陰三色五病之法則,靈應如神。身體中以腎為根本,腎為萬病之所出,故稱腎為一陰。疾病不是從一處發(fā)生的,互相均有關聯(lián)。一陰之故障,出于中脘,從中脘到五臟俞,所以先取陽脘(陽池、中脘)二穴??傊?,病起于一陰之腎,出于中脘,影響于上(天)中(地)下(人),出于五臟之俞。治療時先取陽池 中脘二穴。 中脘灸后,病即向身柱和腰俞出去,因為陰病被逐是向陽處出的。從脊治療,次序錯誤,疾病沒有出路,就不能治愈。 中脘和脊骨互為表里,脊中因為相逆,故不能灸。灸中脘后,如再灸脊中,會使內外相搏,病沒有了出路,反而對身體不利。 針上中下三脘,三焦中有針感。中脘能吸收上中下三焦的全部,所以上面的病在上脘調理,下面的病在下脘調理,中間的病在中脘調理。上中下三脘影響于三焦,三三得九,九再自乘,即成為九九八十一難。這就是九九八十一難的道理。 疾病是從血液循環(huán)不良所起的。什么地方有了阻滯,只要抹去阻滯就會好?!按筢t(yī)治太極,小醫(yī)治小極;大醫(yī)愈體,小醫(yī)愈病。”這是醫(yī)學的分類。 疾病活動的次序:病均由肝入,由肝脾腎傳布。膈是天地之境界,由膈入期門,由期門入肝,由肝入章門,由章門入脾,由脾入京門,由京門入腎(此為門脈)。這是病的進入次序。相反地由下往上治療,上面也就不治而愈了。 背部的三行及其動態(tài) 背部經有三行,腹部也有三行。原先背部只有兩行,澤田研究27年發(fā)現(xiàn)第一行。第一行通過騎竹馬,在督脈外平開5分,與腎經在任脈平開5分相對應。第一行的穴,也在俞穴旁,內臟有熱即從此外出。例如眼睛痛是肝熱,出于肝俞的內側,針此處5-6分鐘就不痛。舌頭痛心熱,出于心俞旁,診此處立愈。所以診脊可知舌,知眼,一點也不會錯。用了第一行經絡,可以很容易地知道熱是從何處發(fā)出的,簡直用不著溫度計了。(圖59) 舌色 四臟有熱,舌色會變 白色 脾胃 淡 胃虛 黃色 肝 苦 膽的濕熱 黑色 腎 赤色 心 舌的小腫與裂紋是心熱 脾色黃,有熱黃變白。肝色青,有熱青變黃。黑赤與白,雖有熱也不變。所以舌黑是腎熱,舌赤是心熱,舌的小腫與裂紋也是心熱的緣故。舌色淡是胃虛熱的符號,苦是膽的濕熱。 病之三期 凡病初起(第一期)顯于脊之第一行,漸漸加重入于第二行(第二期),第三期入于第三行。病入膏肓,即第三期了。 疾病進行的順序,幼兒多處于腎俞的第一行,灸(澤田派)命門和身柱可愈;七、八歲從腎俞第二行發(fā)生,也從肝脾二俞出現(xiàn);年紀再大,從腎的第三行京門出現(xiàn)。 上焦在心俞處,下焦在腎俞處,最為重要。第三行上面是膏肓,下面是京門。第三行肝俞處難得出現(xiàn),大都進入期門,宜取期門。 陽脘會 陽池 中脘 百會在道書里稱陽脘會,所謂“三神之所入”,“密而不傳”。陽脘會三穴,實為天之神氣,進入人體之重要處,即人與天地交通之處。陽脘會三神之活用是重要的。 針中脘時是很奇怪的。中脘的刺針,向上則針感向上,向下則針感向下,橫刺則腎經中有針感,不論什么方向都會發(fā)生針感。 陰升陽降 從身體的前后來說,病從背方下降,從前方上升是陰升而陽降。例如氣沖在前方,由此上升,即如穴名所示。有人研究了20年,氣從氣沖上升之理,只見到氣的上升一面,卻沒有見到病從背的下降一面,是很可惜的。凡所謂學者,只從片面去著想,是沒有用的。 同一背中,陰氣上升,陽氣下降。順序是外邪從風門入,從膈俞入,依次降于肝、脾、腎。但也有疾病從腎、膀胱逆入,然后上升的。 經是升,絡是降。背部之穴,也是絡在經的稍向外處。在差不多高的地方,針經則升,針絡則降。因經屬陰,所以升,絡屬陽,所以降。 同是一針,針感有向經脈的,有向絡脈的,有向門脈的,不可思議。所以針的用法并不簡單,能人之外有能人。針的手法是無止境的。 門脈 真脈、經脈、絡脈、門脈四脈。門脈統(tǒng)36門。此門不開,疾病不能治愈,因為進出無門。疾病也全要由門進出的。 門脈是病從膈入,聚于期門,從期門出于肝,從肝往章門,出于脾俞,從脾俞入于京門,出于腎俞,即:疾病→膈→期門→肝→章門→脾→京門→腎。 用針刺檢查很容易明白。例如針刺脾俞,京門有針感,深一點,胃經的滑肉門和梁門有針感,但是針胃俞京門并無針感。所以,背上的臟俞比腑俞重要。 治療瑣言(五) 血壓上升 是疝氣,是氣的不順。氣阻,所以血壓高。 乳糜管 從水分處升到胃的后面,又從大椎的左面下降入心臟。乳糜管流通不暢,左肩即會繃緊,西醫(yī)稱為肺炎卡塔爾,多因乳糜管不暢所致。 氣血不調和是不行的。發(fā)熱是腎弱,缺乏水分,火勢獨盛所致。如忘卻治療下面,專門治療上面,是治不好的。 腰以下屬下焦,均是腎的問題。腎弱,腰足會發(fā)冷。腳氣也屬腎病。 內眥外眥發(fā)紅,是腎的故障。 胃與肝經相表里,如胃病尚未治愈,則其他方面亦不能收到療效。 中脘之灸 必要時,可灸一二百壯,古書說可灸500壯。 退小兒高熱,可用刀片在有熱的第一行上輕輕劃出一點點血。這是最簡單的退熱方法。此切法不適用于單純的發(fā)熱。患肺炎時,可取肺俞第一行。 查有熱的經穴,手指用相當5粒黃豆的重量壓在穴上,輕輕地摸,指頭就會覺得的。這是以心來檢查,指尖的感覺比器械還要靈敏。 里內庭 傷食的名灸穴,在足大趾與次趾內側。灸此立能消食。如初灸不覺熱,是傷食的緣故,20-30壯,不熱灸到覺熱止。 啞門與舌本神經 灸風府和啞門可治中風。啞門是舌本神經之出處,治舌強(jiang),很有效。 灸治病處會有反應,是因為病處有熱的關系。有熱處的反應像過電似的。 陰陽是相對性的原理。陰和陽是相對的,如不明此理,則對日月及太陽系也不會明白。 火在身體內或在火盆中同是一樣的。脾是生熱的地方,《內經》說脾主溫。 拔針法 古人說“如張弓之弦”,要快得像閃電。 京門之解釋 腎是都,所以稱為京。都的進口,故名京門,即腎之門。 中接穴 澤田派奇穴,在風府和外后頭結節(jié)的中間,督脈之上為中接。左右5分處之穴名陰(右)陽(左)穴。中接即腦和脊髓相連處。陰陽二穴是背上第一行的起點,左右之經于此處交叉??芍文X溢血及其它腦病,也治眼病。(圖62) 天柱穴 澤田獨創(chuàng)穴。普通風池上1寸處。膀胱經和膽經在此相交。灸可治口歪??谕崾欠磳蕊@病,應灸對側。(圖63) 五味 辛助肺,苦補心,甜育脾,酸利肝,咸治腎。過度則有害。 附陽 外踝之上4橫指,消膀胱熱。 腰俞 骶骨管裂孔處陷凹中,中髎下1寸許之督脈上。灸此穴腰部有反應。 陽關 膝外側,灸脊髓患者之足筋牽緊有效。 腰痛和腹部灸法 一75歲婦人,發(fā)全白,腰痛甚苦。灸:腰部腎俞 京門 大腸俞 次髎;背部身柱 心俞 脾俞;手上曲池 左陽池;足部足三里 太溪;腹部中脘 下脘 水分。胸口覺苦悶,中脘有筋牽緊,灸水分后會好些。 小五柱 新五柱:左陽池 中脘 上脘 建里 腎經的陰都。常用五柱:中脘 巨闕 水分(下脘)梁門。(圖64) 補瀉迎隨 灸是補,針是瀉,所以慢性病不大用針,急性病則多用針。 此處有反應的病,可治此處,也可治彼處;彼處有反應的病,可治彼處,也可治此處。(?) 治療瑣言(六) 顏面神經麻痹 由于肝臟中風。 胸熱 灸騎竹馬。 膈是天地之界 膈俞是天地的界線,病從此進入。膈上為天,膈俞下為人。針膈俞能治不少疾病。 脾與十二原表 十二原表寫著“天地人三才歸于一原氣”,誰也不知道什么是一原氣。此表確實偉大,但尚有不足,如不加脾臟,就好像沒有加油的車子似的。 三焦是調節(jié)體溫的機構,熱即由此而出。如不知有三焦,即不知熱之出處,即不能治熱。調整三焦,熱即會退。 腎是陰電氣 臍下屬腎,腎是陰電氣的發(fā)生處,所以腎弱足即會冷。腰以下的問題,均應從腎著手。 天有五色,地有五音,色現(xiàn)于外,音出于內。尺度很準確。所以望色聽音,就能知道什么地方有病,稍有差異,就能判別。 人體是宇宙的縮影,宇宙的一切均具于人體中。人的身體,前陰后陽,膈以上為上焦,膈至臍為中焦,臍以下為下焦。上中下三脘,主此三焦。灸上脘,上焦有反應,灸中脘,三焦均有反應,灸下脘,下焦有反應。三脘與三焦,相合為九,似天之九星…… 慢性風邪與兩相 慢性風邪,在風門稍向外去督脈2寸之奇穴“兩相”施灸。每天20壯,灸五天,大概即可痊愈。(圖71) 治療瑣言(七) 慢性腹痛 大巨最有效,當氣海兩旁2寸。 卍字的活動 大巨斜向期門有針感,所以右期門的疾病應取左大巨。灸左滑肉門時期門有反應,經左大巨向右期門。關系的確微妙。 病從右期門通膈入心,從心入肺,所以在未入心肺天部以前,應灸大巨和滑肉門,于病尚在人部時取出為愈。了解卍字法則以后,病的走向部位均能明白地掌握,治療就更容易了。 古醫(yī)道 膈以上向上有反應,膈以下向下有反應,所以膈是天地的交界。 大自然的配劑 緒方教授:日本、印度、英國的薄荷種屬、形態(tài)與孢子完全相同,但分析成分則各有不同,實在奇妙。先生:大自然的配劑實在是最靈妙的。人們住處附近所生的食物、果子、藥草等,最適宜于該地人們食用。
六 一九三零年筆記 (1930.3.1) p.121 作者父病,先生教方 傷寒(腸窒扶斯及赤?。?/strong>傷寒為寒所傷,先犯腎,次入大腸,大巨是必要之穴。又大腸經手三里會發(fā)生牽緊,灸手三里,熱達傷寒,寒即由三里出。灸大巨后,恐由于腎和大腸的第一行被迫而移到脾,為預防一定要灸滑肉門。(圖66) 《內徑》謂“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眰臒崾怯珊畼O而生的。 圖67說明:大巨被追,能取道腎,大腸第一行被追入脾第一行?;忾T上為脾,次為腎,下為三焦,三個經絡重疊著,盡可取灸。針滑肉門,1寸淺處是胃經,通鼻;深處是腎經,咽喉、耳有效;更深處是三焦經。(圖67) 治傷寒,灸腎俞 大腸俞 大巨 滑肉門 手三里 太溪等。陽脘 三焦俞 脾俞 京門 次髎是基本穴,最好并灸。 肺炎 肺炎與傷寒相似。取風門 兩相 五柱等可治愈。此處五柱是上脘 中脘 下脘 腎經的陰都與胃經的梁門中間之穴同時施灸。治呼吸困難的名穴,也治氣喘。陰都與梁門中間之穴,能見效于腎經和胃經兩方面。(圖69) 四靈之灸 滑肉門與大巨左右四穴,稱為四靈,最重要的經穴。灸的感覺循卍字形繞臍旋轉。(圖70) 大巨對大腸有效,也治呼吸器病。大腸是肺之表,故能治肺。大巨也能使主魂之肝有反應。所以傷寒如纏延下去,從大巨入魂和魄,即會變成肺炎。 風邪侵入之程序 風邪從風門侵入,經第一行之線而入膈俞,從此入肝脾腎,出于腹,現(xiàn)于滑肉門。如在陶道下針入8分,針感通過督脈及第一行向膈,至膈后即不再向下了。因此可知風邪入膈,是往肝脾腎去的。澤田派陶道和風門等高,在第二椎下。(圖71,見p.32) 風邪侵入順序:風門→膈俞→肝俞→脾俞→腎俞→滑肉門→天樞→大巨→期門→心→肺。 (以下:1930.3.1池田千壽筆記) 雞鳴下痢 黎明時下腹痛、下痢,灸昆侖(一般昆侖在外踝后面,但澤田派昆侖為外踝下5分,摸出細筋處)。雞鳴下痢多系腸結核,普通治療用梁丘。梁丘在膝蓋骨外角上2寸肌肉陷中,不但治痢,且可治胃痛,但可能發(fā)生便閉,便秘時可灸心經的神門穴。 治療瑣言(八) 跗陽 在三陰交之另側,去子宮、膀胱之熱。 氣血 氣為陽,血為陰,左氣右血。云門所受之氣,向中焦運行,止于期門——十二經脈氣血之循環(huán)。 捻針之補瀉 順時針捻轉為補,逆時針為瀉。反方向捻轉可使下氣上升。瀉中脘可催(cui)嘔吐。 肺炎灸法 五柱 陽池 兩相 身柱 足三里。 五柱之效 治心悸亢進、呼吸困難、呼吸器病,止咳嗽頻發(fā),治氣喘。(圖73) 兩相 在風門外約5分,治任何惡性風邪之必用穴,與身柱同灸。 三焦→小腸→心 熱從三焦往小腸,攻心,陽池 中脘可治。灸小腸經之前谷可治寒熱往來。 腎(膀胱)→大腸→肺 從腎到大腸,從大腸攻入肺的進行順序。 “欲引南風開北窗”,發(fā)人深省的名言。 三種五柱 1. 小五柱:中脘 上脘 建里 陰都五穴;2. 五柱:中脘 巨闕 下脘 梁門五穴;3. 大五柱:中脘 期門 大巨五穴。 痔瘡灸法 灸腰俞。 (以下1930.5.11起) 腸結核 四靈穴是必要的,而且要長時期治。第一行發(fā)凝是因為殺菌而發(fā)炎。 腰根之灸(附:根的通過的路徑) 在腰部大腸俞外面,第二行和第三行中間常見發(fā)凝處,先生稱為無名穴。足部患者針此穴,由股內側至五趾端均有針感,癥狀立消,定名腰根穴。 根的路徑是第二行和第三行中間,其出處與第一行等高,和第一行同樣在有熱度時發(fā)生。胃痙攣等多在此通路顯現(xiàn),痞根也屬于此根的通路(第三行之外)。根名三焦根、脾根、胃根等,依第二行穴名而定。(圖74) 拇指食指和腎大腸 拇指和食指的病是從腎和大腸來的。腎有病立即傳入大腸,拇指和食指即發(fā)生病狀。拇指麻木,有僂麻質斯癥狀。大腸有病,顯現(xiàn)于大巨或腎處。 舌下神經之灸 啞門下大椎上1.5寸,及督脈旁開5分的第一行二穴,是啞門穴的變化。灸此三穴,治舌的運動障礙和語言滯凝有奇效。 玄妙世界 三谷先生:技術是從實際中產生的,從實際中可以理解到世界的玄妙,是不能用文字和數(shù)字來表現(xiàn)的。只能體會其要領和精神,所以說不出,寫不出。 熱和冷感 今之醫(yī)學,多談熱而不談冷感,是不夠全面的。(后文用處理熱病以熱府,處理寒病以寒府來記錄) 天樞 先生:治傷寒最重要的穴是天樞。凡從陽(天)來者入風門,然后入膈肝脾腎,順序而下,由腎出滑肉門,不再向下(根據(jù)陽降之理)。從陰(地)來者先入腎,由腎入大腸,出大巨,不再向上(根據(jù)陰升之理)。此不再降和不再升之邪氣在天樞處相搏。此際腸中生疽,即是傷寒,又名腸窒扶斯,宜多灸天樞。先生又說:從天來者止于滑肉門,從地來者止于大巨,不到滑肉門。天地相搏之時天樞適當其中,因而生疽,即腸窒扶斯。 醫(yī)生與疾病 消毒灸 一胃痙攣患者注射嗎啡后更痛了。先生:灸筑賓可以去嗎啡的毒,因為筑賓是一切毒的消毒穴,無論中毒或藥毒都能消去。筑賓又是治梅毒的特效穴,應用范圍很廣。 眼球突出之灸 用合谷。眼的中心疾患屬腎,虹彩屬肝,眼白是肺和大腸,外呰(ci)紅是心和小腸,內呰是腎和膀胱。從外面吹了塵土進去,以致眼病,因為是從身體來的,所以要治身體。 至陽之灸 因為膈是天地的交界,中焦病和下焦病均通過膈俞中央的至陽顯出于天之部位,因此灸至陽。灸至陽可治好彎背,是因為膈繃緊身體才會彎的。(圖76) 邪氣的移動 追本穴,沒有逃路,即會逃至根的通路上去。例如追了腎俞,沒有去路,即逃至腎根處。在治療過程中,有時會去而復返回復原狀的。不明白變得的路徑就困難了。 先生晝夜不懈地研究邪氣的移動。在留心邪氣移動之前,發(fā)現(xiàn)了經穴的移動,循此推測,因而明白了邪氣移動的途徑。 《素問》論熱之說:腎熱出于至陽,脾熱出于靈臺,肝熱出于神道,膈熱出于四椎之下,胸中(心肺)之熱出于身柱。(圖77) 還有一種出法:腎熱出于腎的第一行中,脾熱出于脾之第一行中,各出于其本穴之第一行。 膝關節(jié)捻挫之矯正 膝骨疼痛,屈伸不便,骨中作響。特技:并緊兩足,勒緊兩拇趾,再緊緊縛住兩足背足底,踝上、膝下(與三里同高)、膝上均縛住,供縛5處;然后用拇指按住膝之患部,出其不意,突然間將患者縛住的兩足伸直,骨中“格令”一聲,膝骨即治好了。這是膝中的十字韌帶扭歪了,不用此法不易治愈。(圖78) 水泡音 先生:三焦中有了故障,當然會有水泡音,不是肺尖卡他爾。三焦中,三焦統(tǒng)乳,下焦在子宮后面,下焦和上焦有密切的關系,試看子宮中有孕時乳即不出,便可明白。下焦有了故障,立即會影響到上焦。 先生對診斷為肺尖卡他爾的治療,主張調整下焦。下焦乳糜管吸收不良,以致全身營養(yǎng)不良而影響到肺對細菌的抵抗力減弱,營養(yǎng)和脂肪的缺乏使皮膚衰弱抵抗不住寒氣,常常感冒風邪,易為肺結核所侵。所以調整下焦,使吸收力加強,是治療肺尖卡他爾的最好方法。 小兒斜灸 普通取肝俞 脾俞交叉斜灸。例如男灸右肝俞左脾俞,女灸左肝俞右脾俞,古已有之。澤田發(fā)展,取膈俞、心俞斜灸:心的故障,一定從右出,所以取右心俞。(圖79) 動氣之解 有患者自稱心臟不好。先生:有動氣,即認為心臟不好,但心臟中并沒有動氣,三焦和腎中才有動氣。三焦和腎的動氣是一個關系,腎動三焦之氣。臍左硬塊之氣是三焦之氣。 在立山上的自體實驗 (9.19記)夏天先生登山,將及頂時突發(fā)病,高燒40℃,囑隨行人針治,針彎得不能刺入,改灸陽池 中脘 下脘 滑肉門 水分 氣海 大巨 中極等穴,每穴66壯,歷時3小時,病狀緩和,不日轉好。 針期門時轉向背中,出于膏肓,云門和期門有針感。病入肝膈之間,故在肝膈之間治療。最后殘余之病在肝膈附近出于根之通路,可能是正經被追,沒有去處,所以出于根。脾根處有用手摸不出的經穴,針后針感會向腎脾肝傳布,有時能達頭部。 任何堅硬敏銳的處所,用針刺是可以刺得好的。 灸之配合 病人氣沉時不灸肝俞。因為灸肝后氣不能張,會缺乏克病的力量。 干燥野菜 先生:綠茶富于維生素,可以防止壞血病,所以我稱茶是干燥野菜。并且,茶味苦而甘,有益心和脾,能刺激肝,使之興奮。腎冷應補以鹽氣,茶中之甘味即含有鹽分。 命柱 命柱是指命門和身柱。小孩疾病灸命柱就夠了。胸以上用身柱,腰以下用命門。命門是第一行的經穴,多從左穴出。 (以上9.19筆記,以下12.4筆記) 絕對安靜 先生:教病人絕對安靜,什么事都不干,等死了事,是不對的。天地之間,以前有生命的東西,沒有絕對安靜的。久臥傷肺,所以肺病最忌絕對安靜。這是原則??梢孕凶叩牟∪?,如使其久臥,會腐氣傷胃,搞壞身體。 灸治的日數(shù) 病人常問灸多久會好,回答是不能肯定的。 治療瑣言(九) 云門 云門為天氣所入之穴。氣喘的灸穴。中府旁,去鎖骨下緣約3寸。 行間 治氣逆,腹中之氣上逆所苦者。還可治肝、脾兩贓。 疝氣 日本自古以來就有。 積聚 據(jù)《難經》56難和57難。 乳病和灸 灸天宗止乳痛。灸陽池 中脘 天宗治不出乳。天宗屬小腸經,乳糜管從小腸經出來,所以灸天宗可愈小腸。灸陽脘能醫(yī)好三焦,自然會出乳。 婦人產后白血衰竭,不出乳。乳糜從下焦被吸收,向子宮降下去的是白血。灸陽脘二穴,乳糜的吸收旺盛,白血停止下降,乳即能出。 膈肝之間 病起于膈肝之間,歸于膈肝之間。這是難治的病在治愈后殘余的病根,應取第八椎下的無名穴。第八椎下,病勢左右交叉。古書里沒有。 表四靈和里四靈 左右大巨和左右滑肉門,稱為四靈。里四靈是左右膏肓和左右里期門四穴。緊靠期門的方面是里期門。里四靈與表四靈有表里關系,即從大巨入期門之病,向膏肓出去,斜走里期門。例如從右膏肓往左里期門,從左膏肓往右里期門,此左右斜線的交叉處即在八椎下。 先生:八是重大之數(shù)。天地交叉而成八,八八六十四。易有八卦,八八相組,成六十四卦,顯出天地交叉的關系。出于《易經》。先生熱心于研究氣運。 胃經和腎經之間 先生在第二行和第三行之間發(fā)現(xiàn)了根的通路,并用以治病,近來在腹部的腎經和胃經之間也找出了經穴。以前用陰都和梁門之間有根穴,于胃經腎經均有效。近來又將大巨和四滿之間、滑肉門與水分之間的經穴用上了。大巨有反應的即取大巨,四滿和大巨之間有病即取腎經和胃經中間的穴。因能在腎經和胃經中間取穴,取穴就更自由了。
七 一九三四年筆記 (1934.4.2) p.135 天理與地理 先生:天理是縱的。經穴經絡之書均依健康之體而記述,全是天理。但生病之后脫了常規(guī),起了變化,如不應用地理,便無效驗。地理是斜行的。背部第一行之穴,在正式經穴的斜線上均從地理。例如,命門和肝的第一行,對腎俞或肝俞斜向上。用這個道理就能解釋根的通路。根的通路也從地理斜行。(圖80) 如明了第一行是膀胱經分出來的,即能應用自如了。 受冷之灸法 一女24歲,三月上山種樹,回來當晚發(fā)熱,胃腸障礙,三四天高燒不能說話,四五天頭日夜搖擺至死。先生:這是腎和大腸的故障,受冷的緣故,取四靈 期門 里期門可愈。如病上升到頭部,在手三里灸30-50壯,將病引到手上后即能治愈。四靈是大巨和滑肉門,腎臟有故障即進入大巨,取里期門(恰在期門里面)很見效。疾病的侵入順序是到期門的(我在立山患病的感受才明白了這個關系)。 督脈和膀胱經的關系 先生:背部第一行第二行的反應均是一個疾病的顯現(xiàn),有時從第一行趕出后又顯現(xiàn)到第二行,也有時由第二行趕出后又顯現(xiàn)到第一行??傊?,第一行第二行和督脈,是一個疾病的變化。明白了這個,治療起來就很方便。例如肝俞和肝的第一行與筋縮,這三個穴是一種病的變化而現(xiàn)出的種種形狀,不要一個一個地治療,應作為一個病治療。任脈也是同樣。任脈和腎經與胃經三脈也是同樣,有時由任脈到腎經、胃經,也有時由胃經到腎經到任脈。這三個是一個疾病分成三處顯現(xiàn)的,明白了三清一氣的道理,應用經絡便自如了。 使用全部督脈 有一個人督脈全部繃緊,顯出穴來,于是每一節(jié)都針刺舒氣。這種治法很少見。如不先疏通督脈之氣,也許會升入腦中,變成腦膜炎。 治療瑣言(十) 胃根之灸 胃根的通路,在第二行第三行間,右門脈和左乳糜管中都有針感。針后腹痛可立止,消化不良亦可治愈。 命門之灸和遺尿 第一行的命門治遺尿有效,有一次治愈的。 順逆法則 大腸到腎是順,反之為逆。(見病和時間的配合表) 耳和扁桃腺 是腎和大腸的故障,針第一行,頭部肌肉脹緊就會好。 月經閉止 有從脾來,有從肝來,或從腎來的區(qū)別?!妒慕洝氛f“脾絡胞”,胞即子宮。從脾來的血海有效。從肝來的三陰交有效。從腎、大腸來的合谷必選。 無論什么臟器的病,只要仔細診察其顯現(xiàn)處即可治愈。 陽池和中脘 無論如何不可少的經穴。常說“病氣”,即氣有病。氣在三焦,人的精神聚于丹田,不能不先調三焦。要調三焦,必用陽池、中脘。只用中脘是不夠的。陽池為三焦之原,三焦是原氣的別使,所以用陽池和中脘即等于用十二原的全部。 十二原 十二原是很重要的,但不能缺陽池和太溪。太溪是腎之原,為充滿先天原氣不可少的經穴。陽池是三焦之原,后天原氣所入處。十二原中,太淵和脘骨不常用,其他均為必要之穴。 京骨散后頭部之氣有妙用。后頭部是膀胱經,京骨為膀胱經原穴。 大陵為五臟之氣常用要穴。心臟不良可用大陵代郗門。(圖84) 合谷治血壓亢進、白內障、近視眼。 神門治心臟疾患,也是便閉的名灸穴。 大杼和咽喉 大杼治咽喉頗效。 勞宮穴和咳嗽 勞宮治中風有效,但最有效是治咳嗽。 尺骨神經麻痹的灸治點 用曲池 四瀆 支正的較上處(曲池和四瀆連線與小腸經相交處,圖86)。 中風之手不能伸 灸曲池和郗門連線與心經相交點,因兩方斜叉之關系。(圖84) 手腕或手指根部之腫脹 小腸俞或上髎有效,無效再灸指縫中。 十八椎下 九椎下是筋縮,十八椎是小腸俞的中央,故十八椎下也重要。 重要穴之數(shù) 大概81穴,左右共計156穴(任督為單穴)。 (以下1934.9.29記) 關于天三地五 太極之一分為陰陽之二,合而為三。此即天三。從天三分出木火土金水五行,即地五,也就是二一添作五的道理。陰陽之二和太極之一演成五行,也是由于二一添作五。開則為三為五,收則為二為一,明此即知“開闔之理”。先生很準確地說明這個道理,即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故。 受寒的治法 必要灸手三里,足三里也有效。要多灸。 治療瑣言(十一) 三里之灸和小孩 小孩灸足三里會妨害他成長。 梁丘和便秘 灸梁丘會引起便秘,可用神門治療。神門是治便秘要穴。 胃酸過多之灸 欲一次治愈胃酸過多,灸膏肓即可。灸足三里無效。胃酸過多是肝臟的酸和肺臟的辛相逆以致肺將酸吸了上去。灸膏肓即能復原,酸仍歸肝,辛乃回肺,病也就好了。 上眼瞼下垂之灸 灸胃經陷谷頗效?!秲葟健氛f“上瞼屬脾,下瞼屬胃”。 臍之灸 薄紙置臍上,使陷入臍眼,放點生鹽施灸。太熱即取出,勿燙傷。因其難灸,故多取周圍的大巨、滑肉門、氣海、水分、肓俞等。 中脘和五柱 中脘一穴不很有效時,可取梁門 上脘 下脘 陰都等協(xié)助。 肩胛關節(jié)痛立愈記 一患者手腕痛到不能動彈,肩胛骨痛甚,診察發(fā)現(xiàn)右腎俞有腫有熱,本應走向頭部,幸在肩部被阻,下到手腕。先生按肝俞、脾俞、腎俞的高腫處,在腎俞第一行右側陷中找到經穴,2.5寸長的針刺,捻轉,留針1分鐘,手腕不痛了,又針小腸俞 膈俞 膏肓,能手撐床板坐起,又針尺澤 三陽絡,熱已引到此處,氣聚而變冷了。將手舉到頭高,肩胛仍痛,針中脘、陽陵泉外方(飛揚上腓骨小頭下側外1寸)、委陽和浮郄中間處,最后針第八椎橫處。 歸途中先生說:他是受寒,從腎入大腸,因為要將寒驅去而發(fā)熱,祛除此熱后陰氣即出。針刺時邪氣最后聚于肝膈之間,去掉就痊愈了。陽陵泉外的針,向陽維脈和陽陵泉兩方向刺,此處不針,手腕好了,立即會到腳上去。手足僂麻質斯,均不能動時,灸三陽絡二三十壯就舒服了。 癌的診斷 眼睛下邊有赤黑色,癌的征兆。此人正是來診胃病的。 灸是活力的運用,移火于艾,來補人體之原氣。 俞穴 背上的俞穴,五臟俞和六腑俞都是重要的。知道了第二行的俞穴,第三行就容易明白。第三行是第二行的變化。病入第三期,是嚴重的病。 京門穴是腎的募穴,應該在中央,腎俞的第三行,即普通書上的志室處。 知道穴名的意義,很重要。 肓門是肓之門,和肓俞相連,與氣海也相連。氣海是肓之原。穴名中有肓字,均是膏肓。膏肓之原是鳩尾,也與膏肓相連。膏肓和鳩尾,是三角關系,像倒置的金字塔。 金字塔的穴很多,重要的有兩個:水分、肓俞、大巨、氣海6穴,以及水分、滑肉門、膏肓、氣海6穴。中脘和期門也作金字塔。(圖88) 俞穴是以實際的身體來決定的,對診斷和治療作用偉大。 止痢之灸 (1934.7.29)虛癥灸比針好。陰性的下痢,都在陽明顯露,灸梁丘就好。梁丘是胃經的郄穴,對頓挫胃痙攣有特效,也對急性大腸卡他爾有效。止痢,多用左穴。大腸經和胃經都是陽明,手陽明大腸經的病在足陽明胃經治。陽性的下痢,則顯露在昆侖,如雞鳴下痢。 關于梁丘與陰市 梁丘,膝上2寸,足陽明郄穴,治腳膝痛,從髀關到梁丘,治半身不遂的要穴。 陰市,膝上3寸,為陰氣所聚之所,在陽明經主陰性疾病,治寒疝少腹痛,脹滿,腰以下寒痹水腫大腹。寒疝即是著冷。著冷,下腹部發(fā)生疼痛脹滿,即腹膜炎,據(jù)說是因腹水而使腹部脹滿的,灸陰市有效。 關于昆侖 主咳喘寒熱。治腳如結,踝如裂,足跟腫不得履地,霍亂轉筋,小兒發(fā)癇等??芍巫巧窠浲?,雞鳴下痢。 關于滑肉門(1934.11.29)先生:天之寒氣,從風門進膈、肝、脾、腎,而在滑肉門顯出?;忾T是風邪進入內臟所取最重要穴,針灸皆宜。治扁桃腺、中耳炎、耳下腺炎,一次即愈。寒熱往來,針滑肉門和水分中間,一次即愈,且治瘧疾有特效。治腎積也常用此穴。(圖89) 關于大巨 先生:地之寒氣從三陰交入胃,降至大巨,使之下瀉(下?。┘从?。如不能降下,即聚于大腸募之天樞處變?yōu)槟c窒扶斯,如聚于小腸即成為赤痢。 下氣(即地氣)往大腸,從大巨出。取出大腸中所入之地氣,大巨穴最好。 大巨所入地氣,逆行上沖期門,入肺和肋膜,是肺炎、肋膜炎的入口處。肺炎、肋膜炎因寒之上升,是逆行的。逆行從大巨起,為發(fā)病的基礎地。四靈能治逆行。 大巨治大腸疾病,即下痢、便秘、腸卡他爾、支氣管卡他爾、咽喉卡他爾、肺炎、肋膜炎,均有顯著療效。治子宮病、帶下、月經困難亦有效。月經困難是受寒,子宮或血管收縮所致。也治下肢的疾病。 關于天樞 先生:天樞以上為人身之天,天樞以下為人身之地,所以天樞是天氣和地氣交錯樞要之處,是從《素問》的“司天在泉”之說省悟出來的。。 關于四靈 滑肉門是司天,大巨是在泉。此四穴為四靈,病氣逆行只要灸此。 水道 歸來 二者胃經之穴,但治子宮和膀胱病。脾經絡胞,胞即子宮和膀胱。 髀關 治中風。 犢鼻之刺針法 橫針刺法,先生所創(chuàng)。 三里之說 治脾、胃、腎有效,故名三里。針三里能治委中強硬及膀胱疾病。三里養(yǎng)先天后天之氣。灸三里可使元氣不衰,故稱長壽之灸。 關于喘息的灸治(1934.10.30)喘息病灸五柱(中脘 巨闕 梁門 下脘)和氣海,大致可治好。如加灸腎俞 京門 中髎 筋縮 身柱 天髎,雖不用肺俞、心俞,也會好。(注:曲池 三里 太溪當然必要,也有用中府和尺澤的,依病情)。 狹心病用厥陰俞 心俞 天宗,其他同喘氣灸穴。 低氣壓 先生:經穴有大小,小如米粒,大如豆,也有銅幣大或更大的。病愈重,經穴顯出的低氣壓面積也愈大,手摸會覺得冷。針或灸后氣壓就會平。 背部第一行和第二行 經穴是病所聚所顯之處,顯出有一定的系統(tǒng),背中部大抵在第一行和第二行顯出。病氣會由第二行趕到第一行,或由第一行趕到第二行,甚至被趕入督脈。督脈、八椎下、十七椎下、十八椎下等,應增為要穴。 關于針刺的深淺 病顯于表宜淺刺,在里宜深刺。 膏肓下之針 伏臥,肩胛骨張開,膏肓下1寸處有硬繃繃的地方下針,大約在第六肋間有針感,針此處可止肩胛關節(jié)起到上肢的劇痛,一次即愈。 關于順逆 順是順著經絡走,例如從肺到大腸,胃到脾之類。逆是不順經絡走,像從腎到大腸,從肝攻肺之類。經絡之走向是可以逆行的,逆行的時候病就不容易治好了。 章門和沖門 先生:第十一肋骨尖的章門,和內斜腹肌附著部的沖門,都是肉的聚會處,兩穴有同效。女子用沖門不便,宜用章門。章門也是脾的募穴,治脹滿(腹水)最效。 血海和氣海 血海在膝上中央線稍向內側2寸處,能摸出筋來。先生:這兩個是氣血之海。血多的人,血海常會顯出病來,氣病時,氣海會覺得空虛。 法國人樸爾·賽里娃女士的針治 診察腹部,知有子宮左屈,尿道受壓迫,膀胱也有病。 治療瑣言(十二)十四經絡圖譜解說(1934.12.29) 隱白 下腹脹緊,小便不通,灸隱白有效。治小兒消化不良有特效。灸身柱無效時灸隱白有效。治小兒夜啼。 夜啼 可用隱白,但大敦系肝經,更有效。 太白 不常用,但有時治便閉很有效。因人而異。 陽陵泉和三陰交 陽陵泉止帶下,三陰交催帶下。灸陽陵泉過分頭皮屑會增多或生瘡。三陰交可除頭皮屑,亦可治瘡。由此可知三陰交能排泄淤血。 踝上橫的四穴 受“注證發(fā)微”的暗示:內外踝同高處的陷中取穴,內當腎經,外當膀胱經,治內寒表熱有特效。灸內外二側,能調和陰陽,治寒熱往來。 相對性灸穴原理 與踝上橫的四穴對照著灸,故稱對照的灸穴 子宮出血——陽陵泉止,血海出。 帶下——陽陵泉止,三陰交出。 大便——梁丘止,神門出。 腹水——章門和沖門同效。 月經——陽陵泉止,三陰交出。 脊中禁灸的理由 當由中脘驅到身柱、脊中、腰俞的病,如灸脊中,反而會趕回到中脘去,便不易治了。脊中在中脘的里面,灸中脘可將病趕到脊中,但灸脊中后再灸中脘,也不可能再驅至脊中,會使邪氣沒有出路,郁塞在身體中。
八 一九三五年筆記 十四經絡圖譜解說(1935.1.28) p.154 頭之五行和五臟俞的關系 “頭之五五二十五穴是與背部五臟俞相對應的,治好了五臟俞,頭之五行也會好??傊?,五臟的變動,在頭部二十五穴中顯現(xiàn)出來,這是岐伯所說的?!?/p> 目內外呰和經絡 目內呰有赤筋出,是心經的關系,宜取心俞之第一行治療。目外呰有赤筋出,是小腸經的關系,宜取小腸俞之第一行治療。目之疾病,無論何種病狀,均以肝俞之第一行騎竹馬為要穴。 鼻瘟 鼻卡他爾灸手三里可愈,15-30壯,和治療疔癤一樣。 郗門 在曲澤和大陵之中央,時有上下變動,多在距中央1.5寸處。 股關節(jié)脫臼 灸身柱和命門,加上特殊的手法…… 小腸經的解說(1935.4.27) 去下腹部受寒之穴 膽經的陽關最有效。在普通陽關上2寸肌間之陷中,與膀胱經之委陽相隔一肌。(當二頭股肌外頭腱上,圖91) 陽關阻塞引起陰氣遲滯,去除塞斷陰塞即通,稱為寒府。風門為熱府。 陰莖狗皮蘚的名灸 用志室有效,亦治睪丸炎。 寒和熱 退熱三陰交,祛寒三陽絡。陽降陰升,明了此理,治療就容易了。例如患僂麻質斯足痛劇烈時,灸三陽絡止痛,退熱用三陰交。 膀胱經的解說(1935.6.28) 肝膈之間 道書說“起于肝膈之間,歸于肝膈之間”,即八椎下之兩側處,是極重要之穴位。明白了肝膈之后,才知道治病之處。 肋膜炎 八椎下之兩旁是治療肋膜炎的要穴,膏肓也是必要的,宜多灸,因為肋膜炎是從期門進入膏肓的。 病入膏肓 進入膏肓之病為第三期。膏肓與八椎下恰成倒金字塔。同是一個金字塔,但倒過來是難治的。膏肓是顯心肺二臟故障之處,所以難治。 鼻淚管閉塞 不論上顎浮或腫或鼻管閉塞,均可取厥陰俞。 卒倒失神 針三焦經的液門。取第3、4指本節(jié)間最效。 食道狹窄 大椎兩側略向下,大杼第一行,呈小金字塔。 盜汗之灸 用肝俞和筋縮,大體可愈。五臟弱是盜汗原因,肝俞和腎俞第一行很能止盜汗。汗有種種:出于腋下是心弱,出于額是脾弱不養(yǎng)生,出于頸筋是肝弱,出于全身是腎弱。 天樞之表里 大腸俞第一行是天樞之里。陰陽相搏之處,在腹部為天樞,背部則在大腸俞第一行。背部陰陽相搏處的中間是陽關,與足陽關互相有感應。 膀胱經的解說(1935.7.28) 十二指腸蟲 灸中脘百壯到二百壯,再煎石榴根,蟲從大便出。 門 期門治肝,章門治脾,京門治腎,梁門治脾胃。梁門是中脘之延長?;忾T治脾腎,石門治三焦,幽門治心有效。幽門是巨闕的延長。 膈俞 因為膈是天地交界,針之上下均有針感。天到地地到天的進出口。 (1935.10.28) 胸痛二種 胸部縱引作痛屬腎,用太溪;橫引作痛屬肝,用期門或日月。肝行橫涇,腎行縱徑。 昏睡狀態(tài)的處置法 因腦溢血而昏睡,灸水溝,使鼻出血即愈,灸百會和涌泉亦有效。被嗎啡麻醉應灸筑賓,百會和涌泉效少。 咯血之灸 用郗門 太溪 卜光最有效。卜光在曲池和孔最間,尺澤下邊。咯血是陰病,所以用陰穴。郗門厥陰,太溪少陰,卜光太陰。不可用三陽絡。 郗門和三陰 郗門是厥陰之郄穴,對胸中有反應,且是三陰之絡,陰病要穴。 夜間出汗過多的治法 灸筋縮和肝俞。夜間出汗多是腎的逆行,從腎到肝,水太多了,筋在松弛而不能收汗,是腎太過肝不及之癥,宜用肝之第一行騎竹馬。 (1935.11.27) 腎、大腸、三焦、小腸 從腎到大腸,從三焦到小腸,因腎和三焦在同一處所,相通而發(fā)揮其功能,所以小腸屬腎。 膀胱俞、小腸俞和上髎 先生:小腸俞很奇特,未被發(fā)現(xiàn)。灸此穴后,手腕腫或足腫會漸漸地消下去,是治僂麻質斯特效穴。膀胱經中也有針感,故小腸經和膀胱經是相合的。雖名小腸俞,實為膀胱經之俞穴。小腸俞、膀胱俞和上髎很近,胖人分不出來,只能憑針感來區(qū)分,故不必拘泥。 發(fā)熱之時刻和五臟六腑的關系 從發(fā)熱時刻可診斷病在哪個臟腑。夜十二時到二時是腎和膀胱之熱,天亮后即早上7時是心、小腸之熱,下午3時三焦之熱。普通所謂肺病之熱是下午4時的微熱,實為三焦之熱。真的肺病之熱在下午8時。三焦熱和脾胃熱大致時刻相同,唯三焦熱一定伴有食欲不振,且為微熱。 上午之熱和下午之熱 一般上午熱度較高,下午較低,因為上午是陽,下午是陰。 里期門是病門 里期門是病門,恰在脾胃附近。俗稱病從口入。 病氣移動之順逆 病邪由腎抵肝,由肝抵膏肓,由膏肓抵里期門,再到脾胃,是順病,從肝直抵脾胃是逆病。逆病的經過很快,本來睡不著,會突然昏睡,很多就這樣死了。 病邪逆行,由腎沖肺,由肺抵心,也是急速的,往往會心臟麻痹。 太過和不及 太過是病氣顯現(xiàn)比起病時刻早,不及反之。太過為實,不及為虛。 標本 本是五臟之俞,標是反應所現(xiàn)的經絡。由標可知本,由本可知標。治標或治本,根據(jù)病人體質來決定。 腎和大腸之針感 針腎俞或大腸俞,大抵同處有針感,股的內側和外側,即少陰和陽明均有針感。
九 一九三六年筆記 心包經之解說(1936.1.28) p.160 三脘和三焦 心包經的別支,從膻中出,歷絡三焦,先生說:“聚則為三脘,開則為三焦?!比錇樯现邢码?,三焦為膻中、中脘、氣海。上脘與上焦之膻中相呼應,中脘于中焦有反應,下脘與下焦之氣海相呼應。 背部之五柱 身柱、陶道(風門之中央)、大椎和風門第一行共五穴,治咳嗽。(圖94) 曲澤 治咳嗽,不常用。咳嗽不止灸風門第一行有效。 陰陽二經的表里關系 治陰經病,用相表里的陽經更有效。三陽絡治郗門所出之病。經絡的陰陽表里很微妙。 肺炎 由于受寒,用瀉藥亦有效。灸四靈很有效,36-60壯。 骨鯁入喉 間使一帶或有反應,針刺骨立出。(圖84,見p.39) 膻中和大陵 診不出病之所在,灸大陵和膻中,有反應處就是。古書有云。 諸血癥類要穴(1936.2.28)多為澤田先生獨創(chuàng)。 咯血 郗門 太溪 尺澤 曲池和孔最的中間(將斜線引長于中點處按診取穴),各7壯。 腸出血(便血、血便) 梁丘二穴必與神門并用。梁丘止腸的蠕動。 胃出血(吐血、下血) 梁丘二穴必與神門并用。用神門預防便閉。因腫瘍出血用手三里。 子宮出血 陽陵泉二穴,止內臟出血。 痔出血 孔最二穴,不止加多灸。針次髎、中髎有良效。 血尿 梁丘二穴必與神門并用。 屻血 風池二穴。風府旁開2寸。 齒槽出血 曲池二穴。上下齒皆可。齒槽是大腸經。 眼底出血 (澤田派)風池 (澤田派)合谷 天柱。 咽喉出血 曲池 太溪。 外傷出血 曲池二穴。只限于小出血。 (1936.2.28) 誤針的總回穴 中焦以上的誤針以致氣絕,針液門立即活轉。液門在中指與無名指本節(jié)間陷中。中焦以下誤針氣絕,針足第三、第四趾本節(jié)間陷中。(圖95) 三陰交和三陽絡 兩穴是對照的。三陽之病可引至三陰交去治,三陰之病可引至三陽絡去治。引邪氣方法是使針聚氣,散針方法是將針迴逆。引邪氣要聚氣,氣聚后需要氣散,則應用散針。 順逆正變 以上是指正常而言,變動時則與之相反。寒氣在三陰交取,熱氣在三陽絡取。病有正常和變化。變時寒極生熱,熱極生寒。有熱而寒為逆,如瘧疾等。有寒而熱亦為逆,此時內寒表熱,氣升面紅,足部時常作寒冷。 (1936.4.3) 背部第一行之應用—手足 手足指、趾痛,針灸該經絡所屬臟腑之第一行可愈。例如手無名指痛,用三焦俞第一行和厥陰俞第一行治療。拇指痛,用大腸俞第一行和肺俞第一行。小指痛用小腸俞第一行和心俞第一行。趾痛也如此。第四趾痛用膽俞第一行,第二趾痛用胃俞第一行。治足無效時將針逆行捻轉。 背部第一行之應用—目 眼病用背部第一行有效。目內呰是膀胱和心,目外呰是小腸。從膀胱沖向三焦時現(xiàn)出之心火,內呰角是三焦之相火。因屬于火,故出現(xiàn)于心火處。內呰角痛針膀胱俞、心俞、三焦俞第一行,外呰角痛針小腸俞第一行即愈。肝主目,針或灸肝俞第一行可治眼病。 第一行的針法 直刺,碰到脊椎治橫突要恰巧。 論背部第一行 華佗夾脊應用范圍很廣,但未加以組織,未確定為第一行,是澤田先生將五臟六腑排入第一行,應用于治療上。 耳痛和手三里 治耳痛用太溪有效,手三里也有效。這是因為腎和大腸逆行,可以用大腸經。 陽關 是陽氣進入人體的關口,腰和足都是同樣的。咯血者病側陽關有痛點。陽關是寒氣所聚處,稱為寒府。陽氣進入后能使寒氣中和,是輸入陽氣的關口。 諸種疼痛的要穴(1936.4.3) 偏頭痛 天髎或天牗?;紓韧ㄌ焓翘匦а?。 頭痛 上星 百會 身柱 上天柱 天牗 風池等。若用背部第一行,應取該經絡所屬臟腑俞穴第一行,如頭部膽經之痛,用膽俞第一行。 耳痛 太溪 手三里 四瀆 腎俞之第一行,又大腸俞第一行——絡耳之經絡是腎、大腸與三焦。 咽喉痛 太溪 列缺 大杼之第一行(大椎外第一行)最有效,灸尺澤20壯亦有效。 齒痛 上齒——厥陰俞、厥陰俞之第三行,肩髃略向后5分處、天井。下齒——澤田派溫溜,灸至覺熱。齒齦痛(膿漏)——大腸經,取曲池 手三里。 胸痛 天宗 膏肓。全胸痛、肋膜炎用期門??v行作痛用太溪,橫行用期門。 肋痛 同胸痛,多灸膏肓。受寒而痛,重者加大巨。大巨和膏肓相表里。 乳房痛 天宗一穴。膻中也有效。 胃痛(胃痙) 梁丘一穴或二穴。 膽石疝痛 中脘 膽俞第一行。右膽俞第一行是巴阿斯氏壓痛點。 盲腸痛 氣海30壯,用中樞 關元輔助。 腹痛 一般的,全面的,用章門 京門。 膀胱痛 關元 中極 氣海。 尿道痛 曲骨 中極。會陰也有效。 痔痛 孔最 中髎。長強亦有效。 顏面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天牗 角孫,多灸手三里。 壽命痛 腎俞 大腸俞。夜間特別痛,所以屬腎。 肋間神經痛 患側期門。 坐骨神經痛 上髎 次髎 中髎 殷門 承扶。跗陽 昆侖 浮郄 環(huán)跳均為要穴。 跟骨痛 仆參 中髎。 膝痛 曲泉 陽關(陽關是一般曲泉穴之反對側),腰之陽關 小腸俞。 睪丸痛 用繩子量兩乳間距,由一乳下垂等長在大橫上1寸處,針此最有效。 疝氣痛 同上。 拇指痛 多屬筋的疾病,筋治愈才能止痛。 各種熱病的要穴(1936.4.29) 大熱治法 取背部第一行和司天及在泉(四靈)。(司天為天樞,在泉為大巨) 傷寒 四靈 天樞 水分 氣海8穴。壯數(shù)依年齡,不能少。 風邪 身柱 風門3穴。各21壯。 肺炎 兩相(奇穴) 身柱3穴,各66壯。兩相在風門稍向外處。 肋膜炎 郗門,21壯。 間歇熱 風池 前谷。風池見效速。 傷食 內庭和里內庭(澤田派特殊穴)。 微熱 陽池 中脘 三焦俞。 麻疹 奪命。 流行性感冒 同傷寒。寒氣由在泉(大巨)往腎、大腸。 滑肉門的治療處 期門、滑肉門、大巨、居髎4穴在一條斜線上,所以期門的病可以居髎治療。期門的病消去,邪氣即消散。病起于肝而終于肝(厥陰)。 陽氣從滑肉門→反對側的大巨→中極→居髎→中髎→環(huán)跳。若不灸中髎,足部會酸痛,若只灸中極,酸痛會加劇。(圖96) 逆行順序是:腎→大腸→小腸→心→肺→脾→肝。所以行至脾應在里期門將其驅去。 順行順序是:腎→大腸→大巨→期門→膏肓→里期門。當行至大巨時,如擋住不使行抵期門,即可以不往膏肓。到了期門的,也應在大巨或居髎予以驅去。如在期門驅除,一定要從膏肓出去。所以大巨之灸是最有效的。灸大巨后,期門、膏肓、里期門就沒有病了,因為大巨是一個關口。 大巨 → { 期門 膏肓 里期門(逆)} → 將病氣全驅去。 十四經的活用,深遠莫測,讓人驚異! 膽經之解說(1936.5.29) 腦貧血 灸百會,一次愈。救急療法。寒氣上升頭部所致,同時灸手三里,使氣下行。 肩井之針 治頭痛,刺肩井,一次即止。 腎為五臟六腑之本 五臟六腑之俞均在膀胱經,而膀胱經是腎之標?!鹅`樞》云:“本在腎,標見于背?!蓖浤I,治不好五臟六腑。 標和本 以臟腑為本,以經絡之所見為標,診經絡之標,可知受病臟腑之本。按壓為本的臟腑之俞穴,可以察知有病經絡之標,是治療的要旨。 (1936.6.28) 眩暈 用肝經大敦。大敦與隱白相對。膽經之俠溪亦可用。肝經與膽經關系如父子,大敦是井,俠溪是榮。 關于灸暈 一患者灸治后氣厥,脈搏很細,心臟衰弱,打強心針救活。 先生:氣厥,陰氣上升于頭部,使腦血管收縮及心肌收縮所致。灸手三里和液門,將陰氣引到手上,再灸百會,將腦中陰氣也驅至手上,重灸手三里。也有灸足三里治氣厥的??舍樇缇箽鉀黾从?。 疳和脾疳 小孩兩眼中央(眉心)如有青筋,即疳。小孩病常從肝起,由肝抵脾,腹脹即成脾疳,大敦治之。大敦在叢毛處,脾和肝的交點。 (1936.8.16) 熱府 風門、臂奪命為熱府。奪命能解丹毒、猩紅熱、麻疹等高熱。奪命在肘關節(jié)上三橫指,屬三焦經。風門的兩相可解肺炎之熱。 寒府 屬膽經,膝上三橫指處。熱府(指奪命)、寒府均系少陽經,對三焦及十二經均有針感。少陽在太陽與陽明的中間,此處如藏熱即會發(fā)生寒熱往來,有個方法,把口張開著,讓邪氣出去。 一原、兩歧、三大、四靈、五柱 一原是太極,兩歧是陰陽。太極之一原,氣分為陰陽。一原之氣,在人身分為任督二脈(任脈是陰脈之海,督脈是陽脈之海)。三大是腹背之三脈,各分行相對。背部之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和腹部腎經(第一行)、胃經(第二行)、脾經(第三行)是腹背相對的三大脈。四靈是左右滑肉門和左右大巨。五柱是中脘、上脘、下脘和左右梁門(也有不取上脘而取巨闕的),對五臟有反應。背部五柱是大椎、陶道、身柱、左右風門。這是先生的得意之作。 三角形的作用 背部的穴根很多,相連接的便是三角形。在臨床診斷中可以就癥狀部位畫出多個三角形。這樣有了根據(jù),便不致迷失方向。 (1936.8.28) 孔最 能治痔瘡。因為是肺經之郗,治肺病也應有效??鬃顬槭裁茨苤沃摊彛驗楦亻T是魄門,魄是肺之氣,故知肛門屬肺。 經絡穴應用之呼吸 先生:在此處者以此處為之,在彼處者以彼處為之,在此處者以彼處為之,在彼處者以此處為之。 意思是:此處有反應的病,可治此處,也可治彼處;彼處有反應的病,可治彼處,也可治此處。補瀉迎隨。 (1936.11.29) 產后之淤血 產后淤血不凈,灸期門可下。月經閉止時,如用血海無效,灸期門即通,可能是肝經絡陰器的關系。 針感 針膈俞期門有感,針肝俞往章門,針脾俞往京門。針感是一個一個傳過去的。脾募之章門,入于肝經,實為趣事。針脾俞往京門,是腎之募,由此可知從脾到腎的關系了。
一○ 一九三七年筆記 (1937.2.27) p.171 小兒病和命柱 小孩7歲以內者,命門主治胸部以下之病,身柱主治胸部以上之病。命柱之外不可用(?)。命柱是命門和身柱的簡稱。 筋縮和巨闕 筋縮在肝俞的中央,重要之穴?;颊咚票焕K索捆縛時可用,但癲癇、癔病、抽筋等不宜用。抽筋用巨闕可以松弛。巨闕又可治腰曲。陽陵泉和巨闕一樣有和緩作用。 (1937.5.29) 取穴之秘訣 必要時取用,不必要時不用。 病氣的行動 從腎抵肝時,現(xiàn)于至陽。順序是走腎、大腸,入表期門,出膏肓,至八椎下。途中經過膈俞,現(xiàn)于膈俞,灸膈俞可將病氣逆逐出去。 八椎下 要穴,解決一切疾病不可少。道書說病入于肝膈之間,歸于肝膈之間。此穴應加入督脈之中。古人也很重視。(圖97) (1937.7.4) 治穴的選擇 身體違和,一定現(xiàn)于體外的經穴,其反應系統(tǒng)為經絡,應取有特殊的反應點來作為治療經穴。 無言之感化 澤田會記 黃帝謂取太極勿顧枝葉末節(jié),我所以將一切均歸于一?,F(xiàn)在將肝脾腎三焦著重于一原之太極,使治療法則出于自然,是很有意義的。 澤田派之典型 跋 1943.6 摘編小結: 日本澤田派常用經穴少而精,有說80多穴,有說100多穴,見以下腹背部和手足部的常用穴分布圖:(圖2) 這些穴位與中國國標頒布的經穴圖基本一致,少數(shù)穴位按照澤田派的實用經驗提出了一些調整,但萬變不離其宗。 |
|
來自: Seisman > 《自我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