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BCBA),新西蘭注冊心理學家,美國愛荷華大學BCaBA課程講師及實習督導導師。擁有多年從事自閉癥早期干預以及行為干預工作的經(jīng)驗。 利用環(huán)境變化來降低問題 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 在ABA的行為干預中,始終強調(diào)當行為發(fā)生時要或忽略或堅持指令。這些個原則,在實施的過程里,首先看到的變化是行為的加劇而并非減少。原因很簡單,一個行為一直都可以達到某個目的,但突然之間竟然不管用了,這個時候人的選擇是更用力些(對于孩子來講,鬧得更兇些),探測是不是可以達到原目的。在探測后發(fā)生達不到目的,該行為就會減少,也就是慢慢達到行為干預的目的了。舉個平常的例子,用一定的力度推門,門會打開;某天,還是用一定的力度推門,門沒有打開,這個時候我們會自然選擇用多點力再推,看看門會不會開。如果門沒有開,才會去想其它的辦法。只是一次的經(jīng)驗并不足以完全讓我們放棄這扇門,但凡有機會的時候,我們一定還會再去試著推幾次。如果門一直打不開,我們才會真正放棄從那扇門走,而在那時,新的通道才有機會被加固起來。對于父母來講,要在孩子在哭鬧中堅持打贏這場仗是有難度的,這個難度在于心理:大部分的父母不能忍受讓孩子哭上大半個小時不去管;家里有老人的,更是會心疼孩子,從而責怪孩子的父母過于嚴厲。同樣的道理,ABA的原則讓人覺得不夠人性。然而,我個人的體會,行為干預最為有效的就是ABA的方法,且這種有效是長期的。同時,從最簡單的ABC行析來講(行為前環(huán)境-行為-行為后環(huán)境——Antecedent-Behaviour-Consequence),ABA的行為干預原則從來不止于在行為發(fā)生時,而是需要從ABC這三個角度全方位地去展開實施,才能達到最理想的干預效果。上一步,講到了ABC中的C,在行為發(fā)生時的基本應對原則。這一步,我們講A,我們要怎么樣做來避免行為問題的發(fā)生。所謂的避免,并不是父母通過一味地退讓、滿足孩子的需求來避免問題行為,而是通過退讓、滿足孩子的需求來建立一個相對平衡的干預環(huán)境,在平衡中慢慢建立孩子的行為。換句話說,我們先把那些刺激行為發(fā)生的因素從環(huán)境里抽走,然后再一點一點地介入回來,讓孩子有一個學習適應的過程,讓好的行為有一個建立鞏固的過程,讓行為干預可以在一個相對緩和的關系里展開。在行為第一次發(fā)生前,我們通常并不知道某環(huán)境會導致該行為,所以沒有辦法預防。當行為發(fā)生后,通??赡苄枰l(fā)生幾次,我們才會總結出來,在某個環(huán)境里,孩子會用行為問題來堅持他的要求或抵抗父母的指令。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改變環(huán)境、改變刺激行為發(fā)生的前導因素來減少問題行為的發(fā)生的可能性——這里講的是減少發(fā)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完全避免行為的發(fā)生。一、實物強化行為(當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孩子通過行為問題來得到他想得到的東西)l 知道孩子會在某個時間想要某個東西,在孩子提要求前就計劃好如何滿足孩子的需求(這樣控制權就掌握在你自己手里)比如:孩子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一定要到電腦店里看一會兒電腦,如果不去看的話,就躺地哭鬧。事先計劃好路線,和孩子講好條件,放學后到哪里看電腦、看多少時間等。如果孩子能按照講好的條件進行,夸獎和獎勵孩子,并且答應下一次還讓他去看電腦。l 在拒絕孩子的要求時,盡量不用“不”字,而用正面的語句告訴孩子什么時候“可以”。比如:在晚飯前,孩子要吃冰激凌;你覺得吃了零食就吃不下晚飯了,所以不應該給。可以對孩子說“先吃晚飯,然后再吃冰激凌”,而不是簡單地說“不行”。二、注意力強化行為(孩子通過做一些不正確的事情來獲取家長的注意力)l 在問題行為發(fā)生前主動給孩子正面積極的注意力。觀察孩子能獨處多久,并以此為基數(shù)來決定給孩子注意力的頻率;這個頻率隨著干預過程的進展是可以慢慢降低的。比如:孩子最多能自己玩兩分鐘,然后就會找爸爸媽媽的注意力了。要減少孩子通過做一次不適當?shù)氖聛慝@取孩子的注意力,父母就要在行為發(fā)生前給孩子注意力。所以,差不多每隔兩分鐘左右,父母要與孩子互動一下。這個互動可以是很簡單的一句話、一個動作??梢詥栆幌潞⒆釉谧鍪裁?;可以告訴孩子你在做什么;可以給孩子一個力所能及的簡單指令;你并不需要陪著孩子,你只需要讓孩子知道你在忙但仍然是關注他的?!谶@里,基礎時間間隔是要根據(jù)每個孩子的個人情況來確定的;對于小年齡的孩子,可能需要更高的頻率;對于年齡稍長的孩子,需求的頻率會低一些。l 在你即將忙于某件事而無法給孩子注意力之前,提前告訴孩子,如果有可能的話,安排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或是他感興趣的事。比如:接到朋友的電話,可能會聊一會兒。告訴孩子,媽媽要講一會兒電話,你要不要看一會兒電視/玩一會兒電腦/玩一會兒(孩子喜歡的)玩具。如果講電話的時間很長,在過程中千萬不要忘了抽時間夸夸孩子。三、逃避強化行為(孩子通過問題行為來逃避被要求做的任務)l 孩子不喜歡做某些任務,最大的可能性是孩子覺得這個任務很難。所以,當某個指令經(jīng)常引起孩子的逃避行為時,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降低任務難度,提高輔助的幅度。例如:教孩子穿珠子,孩子如果一直失敗會變得非常沮喪,并且不想再做這個任務??梢酝ㄟ^買洞大一些的珠子或木塊,用質(zhì)地硬一些的繩子來降低任務難度;可以通過手把手的輔助來確保孩子完成任務。在孩子的能力有能力做的時候,再慢慢撤銷輔助、慢慢提高任務難度。l 有的時候,家長會覺得這個任務并不難,孩子完全有能力完成。但不要忘記,我們需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來考慮和感受,有的時候確如家長所言,難的并不是任務本身,而是孩子“認為”或“感知”這個任務很難,從而在潛意識里就排斥去做這個任務。例如:孩子可以做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媽媽要孩子做20道題,半頁紙滿滿的。孩子會覺得難(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做完那么多題),從而不想做。可以把20道題分成4小頁,每頁5道題。當孩子能順利完成每一小節(jié)任務的時候,他們的自信心就會慢慢建立起來,排斥感自然就減少了。l 有的時候,孩子有他們自己更想做的事,所以不愿意做父母給的任務。在這個情況下,要提前給孩子通知,并且盡量用“先……再……”的積極指令。比如,孩子在玩玩具,不想洗手吃飯。提前給孩子通知:我們馬上要吃飯了,你準備把玩具收起來。過幾分鐘,給孩子指令“我們先吃飯,然后再玩玩具”,并且輔助孩子把玩具收起來。四、自我刺激行為(行為由于身體內(nèi)在的某種刺激需求得到滿足而被強化)| 針對相應的刺激需求,介入適當?shù)挠螒蚧蚧顒觼碜尯⒆訚M足相似的刺激需求比如,孩子喜歡滿屋子跑跳,可以考慮給孩子買個蹦床,讓孩子在蹦床上跳;比如,孩子喜歡摸粘膩的東西,可以讓孩子玩像皮泥、沙泥之類的玩具;比如,孩子喜歡用鼻子去聞東西,可以收集各類味道的東西,替孩子設置一個“聞氣味”的游戲時間或游戲角落;等等。| 如果找不到滿足類似刺激需求的適當活動,則可嘗試介入其它的強化物,但必須是孩子非常感興趣的東西。1.行為前環(huán)境的變化,是降低問題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而并不能完全避免問題行為的發(fā)生。它的主要作用是為行為干預建立一個良性的切入,以盡可能地讓孩子在緩和的環(huán)境中學習新的好的行為。2.通過行為前環(huán)境的變化而降低了行為的頻率,并不代表問題行為得到了干預。也就是說,問題行為還是存在的。然而,因為問題行為發(fā)生的頻率降低了,問題行為被強化的次數(shù)或可能性也就降低了,從而使行為干預方案更見效果。3.通過行為前環(huán)境的變化,問題行為發(fā)生的頻率相對減少,父母的壓力會小很多,從而使得父母有能力著重于如何教孩子新的好的行為,而那個部分是行為干預最關鍵的一步。 -完- 點擊查看行為干預系列篇: 第一步: 4步輕松掌握“熊孩子”的問題行為要告訴家長什么! 第二步: 要讓孩子服從指令,就不要對他說這幾句! 第三步: 面對孩子的問題行為,家長做到這些了嗎? 回復以下對應數(shù)字獲得文章推送: 7 賈美香:孤獨障礙兒童的青春期常見情緒問題及處理對策26 黃偉合:社會觀念的更新與自閉癥事業(yè)的發(fā)展17 20年康復訓練, 自閉癥兒入讀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24 中國50家"孤獨癥康復機構"統(tǒng)一培訓,1500教師將持證上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