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溪 文 學 第 261 期 沒在其他微信公眾號首發(fā)的文字均可。拒接一稿多投。 抖音里的故鄉(xiāng) 文/黃霜 抖音里的故鄉(xiāng),鳥語花香,熟悉的村道,涌上我的心頭,這是我故鄉(xiāng)的一角。讓我懷念在故鄉(xiāng)的日子,在故鄉(xiāng)歡樂的時光。 這村莊,是我高祖父壬英公和他的兄弟琳英公、富英公從廣西省梧州府蒼梧縣長行鄉(xiāng)下頭保榮垌村搬遷到寨景村(當時叫蛇景)開基立業(yè)的地方,至今已接近二百年的歷史了。故鄉(xiāng)祠堂的大門遙遙望著祖先離開的地方榮垌,雖然這里離榮垌幾公里,但這里青山隱隱水迢迢。榮垌,顧名思義,是榮歸故里的意思,后來,不知為什么,改成橫垌? 且不說,故鄉(xiāng)有多美,詩人艾青說過:“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也是,她在抖音里寫道,物是人非,童年就在這長大的。我則在寫下評論:“你怕不是在這里長大的?我就是在這個村莊長大的。的確,她是嫁來的,要是說她從這里長大是不合適的,應該從這里開始成熟,開始變老,才真。抖音里的背景音樂《看我躍馬揚鞭》,讓我想起老祖宗的認親詩:“駿馬堂堂出異方,任你隨處立綱常。年深外境猶吾境,身在他鄉(xiāng)即故鄉(xiāng)。歲久莫忘親命語,晨昏須薦祖宗香。但愿蒼天垂庇佑,三七男兒總熾昌。” 打開族譜,清風撲面而來,我何去何從?水有源,樹有根。 故鄉(xiāng)的青山,路倫的格木見證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與老去,一代又一代人走出故鄉(xiāng),安居廣東順德深圳,梧州龍圩,以及鎮(zhèn)上,包括百色。 倒塌的泥房,是故鄉(xiāng)最美的奇觀,如今荒草萋萋,沒過人頭,熟悉的小道被雜草堙沒。和童年的故鄉(xiāng)相比,這里哪是故鄉(xiāng)?再過一百年,估計搬遷的人會越來越多,不,在這幾十年間,從祠堂到新屋,就搬走了大量的人,從兄弟分家到外地安居的人越來越多。新屋的人,無疑是最成功的,他們的祖輩從琳英公開始就是做生意的料,他的后代多數(shù)是做生意起家的。 我?guī)е蓡枂柌?,間頭角(間頭角是村池塘的名字)那些人的屋,怎么叫新屋?伯娘告訴我,他們起初做生意,得了錢,就在間頭角附近最先建房子,搬移原來的祠堂,祠堂本來就是間很大的房子,有天井、禾地、房間構(gòu)成,在銅鑊大山還有土匪的時候,鄰村的人常把牛牽到村里來,以免牛被搶走。還有三重門,門樓面向三峰,可寓意人才輩出,人才還是出了的,解放時期,裕梁大伯從廣州南方大學畢業(yè)后,1951年分配到廣西百色工作,最后一次回鄉(xiāng)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未,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過,終老百色。據(jù)說,還有一個叫黃金德的人,因為某些原因,告兄弟叔伯的狀子,輸了,被逐出了族,所以在部隊里開過飛機,在族譜里也沒有記載。與我同展字輩,在六十年代被暗殺了。 故鄉(xiāng)喲,你來我的夢里,我可想在你的懷中睡去。近幾年來,我回鄉(xiāng)的步伐慢了,少了,因為工作的緣故,我不?;乜纯?。 不同的是,童年的故鄉(xiāng),道路雖有牛糞豬屎,唯獨沒有青草,但還是干凈,因為都種上玉米芋頭瓜果蔬菜等。如今,一些農(nóng)作物沒有了,道路變荒了,牛糞豬屎沒有了,反而不干凈了,因為沒有人打掃了。 作者簡介 黃 霜,男,漢族,1983年11月出生,廣西梧州市龍圩區(qū)大坡鎮(zhèn)人。梧州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2005年7月畢業(yè)于廣西河池學院中文系。2003年開始發(fā)表作品。作品散見于《詩潮》,《微型詩》、《西江月》、《廣西工人報》、《賀州日報》,《梧州日報》等。 關(guān)于我們: 顧問:申平 主編:毛小玟 副主編:金文發(fā) 視編:李修鵬 編委:小陽、梁漢林、黃嘉蘭 主播:葉志平、莊建慧、葛奎兵’ 評刊:汪良媛 關(guān)于福利: 歡迎來稿 。打賞所得全歸作者。 另打賞金額低于五元(含5元)不發(fā)放,用于平臺管理。朗讀文,打賞按作者,誦讀者五五分。音畫視頻制作文,打賞按作者,誦讀者,制作者平分。 打賞七天后紅包方式發(fā)放。七天后未到賬或打賞均不處理。 投稿范圍:美文、詩詞、小說、歷史、音畫、娛樂、攝影,書畫,文學評論等 投稿注意事項:自選原創(chuàng)作品,最好已經(jīng)在紙刊發(fā)表過的。未在公號發(fā)過的文稿,百字內(nèi)個人簡介,直接粘貼。長篇小說可以附件形式。拒絕一稿多投。投稿后請主動加微信:1310335703.聯(lián)系。 投稿請在主題欄注明投稿龍溪文學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