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夢澤范圍示意圖 可以肯定地說,古云夢澤的消亡,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衍生“惡果”。 秦漢征伐,戰(zhàn)火烽煙加劇了自然植被的破壞,水土流失加劇,長江、漢水里泥沙增多。江漢三角洲在泥沙作用下不斷地向東推移,云夢澤被不斷壓縮、割裂,形成眾多大大小小的湖泊。斯時,這些湖泊尚有大量的水道和荊江相通,可起到汛期天然調蓄作用。 唐宋時期,圍垸造田與河湖爭地活動頻繁。為開發(fā)肥沃的江漢三角洲,抵御洪水的侵襲,人們開始在荊江沿岸以筑堤方式來約束江水。至元朝時,荊江段已形成“九穴十三口”的分流局面,洪水期上游的巨量來水通過這些分水口進行自然調節(jié)。 荊江河段示意圖 明清時期,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沿江的堤防水平更高,傳統(tǒng)的土方堤壩被改造成石堤。 明朝成化至嘉慶年間,荊江北岸的穴口全被堵住,南岸保留太平、調弦兩口,上至堆金臺(荊州城西北六十多里),下至監(jiān)利縣拖茅埠,長達124公里的江堤被連成一體,這就是著名的萬城大堤,也叫萬安大堤。 荊江大堤 為加強荊江大堤的管理,明隆慶元年(1567年),還專門設了堤甲法,以民夫修守,北岸7300余人,南岸3800余人。 清朝時延續(xù)明朝的做法,荊江兩岸的堤防不斷延伸加高,北岸江陵、監(jiān)利和沔陽境內的江堤長達600余里,南岸江陵、公安和石首境內的江堤長達300余里。 荊江河段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長江發(fā)大水造成大堤潰決,江陵城被淹沒。為堵塞決口,加固堤身,乾隆皇帝特撥200萬兩庫銀專款,并設石尺水志,規(guī)定堤防保固期限,改民堤為官堤。 斗轉星移,伴隨著泥沙沉積,江漢平原的地勢逐漸抬高,加上江堤的阻擋,汛期巨量的江水只能另覓出路,轉向南岸地勢較低的洞庭湖。 歷史上的幾次大洪水,古籍里均有記載一一 清朝咸豐二年(1852年)和咸豐十年(1860年)大洪水,藕池決口; 同治九年(1870年)和同治十二年(1873年)大洪水,松滋決口。 松滋河 藕池河 幾次江堤決口形成藕池口和松滋口兩個新的分水口,并沖出了兩條河流:藕池河和松滋河。加上原有的太平口、調弦口,形成了荊江南岸四口分流入洞庭的局面。 宋朝之前,荊江分水口主要在北岸。元、明之后,就主要轉至南岸了。 云夢澤正是在南朝至唐宋時期逐漸消失,江漢平原形成。云夢澤地域留下星羅棋布的湖泊,使湖北成了“千湖之省”。 江陵縣郝穴:石牛磯江段 云夢澤消失以后,擔負起接納長江洪水分流調蓄重任的,乃煙波浩渺的洞庭湖。只不過,洞庭湖取代云夢澤的過程相對緩慢,在很長年限內它和荊江、云夢澤是連在一起的,故洞庭湖古時稱謂也叫云夢。 洞庭湖灘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