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對國產劇套路深惡痛絕的嗎? 長跪必下雨,女扮男裝永遠認不出,摔下懸崖必定遇到高人…… 說“別殺我”的一定會死,說“你殺了我吧”的就永遠死不了。 小情侶吵架,一個說“你聽我解釋”,另一個就非“不聽”。 也不知道誰規(guī)定的,幾十年的國產劇都是這個套路。 狗血、套路、拖沓、注水、毀三觀…… 對國產我已經準備了一籮筐的吐槽,滿屏的彈幕都裝不下我的口水。 好了,現在不用我們動口了,因為有人替你下手了—— 《導演對我下手了》 2019.5.6首播 近幾年,人們對長劇越來越沒有耐心了。 騰訊的調查顯示,35%的用戶在7分鐘內棄劇,40%的用戶會在第三集棄劇。 2013年,一部制作粗糙的網絡短劇《萬萬沒想到》橫空出世,一下子成為當年的爆款。 這部劇在每集5分鐘的時長里極盡諷刺、惡搞之能事,成為后來短劇效仿的對象。 隨著短視頻的發(fā)展,迎合短視頻用戶習慣的豎屏短劇被推向了風口浪尖。 2018年的《生活對我下手了》就打響了豎屏短劇的第一槍。 網絡主播“照騙”打臉、明星遭受網絡暴力患上「不會生氣」的怪病、工作受甲方爸爸折磨、售貨員激將法售貨技巧…… 幽默諷刺的手法,過于真實的內容,或多或少道出了生活的某些真相。 《生活對我下手了》成功后,導演李亞飛適時推出了他的系列第二部《導演對我下手了》。 對于這部全新的短劇香蕉姐只有一句話想質問一下導演: 說,笑死我對你們有什么好處?。?/strong> 全劇共32集,每集5分鐘,以戲劇、夸張的方式,拆穿武俠、懸疑、青春、喜劇等國產影視類型中令人深惡痛絕的套路。 整體看下來快樂沙雕無壓力,超級適合下飯。 本劇吐槽,卻又不是浮夸的惡搞,而是把吐槽附著在共鳴上,達到讓觀眾會心一笑的效果。 民國劇有一種套路:祥和的大戶人家,隨處滋生狗血情節(jié)—— 苦命的女主,刁蠻的姨太太,陰差陽錯的相遇,父輩子輩的情感糾葛剪不斷理還亂。 第二集《民國苦情戲》中,李婷兒進入孫府當丫鬟,老爺對她有好感,少爺鐘情于她,所有人都跟被下咒了似得護著女主,除了夫人。 女主伺候夫人洗腳時,夫人甩了女主一巴掌,女主鼻血瞬間流了出來。 此時,敘事節(jié)奏突然被打斷。 飾演李婷兒的女演員突然跳出來,跑到分屏上吐槽: 怎么一巴掌就流血了導演? 演員在分屏說話,代替觀眾的彈幕吐槽,可不是嘛,一巴掌就流血,這也太不符合邏輯了。 既然如此,導演下手整改唄。 一巴掌流血不合理,那就連扇4巴掌試試。 雖然夸張,但你會發(fā)現,改成4巴掌后,嚴肅的民國劇瞬間變成搞笑劇了。 這就是調皮的導演想表達的:如果不按以往的套路,故事很難進行下去。 怎么講? 一巴掌下去如果不流血,好像削弱了戲劇沖突;一巴掌就流血不完全符合邏輯;好幾巴掌流血呢,就變成搞笑劇了。 于是,為了服務故事,影視劇只好犧牲事理邏輯了。 這部劇表達了兩種聲音,一種是主流觀眾的意見,吐槽國產劇套路; 另一種是影視從業(yè)者的困境——在新穎與戲劇性之間的權衡。 導演沒有做評判,而是用搞笑怪誕的方式將故事呈現出來,觀眾在5分鐘的時長里,笑了也思考了。 武俠劇中的英雄,總是崇高的,戰(zhàn)無不勝的,且義薄云天,兄弟情深。 這部短劇用金庸劇中的經典橋段來消解英雄主義。 第十集《反派傳》中,常風用“削龍十八掌”贏了反派,演員提出質疑: 導演我覺得是他的背景音樂比較厲害。 既然如此,導演下手整改唄。 反派的背景音樂變厲害了,反派就能贏嗎? 是的! 說起來這就是套路了,也不知道誰規(guī)定的。 武打的背景音樂就像足球賽的解說一樣。 球員帶球突破的時候,解說員情緒高昂,語速變快,最后球成功踢人對方球門,解說員最后撕裂一聲: 球進了??! 所以香蕉姐猜想背景音樂大概是為了讓觀眾的情緒跟著音效一起越提越高,最后“打贏了”,情緒到達頂點。 這是符合人的心理進程的啊,音效師要叫屈了:我有什么錯??? 在武俠這個沒有交友軟件的世界中,只需一壺酒或是一句贊美,就能交到過命的朋友。 他們的兄弟情維系著整個武俠世界的平衡。 部分請自動對標《天龍八部》。 第十四集《結拜篇》中,本劇就利用這一套路,讓大俠見一個結拜一個。 love&peace,最后架也不打了,因為反派也成了他的兄弟。 演員的吐槽:結拜這么隨意的嗎? 導演輕飄飄來了一句:因為他們是性情中人啊。 《導演對我下手了》正是將經典劇中的名場面解構成種種爆笑點: 為什么偶像劇總有女二亂入? 為什么男主要等女主十年,那他早干嘛去了? 為什么古裝劇重傷不治總有神醫(yī)相助? 一集只有5分鐘,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賣關子、抖包袱,起承轉合一應俱全。 香蕉姐從這種戲謔、游戲性的表達中看到一種不滿足。 首先,觀眾的不滿足。 觀眾的不滿由來已久,從在某站很火的《中國電視史》就能看出來。 《中國電視史》本是王偉忠制作,1986-1994年在臺灣綜藝播出的一個單元節(jié)目。 它以吐槽影視劇套路的方式達到反套路的效果。 2014年,《中國電視史》被某站引進,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火了。 可見觀眾多有共鳴啊! 二三十年了還這么有共鳴,可見不是時光未曾變換,而是我們的電視劇一直停滯不前。 幾十年電視經驗得來的「套路」固然可以讓故事更具戲劇性和張力。 但長久這樣下去,失去觀眾是遲早的事。 然后,影視內容制作的不安現狀。 去年大火的日本電影《攝影機不要?!罚瑳]有臉熟的明星,沒有恢弘的制作,起初只能在小影院上映,最后卻成為受全民追捧的年度黑馬,以18萬的制作成本撈回了1.8億人民幣的票房。 贏就贏在創(chuàng)意。 影片的前37分鐘基本是一個垃圾喪尸片。 37分鐘后,畫風一轉,將前37分鐘拍攝的過程呈現出來。 在緊張好笑之余,讓觀眾恍然大悟,也有一點點的心酸和感動。 《導演對我下手了》實際上也有類似自我解構的因素。 演員、導演的亂入,劇情的臨時整改,結尾拍攝過程的呈現,都是對一段完整影視內容的解構。 新鮮之余,也給觀眾留下思考的余地。 這類豎屏短劇的興起,也是傳統(tǒng)視頻網站向短視頻搶奪“觀眾碎片化時間”的一種選擇。 想想其實有點心酸。 不是說《生活對我下手了》《導演對我下手了》不好看,市場需要這樣新鮮的血液,而是它背后反映的生活現狀讓人心酸。 我們正處于一個「速食消費時代」。 “倍速播放已經稀松平常,短視頻更是讓每個人異化成只有幾十秒耐心的速食主義者,又臭又長的注水劇成為眾矢之的。” 人們浮光掠影地收集來自四面八方的消息,消耗著一天又一天的時間,最終發(fā)現留在腦子里的東西少之又少。 短劇幾分鐘的時長,像《導演對我下手了》這樣融合趣味、搞笑與發(fā)散思考于一體的還是很難得的,不過相比高質量長劇總顯得輕浮、討巧。 即使這樣,在眾多粗制濫造、套路滿滿的國產劇中間,你還剩下什么選擇? 香蕉姐還是會選擇優(yōu)良的短劇來調解生活的壓力。 參考文章: 1.都在講豎屏短劇站在風口,“抖音化”泡面番真有這么大魔力嗎? (想看的,愛奇藝有) 優(yōu)良的國產短劇 更需要大家的“在看”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