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陵寢內(nèi),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座昭陵有名的神功圣德碑亭,又名“大碑樓”。它建成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為方形重檐歇山式,四面各開一個拱門,下有須彌座式臺基,中間豎立一石碑,碑上首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 碑亭兩側(cè)有望柱,望柱的柱體為八棱形、紋飾為云紋、頂端裝飾桃形物。過碑亭,神道東西兩邊各有兩座三開間歇山頂建筑,都是當(dāng)年準(zhǔn)備祭祀用品的地方。 碑亭正對面,就是隆恩門,隆恩門是方城的正門,過隆恩門進(jìn)入方城,它是昭陵的主體部分。 正前方就是昭陵的正殿即隆恩殿。它是方城的中心建筑,前有隆恩門,后有明樓,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樓,猶如眾星拱月一般,顯得異常雄偉。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崗巖臺階為底座,以金光閃閃的黃琉璃瓦為屋頂,再加上畫棟雕梁、金匾紅墻,顯得異常華麗。它是用來供奉清太宗皇太極和皇后神牌的地方,也是舉行朝祭大典的場所。 隆恩殿后面有二柱門和石祭臺,石柱門也稱照牌,因門兩側(cè)有二根三丈高的方形石柱,又稱二柱門。石祭臺,又稱石五供,五供上雕刻著云、龍、獸面紋。祭臺上雕刻八寶、暗八寶以及柿子、如意、凈瓶等各種吉祥圖案。供奉的香爐的爐頂,花瓶內(nèi)的花和燭臺上的蠟均為石制,象征著皇陵香煙永旺,神火不滅,仙花常開。 穿過券洞門就進(jìn)入月牙城,城因形狀如同一彎新月,故名“月牙城”。 月牙城兩端各有一座磚砌的轉(zhuǎn)向蹬道,拾級而上可達(dá)明樓和寶城。明樓是陵墓的標(biāo)志,是太宗文皇帝的碑樓。明樓內(nèi)立有一塊用漢白玉制成的墓碑,碑高約6米,碑額浮雕二龍戲珠,碑身用漢、滿、蒙文鐫刻著“太宗文皇帝之陵” 明樓是昭陵的最高建筑,可以俯視昭陵全景。 月牙城上,可以俯視昭陵全景。 寶城也叫“團城”,中間突起的圓形墳堆就是寶頂。下面就是地宮,寶城的城墻上建有垛口和女兒墻,形如小城,所以叫寶城。 |
|
來自: 梁溪鏡明 > 《北國風(fēng)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