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顥才情比李杜
后人論及盛唐詩人,李白、杜甫首當其沖,還有王維、孟浩然、王之渙、王昌齡等也頗負盛名。而對崔顥其人,人們則所提甚少。然而論詩意才情,崔顥絕不在李白、杜甫之下,他的那首《黃鶴樓》七律,就堪稱曠世絕作,連李白那樣侍才傲物之人,在讀了崔顥這首詩之后也深感自愧弗如。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首七律的大意是:傳說中的仙人早已乘黃鶴離去,只留下了這座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回來,唯有悠悠的白云千百年來依然飄浮在空中,不因黃鶴離去而有所改變。晴天里,隔著江水,漢陽城的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也長滿了茂盛的芳草。時已黃昏,何處是我的家鄉(xiāng)?煙波浩渺的大江令人生起無限的哀愁!
崔顥(公元704—754年),汴州(開封)人,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進士,天寶中任尚書司勛員外郎。他才思敏捷,長于寫詩,系盛唐詩人。《舊唐書.文苑傳》把他和王昌齡、高適、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終不得志。此詩為詠黃鶴樓的名篇佳作,即便是大詩人李白,在興致勃勃登樓準備題詩之際,讀了崔顥此詩后也只好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因為崔顥的詩實在太高妙了,他將黃鶴樓的歷史傳說與人生的感嘆寫得如此空靈,如此真實,不僅情景交融,而且時空切換自然,意境深遠而又不晦澀,猶如信手拈來,讀之若行云流水,一瀉而下。
首聯(lián):“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起筆從黃鶴樓遠古的傳說寫起,昔日的仙人子安早已經(jīng)乘著黃鶴離去,只留下了這座空空蕩蕩的黃鶴樓。對遠古傳說的追溯,既令讀者想知道黃鶴樓的來歷,也無疑是為黃鶴樓罩上了一層神奇虛幻的神秘色彩。
頷聯(lián):“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無論從律詩的格律還是從意思上看都是承首聯(lián)而來,仙人乘鶴而去了,而且再也沒有回來過,在這漫長的歲月里,天空的白云依然飄來蕩去,并沒有因黃鶴一去不返而有所改變。在詩人的筆下,“白云”也仿佛有了情感,有了靈魂,千百年來朝來夕往與黃鶴樓相伴。
頸聯(lián):“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兩句筆鋒一轉(zhuǎn),由寫傳說中的仙人、黃鶴及黃鶴樓,轉(zhuǎn)而寫詩人眼前登黃鶴樓所見,由寫虛幻的傳說轉(zhuǎn)為實寫眼前的所見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漢陽城以及清晰可見的樹木,鸚鵡洲上長勢茂盛的芳草,從而描繪了一個空明、悠遠的畫面,為引發(fā)詩人的鄉(xiāng)愁設置了鋪墊。
尾聯(lián):“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時已黃昏,何處是我的家鄉(xiāng)?煙波飄渺的大江令人生起無限的鄉(xiāng)愁!這是詩人所感,感嘆人生,感嘆鄉(xiāng)愁。至此,詩人的真正意圖才顯現(xiàn)出來,吊古是為了傷今,抒發(fā)人生之失意,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懷。
全篇起、承、轉(zhuǎn)、合自然流暢,沒有一絲斧鑿痕跡。詩的前四句是敘仙人乘鶴的傳說,寫的是想象,是傳說,是虛幻的;而后四句則是寫實,寫眼前所見、所感,抒發(fā)個人情懷。將神話與眼前事物巧妙融為一體,目睹景物,吊古傷今,盡抒胸臆,富含情韻,飄逸清新,一氣貫通。
崔顥才思敏捷,長于寫詩,《舊唐書·文苑傳》把他和王昌齡、高適、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終不得志,因而歷史上對他的記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關他的傳說和故事。舊《唐書·崔顥傳》里對他記述也非常簡略,連他文學上的成就也未提及,實屬憾事。
評價一個人在文學上的地位,不僅要看其作品的數(shù)量,更要看其作品的質(zhì)量。崔顥雖然留存后世的作品不多,但我以為有他《黃鶴樓》一首就夠了。此詩寫得意境開闊、氣魄宏大,風景如畫,情真意切。且淳樸生動,一如口語,不能不令人嘆為觀止。這首詩不僅是崔顥的成名之作、傳世之作,也為他奠定了一世詩名的基礎。《唐詩三百首》是后人對唐詩的選集,把崔顥這首詩列為七律詩中的第一首,可見人們對此詩的器重。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記李白登黃鶴樓本欲賦詩,因見崔顥此作,為之斂手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贝苏f或出于后人附會,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為也決非子虛烏有。李白寫的有關黃鶴樓的兩詩,或許就是證明:一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绷硪皇诪椤杜c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眱稍姸寂c黃鶴樓有關,皆有崔詩的影子?!稖胬嗽娫挕罚▏烙穑┱f:“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弊阋哉f明崔顥的才情不亞于李白、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