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中,古董基本上都很值錢,如果是一些年代久遠的古董,其價值則更不用說了。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古董之所以值錢,絕不僅僅只是因為它的年代而已,還有古董本身存在數(shù)量的多少和做工是否精細等。 就拿古代流傳下來的銅錢來說,它們存在的數(shù)量非常之多,所以實際上它們并不值錢。還有一些做工粗糙的陶瓷等器皿,也同樣不值錢。反之,如果是一件年代久遠,且做工精美、數(shù)量極少的古董,那么自然是價值連城。 當(dāng)然,衡量古董價值的高低還有一個維度,那就是,是否有名人為其背書。簡單來說,就是制造這件“古董”的人是不是當(dāng)時的一個名人,就好像唐伯虎的《落霞孤鶩圖》一樣,不僅畫得好,還有唐伯虎這樣一個大才子為其背書,其價值自然不言而喻。 就拿我國近代書畫大師齊白石來說,他的書畫作品,就屢屢被拍出上億元的天價。 齊白石,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后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等。1864年出生于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齊白石是我國近代的繪畫大師,同時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齊白石擅長畫花鳥魚蟲、山水人物,其筆墨雄渾,色彩濃艷!他筆下的魚蝦蟲蟹,更是妙趣橫生,寓意非凡。 齊白石一生創(chuàng)作了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比如我們熟悉的《蛙聲十里出山泉》、《墨蝦》、《山水十二條屏》等。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山水十二條屏》在北京保利2017年的秋季拍賣會上,更是拍出了9.3億元的價格,一躍成為當(dāng)時全球最貴的藝術(shù)品。 既然齊白石老人的作品那么值錢,那勢必就會有人打打擦邊球,搞點贗品來售賣,以此牟利。有些甚至更過分,他們打著齊白石的名號四處招搖撞騙。 因此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在一些鑒寶節(jié)目上,有些專家在看見齊白石的作品時,基本上就會判定為贗品。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齊白石的作品本身就很稀少,且傳承有序,自然不會輕易出現(xiàn)在市面上。 但俗話說:“人有失誤,馬有失蹄”,專家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在一次鑒寶活動中,一個女子拿著齊白石的《楓葉秋蟬圖》前來鑒寶,在鑒定前她就非常肯定這是一幅真跡,到這里來不過是想請專家們評估一下這幅畫現(xiàn)在的市場價值而已。 而當(dāng)專家們拿到這幅畫的時候,反復(fù)研究,無論是從紙張,還是書畫風(fēng)格,亦或者是筆墨等,都與真跡相似。然而,在最后宣布鑒定結(jié)果的時候,專家卻說這是一幅贗品。 對于這一結(jié)果,女子有些急了,專家們解釋道: “這幅《楓葉秋蟬圖》創(chuàng)作的年代是1947年,后來齊白石把這幅畫送給了弟子新鳳霞作為結(jié)婚禮物,這屬于傳承有序,如今流落到這名女子手中,肯定就是假的了!” 聽完專家的解釋,女子不由得笑了,隨即便說道:“你們都說這幅畫是假的,那你們可知道我是誰?” 專家們一臉茫然地看著這名女子,女子說道:“我的名字叫做齊慧娟,齊白石是我的爺爺,我家里還有很多這樣的字畫。” 女子的這一解釋,驚住了在場的專家和觀眾,專家們也急忙解釋說: “其實我們一開始就認為這幅畫是真的,但是經(jīng)過大家的商議,認為這幅畫不應(yīng)該流落到外人的手里,所以才判了一個贗品。但是經(jīng)過你這么一介紹,那么這幅畫肯定就是真跡了!” 齊慧娟聽完專家的解釋后,非常高興,并且表示自己前來的目的只是想知道這幅畫現(xiàn)在的市場價格而已,自己并不會將它拿去賣。不僅如此,自己還會秉承家族傳承有序的家風(fēng),將爺爺留下來的這些字畫傳給后世兒孫! 以上圖文素材均選自網(wǎng)絡(luò),如有錯誤或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