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金門寨村張氏家族分二門張珷支派和四門張玹支派兩大支派。本篇介紹金門寨村四門張玹支派。金門寨村四門張氏文化分五部分內(nèi)容:金門寨村四門張氏家族,系出德里張氏四門三世祖張玹后裔。德里張氏祖籍陜西同州雁羌村,即今陜西省大荔縣東埝橋村。元朝末年,張氏始祖仲文公避兵徙居河南府永寧縣(今洛寧縣)邑南金門川德里村。仲文公配黨氏,生一子貴。貴公配德里村陳氏,生四子,琇、珷、珍、玹,兄弟四人,分為四門。明朝中后期,張氏子孫繁衍日眾,紛紛外遷。金門寨四門張氏家族支派,系出德里張氏四門張玹支派,為七世大房祖張稔后裔。七世祖張稔,字汝豐,號金竹,贈通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四川巡撫。配段氏,贈淑人。子一,曰:士益;八世祖張士益,字進(jìn)德,號兌泉,贈通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四川巡撫。配朱氏,贈淑人。有六子,論、講、讃、誥、詔、誦,分為小六門。明崇禎初年九世張論、十世張鼎延父子修建金門寨。九世張論與弟張講、張讃、張?jiān)t兄弟四人遷居金門寨,各自立祖,自成體系,形成現(xiàn)在金門寨四門張氏的四個(gè)支派,繁衍生息,后裔昌盛,迄今傳至25世,3780余人。①張論后裔分布于老城南宅,孫洞村,牛渠、王范、磨頭村、旱岔、園子、宜陽縣張塢鄉(xiāng)蘇陽村等;②張講后裔分布于金門寨、磨頭、寨根村,以及外遷澠池縣城關(guān)鎮(zhèn)苜蓿村、陳村鄉(xiāng)前張莊村等處;③張讃后裔分布于寨根村;④張?jiān)t后裔分布于金門寨、金山廟、磨頭、陳吳廟、陳吳寨、中益村以及欒川縣張村、陜西省西安市、咸陽市、合陽縣、湖北省武漢市、云南省曲靖市、新疆等地。《張氏始祖墓碑》記載:“原籍陜西同州,村名雁羌。”【張玹】:二世祖貴之四子,公生最幼,與三兄終歲拮據(jù),務(wù)勤本業(yè),以昌厥后。配侯氏,子一,曰:銲。為德里張氏四門開基祖。【張稔】:字汝豐,別號金竹,世居德里村。張樸之長子,以孫張論顯貴贈通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四川巡撫。公生于明嘉靖七年歲在戊子(1528年)十月二十九日,卒于明隆慶四年歲在庚午(1570年)六月初二日,享年四十三歲。配段氏,亦以孫論貴贈淑人,生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卒于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壽八十一歲。子一,曰:士益。合葬德里村南祖塋。為德里張氏四門長房祖。【張士益】:字進(jìn)德,別號兌泉,贈中丞金竹公張稔之長子,以子張論貴贈修職郎、行人司行人;復(fù)贈文林郎、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繼贈通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四川巡撫。公夙稟至性,事段淑人以孝聞,讀書好古雅,重儒術(shù),好施樂善,為鄉(xiāng)里所宗。公生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二月初十日,卒于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正月初十日,壽五十歲。配朱氏,封太孺人,進(jìn)太宜人,太恭人,贈淑人。生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十二月十三日,卒于明天啟六年(1626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壽八十一。子五,曰:論、講、讃、誥、詔。初因子嗣難存,曾立如子曰誦養(yǎng)以為嗣。九世祖兄弟六人,分為小六門。長門張論,萬歷進(jìn)士,四川巡撫,遷居金門寨;次門張講,唐山知縣,遷居金門寨;三門張讃,萬歷舉人,順天府治中,遷居金門寨;四門張誥,光祿寺署丞,留居德里;五門張?jiān)t,京衛(wèi)經(jīng)歷,遷居金門寨;六門張誦,儒官,遷居陳吳老寨。九世時(shí)張氏兄弟六人,惟四門張誥后裔留居德里村。(一)張論支派;(二)張講支派;(三)張讃支派;(四)張?jiān)t支派。明崇禎初年張論與張鼎延父子修筑金門寨,公與弟張講、張讃、張?jiān)t遷居金門寨。張論配谷圭村段氏,處士段公諱班之女。張論有三子,鼎延、歷延、世延,俱遷居金門寨。張論三子,分為三個(gè)支派。長子鼎延公后裔為南宅支派,次子歷延公后裔不詳,三子世延公后裔為磨頭村支派。今有鼎延公南宅支派、世延公磨頭村支派,兩支傳后。張論后裔分布于老城南宅,孫洞村,牛渠、王范、磨頭村、旱岔、園子、宜陽縣張塢鄉(xiāng)蘇陽等村,今傳至25世,530余人。【張鼎延】:字慎之,號玉調(diào),張論之長子。明天啟壬戌(1622年)科進(jìn)士,歷官兵、刑、工三部侍郎。公晚年自金門寨遷居永寧城南宅,配上高村廉氏,開封府太康縣訓(xùn)導(dǎo)廉公諱養(yǎng)心之女,子二,曰:琯、璿。【張琯】:字伯潤,號藍(lán)孺,順治乙酉(1645年)拔貢,歷官兗州府知府、淮安府知府。配新安縣呂氏,明南京兵部尚書,贈太傅,謚忠節(jié),豫石呂公諱維祺之次女,封恭人。子一,曰:青藜。【張璿】:字天政,號越青,清順治戊子(1648年)科舉人,順治己丑(1649年)科進(jìn)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歷官吏科都給事中。丁憂,服闋,補(bǔ)禮科都給事中。轉(zhuǎn)湖廣分巡長沙道,裁補(bǔ)廣東分巡嶺南道,裁補(bǔ)江南分巡廬風(fēng)道,以病歸。先聘孟津縣王氏,明東閣大學(xué)士、大宗伯(禮部尚書)覺斯王公諱鐸之次女王相,王相十六歲而亡;配洛陽縣郭氏,大中丞(山西巡撫)仙巖郭公諱景昌之女,崇禎庚辰(1640年)殉寇難,奉旨建坊旌表,誥贈恭人;繼配懷慶府史氏,戶部給事中、潼關(guān)道副使云岫史公諱應(yīng)聘之女,誥封恭人。子一,曰:挺之(開兒)。如子一,曰:掖之(存兒)。【張青藜】:號宿耀,藍(lán)孺公諱琯之子,太學(xué)生。官兵馬司指揮,配郭氏,封安人。子一,曰:昐。【張挺之】:越青公諱璿之子,康熙二十五年丙寅(1686年)科拔貢,援例納同知。配河陽縣薛氏,大宗伯(清禮部左侍郎兼內(nèi)翰林弘文院學(xué)士)行塢薛公諱所蘊(yùn)之孫女,薛公諱所蘊(yùn)第四子從七品京職候選光祿寺署丞薛穎生之長女。子一,曰:晸。【張掖之】:越青公諱璿之如子,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年)科拔貢,配朱氏,子四,曰:煛、昇、昌、景。【張昐】:號東陽,青藜公之子,太學(xué)生。乾隆年間例貢。配金、韋、段、章氏,俱誥贈安人。子四,曰:芝祥、芝瑞、芝馨、芝靈。【張晸】:挺之公之子,康熙已卯(二十四年,1759年)科貢生,援例納同知,例補(bǔ)內(nèi)閣中書。配呂氏。子一,曰:芝鶴。【張煛】:掖之公之長子,雍正年間歲貢生,官唐縣訓(xùn)導(dǎo)。【張昇】:掖之公之次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歲貢生,官唐縣訓(xùn)導(dǎo)。【張昌】:掖之公之三子,乾隆十七年辛未(1752年)科歲貢生。【張芝祥】:昐公之長子,官布政司理問,配董氏,封安人。子一,曰:云從。【張芝瑞】:昐公之次子,候補(bǔ)知縣,配程氏,封安人。子一,曰:云鰲。【張芝馨】:昐公之三子,官山西州判。配郭氏,封安人。【張芝鶴】:晸公之子,邑廩生,配 氏。子一,曰: ,孫永信。鼎延公后裔十二世時(shí)分為中院、東院、西院三支,后裔主要分布在永寧城南宅,有支系遷居孫洞村,牛渠、王范也有零星分布。今傳至24世,130戶,500余人。旋以選元貢入太學(xué),試階得令尹,不就,早卒,時(shí)年三十四歲。配盧氏縣澗西村李氏,明大理寺卿、遼東巡撫李公諱炳之女,子四曰:瓖、璁、瓆、珒。后裔失考。【張世延】:號玉繩,張論之三子,隨父中丞葆一公由德里遷居金門寨。邑廩生,明崇禎十三年(1540年)十二月闖王李自成攻破王范寨,殉難,時(shí)年三十四歲。配偃師縣史氏,舉人史公諱永祀之女,子五曰:瑊、琢、玕、瑍、琿。【張瑊】:號麗昆,玉繩公諱世延之長子,金門寨人。邑增廣生,例授納監(jiān)。太學(xué)生??滴跄觊g遷居磨頭村,葬磨頭村。為磨頭村張氏支祖。公后裔世居磨頭村,稱磨頭張氏。【張琿】:號文吉,玉繩公諱世延之五子,金門寨人。清康熙庚子科【1661年】武舉。配懷慶府濟(jì)源縣范氏,大司農(nóng)(明南京戶部尚書)范公諱濟(jì)世之孫女。乏嗣。取侄捬之承繼。本支張氏自十一世張瑊遷居磨頭張氏?,{公配荀氏,洛陽孝廉(舉人)荀公之女,子四,曰:振之、捬之、棅之、揄之;十二世振之、捬之、揄之俱乏嗣。棅之公,邑廩生,配葛氏,子五,曰:昤、晪、曇、晟、易。兄弟五人分為五門;十三世長門:昤公子一,曰:元德;次門:晪公子二,曰:中選、中發(fā);三門:曇,邑庠生,錦議敘布政司理問,子三,曰:中起、中隆、中泰。四門晟公,監(jiān)生,子一,曰:中天;五門:易公,邑庠生,子二,曰:中悅、中化。十四世有同族兄弟9人;十五世有同族兄弟12人。本支張氏傳到清朝后期,人丁不昌。后裔分居磨頭、旱岔、園子、宜陽縣蘇陽村等,今傳至23世,12戶,40余人。作者簡介:張澤武,洛寧縣陳吳鄉(xiāng)新寨村人,2003年發(fā)起并組織成立了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任常務(wù)副會長兼秘書長。2006年參與組織籌備成立洛陽姓氏文化研究會,任副秘書長。2017年被推舉為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