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yī)學之聲 作者:楊
值班越多越輕松自如?不存在的! 真實的情況是,值班越多越如履薄冰,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將面對什么樣的病人,尤其是凌晨3點的時候…… 疫情期間,每一個獨自扛16小時的急診夜班,都是對精神和肉體的雙重考驗。默默念叨著,要是再遇到看不見摸不著的腹痛,那更真真是X(嚇)S(死)G(個)R(人)??! 好的不靈壞的靈,夜班之神的威力來了! 凌晨3點半,當我終于把排隊等候多時的病人們處理完,癱坐在椅子上盤算著,這會兒是補吃晚飯,還是直接佛了早上再吃的時候,分診臺大喇叭忽然響起:“楊大夫,在不在?過來看一下這個病人”。 急診如軍令,再累也得去! 我雙手一撐,站起來直奔分診臺。 來者是一個4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看起來頗為健壯,可以用虎背熊腰來形容,胳膊跟我小腿差不多粗。虧了他沒有紋身,不然我都不敢跟他說話。他是在妻子陪同下來看腹痛的。他的腹痛非常劇烈,劇烈到無法安穩(wěn)地坐著測完血壓! “嗯?這么疼?是結石吧?”我想。 我先摸了一下他的脈搏,還算平穩(wěn),就心率稍快一點,但肯定沒超過100。由于疼痛刺激也會導致心率升高,不能僅憑這點就確定是結石。他的呼吸也還平穩(wěn),血氧值99%,意識對答等都還好,一般生命體征平穩(wěn)的一比。 “左側腹痛5小時,分內科還是外科?”分診老師也拿不準,詢問我的意見。 單憑病人的主訴和目前體征,我也說不準到底該如何分科。我瞟了一眼內科,還有兩三個病人在排隊,這位大哥腹痛這么劇烈,恐怕等不了那么久。 于是,我告訴分診老師,“都掛吧,我先看?!闭f完就領著病人來到了我的一畝三分地——外科診室。 “咋回事?給我講講從發(fā)病開始的全過程”,我一邊開解痙止痛藥一邊問診,病人家屬還算配合和理解,沒有再一個勁兒地催促,開始跟我講發(fā)病的過程,“不知道,準備睡覺時候就開始疼,突然疼!” 我問,“那怎么才來?” 病人說,“我想在家忍忍就過去了,沒想到越來越重”。 …… 問診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病人沒有既往史和家族史,也沒有獲得其他有價值的信息。 于是,我讓病人躺下,幫病人查體,他忍痛配合著。更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不管你們信不信,他真的沒有結石陽性體征!沒有壓痛、反跳痛、叩痛,肚子是軟的,沒有肌衛(wèi),皮膚除了大汗也沒有變化,聽了下腸鳴音,有點弱,也不是很明顯。 咦?這么疼竟然不像結石…… 越是這種第一印象拿不準的病例,我越是心里發(fā)毛,趕緊吩咐病人去做相關檢查。 “先去打解痙止痛針,然后不要吃喝,去做CT、心電圖,量雙側上肢血壓。這些都完成后,直接回來找我,中間情況變化隨時回來!”邊吩咐邊想,“別是主動脈夾層吧,夜班之神別坑我!” ...... 不久后,病人帶著檢查結果回來了,檢查結果顯示雙上肢血壓大致相等,120-130/75-85mmHg,ECG也沒啥事。CT平掃結果顯示,病人主動脈不寬,沒有明顯的夾層動脈瘤,也不像真性動脈瘤。 但奇怪的是,我看了一圈也沒找到結石,腸管也還好,沒看到擴張,也沒有渦旋征沒有靶征,也沒游離氣…… 檢查結果沒什么異常,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又詢問病人,“你疼得好點了嗎?” 病人說,“似乎好點了,不太明顯?!?/p> 奇怪,解痙藥物沒起啥作用,看來不是消化道和泌尿道結石,病人的疼痛不能用腸痙攣結石來解釋了。 面對這種情況,只能擴大范圍繼續(xù)查!CBC,生化,凝血,心梗4項,尿常規(guī),都要查! 這時,內科的小伙伴剛好也叫到這個病人,我們碰了一下病人的情況,達成了共識:堅決不能放跑這個大哥! 作為醫(yī)生,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對越是查不清楚的病例,就越感興趣,當然內心也會越害怕。同時,出于急診的職業(yè)敏感,我把做完檢測的病人安排到隔壁診室,讓他在我視線范圍內,避免萬一出現(xiàn)意外情況,我卻沒有發(fā)現(xiàn)。 不久后,病人的化驗結果出來了,WBC稍高,10×10^9/L,N%不高,D-Dimer 0.99ug/ml,其他項目沒什么異常。 我心頭一緊,內科小伙伴和我不約而同脫口而出,“還是有問題,做吧!”“做吧!”我們一致決定給病人做主動脈CTA檢測。 結果出來,果不其然,這樣色的~: 顯而易見,腸系膜上動脈處出現(xiàn)了明顯的夾層??! 找到了大哥腹痛的病因,我長舒一口氣,內心踏實了許多,立刻將病人安排到搶救室,并叫血管外科來會診。 收拾妥當后,再抬眼看表已經接近5點了,折騰了這一個多小時,想想還是有點后怕,虧了來的時候沒有大批病人排隊,虧了家屬比較配合,虧了內外科醫(yī)護通力合作,虧了病人沒有基礎病,虧了朕明察秋毫hhhhh~ SISMAD自發(fā)性孤立性腸系膜上動脈夾層。是非常罕見的腸系膜上動脈(SMA)疾病,至今全世界的報道大約百例。首例由Bauersfeld在1947年報道,至今沒有統(tǒng)一指南。 發(fā)病原因尚不清楚,目前比較共識的猜測,包括: 高血壓、血管炎、動脈囊性中層壞死、肌纖維發(fā)育不良、動脈硬化等。 發(fā)病部位以SMA近心端距離起始部數厘米之內為多,有可能是SMA在胰腺下緣處受壓形成應力所致。 臨床表現(xiàn)上:急性劇烈腹痛為主,多位臍周痛,內臟神經痛為主,疼痛位置不確切。腸系膜上動脈沿途向左側發(fā)出十幾條腸動脈,向右側自上而下發(fā)出胰十二指腸下動脈、中結腸動脈、右結腸動脈和回結腸動脈,它們分布于十二指腸、胰頭、空腸、回腸、盲腸、闌尾、升結腸和橫結腸右半,并彼此間形成吻合。如果SMA主干真腔受壓嚴重,周圍側枝代償不佳,可能伴有上述血液供應區(qū)域組織缺血表現(xiàn),嚴重時出現(xiàn)腸管壞死和血便。 SISMAD最常見的四種可能癥狀:急性孤立性腹痛,嘔吐,亞急性腸梗阻,無癥狀。體征上,除了嚴重者可能出現(xiàn)上述血液供應區(qū)域缺血表現(xiàn)外,偶爾聽診時可以聽到上腹部雜音,輕癥者大都無明顯異常體征。診斷主要靠增強CT和動脈造影。 SISMAD的治療上: 1.保守治療:禁食水,TPN,控制血壓,對癥止痛,監(jiān)護,抗凝。 2.支架:腔內支架。 3.手術:動脈內膜切除+補片成形;腹主動脈-腸系膜上動脈旁路。同時如果有明確腸管壞死要一并處理。 回到現(xiàn)實,總結經驗: 首先,如果搞不清病因,千萬不要放走病人。 要相信醫(yī)生的直覺,直覺有異常的情況多半異常,因為直覺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經驗,就像飛行時數足夠長的飛行員能憑直覺準確操作一樣! 其次,沒有明確體征的劇烈腹痛,一定不能忽略血管的問題! 這個患者的情況剛好符合這種情況,但由于他不是主動脈夾層,所以沒有雙上肢血壓不等,明確撕裂樣疼痛等典型表現(xiàn)。這也無妨,通過造影檢查就能明確判斷。另外,也別忘了詢問病人之前有無腎病。 最后,別忘了查查UPTODATE葵花寶典,醫(yī)術就是經驗堆出來的,診斷方向對了,臨床思路建立了,治療就基本跑不偏。 這哥們,最后選擇保守治療,就是降壓,止痛,監(jiān)護,抗凝,絕對臥床,不放支架不作手術。寫這文章時候已經在他住進搶救室的第三天了,我下了第二個連續(xù)夜班跑去看患者,老哥一切安好神情自若邊輸液邊玩農藥呢,看著比下夜班熬一宿憔悴的我還健康百倍!@#¥@#!*三條黑線。。。。。 我現(xiàn)在開始迷信了,誰?當然是夜班之神了。。。。。。Hiahia~ |
|
來自: 張戈120 > 《急救醫(y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