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運城都市生活”看到這篇名叫《職場上的犟驢為何都很慘》的文章,很好奇里面提到的電影《走著瞧》,專門搜出來坐著瞧了一遍??炊嗔嘶恼Q年代里荒誕的人們成批量制造的荒誕故事,似乎有些遲鈍了,只對“走著瞧”這條歇后語做了一些追根與問底。 “騎驢看唱本——走著瞧”是條著名的歇后語。它的本意是事情未來還不一定怎么發(fā)展呢,我們就看著……這句歇后語其實挺有攻擊性的,透著濃濃的不屑于、不見得、不認(rèn)同、不看好的否定意味。但為什么是騎驢,為什么要看唱本而不是賬本?好奇之余,我很想弄個明白。 原來,如何分辨我國古代文人有錢還是沒錢,用驢子最適合。有錢的自然騎馬坐轎,而一般的窮鬼都是騎著驢子瞎晃蕩,然后靈感從驢背上萌生,寫下流傳千古的名句。最典型的便是賈島,想出了上句想不出下句,騎著驢光顧著琢磨,一不小心就冒犯了京兆尹的隊伍,幸虧是韓愈,沒治他的罪,還幫他“推敲”了一番。換了現(xiàn)在,呵呵…… 這個故事說明,在古代驢子是普通大眾出行的交通工具,放到現(xiàn)在也就相當(dāng)于電動車的水平,想快都快不了。驢背上百無聊賴之余,詩人們開始吟詩作對思考人生,而老百姓們只能看看唱本之類的小冊子打發(fā)時間。 有句名言“人類一思考,驢子就發(fā)笑”,或許是怕被笑,或許是騎不起,總之現(xiàn)在都不騎驢了,也很少思考了。但我們還是愛走著瞧,瞧的不再是唱本,是啥呢?你懂得…… 2017.4.18于山西運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