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數(shù)筆,春風十里 —— 孫松銘詩歌《在建三江》賞析 我們常常聽到有寫詩,愛詩的人說,“詩歌是文學殿堂上的一顆明珠”。 竊以為,這句話雖不無自詡之意,卻也道出了詩歌的寫作之難。 有初學者不以為然曰:“所謂現(xiàn)代詩,不就短短幾句話,或者是個小故事、小感悟,又抑或是個小幽默、小段子,然后分分行么?” 其實,現(xiàn)代詩還真不是這樣,盡管當今有諸如伊沙之流提出類似所謂的“口語詩”、“口水詩”,嚴格來說,這些都不能代表現(xiàn)代新詩。充其量,只能是現(xiàn)代新詩的“畫虎類貓”而已。 那么,到底何為新詩?什么樣的詩才配得上稱為“文學殿堂上的明珠?” 這個話題說來太長,可能幾天幾夜也說不完。記得我習詩之初,一位亦師亦友的哥們總結(jié)兩句話,至今,我仍深以為然。 他說,“詩歌有詩歌的特征;不可忽略了讀者的智慧。” 毋庸置疑,詩歌中短短的字、句、段,通過最早的“賦、比、興”,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象征、通感、意象的跳躍”等等,是可以表達多種多樣的典故、意義和境界的。這些具有詩歌特征的字句里,無論是抒情還是言志,極短的字句里,都超越了普通文學體裁的里面的同等數(shù)量文字要表達的意義。 百聞不如一見。 我們還是以詩人孫松銘這首短詩《在建三江》試做分析。 “在建三江,天上飄幾朵白云/水中就棲息幾只白天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边@是對當 前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我國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發(fā)展作出的重要指示,同時也是當前和今后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要秉承的發(fā)展理念。但“詩貴含蓄”,詩人在表達這個理念時,他著墨十分克制和冷靜。 “在建三江”,這五個字開門見山,簡明扼要交代清楚了地址。接下來短短的十來字里,蘊義十分豐富:“天上飄幾朵白云,水中就棲息幾只白天鵝”。詩人不喊假大空的空號,但他自己不說,他用事實說。建三江這個地方好不好,天上的白云與地下的白天鵝是見證人。 我們知道,白天鵝是遷徙性候鳥,對棲息的水質(zhì)、環(huán)境有很高的要求。一旦一個地方的水土遭到破壞,白天鵝便再也不會回來。 “白天鵝在建三江住久了/也學會了,用建三江人插秧的動作/喝水、叼魚,并嘗試著/在方格水田里,插上自己的秧” 白天鵝之所以能在建三江“住久”,毫無疑問,是這塊水土的環(huán)境一直未遭受破壞。接下來,詩人寫白天鵝用建三江人的動作,“在方格水田里,插上自己的秧”,話外之音,引人無限深思。只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時,白天鵝才會像人一樣插上自己的“秧”啊。 全詩寥寥數(shù)筆,詩人以天上與地下這兩個看似難以關(guān)聯(lián)的意象,通過天上的白云與地下的白天鵝,讓兩個名詞之間的迸發(fā)出詩意的火花。如同吳冠中筆下的水墨畫一樣,“寥寥數(shù)筆,春風十里”,彰顯了詩人孫松銘成熟的詩歌表達藝術(shù)。 附:孫松銘詩歌《在建三江》 在建三江 作者:孫松銘(河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