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一 行氣消癌湯 組成:丹參25克、茯苓20克、郁金20克、砂仁15克、麥冬20克、瓜蔞25克、半枝蓮50克、干蟾蜍3只,生水蛭15克、荷葉15克。 用法:水煎取濃汁100毫升,每次服50毫升,用牛奶沖服,每日服2次,每日1劑。 功效:理氣逐瘀,甘寒潤燥。 醫(yī)案:李某,男,59歲,工人。醫(yī)院診為“胃癌早期”,患者要求中藥治療,投行氣消癌湯4劑,腹腕脹痛減輕,飲食改善,但大便堅,有惡心。本方加郁李仁15克,生地30克、元參15克,服藥4劑,諸癥轉(zhuǎn)好,唯覺口渴,原方再進4劑,用牛奶沖服,加雪梨汁、甘蔗汁、蜂蜜各50毫升,諸證皆除。又連服15劑,復(fù)查腹部腫塊已消失,諸癥正常。追訪2年健在。 處方二 組成:向日葵桿芯10克(鮮品20克)。 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功效:連服百日,醫(yī)院檢查癌瘤消失,部分患者服1年痊愈。 處方三 扶胃消癥湯 組成:太子參30克、白花蛇舌草15克、蜂房3克、制馬錢子粉1克(分3次沖服),全蝎2克、僵蠶6克、穿山甲6克、急性子10克、蜀羊泉10克、龍葵10克、蟾酥0.02克(研粉分3次沖服),水蛭6克、雞內(nèi)金粉(分3次沖服)6克,蜣螂1克、沉香6克、佛手6克、蒲公英15克、烏梅15克、赤芍30克、紅棗5枚。 用法:水煎3次,分3次服,每日1劑,連服3個月為1個療程。 功效:養(yǎng)胃散結(jié),化瘀消癥。 善后:原方研粉制丸,每服5克,日服3次,連服3個月為1個療程。 醫(yī)案:陸某,男,61歲,農(nóng)民。經(jīng)某醫(yī)院胃鏡檢查診為息肉樣型胃癌,活組織病理檢查,提示分化型腺癌。鑒于癌腫已轉(zhuǎn)移,患者不愿手術(shù),故來要求中醫(yī)治療。投方扶胃消癥湯,患者連服30劑后,諸癥減輕,大便隱血陰性。原方繼服,先后共服95劑,病情穩(wěn)定。原方制丸藥維持治療。追訪3年,病情依然穩(wěn)定。 處方四 組成:半枝蓮50克、白花蛇舌草100克。 用法:水煎2次,日夜當茶飲服。每日1劑。 功效:堅持服用3-4個月。已治愈許多患者。 注意:服藥后,大小便常帶有膿血,屬于正常反應(yīng)。癌癥屬于容易復(fù)發(fā)轉(zhuǎn)移的病,所以治愈不等于全部根治,必須堅持服藥,才可延遲或防止復(fù)發(fā),才可延年益壽。 處方五 組成:白花蛇舌草150克、半枝蓮80克、甘草100克。 用法:水煎2次,分早晚各服1次,每日1劑。 功效:有人連服5個月完全治愈,續(xù)服不復(fù)發(fā)。 醫(yī)案:一位患者服4劑后,疼痛減輕,再服6劑,病痛全消失。繼續(xù)服用5劑,進食正常,恢復(fù)健康。堅持服用,可完全治愈直腸癌。 處方六 組成:半枝蓮30克、山豆根12克、丹參10克、紅藤30克、炮山甲12克、皂角刺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加減:氣虛加黃芪、黨參各12克;血虛加當歸、熟地各10克;陰虛加生地、北沙參各12克;濕重加蒼術(shù)10克、生苡仁30克;出血多加三七粉3克(分次吞服),阿膠珠10克(烊沖服)。 灌腸處方 組成:烏梅12克、貫眾15克、五倍子10克、夏枯草30克、半枝蓮10克、槐花10克、牡蠣20克、海浮石15克。 加減:黏液多加大黃6克、黃柏10克、黃芩10克、明礬3克。 用法:取水煎濃汁150毫升,灌腸用,每日1次。 功效:治療6-12個月后,見有3例治愈,1例基本治愈,3例癥狀緩解,仍需繼續(xù)治療。 以上內(nèi)容均摘自王寶林編著的《中醫(yī)特效處方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