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 你 讀 書 點擊上方 綠標 收聽音頻 一場大雪將山村裹上了潔凈的素幔,端的是天地一色。幾個大紅燈籠早早地挑起在高高的院墻上,襯托出了一些喜慶色彩。大街上不時傳來一聲聲爆竹,那是頑皮的孩子們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追趕著年的腳步了。 村南端的一家民房內(nèi),鍋灶里架著的劈柴噼里啪啦竄著火苗,熊熊燃燒。轉(zhuǎn)過房門,暖氣融融。大炕上鋪著一領紅色的新葦席,席上幾位年輕媳婦,或盤腿而坐,或屈膝跪坐,圍在一起??簧响o悄悄的,女人們都低著頭,忙著手里的活計。女主人李家大嫂紅唇微啟,面露微笑,手中的小剪子時而如小雞啄米,時而如蜜蜂盤旋,另一只手里是一打紅紙片,已剪成了團花的輪廓。張家嫂子緊抿著嘴,一雙眼睛緊盯著手上,也是一打紅紙,封面是鉛筆畫的樣子,剛剪了幾下,紙邊處穿了幾個眼兒。李家小嫚兒手忙眼也忙,看一眼手上的活計,再瞟一眼兩位大嫂,手里的剪子卻跑得飛快。身邊還有一個女娃娃,也在玩弄著一把塑料剪子和一張紅紙,在娃娃的身下,是一片紅色的碎紙屑。 剪窗花,這是農(nóng)歷年底農(nóng)村里最常見的一個場景了。 窗花與年畫、對聯(lián)一樣,是春節(jié)的三件首飾。 舊時農(nóng)村還是木格子窗,而膠東最常見的就是那種有著十二根窗欞的木窗了。為什么是十二根窗欞?據(jù)說與時辰有關,一天有十二個時辰,一年有十二個月。在鐘表還沒有普及的時代,農(nóng)民們是靠看太陽照在窗欞上的影子來判斷時間的。正午時分,太陽在正中方向,十二根窗欞的窗封上滿滿都是陽光的影子。而太陽初上與夕陽西下在窗戶上投射的影子各有特點。 一張薄薄的封窗紙將室內(nèi)外隔成了兩個環(huán)境。室外是大雪紛飛,室內(nèi)是暖氣融融。 年三十上午,吃過早飯的女主人早早就把新買的紅葦席鋪在了炕上。這時打好的白面漿糊也涼了。女主人找出封窗紙,抽出一張,比著窗欞的寬度裁成細條。封窗紙是孩子去供銷社買的,封窗用完之后,剩下的孩子就可以用來訂練習本了。 封窗之前,女主人將已經(jīng)破舊的窗紙撕下來,將粘在窗欞上的陳紙小心地用刀刮干凈了,再用笤帚掃了。窗欞干干凈凈的,就可以糊新窗紙了。封窗有講究,兩邊各五根是單獨的,而中間兩個格子的窗紙要連在一起,在靠下邊的中間裁斷,這是用來制作卷窗的。封窗紙透光不透明,在炕上要看外邊的事情,就要用到窗門。 女主人在窗欞上抹了漿糊,將窗紙糊上。在將中間雙格的窗紙糊上后,用一根高粱葶桿將下端卷了,粘好。然后在窗門四角的小釘上袢好絲線,將窗門固定在窗紙的平面上。因為做了卷窗,下邊的雙格紙不夠長,需要另裁了糊上。 窗封好了,太陽也照到七八根窗欞了,屋子里亮堂堂的。 窗子的四角、卷窗下是要貼窗花的,有的人家整個窗子的上半部都要貼滿窗花。貼窗花一般在新年初一早飯后,也有些心急的主婦,剛封好窗就把窗花貼上了。 窗角的窗花就叫窗角,窗門的窗花就叫窗門。窗角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窗門是長方形。這是窗戶最基本的裝飾了。 窗花的圖案多姿多彩,有團花,有雙喜,有聯(lián)錢、有戲曲人物,有十二屬相,有喜鵲登梅,有雞,有羊,有魚,有蝙蝠,有梅花鹿,有蝴蝶小花,它們都各有寓意。團花一般是牡丹,取牡丹富貴之意,魚象征著連年有余,蝙蝠、梅花鹿是福祿雙全,雞為吉,羊為祥。這些民間喜聞樂見的想象,用剪紙的藝術(shù)形式表現(xiàn)出來,既渾厚又明快,既古樸又簡潔,既富喜慶色彩,又別有一種韻味。 剪紙是一門古老的藝術(shù),而這古老的藝術(shù)在傳承中卻時時迸發(fā)出新意。民間有一種技良人兒,他們富有靈感,又有創(chuàng)作熱情,能在剪紙的傳承中不時賦以新意,他們的所見、所聞,都能變成線條,在剪紙中表現(xiàn)出來。這些技良人兒比比皆是,每個村子里都有幾位。像這位李大嫂就是?;ɑú莶荩u狗鵝鴨,看在眼里,從手里畫出來,就是幾根線條,曲曲彎彎,簡簡單單,惟妙惟肖。 李大嫂剪窗花不需要樣子,她胸有成竹,把紅紙一折,用剪子在上面比劃一番,隨意剪幾下,就是一副漂亮的剪紙作品,對花、對魚、雙喜等等,片刻而成。而一般的婦女,也是心靈手巧,但她們不會出樣子,要用剪好的樣子敷在紅紙上,才能下剪。 手巧的人剪出的窗花靈巧生動,而手拙的人剪出的窗花也是古樸有味。 李大嫂畫出樣兒,還是線條,還要剪刻出來,用油煙熏出來,才能作出花樣兒。或是用舊的窗花,附在白紙上,用針線固定好。在白紙上微微噴濕,然后拿在油燈火焰上方用油煙熏染。將花樣取下來,白紙上就是一副窗花的黑白版畫了。一個花樣母版可以熏染出很多的花樣,將此花樣附在紅紙上,就可以剪出窗花了。 許多傳統(tǒng)的窗花作品,就是用這樣的方式流傳下來的。 為了透光,窗花多為陽剪,將空白部分剪去,留下輪廓線。這樣的窗花線條細膩,鏤空玲瓏。但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形象,有時也采用陰陽結(jié)合的方式,使構(gòu)圖花樣多變,畫面層次渾厚。當然這就不是一般的技良人兒所能為的了。 有的人家不講究透光不透光的,將大半個窗戶都貼滿了窗花。這樣的窗花都是題材非常豐富的,譬如有八仙過海的,有二十四孝的,有百花齊放的,有十二屬相的等等。李大嫂說她也能剪,但因為她不喜歡,因此很少剪。小時候大伯家就有一副這十二屬相的窗花,是用白紙剪出來又分別染色的,非常漂亮,窗花中的十二屬相都有花草為背景,造型生動而又簡潔。這副窗花據(jù)說就是李大嫂剪的,但李大嫂不認承。大娘家封好了窗,就把窗花貼好了。先貼窗角、窗門,最后再貼大窗花。貼窗花并不用漿糊,用清水一噴,貼在窗紙上就可以。這樣也方便過了年再取下來。 一般的窗角、窗門貼在窗上,就不再取下來,一直到來年封窗戶,隨窗紙撕下來丟棄了。但有些大型窗花,是需要收藏的。過了十五,算是過完了年,將這些大窗花小心取下來,折疊,夾在書頁里。那時候家家戶戶的都有紅寶書,好多人家的紅寶書都做了書冊子,夾一些窗花、鞋樣之類的東西。 還有一種類似窗花的剪紙作品斗雞,也是裝在窗上的。用紅紙剪成一對大公雞的樣子,背面都襯了背紙,如薄薄的紙殼一般。公雞的頭與身子是分離的,然后用絲線做成關節(jié)相連。公雞的各個部位都拴了絲線與窗外的紙幌子相連。窗內(nèi),兩只大公雞相向而立,窗外,紙幌子在風力作用下拉動絲線,戶內(nèi)的公雞就做斗雞樣,昂首相撲。大紅的斗雞,既有喜慶色彩,也使屋子里生動起來。 窗子兩邊和上邊有固定內(nèi)容的貼畫,叫窗旁和窗上。窗上一般都將兩個長邊貼在墻上,中間就可以放一些小東西。窗旁和窗上都和年畫一樣,每年要更換新的。 如今那種封紙的十二欞木窗少見了,大多換成了玻璃窗,亮堂、干凈。一樣可以貼窗花,但較貼在雪白的封窗紙上,就沒那么鮮亮,感覺年味兒就淡了些。再者,如今剪窗花的也少了,大多去年貨大集上買些塑料紙的窗花,花樣倒是不少,卻少了古拙或靈巧的剪刻味兒。而剪紙的藝術(shù),也從農(nóng)村走進了殿堂,差不多要封存了。 剪窗花,也是年味兒的一種。每到春節(jié),就懷念從前那種農(nóng)家院落的年味兒。房子雖不大,但干凈利落。院里牛羊豬雞,房里鍋碗瓢盆。炊煙裊裊,五谷飄香。院墻里有幾株果樹,又有幾株梧桐,雖然落了葉,卻仍含著生機。 正月初一這天,家家戶戶貼春聯(lián),貼年畫,貼窗花。屋子內(nèi)墻新裱糊了,窗戶封好了,貼了年畫,貼了窗花。太陽透過雪白的窗紙和紅紅的窗花,使屋子里有一種粉紅的色彩,這色彩又與人們喜慶的心情相映照,年味就蕩漾在每個人的臉上、心里。 ![]() 文/隋清運 簡介:家在黃島作家聯(lián)誼會成員。生于六汪,事于六汪。喜讀書,不求甚解。 ![]() ![]() 主播/王剛 簡介:家在黃島.上泉朗誦社常務副主席。喜歡朗誦,用聲音傳播真誠,浸潤歲月,溫暖人生。 ![]() 本期參與編輯 ![]() 主編:靜 秋 排版:姜蘊青 校稿:王禮明 復審:裴 珊 發(fā)布:宋榮芳 “家在黃島”主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