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正所謂“皇權之下無親情”,面對著至高皇權的誘惑,即使親如父子、兄弟者往往也會爭得不可開交,輕則關系破裂,重則骨肉相殘,在漫長的王朝史當中,這現(xiàn)象從來都是屢見不鮮。比如,雍正帝與其親弟弟允禵之間的恩恩怨怨,便是其中的典型。 允禵本名胤禎,生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月初九,是康熙帝的第十四子,雍正帝胤禛的親弟弟,生母為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時為德妃)。允禵自幼聰明過人、才能出眾,以故深受康熙帝的喜愛,從少年時代起,就頻繁地扈從其父出巡,在鍛煉才干的同時,其名望也大為增強。 允禵自幼才能出眾,深受康熙帝喜愛 允禵雖然是胤禛的親兄弟,但前者生性灑脫,后者為人深沉,再加上胤禛自幼被佟皇后撫養(yǎng),跟母親非常生分,所以兄弟二人的關系很疏遠。在康熙帝晚年的“九子奪嫡”爭斗中,胤禛屬于太子胤礽一派,而允禵則依附于八阿哥胤禩,雙方勢若水火,在這種背景下,兄弟二人的關系更是由疏遠變?yōu)閿硨Α?/p> 胤禩為人謙和、好籠絡人,所以無論在宮中還是外朝,都擁有一大幫“鐵桿”支持者。胤禩因有奪嫡之心,便勾結大阿哥胤禔百般誣陷胤礽,終于導致他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初次被廢。當康熙帝了解實情后,便怒斥胤禩妄蓄大志、企圖謀害胤礽。此時,允禵站出來替胤禩辯解,結果卻讓康熙帝更加憤怒。 胤禛與允禵雖是親兄弟,但相互間水火難容 康熙帝于盛怒之中,想要手刃允禵,幸好有皇五子胤祺跪抱勸止,其他皇子也叩頭懇求乃父息怒,才使得允禵躲過一劫(“允禟語允禵,入為允禩營救,上怒,出佩刀將誅允禵;允祺跪抱勸止,上怒少解。”見《清史稿·卷二百二·列傳第七》)。然而在為允禵求情的兄弟中,唯獨不包括胤禛,可見兄弟二人關系之糟。 等到胤禩的奪嫡計劃徹底破產后,允禵遂由幕后走向前臺,意圖完成胤禩未竟的事業(yè)。此時,太子胤礽因罪第二度被廢,胤禛隨即也挺身而出,同樣成為儲位有力的爭奪者。就這樣,胤禛、允禵這對親兄弟,便在奪嫡斗爭中正面碰面,無論誰勝出,都將給一大批人的命運帶來巨變。 康熙帝在臨終前的幾年時間里,對于擇立哪位皇子接班一直猶豫不定,但是給外人透露出的信號,卻是傳位給允禵的可能性更大??滴醯蹫樘岣咴识_的人望,便任命他為撫遠大將軍,以討伐準噶爾。允禵駐扎青海后,被特許使用“大將軍王”的稱號與當?shù)赝豕蚪坏?,并號令地方。由此,允禵的名望更盛。 康熙帝臨終前,對允禵不斷地委以重任 然而讓允禵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他征戰(zhàn)之際,卻突然接到康熙帝駕崩、胤禛繼承帝位的消息。雍正帝即位后,下令解除允禵的兵權,并讓他火速回京守喪。此時允禵盡管手握24萬精兵,并且在京中黨羽親信甚多,完全有“資本”跟哥哥一決高下,但此時的他早已心智大亂,所以根本沒做任何抵抗,便交出兵權回京,成了哥哥手中隨時待宰的“羔羊”。 允禵入京后不久,便因在景山壽皇殿拜謁康熙帝靈柩時跟雍正帝發(fā)生爭執(zhí),被后者下令革去王爵,并軟禁于景陵讀書。不久,因皇太后(即雍正帝的生母烏雅氏)去世,皇帝為告慰母親,才將允禵晉升為郡王,但仍然限制他的自由。 雍正帝即位后,將允禵圈禁13年 隨著帝位的日漸穩(wěn)固,雍正帝對允禵的態(tài)度也愈來愈嚴酷,先是把他圈禁在景陵(今河北遵化馬蘭峪)附近的湯泉,后又以“與奸徒勾結”的罪名,將他押解回京,囚禁于景山壽皇殿內。允禵前后被圈禁13年時間(1722-1735年),由血氣方剛的青年人逐漸被消磨為暮氣沉沉的中老年,跟一個“活死人”沒有任何區(qū)別。 四年,諸王大臣劾,請正國法。諭:“允禵止於糊涂狂妄,其奸詐陰險與允禩、允禟相去甚遠。朕於諸人行事,知之甚悉,非獨於允禵有所偏徇。今允禵居馬蘭峪,欲其瞻仰景陵,痛滌前非。允禵不能悔悟,奸民蔡懷璽又造為大逆之言,搖惑眾聽,宜加禁錮,即與其子白起并錮於壽皇殿左右,寬以歲月,待其改悔。”引文同上。 乾隆帝即位后,才解除對允禵的圈禁 乾隆帝即位后,下令解除對允禵的圈禁,此時的他已是年近半百的“準”老人。此后十余年間,允禵先后被封為奉恩輔國公、多羅貝勒、多羅恂郡王,并先后任正黃旗漢軍都統(tǒng)、總管正黃旗覺羅學等職。不過,這時允禵年事已高,在政治上已經不可能再有作為。乾隆二十年(1755年),允禵薨逝,終年67歲,死后被賜謚“勤”。隨著允禵的病故,其與兄長雍正帝之間的恩恩怨怨也隨風而逝。 史料來源:《清史稿》、《清圣祖實錄》、《清世宗實錄》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