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沒有任何一個用戶喜歡看廣告;另一方面,廣告商們又在不斷斥巨資砸廣告。換個角度來思考:假設現(xiàn)在由你來負責廣告投放,在明知用戶天然抗拒的情況下。建議帶著思考繼續(xù)往下看,你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以視頻廣告為例,本來你正在專心看電影《葉問4》,葉問和外國佬打得正酣。突然視頻暫停,冒出一個 "0首付買車" 的廣告,花哨的界面內容和電影本內容完全不搭邊。頓時失去了觀影體驗感,即使關閉了廣告再繼續(xù)看電影,總感覺差了點味道。生活中絕大多數廣告都如此,正在專心做一件事情時,突然蹦出的廣告會打亂用戶原本的計劃。在談論營銷理論時,我們都知道 "顧客就是上帝"、"營銷就是滿足顧客的需求"。 首先,廣告創(chuàng)意出發(fā)點偏差。絕大部分廣告的創(chuàng)意都是從產品/品牌出發(fā)的,然后一股腦地給消費者灌輸產品的優(yōu)勢、特點。比如:"我這個功能多么牛逼"、"我這個技術是德國進口的"、"我的產品能創(chuàng)造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 比如下面這個廣告,筆者看了半天也沒搞懂它是賣什么產品的。 消費者真正關心的永遠只是自己的利益,過分強調產品優(yōu)勢無效。 為讓消費者在短期內記住,部分廣告商將一句簡單的廣告詞拆成多段反復播放,詛咒式洗腦。 這類廣告簡單粗暴,往往在短期內能帶來可觀量的增長,以至不少品牌盲目跟風模仿。 但從筆者身邊朋友的反饋,幾乎沒一個人對這類廣告有好感。估計是廣告商為了求穩(wěn),現(xiàn)在大部分廣告在內容(文案、圖片、視頻)和表現(xiàn)手法上幾乎沒有差異。一旦某種廣告創(chuàng)意火了,其他品牌就會一窩蜂地抄襲復制。即使你的廣告創(chuàng)意很不錯,但誰耐得住一直看啊,觀眾看多了自然會產生審美疲勞。明明說好的消費者是上帝,但現(xiàn)實中的廣告設計何時考慮過上帝的感受。既然我們能搞清楚用戶抗拒廣告的原因,那么能否改善這一情況呢?以前面的手機上看電影為例,在你看得正精彩時突然竄出一條買房買車廣告,注意是突然。 這時你的內心肯定是極度抱怨接受不了吧,因為廣告出現(xiàn)得毫無預警啊。 當然并不是說突然出現(xiàn)的信息就不好,關鍵得看出現(xiàn)的廣告價值是否超過正在做的事情價值?比如同樣的場景,廣告商突然給你發(fā)了100塊的微信紅包,那用戶肯定能接受的,因為這是驚喜。 但生活中廣告的突然出現(xiàn)更多時候沒有驚喜,只有驚嚇。那么,我們如何降低廣告突然出現(xiàn)帶給用戶的驚嚇感呢?給予用戶明確的預期值,既讓用戶能提前感知廣告即將到來比如,同樣是在電影中插播廣告,但部分視頻 APP 會在進入廣告前的幾秒鐘貼片提示:"5秒后即將進入廣告"。 這樣給用戶預留了 5 秒鐘的緩沖時間,對即將到來的廣告反感就那么強烈了。 如果要進一步淡化廣告造成的反感,我們還可以在廣告提示詞中加入一些溫情詞匯。這就好比生活中常說的,"有事商量著來,千萬別搞突襲"。假設周末晚上約了朋友正在網吧開黑玩吃雞游戲,這時女神又電話約你去看電影,此時此刻你會什么心情呢?和女神一起看電影本是件很美妙的事情,但放到和朋友游戲正酣的時刻,心理肯定還是會有厭煩的。因為這和你當下所處的環(huán)境完全不契合,但假設此刻網關到你身邊向你推銷香煙、冰鎮(zhèn)可樂。是不是感覺就能接受了,因為香煙、可樂似乎是網吧上網的標配。 同理,如果把這個案例應用到廣告上,即廣告內容一定要契合用戶當下閱讀(廣告的)環(huán)境。通俗來講:就是當消費者正在做某件事時,就推送與之相關的廣告信息。我們刷朋友圈就是為了看看別人分享的生活動態(tài),比如美食、旅游、自拍...如果有人在朋友圈里面發(fā)賣東西的廣告肯定是不會被喜歡的,比如微商。 所以,聰明的微商一般不會直接在朋友圈推薦商品,而是編造一段生活故事來引發(fā)用戶的好奇與欲望。 比如筆者最近在朋友圈刷到的幾條微信廣告就做得很不錯。頭像、配圖都和正常朋友圈風格相似,咋一看還以為是那位微信好友的畢業(yè)照,完全沒有以往刷到廣告那種強烈的厭惡感。支付寶上的廣告全是和理財相關的,因為用戶打開支付寶不就是支付、理財這些操作? 美團、餓了么上的廣告全是店鋪紅包、省錢月卡的,因為打開外賣app不就是為了省時省錢?戶外廣告往往都是超級大字加明星代言的模式,因為用戶都是過路人,只要把最關鍵信息傳遞到位即可。不管你的產品有多么牛逼,用戶關注的永遠是自己能獲得什么利益。比如很多廣告上總喜歡用些無用的高科技詞匯,并且還樂此不彼,以凈水器為例,淘寶上的絕大多數廣告詞都喜歡這樣寫:SARST 等離子凈化技術,三重高壓滅菌技術...(隨便編的)拜托,這樣高端、高端的專業(yè)性詞匯有多少普通消費者能看懂?凈水前后有害細菌減少 98%,患結石概率降低 90%,每年至少節(jié)省水費 900 元...用戶關心的,想看的不正是產品能夠最終帶給他的好處嗎?誰會管你究竟用了德國、美國,還是日本的技術。用戶要的永遠不是直徑 5 毫米的鉆頭,而是直徑 5 毫米的孔。很多營銷課程都會提到提煉產品賣點,沒錯,不過當前大多數產品賣點是從商家角度出發(fā),從產品優(yōu)勢上提煉出來的。即商家認為該產品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賣點,例如凈水器的 SARST 等離子凈化技術,但往往事與愿違。所以,筆者建議從消費者的實際使用需求出發(fā),找到能刺激消費者行動的買點,把消費者的買點當做產品的賣點。例如購買凈水器的用戶不就是圖個喝健康水(相比自來水)和省錢(相比桶裝水)嗎?切記,產品的優(yōu)勢不是賣點,用戶的需求才是,畢竟營銷的本質就是滿足用戶需求。另外,現(xiàn)在廣告商都喜歡 "堆賣點",不管有用沒用,恨不得把產品所有的優(yōu)勢特點全部寫在廣告上。從廣告商角度來說,讓用戶更詳細地了解自己沒問題,但是如果切換到用戶視角,你就會發(fā)覺這有多傻叉了。賣點太多了,反倒增加了消費者的記憶成本;核心賣點不突出,廣告就毫無效果。 "相比在好看的內容上附加廣告,不如直接把廣告做好看"。這句話來自回形針的吳松磊,就是前段時間全網爆紅視頻《關于新冠肺炎的一切》的作者。這段話是值得多有營銷/廣告人甚至是整個行業(yè)去思考的。早已不滿足于在內容里加廣告,而是恨不得在廣告里面加內容。這就好比同樣是賣假酒,在 "酒里摻水" 和 "水里摻酒" 的差異。 其實,前文介紹了那么多,本質上還是沒有跳出廣告的范疇。在我們內心總是認為廣告價值低于產品價值,在這種情況下,廣告質量始終會有一個無形的上限?其實不難,我們可以參照前面提到的用戶視角,廣告商的目的主要是推廣品牌/產品,而消費者關心的是自己利益。建議所有的廣告商發(fā)布廣告前都先把自己的大腦清空,切換到消費者角度想想,自己究竟想看到什么?營銷人不僅要記得 "4P" 理論,更要學會 "4C" 理論。
推薦大家看一下 "8848鈦合金手機" 的廣告,這里我們暫且不討論手機本。大家會發(fā)覺這則廣告幾乎不帶任何營銷痕跡,沒有那種催你"買買買"的味道,卻滿足了部分男士的虛榮心。所以看完后,你會很自然地把 "8848" 手機和成功男人劃上等號。另外還有瀏覽器推薦的頁游廣告:《鯤吞噬進化》和《山海經》。這篇稿子拖更了一周時間,一方面是想法太雜亂,另一方面太懶了。 近期會給大家分享一個實際操盤的電商品牌策劃案例,敬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