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朱彝尊的想法看來,焚書坑儒一事并非壞事,秦始皇所為是為了對那些禍亂天下,動搖民心的儒生,而非真正的尊崇孔圣人的儒者。秦始皇在完成對于六國的統(tǒng)一后的第八年以及第九年,便開始了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焚書坑儒。 焚書坑儒一事成為了秦始皇統(tǒng)治時期的一件爭議眾多的問題。秦始皇雖然進行了焚書坑儒,但是像醫(yī)學類書籍以及農牧類的書籍,并沒有燒毀這些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書籍。但是,不得不說焚書坑儒幫助了秦國統(tǒng)治的鞏固,眾多的思想學派的存在會影響到秦國的統(tǒng)治,秦國本來就是以法家學派作為本國的治國理論。 一、焚書坑儒為何而發(fā)生秦國一直都是以法家思想作為自己的治國理念,在秦始皇掃滅六國一統(tǒng)天下后,秦朝的思想建立仍然還是延續(xù)之前秦國時期,以法家思想為基礎,對于秦朝來說,為了建立自己大權在握的專制政治體系,解決各大學派冗雜的觀念是必須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部分人不滿于秦始皇的統(tǒng)治,一些儒生、游俠和詩人更是通過儒家經典書籍的話語對于秦始皇抨擊,這嚴重影響到了秦始皇的面子問題。而且在關于下屬機構實施,即郡縣制的辯論過程中,各位大臣對于分封的制度又開始有了爭議。而丞相李斯更是否認了頗具儒家學派思想的分封制,更提出了春秋戰(zhàn)國因此而亂的說法。 但是坑儒一事,也頗具爭議,現(xiàn)階段有這些觀點比較盛行: 一為焚書坑儒一事為虛擬之事,真實的歷史上并無此事,這是杜撰出來的事情。根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記錄,與這一觀點相駁斥,又有近些年來的有些出土文物作為證據。因此,來自民國時期'疑古派'這一觀點可以說是被否決了。 二為坑儒一事確實是坑殺了一部分人,但是這些人并非如同我們今天所想的一般是儒生,而是一些不入流的術士。并非真正大規(guī)模的坑殺,因為這些術士想通過秦始皇將《道經》一書傳遍天下,而非如秦始皇所想的煉丹尋仙,求長生。而且焚燒的書籍也受到區(qū)分,像《詩》、《書》一類的書籍被焚燒,而相關農業(yè),牧業(yè)等對于民生有幫助的,較為實用的書籍均被保留了下來。像《尚書》言論為關于上古帝王的治國治民之法,《詩經》對于三皇五帝的詩歌贊頌。秦始皇更不可能允許存在了,自命為'始',即'初始',怎么可能讓上古三皇五帝的觀念來影響世人,影響自己的治國手段。 二、焚書坑儒是秦始皇對于國家統(tǒng)治的手段秦始皇掃平六國后,并非就完成了同化,各國地域的差別造成了文化、政治、經濟上的差異,言論不同,貨幣不通,道路規(guī)格不一樣,馬車無法通行等等阻礙。而且各位大臣,王族都對于統(tǒng)一后的領地十分眼饞,于是關于領地問題,是依照以前的方法進行分封制,還是另尋他法成為了朝堂爭論的要事。時任廷尉的李斯進諫,提出了反對分封制的意見,拿七國混戰(zhàn)的事例作為佐證。最終,秦始皇覺得李斯的意見更加符合國情,選擇了李斯的意見,郡縣制便在全國推展開來。 而后,一場辯論關于制度的辯論成為了焚書坑儒的導火索。秦朝建立第八年,咸陽宮中的大宴上,這場爭辯就像是蝴蝶的翅膀,煽動起來。仆射周青臣面見始皇,對秦始皇吹噓拍馬,吹得天花亂墜,三皇五帝不及始皇之德。博士淳于越聽聞仆射的說法后,提出了重新恢復分封制的意見。
淳于越的說法秦始皇并沒有給出答復,斟酌之后,而是將這件事交給各位大臣,看看大臣們有什么想法。升官為宰相的李斯更不可能否定自己在八年前提出的措施,隨即堅決表示對于淳于越觀點的不同意。更是為了樹立秦始皇的地位形象提出了燒毀古籍的意見。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舉措,指令下達到了每一位大臣手中。宮廷宴會結束的第二天,全國都按照宰相建議開始燒毀古籍。時間連三十天都不到,秦朝之前的文獻古籍都變成了灰塵,唯一幸存的存放在秦始皇自己的皇家圖書館之中,作為藏品。 焚燒古籍一事,造成了全國性的轟動,更是引起了一些術士、儒生的不滿。在焚書的第二年,坑儒也隨之到來。秦始皇一直想要追求長生不老,舍不得人間的權力,貪生怕死的他更是想要通過煉丹尋仙來以求長生不老,而代表術士像侯生、盧生等人瞞騙秦始皇,答應下秦始皇的要求,假裝尋求丹藥,后攜大量財富逃跑。按照秦律,這些撒謊的騙子都是要被砍頭的,更不用說還偷偷逃跑,逃跑也就算了,還私自散布關于秦始皇剛愎自用,專制霸道的言論。天子一怒后果何其嚴重,另手下一個個的抓起來,后確定大概有400余人將這些人活生生的埋于咸陽的土地之下。 三、焚書坑儒造成的影響與實質焚書坑儒一事到來的還有秦始皇的'挾書令',對于私自將儒家書籍私藏者,以罪名處置。使得秦朝對于儒家思想幾乎淡薄,更無人傳授學習相關知識。漢高祖劉邦也因此對于儒家學說并不看重,直到漢惠帝時期,對于'挾書令'的廢除,才讓儒家思想言論開始復蘇,逐漸變得活躍起來。 焚書坑儒,對于儒家來說是一次重創(chuàng),雖然部分秦朝學者將書籍與另外一些古籍都埋于地下,使這些書籍免受化成灰的結果。儒家的尊古也是為什么選定的是儒家的原因。秦始皇統(tǒng)一之后,對于一些制度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都是與古法不和的也就是與儒家思想不和。因此,為了保證秦王朝思想的統(tǒng)一,對于秦朝天子權力地位的維護,焚書坑儒的手段應運而生,通過這種過于激烈的方式,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以我們后人的眼光來看,可以說是起到一定的效果了,更是為無數(shù)的后朝統(tǒng)治者提供了一個思路,控制民眾思想的手段,像漢朝'尊儒'也是如此,只不過手段溫和,更得民心。 結語秦始皇焚書坑儒當然不可能只產生有利于他政權的結果,這種過于暴躁的手段,會產生極大的反彈,而且也沒有起到秦始皇所想要達到的效果,從而造成的負面影響可謂之大。這種暴躁的手法,使得秦朝的只存在了短短十幾年,國家的長治久安自然而然就不存在了,這對于民眾來說他們的思想受到限制,社會的發(fā)展自然而然也會受到限制。將儒家學派完全的作為舊時代的代表從而進行抨擊。 所以,焚書坑儒并非我們所想的那么簡單,能夠一統(tǒng)天下的秦始皇怎么可能只是簡簡單單的進行此事呢只不過秦始皇的方法過于激烈和暴躁了罷了。焚書坑儒其實是分開的兩件事,只不過時間間隔并不長,秦始皇也并非完全的蠻橫無理,只不過用錯了方法。焚書坑儒確實存在著被后人夸大的嫌疑。 參考文獻 《史記》 ,《秦始皇論》 《秦紀》 《六經殘于秦火考》 《史綱評要》卷四《后秦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