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蘄春縣境內,有一座著名的墓冢,明代醫(yī)學家李時珍就埋于此處。李時珍被后人譽為是“藥王”,尤其是他的著作《本草綱目》,更是成為了后世中醫(yī)學理論中的里程碑式著作。李時珍之所以會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其實與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我們從他一生所做的三件事上,就能夠知曉其中的奧秘。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wǎng)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山人,是我國明代時期著名的醫(yī)藥學家。李時珍的一生立足于研究古代醫(yī)藥文化,繼而對其加以補充與完善,為后世留下了一本曠世醫(yī)學著作——《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的問世,促進了本草學的進一步發(fā)展,是一部本草學集大成之作,并被翻譯成各種文本,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通。當病痛的人們在《本草綱目》中尋找良方時,都會將李時珍的名字深深烙印在心底。 李時珍卒于公元1593年,在他去世后,家人將其埋葬在今蘄春縣蘄州鎮(zhèn)的雨湖之濱,與青山綠水為伴。時至今天,該地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同時也是重要的旅游勝地。 李時珍的墓冢位于園林深處,整體呈橢圓形狀,后人為了保護墓葬的完整,還在墓周圍砌有數(shù)枚青石條。在李時珍墓前的紀念碑頂,有一座李時珍的半身雕像,兩側還有六角亭各一座,上覆琉璃瓦,與遠處青山形成了一道極美的景觀。除此之外,在陵園兩側,當?shù)叵嚓P部門還建造了一座李時珍紀念館,長廊壁上刻滿《本草圖》內容,并在館內陳列各種關于《本草綱目》的版本。 無論是歷史學家還是醫(yī)學家,對于李時珍都有較高的評價,甚至還有人將其與萬密齋并列齊名,分別稱他們是“藥王”與“醫(yī)圣”,甚至,當朝也對李時珍的功績進行了肯定,在其去世后將他敕封為“文林郎”。不過您可能不知道,在這種殊榮的背后,李時珍同樣也付出了巨大的辛勞與代價。 李時珍行醫(yī)多年,一直有個著作醫(yī)書的愿望??蔁o論是在行醫(yī)過程中,亦或是閱讀古典醫(yī)學典籍時,他都遇到了一個相同的問題,即古書內所記載的藥名雜亂,并沒有進行統(tǒng)一明確的解釋。相反,后人在解讀這些藥名時,往往會牽強附會,只知道在書本上進行推敲,卻不懂實際考察,致使書中被誤讀的藥物反復出現(xiàn)。 李時珍意識到,“讀萬卷書”固然重要,但是“行萬里路”也絕對不能缺少,因此他決定,自己要深入實際進行考察,重新演繹一出“神農嘗百草”。李時珍的求知精神極為可貴,以至于留下不少經(jīng)典的故事。 在古代醫(yī)書《神農本草經(jīng)》中,一直提到一味中藥,名字叫作“蕓苔”,可是使用頻率如此高的詞匯,卻在后代出現(xiàn)了幾種不同的解釋,令李時珍一時難以分辨其中真?zhèn)?。為此,李時珍遍訪各地名山大川,專門查找實物,最終在一位種菜老人的指點下確定,所謂的“蕓苔”,其實正是平日里我們所熟知的油菜。 在巡訪探查的過程中,李時珍還曾冒著被殺頭的危險,對一味“仙藥”進行了準確的定位。在太和山地區(qū),有一座五龍宮道觀,觀中道士極為推崇一種名叫“榔梅”的果子,將其稱為是“長生不老果”。每年榔梅成熟之時,道士們都會將其采摘,進貢給皇帝享用。正是因為如此,官府便頒下嚴令,命民間百姓不得私自摘取榔梅,否則將會被全家問罪。 李時珍卻不相信道士唬人的鬼話,于是偷偷潛進深山,冒險摘下一枚榔梅。經(jīng)過他的仔細研究,發(fā)現(xiàn)該水果并無太多的功效,只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種變形的榆樹果實,幾乎與桃子和杏子毫無區(qū)別。 除此之外,李時珍還對中藥質量的真?zhèn)芜M行過判定,并將其明確記述在著作之中。李時珍的故鄉(xiāng)蘄州地區(qū),盛產(chǎn)一種名為蘄蛇的中藥。蘄蛇又名五步蛇,是一種劇毒毒蛇,能夠治療風痹、驚搐、癬癩等病癥。在此之前,李時珍經(jīng)常用蘄蛇入藥醫(yī)病,但是效果很不明顯,并未像古書中所記載的一般具有奇效,所以他一直感覺有些奇怪。 直至后來,他才從蛇販子的口中知曉,原來自己買到的蘄蛇并非本地所產(chǎn),而是從江南興國州山里捕來的相似蛇種。秉承著探尋真理的理念,李時珍花重金請來一位捕蛇人,他們一起去深山中捕蘄蛇,終于在當?shù)佚埛迳缴险业搅苏嬲奶I蛇。蘄蛇被捕捉后,他又不顧危險近距離觀察,最終將其樣貌全部細致記錄下來,為后人明確制定了鑒別標準。 李時珍不惜觸怒天威、不顧被蛇咬傷的危險,最終寫成了一部完整,而又嚴謹?shù)尼t(yī)學著作,其探索的精神、以及頑強毅力,著實令人欽佩不已。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被后世冠以“藥王”之名,成就一生的輝煌。而他的墓地,不僅是游客們紛紛觀光的旅游景點,更成為了人們拜祭藥王、瞻仰偉人的圣地。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