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著名戰(zhàn)爭電影——“拯救大兵瑞恩”的朋友,想必都記得那個電影末尾的劇情——小鎮(zhèn)防守戰(zhàn)當中,美軍在襪子里面塞滿了TNT炸藥,然后在外部覆滿了黏油,最后將其黏在虎式坦克的懸掛上,將其炸得失去行動力。 ▲“拯救大兵瑞恩”中美軍使用的襪子黏彈,這顯然是缺乏反坦克武器的無奈之舉 但是這種電影中的土質武器,在二戰(zhàn)當中的英軍裝備序列當中卻真的有與之相似的武器。 ▲英軍二戰(zhàn)裝備的74號反坦克炸藥其外層附有黏性物質,和電影中的襪子黏彈極為相似 這種武器起源于危情時刻日。1940年6月4日,隨著法國戰(zhàn)役的結束以及英國遠征軍從敦刻爾克中撤離,英國情況非常危急。德國隨時可能入侵英國本土,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本土英軍基本沒有多少重型裝備來防御德軍;尤其是英國陸軍特別缺乏反坦克炮,因為敦刻爾克撤離行動當中其中840門反坦克被留在法國,而英國本土只有167門反坦克炮。而剩余的槍支彈藥則非常稀少,這種情況下一旦德軍裝甲部隊登陸英國本土,英軍基本沒有反坦克能力,對此英軍尋求一款可以應急解決反坦克武器缺乏的武器。對此第一防衛(wèi)司的兩個成員米利斯·杰弗里斯少校和史圖瓦·麥克雷少校,想制造一種在拋出后黏附上敵方車輛手榴彈。他們多次實驗以后,確定了手榴彈的雛形-一個外表涂有黏性物質的球性反坦克手榴彈。 當然找到合適的粘合劑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對各種粘合劑進行了不成功的試驗后,有人建議使用石灰一種粘性粘性的化合物。英國自古以來就被用來誘捕鳥類,方法是將其鋪在樹枝上,等待鳥被卡住,然后抓捕。但麥克雷少校依然認為它不夠好,因為在沾有灰塵或者泥土后,黏鳥劑的黏性就會大打折扣。最后麥克雷少校找到了一家化學公司-凱氏兄弟公司,其公司首席化學專家承諾會研制出一種適合的粘合劑,在幾周之內,問題就得到了解決,其粘合劑全部交給凱氏兄弟公司生產(chǎn)。 ▲74號反坦克炸藥的結構圖以及實物解刨圖,上圖可以看到在74號手榴彈內部有一個玻璃球,其中載有約1.25磅的硝酸甘油,而玻璃球被一層彈力織物包著,彈力織物外層還涂上一些強力粘合劑,它的外殼由兩個空心的金屬半球體制成,玻璃球接著就放入外殼,當使用者拉出手榴彈手抦上的針,外殼會一分為二而露出玻璃球,將它黏附上載具后,會啟動其手抦上的杠桿會啟動一個5秒的爆炸倒數(shù),5秒后硝酸甘油就會爆炸。 丘吉爾一直在關注這款應急武器的研發(fā)進度,在看到凱氏兄弟公司提供了合適的粘合劑后,立即命令大規(guī)模生產(chǎn)裝備。 ▲女性工人正在生產(chǎn)作坊當中生產(chǎn)74號反坦克炸藥,這種武器加工難度并不高,而且成本低廉,可以大量的在小作坊當中生產(chǎn),非常適合敦刻爾克撤退后中陷入窘境的英國軍隊 在1941年7月,凱氏兄弟公司就生產(chǎn)了215000枚粘彈。這款武器被大規(guī)模的裝備英國本土守備部隊,以及被大量的分發(fā)到北非戰(zhàn)場,受到一致好評。如南非軍隊在獲得74號反坦克炸藥后,就成功利用城市地形打退了德軍28輛坦克組成的裝甲集群,并成功消滅4輛坦克,擊斃28人。而在1943年2月,當?shù)乱庵痉侵捃妶F向塔萊進軍時,英軍也利用它摧毀了6輛德國坦克。 ▲英軍正在使用74號反坦克炸藥進行反坦克訓練,比較適合的使用方法是在城市多掩體的地形中,悄悄接近坦克然后投擲,或者最好的方法是從高空投擲到坦克炮塔頂部 但是在投擲的過程中,粘合劑很容易黏上使用者的制服,而且投擲距離也很短,如果存放過長,硝化甘油開始變質而變得不穩(wěn)定,但是74號反坦克手榴彈最為一款應急產(chǎn)品依然從1940年生產(chǎn)到1943年,一共生產(chǎn)了250萬個74號反坦克手榴彈。其被廣泛使用在北非,意大利戰(zhàn)場,也被大量提供給法國的自由法國抵抗軍,甚至在新幾內亞戰(zhàn)役當中澳大利亞陸軍也有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