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講述了一個音樂學監(jiān)用音樂感化一群牛學生并取得成功的故事。 其實,從小到大,許許多多教過我的老師并不比電影中的老師差,可是,為什么我們教出來的孩子會潑硫酸會投毒會殺人? 個人認為,這和重視應試有很大的關系。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由于這種畸形的應試教育,我們的好老師以長輩的權威形象壓制了本屬于孩子的天性。若壓制不成功,就出現了體罰找家長的情況,看看網上說的幼師虐待兒童,把孩子當玩具扔垃圾桶的新聞。從小在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我都不知道他會不會心靈扭曲,報復社會。 由于應試在我們老師家長看來,實在太重要了,我們也就認為考好試真的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于是,我讀高中的時候沒有音樂課,沒有美術課,連少得可憐的體育課在很多時候也被“正課”霸占了。 而且,我們和所有高中生一樣,讀一樣的課本,做一樣的實驗,考一樣的試題,連穿的衣服都是一樣的校服。然后,到了大學,教育學的老師嘴里最經常掛的一句話就是: 你們都沒有自己的觀點???你們都認同這個同學說的? 嘿嘿,這好比只種了瓜,卻希望收獲瓜和豆,這注定要失望的。十二年來,我們做的是同樣的事,十二年后,你們希望我們有個性時,個性早被壓制了。 由于應試,我們的孩子每天端端正正坐在課室里,沉沒在題海中,沒有娛樂,我高中時連課間踢一下毽子也會被老師趕走。 看看,現在戴眼鏡的學生越來越多了吧,中小學生的彈跳能力下降了吧,小胖墩也越來越多了是不是?這樣下去,我都不知道,我們是不是“東亞病夫”了。 由于應試,我們的教育中,還出現了標準答案。雪化后是什么?雪化后是春天是錯誤的,因為這不是標準答案,標準答案寫的是:雪化后是水。 1+1=?如果答卷上你寫的是5-3,老師一定給你叉叉,因為標準答案是2。明明可以有很多答案的問題,最終卻只有一個標準的,而且,標準的才是正確的。這樣,我們能有其他觀點了不? 在應試教育中,如果你體育特別好,音樂特別好或畫畫特別好,但是,只要你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差,你就是個壞學生,你考不好呀,會拖后腿呀,哪個老師會喜歡你呢。 放牛班的學生,很幸運,因為他們碰到了馬修,一個用音樂慢慢感化他們的好老師,他們成了好孩子,有的還是著名音樂家。 我們小時候也是牛,我們被權威迅速壓制,我們現在也是老師家長眼中好孩子,只是,我們更像一臺只會應試的機器。 想想,也挺悲哀的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