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診,又稱為望舌,是通過觀察舌象的變化,了解機體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用來診察、了解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舌診時按照 舌尖-舌中-舌根-舌側的順序進行觀察。先看舌體再看舌苔,30秒左右。如果一次望舌判斷不清,可令病人休息3~5分鐘后,重新觀察一次。 1、正常舌 正常舌象的特征是:舌色淡紅鮮明,舌質滋潤,舌體大小適中,柔軟靈活;舌苔均勻、薄白而潤,簡稱“淡紅舌,薄白苔”。 正常舌下絡脈僅隱隱可見,呈紫紅色線狀,絕不粗脹。大多為單枝干,絡脈直徑最粗不超過2.7mm,長度大多不超過舌尖與舌下肉阜連線的3/5。 2、淡白舌 淡白舌多見于陽虛寒盛、氣虛血少之證。本圖舌色淡白,舌苔薄白而潤,提示氣血兩虛。 3、枯白舌 舌色及齦、唇皆無血色,稱為“枯白”。本圖舌色枯白,舌干皺縮,無力伸出,是舌無神氣的表現。提示精氣衰敗,病情危重。 4、紅舌 紅舌見于外感熱盛或陰虛火旺之證。本圖舌色較紅,舌苔薄黃,舌質紋理粗糙,提示氣分熱盛。 5、舌尖紅 舌尖紅多見于心火上炎,上焦有熱之證。本圖舌尖紅赤起刺,其余部位淡紅而潤。提示上焦熱盛。 6、紅絳舌(1) 舌色深紅,稱為“絳舌”,為熱盛之象。在外感病為邪熱入營的標志;在內傷雜病陰虛火旺重癥亦較多見。本圖舌色深紅偏暗,舌面有葉脈狀淺裂紋,苔少。提示熱盛、氣血壅滯,正氣已傷。 7、紅絳舌(2) 本圖攝自慢性胃火患者,舌色紅絳,舌干無苔,舌面上有淺裂紋。提示內熱熾盛,胃陰枯涸,胃氣大傷。 8、紅絳舌(3) 舌色紅絳,舌面苔少,舌前部有較多紅點(即菌狀乳狀充血),提示邪熱熾盛,氣陰兩傷。 9、青紫舌 舌色青紫,由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本圖患者為慢性支氣管炎繼發(fā)感染、肺氣腫、心力衰竭,舌色紫暗,苔白膩。提示痰飲內停、肺腎氣虛,血行瘀滯。 10、淡紫舌 淡紫舌多見于陽虛陰盛之證。本圖患者為肺原性心臟病,舌淡紫,苔薄白而濕潤。提示陽氣不足,血行不暢。 11、淡紫淤堵舌 本圖患者月經不調(痛經),舌色淡紫,舌上有較多紫色瘀點,舌苔薄白而潤。提示陽氣不足,寒凝血瘀。 12、紫紅舌 本圖患素體陰虛,舌紅少苔,因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舌色紫而偏紅,伴有發(fā)熱、喘咳。提示邪熱內盛,氣血壅滯不暢。 13、絳紫舌 舌色紅絳而紫,舌尖起刺,提示痰熱壅滯。 14、瘀斑舌 舌有瘀斑或瘀點,均為血瘀之征。本圖見舌邊和舌旁有形態(tài)不規(guī)則瘀斑,是肝經血瘀的征象。 15.痿軟舌 舌質 色:淡白; 形:嫩、齒痕; 態(tài):痿軟。 舌苔 苔質:薄、潤; 苔色:白。 【臨床意義】 氣虛,脾虛,陽虛。 16、邊尖紅舌厚膩苔 色:淡白、舌尖紅; 形:嫩、舌尖邊紅點、輕微裂紋。 苔質:厚、膩、燥; 【臨床意義】氣血、陽虛、寒濕化燥化熱;陽虛濕困,復感熱邪。 17、積粉苔 色:被舌苔滿布遮擋、舌尖紅點; 形:舌尖紅點、裂紋。 苔質:全舌積粉苔、燥糙無津; 溫熱?。ㄒ甙O),邪熱驟急,陰津大傷;陽氣郁遏。 18、紅舌黃厚膩苔 色:紅; 形:偏老、裂紋; 態(tài):輕度歪斜。 苔質:厚、膩、潤滑; 苔色:黃、邊白。 【臨床意義】痰濕,化熱、化濁。 19、十五、焦黃苔 形:蒼老、舌尖裂紋。 苔質:厚、焦黃、干燥、粗糙; 苔色:黃。 【臨床意義】邪氣傷津,燥結腑實。 20、灰膩苔 形:偏嫩、少量瘀斑瘀點、齒痕。 苔質:中薄、邊根厚、潤、偏膩; 苔色:邊根灰、中薄白。 【臨床意義】脾氣虧虛,氣血瘀滯;痰濕久郁,化濁、化熱。 21、剝苔 色:淡白、舌尖與舌中剝落處偏紅; 形:嫩、齒痕、舌尖紅點。 苔質:中根厚、邊剝、膩、潤; 苔色:白、中根微黃。 【臨床意義】氣陰兩虛,脾虛濕困;虛火內擾,或痰濕漸化熱。 22、尖紅點舌厚膩苔 色:淡紅; 形:偏嫩,偏瘦、舌尖紅點、瘀點。 苔質:厚、膩、潤; 【臨床意義】心火旺,脾氣虛,血瘀,痰濕。 23、枯白舌 色:淡白,幾無血色; 形:嫩、瘦、輕度齒痕; 態(tài):輕度歪向右側。 苔質:薄少; 【臨床意義】氣血虧虛、脾氣虧虛,脾陽不振。 24、青紫舌黃膩濁苔 色:青紫; 形:偏嫩、偏瘦。 苔質:厚、濁膩、潤; 苔色:灰、黃(尖部微灰)。 【臨床意義】氣滯血瘀、痰濁郁熱、濁氣上泛。 25、舌衄 色:暗紅; 形:偏老、舌衄(出血點)、舌尖少量瘀點、中根部輕度裂紋。 苔質:中根偏厚、膩、潤; 【臨床意義】氣滯血瘀、痰濕。 27、水滑苔 色:淡白(枯白); 形:嫩、偏瘦。 苔質:厚、膩、濕滑(水罩); 【臨床意義】元陽虛衰、水濕困滯。 28、黑膩苔 本圖患者為大葉肺炎,舌苔由白膩轉為黑膩,苔質不干,舌質紅絳,舌尖有點刺。提示濕濁之邪入里化火,內熱熾盛,呈寒包火之勢。 29、焦黑苔 本圖患者為膽道感染,舌紅而干,舌中根部苔黑而燥裂,舌兩邊尚有少許白膩苔。提示邪熱亢盛,濕濁化燥傷津。 30、黑燥苔 本圖攝于一胃癌患者臨終前二天,舌苔黑而燥裂,根部黑苔長如黑毛,舌體卷縮,舌質枯白無華。提示陰液耗竭,內熱極盛。 31、剝苔 舌苔剝落處,舌面光滑無苔,稱為“剝苔”。提示胃陰、胃氣已虛,或氣血不足,不通續(xù)生新苔。 32、膩苔中剝(1) 本圖患者為肺原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原為白膩苔,現舌中與舌前已部分剝落,舌兩旁仍有黃白膩苔,舌色青紫,提示痰熱交阻,氣血不暢,胃氣已虛。 33、膩苔中剝(2) 舌苔白厚膩,又見剝苔,提示痰濕未化,胃氣已傷,病屬虛實夾雜。 34、無根苔(1) 舌苔浮于舌面,刮之即去,其下不能續(xù)生新苔,是由胃氣、胃陰大傷,舌苔失養(yǎng)所致。本圖患者為肝癌晚期,舌質紅絳,舌面起刺,舌苔黃濁,不刮自脫。提示內熱熾盛,胃陰大傷。 35、無根苔(2) 本圖是經揩舌后的舌象。舌中已有大部分顆粒狀黃苔被揩去,舌面上無新苔復生,提示胃氣、胃陰已傷,病情較重。 |
|
來自: 阿鳳ok > 《系統(tǒng)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