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出自藏族作家阿來之手,首次出版于1998年。其實本書1994年就已完稿,找了二十多家出版社,卻遍投無門,在四年后才與讀者見面?!秹m埃落定》于2000年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去年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20年來,這部小說被不斷地討論,經(jīng)歷過爭議,最終成為讀者心目中的經(jīng)典之作。 我讀這本書,感受到的是一種蓬勃的生命力,和命運與人生的糾葛纏繞。 "塵埃落定"這個名字起的極好,讓人一看就有種厚重感。在看《塵埃落定》這本書之前,我想不出有什么樣的內(nèi)容能撐得起這四個字。它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命運的恢弘和人們對于命運流轉(zhuǎn)的無力感——當塵埃落定,一切都已成定局,誰也無力改變。 ?(一)首先,《塵埃落定》帶給讀者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細膩而生動的語言。阿來曾在北大中文系做過一個講座,名為"語言的信徒",他表達了語言對于文學寫作的重要性,他曾提到: "我還是一個藏族人,我都覺得漢語言了不起??墒俏覀儸F(xiàn)在的文學好像有人物、有故事、有思想就行了。我說要讀思想,我才不找文學書讀,我可以讀哲學。要想讀故事,直接讀歷史就好了。很多有名的作家的文字,很糟糕,很粗暴。" 來看看提倡語言重要性的阿來,在《塵埃落定》這本書中,又是如何展開他的語言實驗的。 在說到喇嘛被割去了舌頭不能說話這件事之后,作者借傻子少爺?shù)目谶@么說道:"君不見,那些想要說點什么的舌頭已經(jīng)爛掉了。"所以如果想要說點什么的話,那就趕快。否則,等到?jīng)]有了舌頭,就什么也說不出來了。 這種話讓人心頭一驚。當然在現(xiàn)實世界里,有規(guī)則,秩序和法律,不可能像土司制度一樣:吐司可以隨隨便便割掉別人的舌頭。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公民,我們也不可能突然沒有了舌頭。但是這種想說什么卻沒有來得及說出口的狀況,以及這種想做什么事卻已經(jīng)來不及了的感覺,仿若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是普遍存在于我們的人生當中的。 所以這種描述能輕而易舉的擊中人的心靈,這是阿來語言的絕妙之處。 文中更經(jīng)典的一處語言,是傻子少爺對于愛情的形容——愛情就是骨頭里冒泡泡。 "此時的我,不要說腦子,就是血液里,骨頭里都充滿了愛情的泡泡。" 傻子少爺雖是傻子,但對很多人情心理的體察,都比很多所謂的聰明人要真切的多。 愛情是什么?按神秘學講,是一種對某人不自覺的欣賞和依戀,是一見鐘情,是心的交付和心弦的顫動;從科學上來講,則是由于某人滿足了我們從童年時期就開始建立的某些需求,從而產(chǎn)生出苯乙胺和多巴胺等物質(zhì)讓人處于一種極度興奮之中…… 這個"骨頭里冒泡泡"的形容,恰恰貼合了人們處于戀愛狀態(tài)下的這種感覺,所以輕而易舉的就俘獲了眾多讀者的心,讓人感同身受,拍案叫絕。甚至還有讀者猜測:這個泡泡肯定是粉色的。 還有作者形容傻子少爺見到心愛的塔娜的時候: "一見塔娜的面,她的美又像剛剛出膛的滾燙的子彈,把我狠狠地打中了。從皮膚到血管,從眼睛到心房,都被這女人的美弄傷了。" 用"剛剛出膛的滾燙的子彈"來形容塔娜的美對傻子少爺?shù)臎_擊力,可謂快狠準,化虛為實,語言極具沖擊力。 語言承載著思想,《塵埃落定》中的語言,處處是對生活的深切體察。 《塵埃落定》能成為33年以來茅盾文學獎中最具價值也最受讀者喜愛的作品之一,與它生動深切的語言有莫大關系。 ?(二)命運的無情與人類蓬勃的生命力的對抗許多讀者喜歡塵埃落定。其實是喜歡它其中所展現(xiàn)的那種生命力。麥其土司是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他身上有一種原始的生命力,不管是對于繁衍后代、情欲的追求,還是對于生命的延續(xù),甚至于權利的延續(xù)和把握,麥其土司呈現(xiàn)給讀者的,是一個有能力、有野心、鮮明,霸氣的形象。 但看到后來會發(fā)現(xiàn),麥基土司身上的很多特質(zhì)都是欲望泛濫的結果,他專橫,自私,霸道,貪婪,自以為是。他沉迷于土司的權力所帶來的優(yōu)惠中,連自己的兒子都要提防。他希望自己能在土司位置上待到永遠,但事實恰恰讓他的愿望破滅。 傻子少爺身上所呈現(xiàn)的,卻是一些非常獨特的特質(zhì): 他看起來天天冒著傻氣,是眾人口中扶不上墻的傻子,但恰恰是他能夠洞察普通人無法洞察的先機。陰差陽錯之下,他娶了邊地最美麗的女子塔那做妻子,也開辟了康巴地區(qū)第一個邊貿(mào)集市,成為值得被歷史銘記的人,也因此收獲了書記官等一干人的衷心臣服。 他能看到被割去了舌頭的翁波意西在牢里最需要的東西是書,甚至能貼心的想到他現(xiàn)在可能感興趣的是土司的歷史類書籍。他也能體察到身邊人的種種微妙的心理。 宛如神助的傻子少爺,在思維方式上與常人有很大的區(qū)別,但事實并不代表他就是錯的。他做了許多迎合民心的事,因此,被原本寵愛自己的哥哥視為眼中釘,甚至最后還被自己的父親忌憚。但這恰恰證明了傻子少爺?shù)哪芰Τ霰姟?/p> 他從一個一開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會傻笑的傻子,慢慢的成為一個想要實現(xiàn)自己心中的抱負,想要去探索這個世界,且不辜負身邊人的"主子",在這個過程中,他身上所呈現(xiàn)出來的,就是一種真正的向上的生命力。 他為愛情失落而糾葛,他也為親情受損而悲傷,但他依然熱愛這個世界,他有他一直以來同行的伙伴——小爾依,索郎澤郎,書記官,甚至酒館老板,黃師爺……他的身上仿佛有奇妙的吸引力,連自己家族的仇人都可以和他成為朋友,同桌共飲,那是一種難得的包容力。 他行事沒有那么多顧忌,盡可能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又是一種自由的力量。 同時他還對身邊下人甚至陌生人展現(xiàn)了難得的友好,比如為他久未謀面的叔叔提供幫助,間接地參與抗日戰(zhàn)爭;比如對書記官翁波意西的多次關懷;甚至對于酒館老板和其弟弟的幫助和保護,哪怕他們最終可能會殺死自己…… 在整本書所呈現(xiàn)的土司家族復雜的權力體系中,生活的最真實、最自由、甚至最善良的人,恰恰是這個眾人口中的傻子。這其實具有一定的荒誕意義,上位者被權力和欲望角的稀里糊涂難以自拔,下人們則難以擁有自由,無力掌控自己的命運。只有這個父親酒后不小心得來的傻子少爺,才仿佛真正活出了一個人的樣子。 ?(三)傻子VS聰明人看完書后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就是,傻子少爺和其他人相比,究竟誰更聰明? 或許因為他是主角,或許因為他承載了作者的一部分思想,書中許多所謂的聰明人沒有辦到的事情,比如說,不種罌粟改種糧食;比如說,開辟邊貿(mào)市場……全都被這個傻子少爺給完成了。若論劃時代的意義,他的功績甚至比他的父親老麥琪土司要更偉大。 而除去這些長遠的眼光,傻子少爺?shù)牧硪粋€"聰明"之處,恰恰蘊含在他的"傻"中—— 傻子少爺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問:"我是誰?我在哪里?" 是不是感覺很熟悉?這不是人類的終極問題嗎?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傻子少爺看起來經(jīng)常在犯傻,實際上他所思考的那些問題。恰恰是人們經(jīng)常忽略,但卻非常重要的問題。 書中的不少人物之所以走偏的道路,就是因為他們忘記了自己是誰,自己在哪兒,搞不清楚自己的處境,認不清楚自己是誰,缺乏對自己的明確認知,所以極其容易辦了錯事,說了傻話,從而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后果。 最明顯的就是塔娜的母親茸貢土司。茸貢土司常常搞不清楚自己的處境,明明處于弱勢,有求于人,偏偏擺出一副高姿態(tài),為自己招致了不少禍端。 傻子少爺?shù)母绺缫彩侨绱?,分不清自己面前的局勢,自以為是。他的哥哥看似聰明,實則高調(diào)、高傲、目中無人、不可一世,不懂韜光養(yǎng)晦,更不通人情世故,仿佛這個角色就是生來用來做炮灰的。 翁波意西是個真正的聰明人,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個傻子。但他的傻是讓人崇敬的,宛如耶穌受難,翁波意西是為了堅持真理,所以寧愿被割去舌頭,也不愿意放棄他的立場。傻子少爺對他的這種行為投以真誠的敬意。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倒像是兩個惺惺相惜的人,彼此懷有理解。 聰明人就真的聰明嗎?傻子就真的傻嗎? 在現(xiàn)實中,很多時候,人們都容易"聰明反被聰明誤"。作者選用傻子少爺來見證這個塵埃落定的舊時代,其實也在某種程度上說明:歷史的前進悄無聲息、無可更改,命運的車輪也是如此,聰明人自詡能阻擋,但其實連傻子少爺都能明白——塵埃終將落定。 |
|
來自: 歷來現(xiàn)實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