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者,花中之仙女者也。其色或紅、或白、或粉,嬌嫩欲滴,嫣然百媚。其性耐寒,與梅堪為并肩也?!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云桃花“令人好顏色”,故而謂美人“人面桃花”。詩曰:仙娥眉翠如柳色,佳人面紅染桃花。 究古今之花,冰清玉潔者有之;傾國傾城者有之;傲雪斗霜者有之。然感天動地者,非桃花莫屬也。崔護之桃花面;香君之桃花扇,無一不感人至深。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唱來《詩經(jīng)》中的喜樂年華,武陵源里的桃花水,引入《桃花源記》中的洞天福地。李白高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劉禹錫輕嘆:“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杜甫低吟:“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皆一時美句也。 吾愛桃花,非唯憐其花色嫵媚,尤德之不逐繁華,于野陌間悄然開落。艷麗與人,落紅無聲。神仙美人,皆得其馨耳。 愛之桃,特賦詩曰: 千古風(fēng)流誰識真?一花開落總精神。 婉心最解玲瓏意,不似千香逐俗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