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逐漸炎熱,氣候變得利于微生物滋生,各種腸道疾病的發(fā)生率也隨之增加。如果不小心患上急性腸炎,上吐下瀉好不遭罪。在遇到此類疾病時,很多人會選擇使用抗生素,殊不知中醫(yī)藥里也有治療急性腸炎的好方子,有時療效甚至比抗生素還要好。 《傷寒論》第172條 正常情況下,三焦津液的排泄,外出于太陽之表而為汗;下出于前后陰而為二便。如果外感之后,出現(xiàn)了邪郁三焦,外累及太陽之表,而不得汗出,內(nèi)累三焦水道的氣化,下見小便短少不利;則水飲內(nèi)停,必偏走于大腸,而為下利。 由于此種下利,是起源于太陽表郁與少陽三焦邪郁,故曰“太陽與少陽合病,必自下利”。其中,少陽邪熱內(nèi)郁,是導(dǎo)致三焦氣化不利的主因;而太陽表郁,不得汗出,與水飲偏走陽明的下利,均是少陽邪郁所致。而且由于少陽的邪熱,完全內(nèi)陷入腸,不復(fù)有外透之機,故治以黃芩湯,直清少陽邪熱即可。 黃芩湯證,是少陽邪郁的半里證(少陽腑熱證),由于邪熱已完全陷入大腸而為下利,并沒有少陽經(jīng)的半表證,少陽邪熱沒有外透之機,故只需清瀉少陽半里之腑熱即可。因為沒有少陽經(jīng)的半表證,故沒有往來寒熱、胸脅疼痛等癥。 1.下利急迫,呈噴射性腹瀉,肛門常有灼熱感,一天腹瀉十幾次甚至幾十次,小孩子常有肛門發(fā)紅、熱痛。 2.腹瀉前,必有劇烈腹痛,一腹痛即急促如注地腹瀉,呈噴射性腹瀉(火性急迫)。 3.里急后重,瀉而不爽,每次總覺得沒有瀉干凈,稍等片刻,又腹痛急迫去瀉肚子。(郁火下迫的特點) 4.左關(guān)脈弦滑或弦數(shù)。 少陽風(fēng)火內(nèi)郁,最易灼傷肝陰,下利不止,也最損失陰液,故此證的下利,常伴有劇烈的腹痛和腹肌拘急的特點,因此方中加入白芍,養(yǎng)肝陰,緩腹痛之拘急。 一則甘緩腹瀉和腹痛之急迫,減輕腹瀉的次數(shù);二則因為黃芩苦寒,清熱燥濕,有利于消炎止瀉,但苦寒太過,又不利于脾胃,故加甘草、大棗,顧護脾胃的元氣;三則是劇烈的下利易傷津氣,用大棗、甘草可以補益脾胃,滋助津氣又不助邪。甘草、大棗,富含鉀離子等,有保鉀、防脫水、防休克的作用。 |
|
來自: 桂林吳氏老中醫(yī)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