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收聽的內容是我們對知識的提煉與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書中內容,可以購買此書原版。與本書相關部分書籍的音頻鏈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興趣,敬請點擊收聽。 核心書摘 《認知天性》是一本教你怎么學習的實用指南。這本凝聚了11位認知心理學家10年心血的科研之作,首次提出了人類認知規(guī)律和學習之間的緊密聯系,透徹解讀了學習的本質和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學規(guī)律。相信在了解了學習的本質和規(guī)律之后,讀者一定能從固有的思維模式中跳出來,發(fā)現更高效、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實現更高目標。 適合誰讀 · 職場精英 · 學生家長 · 想學習一項技能的人 關于作者 彼得·布朗,作家,擅長科普寫作,文字練達嚴謹。 亨利·勒迪格三世,華盛頓大學路易斯分校心理系教授,曾任美國心理科學學會主席,人類學習和記憶領域專家。 馬克·麥克丹尼爾,華盛頓大學路易斯分校心理學教授,整合認知學習教育中心主任。他有兩個主要研究興趣:前瞻記憶和教育,這項研究的一個重要主題是研究導致記憶和學習失敗的因素和過程。 學什么?了解學習的本質,用最簡單的方法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很多孩子學習態(tài)度端正,認真完成作業(yè),有時甚至會熬夜到晚上2點背單詞……但成績就是很一般。究其原因,還是學習方法出了問題——不是所有的刻意練習都能達到完美效果。那么,到底該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 《認知天性》絕對能解決這個問題。本書首先從學習的本質入手,向讀者詳細闡述了構架心智模型、打結和檢索的方法,再分析了認知規(guī)律和學習之間的關系,最后從眾多研究成果中得出有利于大腦的簡單學習法則。有理有據,案例詳盡,讀者不僅可以了解到學習的真相,更能找到一套屬于自己的高效學習法。 你還會發(fā)現 · 學習的本質是什么; · 遺忘曲線是怎樣發(fā)揮作用的; · “刻意練習”失效的原因有哪些。 一、認清學習的本質 首先,我們來看看本書的第一個重點內容:認清學習的本質。 1、構建心智模型 書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飛行員馬克·布朗曾經遇到過一次事故。那一次,他連夜從德克薩斯州的哈林根出發(fā),駕駛著雙引擎塞斯納飛機(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最耐用的通用飛機)去肯塔基州送貨,當飛機升到1萬1千英尺(約3300米)的時候,飛機的右引擎油壓突然開始下降,馬克知道自己遇上麻煩了。 然后,馬克的腦子里迅速閃過很多信息,如果引擎失靈,在關掉引擎后飛機還能飛多久;飛機上貨物的載重量有沒有超過飛機的損傷限度,飛機失去右側的升力之后會不會掉下去。 所有的知識在腦子里過了一遍之后,馬克決定關掉右側的引擎,把螺旋槳槳葉調到與氣流平行的位置來減少阻力,然后加大左側引擎的馬力。最終馬克的飛機在勉強飛行了10英里(約16公里)之后,安全迫降了。 我們講這個故事當然不是為了讓大家搞明白馬克是如何進行每一步操作、最終脫離險境的,而是想說很多曾經學過的知識,不知道會在什么時間、什么場合派上用場,尤其是在這種要命的時刻,你根本沒時間去查百度。所以在學習一項基本技能的時候,就要讓它成為一種像“條件反射”一樣的本能操作,而形成這種條件反射的過程,就是打造心智的過程。 從新知識中提取關鍵概念,組成一個心智模型,然后把這個模型和過去已經學過的、已經掌握的知識聯系起來,能夠做到這些,才算是學會了一門知識或技能。所以,學習的本質之一就是構建心智模型。 2、打結和檢索 我們的大腦不止有記憶新知識的能力,它還有一個與生俱來的“能力”叫“遺忘”。早在1885年,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就開始研究人類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規(guī)律,并根據這個規(guī)律設計了一條“遺忘曲線”。 這條曲線告訴我們,我們記憶的知識就像一個個穿在繩子上的珍珠一樣,掛起來以后,從繩子上脫落的速度非???,有多快呢?遺忘曲線指出,我們剛剛讀過、聽過的東西,有70%左右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被忘卻,剩下差不多30%會被緩慢遺忘。 那么如何才能讓知識不被遺忘得那么快,掛起來以后不會從繩子上脫落呢?最好的辦法就是給繩子打一個結,這個結如何才能打好?答案是檢索。 檢索說白了就是主動回憶某個知識或某件事的過程。你可能也有這樣的體會,比如你看了一本書,你以為自己記住了,但當你給別人復述的時候,才發(fā)現不是那么回事,很多東西自己壓根說不清楚;但當你從頭到尾把這本書復述一遍后,你會發(fā)現自己對這本書的印象特別深,而且很長時間不會忘記。 這就是因為看書的時候,其實只是把知識穿在繩子上,很容易脫落;而主動回憶這本書,并把它復述下來,就屬于檢索了。所以學習的本質應該是檢索,是給繩子打結,而不是“穿珍珠”。 那么問題來了,有沒有什么好的檢索方法呢?當然有,而且很多人都用過,那就是考試。 心理學家們曾在美國哥倫比亞的一所中學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安排兩組八年級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學習科學課的一些小知識。 一組學生采用老辦法,在老師的帶領下重復閱讀,但沒有測試;另一組學生需要經常接受關于這些知識點的小測驗。一個月以后舉行真正的考試,結果那些接受小測驗的學生們,平均成績是A-;而不經過測試的那個組,平均分數只達到了C+。 所以,雖然很多人反感考試,但考試的確是一種非常好的檢索方式,對學習有重要意義。 不過,雖然檢索對學習意義重大,但也很難一步到位,腦子里沒東西就去考試注定不會有好結果,所以一般來說,每個學習的過程都要經歷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編碼。編碼就是把感知到的東西轉化成有意義的心理表征的過程。舉個簡單的例子,小學生學投籃的時候,最開始,肯定老師要先解釋投籃的動作要領,然后親自做示范。 這個時候,小學生們認真去聽、去觀察,大腦就會把他們感知到的東西轉化成生物信號傳送給大腦,這個過程就叫做編碼。編碼就像是記筆記的過程,形成的是短期記憶。 有些人認為短期記憶對學習沒多大用處,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短期記憶會指導我們處理很多事情,以此來及時清空大腦內存,讓大腦有空間去記憶更重要的事。 比如,在健身時要記得自己的衣服放在幾號柜子,這就需要用到短期記憶,如果一年后你還牢牢地記得每次的健身柜編碼,那大腦肯定會爆炸,更別說學習了。 第二步是鞏固。鞏固就是把編碼的心理表征強化成長期記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大腦會做兩件事,一是把不重要的信息拋棄掉,二是把重要的信息牢牢記住,形成長期記憶。當然做這兩個工作都是需要時間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記憶力,就是因為在睡覺的時候,大腦有時間做鞏固工作。 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發(fā)現鞏固的過程和我們寫文章非常類似,一般文章的初稿會存在很多問題,幾次修改過后,文章有了些起色,無關的觀點也被刪除了。這個時候,有經驗的作家都會先停下來,做點別的事情。等過一兩天后重新拿起這篇文章,就會發(fā)現,想表達的東西在頭腦中更明確了,修改起來也更得心應手。 接下來第三步才能輪到我們剛剛說的最重要的“檢索”,換句話說,只有把“編碼”和“鞏固”做好了,“檢索”才能順利進行,最終形成高效的學習。 在我們今今樂道讀書會的學習心法中,把這三個步驟叫作:信息輸入、信息消化和信息輸出,信息輸出的壓強越大,學習的效果越好。 二、那些你用錯的學習方法 在了解了學習的本質之后,我們就能比較容易地理解為什么很多我們常用的學習方法效果不好了。 想想看,我們在上學的時候,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重復閱讀、死記硬背!聽起來這兩個方法好像是有道理的,再往深里研究,似乎還能找到支持這兩種學習方法的科學依據,比如我們之前讀過的《刻意練習》這本書里,不就指出長時間、針對性地重復訓練能讓普通人成為天才嗎?重復閱讀、死記硬背不就是一種簡單的刻意練習嗎? 而本書的作者亨利·勒迪格三世等人卻在書中對“刻意練習”進行了質疑,他們提出重復閱讀、死記硬背對學習來說,幾乎沒有用處,并用一個實驗來證明他們的觀點。 作者亨利·勒迪格三世和他的一些心理學家朋友們在一所小學做過一次投沙包的實驗,他們找了一組8歲大的孩子練習把沙包投進3英尺外的籃子里,這些孩子被平均分成兩組,一組的人就在距離籃子3英尺的地方練習,另一組孩子要在2英尺和4英尺的距離范圍內交替練習,就是不能在3英尺處練習。 3個月后,實驗人員對兩組孩子的水平進行測試,讓他們把沙包投進放在3英尺處的籃子里,結果發(fā)現,在2英尺和4英尺之間投沙包的孩子的成績要遠遠高于一直練習投3英尺孩子的成績。 為什么這時候“刻意練習”失效了呢?這是因為重復閱讀和死記硬背這種“刻意練習”只是一種輸入,唯一的作用就是給我們大腦形成短期記憶,我們在上一節(jié)中講過,短期記憶只是學習的第一步,對最終的學習成果來說,幾乎沒有作用,而且還會給大腦造成一個假象,以為自己都記住了,如此一來,大腦就懶得讓“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了,就更別提最終進行“檢索”了。 由此可見,重復閱讀和死記硬背這樣的“刻意練習”是非常不可靠的,這就能理解為什么很多時候自己花了大價錢,上了一堆考前突擊培訓班,卻沒起多大效果了,因為培訓班上的針對性訓練從本質上講也只是“短期記憶”而已。 那么有沒有什么方法能克服“刻意練習”的“缺陷”,讓學習更高效呢?答案是有的,三位作者在仔細研究了《刻意練習》之后,提出:間隔練習能使知識存儲得更加牢固。 間隔練習,顧名思義就是學習一種新的知識后,間隔一段時間,再回過頭來進行復習。作者在書中提到:人們其實早就已經發(fā)現,間隔練習的好處。有一個實驗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間隔練習”。 心理學家曾挑選了38位外科實習醫(yī)生進行了一項研究,這些醫(yī)生被安排去參加關于顯微手術的四節(jié)課程,他們要在課上學習如何把細小的血管縫合起來。 其中一半的醫(yī)生在一天之內上完全部四節(jié)課,另外一半的醫(yī)生也上完了四節(jié)課,只不過每節(jié)課中間有一周的間隔時間。 在最后一節(jié)課結束后的一個月,實驗人員用小白鼠對兩組醫(yī)生進行了測試,結果無論是重新連接血管的成功率,還是老鼠的主動脈搏動情況,甚至是手術完成的時間,有間隔的一組醫(yī)生都要比沒間隔的醫(yī)生表現優(yōu)秀。而且沒通過間隔練習的醫(yī)生中,有16%的人損傷了白鼠的其他血管,導致實驗未能完成;而通過間隔練習的那一組醫(yī)生的手術完成率是100%。 由此可見,間隔練習對于學習來說是有效果的。那么為什么間隔練習會比集中的針對性練習更有效呢?原因依然要回到“學習的本質”上。 “學習的本質”告訴我們,新知識要成為長期記憶必須要經歷一個“鞏固”的過程,但鞏固是需要時間的,頻繁的針對性練習占據了大腦的“鞏固”時間,讓“短期記憶”無法轉換成“長期記憶”;而間隔練習中間的間隔時間,恰恰給了大腦時間去做“鞏固”的工作,如此一來,間隔練習就能讓知識存儲得更牢固了。 其實,對高效學習方法的追求,并不是當代人的專利,過去很多大文豪也特別在意這一點。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顧炎武就很擅長找學習的方法。 顧家原本是名門望族,只不過到顧炎武父親這一輩的時候,家族就開始衰落了,顧炎武也在很小的時候,就過繼給了叔父顧同吉,不幸的是,顧同吉也在顧炎武過繼之后沒多久就去世了,所以顧炎武只能由嬸嬸來撫養(yǎng)。嬸嬸王氏受過很好的教育,而且非常勤奮,常常是白天紡紗織布,晚上看書看到二更才上床休息。 顧炎武受嬸嬸的影響,在很小的時候,就喜歡上了讀書,據說他在兩歲的時候就能誦讀《千字文》、《百家姓》這些啟蒙書籍了。 后來,隨著書越讀越多,顧炎武自己總結出了一套高效的學習方法。就拿《資治通鑒》來舉個例子,顧炎武在讀《資治通鑒》的時候,會把當天讀完的內容再抄錄一遍,這一次的“抄”是一字不落地“抄”,其實目的就是為了能更快地讓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之后,他會合上書,按自己的理解做讀書筆記,或者寫下一些心得體會,這就是前面講的“打結和檢索”,顧炎武做的一部分讀書筆記,還匯編成了《日知錄》這本書。 當然“打結和檢索”還不算完,顧炎武還給自己定了個規(guī)矩,每年春秋兩季,分別復習冬夏兩季所讀過的書,每天復習200頁,沒有完成絕不睡覺。你看,這不就和剛剛我們講的“間隔練習”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只不過在顧炎武的年代,科學還很落后,無法用腦神經學和心理學的知識來解釋原因,所以即便顧炎武能夠總結出學習的方法,也很難推廣普及。但如今,科學家們已經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如果你還是固守著重復閱讀、死記硬背的笨方法,可就有點食古不化了。 三、讓你好好學習的心理學規(guī)律 在了解了學習的本質和那些我們曾經用錯的學習方法后,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本書的最后一個重點內容:讓你好好學習的心理學規(guī)律。 1、欲求新知,先忘舊事 通常我們認為,只要能把所學的東西和已知的知識聯系起來,我們就能獲得無窮的知識。因為新學問是以舊學問為基礎的,所以學得越多,新舊之間的聯系就越多,“檢索線”也就越多。 但是,我們大腦的檢索能力是相當有限的,不可能同時記住所有的“檢索線”,否則你就得每天在“帽子在哪”、“怎么上網”這樣大量的信息中去找出你想要的知識,這會是一個非常耗時又痛苦的過程。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需要我們忘記一些矛盾的、與舊記憶相關的記憶線索,這樣才能更高效地把記憶線索和新知識聯系起來。簡單說就是欲求新知,先忘舊事。 比如,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還沒有拿到駕照就學會開車了,當他們去重新考駕照的時候,就會發(fā)現,這些已經會開車的人反而通過率是最低的,很多人需要進行補考才能過。這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把大腦中的“舊檢索線”忘掉。這也是我們常說,“一張白紙”的可塑性更高的原因。 當然,這里所說的“忘掉記憶線索”不是徹底的遺忘,而是指“停止使用”、不要輕易想起。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你搬了很多次家,可能就記不起來20年前的住址了,但如果某一天恰好經過了那個地方,你可能立馬就能想起來了。這就是因為記憶線索并沒有消失,而是我們有意識地把它收進意識的“柜子”里,沒有及時打理而已,需要用到的時候,還是可以拿出來的。 所以,為了讓自己更好地記憶“新知識”,就先學會忘掉“舊知識”吧。 2、越容易想起,就越容易被忘記 我們已經知道了“檢索”是強化學習的一種方法,但心理學家發(fā)現,這種方法的難易程度和它的效果之間,存在著一種反比關系,也就是說,知識或技能越容易被檢索,就越不容易被記住。相反,如果你在檢索知識或技能時花費的努力越多,“檢索練習”就會越深化這種記憶,這樣一來也就越不容易忘記了。 加利福尼亞理工大學棒球隊曾經參加了一場研究,他們被分成兩組進行45次擊球的訓練,第一組中的隊員用15次來練快速球、15次練弧線球、15次練變速球;而另一組也是練45次,同樣也是練三種球,但這三種類型的球是隨機練習的。持續(xù)練習六周后,實驗人員對他們的擊球水平進行了測試,結果發(fā)現隨機練習的球員表現更好。 這是因為球員在連續(xù)15次進行同一類型的練習時,更容易記住對應的球路,更能感知自己應該怎么回應和擊球,但因為15次都練習同一種球,他們對這種球越來越熟練,檢索過程自然也就越來越輕松。當不知道對方投什么球的時候,他們就得具備判斷對方打出的是什么球的能力,這就需要更復雜的檢索技能,但顯然只練習一種球的隊員就缺乏這種技能,所以學習成果也不具有持久性。 由此可見,學習一個知識或技能時,檢索越輕松,就越容易忘記,過程耗費的努力越多,就會學得越扎實。 總結 以上就是《認知天性》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回顧我們今天所講的全部知識,你會發(fā)現,其實整本書,作者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輕松的學習是無效的”。重復閱讀也好、死記硬背也好,其實本質上都是一種“看起來努力”的學習法,過程中基本上沒有經過“打結和檢索”,所形成的知識也大多都是短期記憶,而“考試”、“間隔練習”、“鞏固”這些才是真正能夠讓學習變得輕而易舉的方法,當然它的過程絕對不輕松。 其實除了“考試”、“間隔練習”、“鞏固”這些學習方法外,書中還提供了非常多實用的學習小技巧,比如“舉一反三”、“學習遷移”、“良性干擾”等等,可惜因為時間有限,我們無法把這些方法一一講述一遍,但如果你最近正在遭受“學不會”的困擾,或者準備去學習一項新的技能,那么強烈推薦你買一本書回來好好讀讀,相信里面的方法會帶給你非常大的啟發(fā)。 恭喜你和“今今樂道”讀書會一起讀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1452 本書,希望今天的內容能給你有益的啟發(fā)。(拆書人:明心) 《認知天性》金句:對自己的知識感到自信是一回事,把對知識的熟練掌握表現出來則是另一回事。 學習方法不對,再怎么努力都是無用功。 |
|
來自: 逸香閣居士麗人 > 《教育、學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