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區(qū)醫(yī)院工作的朋友小麗跟我聊天的時候提到一件事:我們社區(qū)有個單親媽媽,自己帶個2歲左右的孩子,昨天因為孩子太鬧騰帶孩子過來看心理門診,想看看孩子是不是心理上有問題。 醫(yī)生跟據(jù)各種檢查結果初步判斷這個孩子沒有什么異常情況,了解了具體的家庭情況,建議觀察一段時間再看。 孩子媽媽自述孩子前一段時間還不是這樣,過了兩周歲之后突然間開始各種作,包括你不讓他干什么他就非要干什么、你忙的時候他一定要讓你陪、你告訴他電源不能碰就一定要碰、最離譜的是打開一包餅干,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一塊是碎的,就非要黏到一起再吃,跟他怎么解釋都不行,嚎啕大哭的在地上打滾。 這個單親媽媽實在是忍不住了,吼了他一頓才罷休,第二天早上孩子看見那包餅干想起這個事,就又開始各種作。 很多家庭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同款孩子,甚至也有一個同款媽媽? 家長作為成年人,擁有復雜的喜怒哀樂,甚至對孩子還有一定的控制欲,希望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比如變得很乖巧比如變得懂事,但事實往往事與愿違。 2歲孩子出現(xiàn)這種“作”,這種哭鬧,其實有孩子自身的心理特點所在: 第一、2歲左右寶寶自我意識逐步發(fā)展,開始鬧獨立。 他們主要表現(xiàn)出什么都要自己來,什么都要聽我的,具體表現(xiàn)特別有主意:比如他的水杯不讓別人碰,他的玩具拒絕給別人玩。 這都是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具體表現(xiàn),他們還沒有學會區(qū)分自己跟別人,他們的一切行為都圍繞著自己這個中心來進行的。 形象點說就是,他認為: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一切都要按照他的意志進行。這個時期的孩子還不能完全聽懂道理,碰到比較復雜的事情,即使父母跟他們講了危險性,他們理解不了,任何勸解、安撫都沒有用,他們依然還是要按照自己的邏輯來。 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這種狀態(tài)到了一定的程度,孩子還還會具有攻擊性。他們沒有意識到“別人”的存在,他所喜歡的東西就要搶到手,這就解釋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家長防范不足的情況下會攻擊別的孩子,突然搶別的孩子的玩具,主要是因為他的意識中沒有別人的存在,只看到了自己。 第二、自控能力不足 孩子表現(xiàn)為什么都想嘗試、但是什么都做不好,比如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不能自己完成獨立吃一頓飯,往往弄得到處都是飯粒和菜湯,不能自己完全完成簡單的脫衣服、穿衣服的、穿鞋子等等簡單的行為。 這些無力控制的情況讓孩子們非常有挫敗感,再加上也不能自如地說出自己的需求,所以常常感到很沮喪,只能通過爆發(fā)情緒來發(fā)泄,特別容易產(chǎn)生攻擊性的行為,比如狠狠的把不如他意的東西摔在地上再上去踩兩腳、為了發(fā)泄往往還會拿玩偶當攻擊對象進行摔打、稍微不如意就破壞東西等等。 同時他們還因為特別好奇,對家長不允許做的事情尤其的好奇,一定要嘗試一下才心滿意足,所以這個階段讓家長感到特別的頭疼,講又講不明白,打又打不得,家長非常的沒有辦法理解孩子的行為。 第三、沒有安全感 特別是像媽媽獨自帶孩子的這種,因為沒有爸爸的參與與陪伴,孩子會特別沒有安全感,特別的黏媽媽,恨不得寸步都不離開的那種。因為他局限于與媽媽相處的模式,環(huán)境稍微有變化就感到手足無措。 最近應該是帶孩子改變了環(huán)境,所以孩子才會表現(xiàn)得這么焦慮和不安。孩子媽媽說的確是剛剛帶他從老家過年回來不久,在老家的時候跟周圍的人相處的時候感覺孩子是非常的膽小,不敢說話不敢跟同齡人交流。 特別是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孩子表現(xiàn)的非常的驚惶,在看見媽媽以后就寸步不離開,反復說不要在這里待,特別怕生的眼神能看出來,他是在刻意的討好周圍的人。孩子異常的懦弱,根本不敢離開他們住的屋子,連雞鴨鵝等家禽都害怕,這是一種對陌生環(huán)境極度不適應、沒有安全感的表現(xiàn)。 其實,兩歲左右的寶寶哭、鬧、霸道、不講理、自私、任性等都是正?,F(xiàn)象,爸爸媽媽不用擔心,只要家長好好引導,孩子會有很大的收獲,這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該怎樣引導好寶寶自我意識開始發(fā)展呢? 家長要理解孩子這個年齡段的特點就是什么都還沒懂、但是又想自己做主的心態(tài),不要過于苛責孩子。理解孩子自控力方面的缺陷,不要急于求成、急于包辦孩子的自我鍛煉的過程,放手讓孩子去鍛煉,才能越來越快。 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建立與其他人的交流,不要讓孩子只接觸單一的環(huán)境,慢慢建立起孩子跟外界打交道的通道。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盡快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讓孩子能夠充分表達他的想法。 在能夠充分交流的前提下,家長要逐步扭轉孩子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比如如果發(fā)生孩子去搶別的孩子的玩具的情況,你就一定要堅決的阻止他的行為,并且迅速的把他帶離開,如果他哭鬧就把他放在安靜的地方讓他發(fā)泄夠了再說。 這期間家長不要打罵也不要離開他,讓他知道家長的決心和態(tài)度,他就知道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了,這樣他就會慢慢知道起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對2歲多的孩子來說,不要跟他講過多的道理,而是讓他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被允許的,家長的態(tài)度一定要堅決。 第二、鼓勵孩子的自控 在孩子沒有完全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之前,家長要幫助孩子訓練自己的自控能力,不要讓情緒問題的反作用傷害到孩子。 有的孩子是屬于特別急躁的,往往達不到目的又無法表述的時候,表現(xiàn)為傷害玩偶、小動物、甚至傷害到自己。 這樣的情況發(fā)生了家長就要引起注意,在孩子急躁的時候給孩子一個擁抱,讓他知道雖然他說不清楚但是媽媽理解他的感受,然后慢慢引導孩子說出來或者是你說讓孩子點頭或者搖頭來驗證他真實的想法,起碼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愛,這才能平復他的情緒,然后引導孩子說出來,想辦法解決問題。 第三、安全感的建立的途徑是在孩子能夠平靜跟他人相處后逐步建立的 家長不要急于求成,從最簡單的方面來說,不要強迫孩子,比如說孩子不愛跟別人打交道,你就不要讓他跟鄰居打招呼,因為這不是個簡單的禮貌不禮貌的問題,而是孩子內(nèi)心的一種掙扎,特別是很內(nèi)向的孩子。 父母可能感覺這個事情很簡單,事實上這種要求讓他惴惴不安和無所適從,是對他心理的很大的挑戰(zhàn),光靠他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克服這種挑戰(zhàn)的,他需要時間和跟別人的交流才能克服這個大人看來輕而易舉的挑戰(zhàn)。 家長一定一定不要覺得孩子是黏著你,這只是他內(nèi)心沒有安全感的一種映射,他的安全感找不到寄托的情況下,肯定是要抓住唯一的來源不放的。 對于孩子來說,2歲是他人生的第一個逆反期,因為生理的發(fā)育讓他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開始有了想探索世界的愿望,同時他也存在本能的自我保護的意識,很怕這個陌生的世界,他唯一的心理安全的依賴來源就是父母,對父母他的情緒是不加掩飾的,他的自我的一面是釋放的。 他們會有各種各樣的調(diào)皮搗蛋不可理喻的情形,家長要了解他的內(nèi)心的真實的狀況,盡快幫助孩子適應這個階段的心理的變化,讓他在情緒逐步穩(wěn)定后開始著手建立他的內(nèi)在的安全感,幫助孩子真正敢于面對這個陌生的世界。 【我是勵志職場辣媽,多平臺邀約原創(chuàng)作者,專注孕產(chǎn)、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p> (圖片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