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降——胃痛實(shí)證——以通為用,以降則和 1.理氣通降——胃脘作脹,時(shí)輕時(shí)重——香蘇飲+枳殼、大腹皮、香櫞皮、佛手 2.化瘀通絡(luò)——瘀血阻滯之胃痛——金鈴子、延胡索、香附、陳皮、枳殼、大腹皮 3.通腑泄熱——胃中積熱,大便干結(jié),舌紅苔黃——酒川軍、黃連、黃芩、枳殼、瓜蔞、大腹皮、香櫞皮、佛手 4.降胃導(dǎo)滯——胃脘堵悶、疼痛,口苦,舌紅苔黃膩——紫蘇梗、荷梗、香附、陳皮、萊菔子、大腹皮、檳榔、焦三仙、連翹、半枝蓮。 5.滋陰通降——胃隱隱灼痛,口干納少便干,舌紅少苔——沙參、石斛、丹參、白芍、烏梅、甘草、金鈴子、香附。 6.辛甘通陽(yáng)——胃痛喜暖喜按,饑時(shí)痛甚,得食痛緩,舌暗苔薄——飴糖、桂枝、黃芪、芍藥、甘草、姜、大棗、金鈴子、元胡、陳皮。 7.升清降濁——體弱納少,食則不運(yùn),腹脹如墜,病久不愈——黃芪、黨參、白術(shù)、甘草、酒當(dāng)歸、升麻、柴胡、大腹皮、枳殼。 8.辛開苦降——胃痛喜暖喜按,得溫痛減,舌紅苔黃——半夏瀉心湯+吳茱萸、枳殼、砂仁、陳皮 9.平肝降逆——噯氣頻作或惡心嘔吐,大便干結(jié)或苔膩——旋覆代赭湯+大黃、香附、紫蘇梗 10.散寒通陽(yáng)——胃痛暴作,痛勢(shì)較劇,喜暖喜按,苔薄白——高良姜、香附、吳茱萸、紫蘇梗、蓽澄茄、陳皮、生姜、砂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