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案以及本公眾號以往刊發(fā)病案,已收錄將出版的《六經(jīng)鈐百病——曾慶明醫(yī)案析》一書,請勿抄用,文權(quán)歸本刊原創(chuàng)所有 前言:從太陰辨治腹瀉 太陰是腹瀉的“主戰(zhàn)場”,“濕勝則濡泄”,所謂“泄瀉之本,無不由脾胃”。脾主運化水濕,脾虛則寒濕下注而為腹瀉。《傷寒論》也把泄瀉作為主要癥狀,而且納入太陰提綱條文,即“太陰之為病,腹?jié)M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273),所謂“自利益甚”,乃下利越來越重,吐利相較,下利更為明顯。究其理,乃嘔自陽明胃,利自太陰脾,其他腹?jié)M、腹痛,食不下等癥,多伴隨下利而生。所以腹瀉是太陰脾虛的主要癥狀,補脾則是治療腹瀉的最常用治法。 辨治太陰虛寒證 對太陰脾陽虛弱腹瀉而言。其腹瀉有二個腸胃局部臨床特征特點和二個全身臨床特征。局部特征一是“陽虛生內(nèi)寒”,其瀉即是寒瀉,表現(xiàn)為大便素易腹瀉,或稀溏,或大便久難成形,或大便稀瀉不臭日數(shù)行,得冷泄重,得暖瀉輕等,所謂“自利不渴”,若非因誤治而泄瀉,恰好說明此瀉乃脾陽素虛也。二是“臟寒生滿病”,其瀉多伴腹部脹滿,表現(xiàn)為腹?jié)M時減,而且或滿甚瀉甚,或瀉甚滿甚,或腹?jié)M不為腹瀉減,或腹瀉不為脹增,其滿得溫則減,得冷則增,或伴腹痛等。全身表現(xiàn)特征一是如氣短乏力,食少臉色萎黃,舌淡脈弱等全身脾虛氣弱;二是口不渴,即所謂“自利不渴“,以脾惡濕,復因”臟有寒故也”(277)。下利乃太陰病的主證,乃脾氣下陷,清陽不升之故。然則,下利又非太陰所獨有,六經(jīng)皆有下利,故提出口不渴作為辨屬太陰的一個重要癥狀。以示與陽明、少陽實熱下利口渴喜冷飲和少陰陽虛氣不布津“自利而渴”熱飲相鑒別。 其治療總體是“當溫之”,視陽虛程度,輕者理中湯,重者甚者四逆湯,總歸當溫之補之。桂林古本傷寒論將其改為”宜服理中四逆輩”,用類方來靈活加減,但作為固定方劑印定下來,也失”當溫之“之原意。 附子理丸治腹瀉 一、病案簡介: 秦某,女,36歲,西北人,素易便溏,怕冷喜夏惡冬,體瘦不豐。 一診:2006年6月24日星期六 一月前來深工作第的第三天,腹瀉日三五次,瀉前腸鳴,便稀帶泡,余無所苦,舌淡,苔薄膩,脈濡弱。此太陰脾弱夾厥陰風邪肆瘧腸道,予四君子湯合痛瀉要方加味:黨參10 炒白術(shù)15 茯苓15 炙甘草10 白芍15 徐長卿15 炙烏梅肉10 宣木瓜10 煨木香5 蘇葉梗各10 防風5:6劑,水煎服; 二診:2007年7月21日星期六 甫3劑,其病若失。遂雖謹慎飲食,除容大便易溏外,尚無大恙。然1月前西南出差三天,寒熱失宜,食帶麻辣而腹痛腹瀉,隨即服氟哌酸、黃連素、藿香正氣水等,諸證近增。返深后住院用多種抗生素腹瀉減輕,出院后不久復如院,又住院,診斷為霉菌性腸炎,療效不顯。再次尋求中醫(yī)。 刻診:大便稀溏含有少量粘液,日3-4次,其特點有二:一是稍感里急,二是臍腹脹滿,二者均不因泄瀉而減輕,相反瀉后里急和腹?jié)M更甚,體重減輕1.5公斤;伴神疲氣短、白天犯困晚上淺睡,盛夏仍怕空調(diào),吹則腹瀉加重,口渴,食納減,舌淡胖、苔膩根部泛濁,脈沉細弱。此附子理中湯合加味:制附子45(先煎) 干姜10 炮姜10 炒白術(shù)10 炙甘草10 煨葛根30 神曲10:3劑,水煎服。 三診:2007年7月28星期六 里急消失,腹?jié)M和腹瀉減輕;再服7劑,粘液消失,大便成形,日1-2次,食納增,睡眠實,精神振,口渴去,舌仍淡,苔根部不濁,脈沉弱。晨服參苓白術(shù)散,暮服先附子理中丸后理中丸/湯,先湯后丸,并囑不吃生冷油膩和刺激類食物。 上藥連服3個月諸癥悉退。隨訪二年,大便基本正常,納可睡好,精力、體力正常。 【臨床體會】 1、脾虛氣弱有寒是多數(shù)水土不服泄瀉的主要病機 短期到異地他鄉(xiāng)即腹瀉者俗稱水土不服。其本質(zhì)是太陰氣虛,運化失常。多發(fā)生在素體脾虛之人,遇有他鄉(xiāng)飲食之異和氣候和作息之殊,脾運不及,則發(fā)腹瀉。而且多數(shù)易次生腸鳴、稀便夾泡、或有惡心等厥陰肝風或肝氣上逆諸證。如何應對?朱良春教授從太陰脾虛夾風治,用四君子湯+徐長卿、炙烏梅肉、宣木瓜、木香、蘇葉梗。筆者如本案之一診,用之屢驗。一二診之間病已穩(wěn)定,但因夏了西南出差,舊恙復發(fā),誤治以苦寒之西藥,失去了從太陰氣虛治療的時機,轉(zhuǎn)從深一層的從太陰并少陰陽虛內(nèi)生治療,始得逆轉(zhuǎn)向吉。 2、下利是太陰虛寒證的主要表現(xiàn) 這可從《傷寒論》太陰病提綱條文中得出結(jié)論。273條說“太陰之為病,腹?jié)M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jié)硬”。寥寥數(shù)語,指出了太陰虛寒證的主要表現(xiàn)??梢詺w納為二類: (1)下利與嘔吐:是太陰脾陽虛弱,運化失司,升降紊亂。 “自利益甚”是下利越來越重,與“自利”即一般的腹瀉和便溏不同。而且吐利相較,下利更為明顯,因為嘔自陽明胃氣上逆,利自太陰清陽不升。 (2)腹?jié)M,時腹自痛,食不下:乃太陰陽虛,寒濕阻滯氣機。這些均為伴隨下利的癥狀,且嚴重程度可與下利成正比,盡管沒有下利的這些癥狀只要病機相同,都可以用理中丸和四逆輩治療。但就原文本身來說,下利是太陰病的主證。這印證《內(nèi)經(jīng)》“脾惡濕”和“濕盛則濡瀉”的理論,也成就了張景岳“泄瀉之本,無不由脾胃”至理名言。 立足臨床,太陰虛寒腹瀉有二個腸胃局部特征和二個全身特征。 局部特征之一是“陽虛生內(nèi)寒”,其瀉即是寒瀉,表現(xiàn)為大便平素容易腹瀉,或便溏,或大便難成形,或大便初軟條后稀瀉但不臭日,或大便日數(shù)行而晨軟夜稀,這些泄瀉表現(xiàn)雖稍異,但都有得冷、得勞、得食傷、得水土不服則腹瀉加重的“自利益甚”特征,反之則輕。所謂“自利”、“自下利”。若非因誤治而泄瀉,恰好說明此瀉乃太陰陽氣素虛所引起。局部特征之二是“臟寒生滿病”,其瀉多伴腹部脹滿,表現(xiàn)為腹?jié)M時減,而且或滿甚瀉甚,或瀉甚滿甚,或腹?jié)M不為腹瀉減,或腹瀉不為脹增,其滿得溫則減,得冷則增,或伴腹痛等。 全身表現(xiàn)特征一是“食不下”,可以是胃口差,食納減少,或食易脘脹滿等,并且食少而氣血生化無源導致氣短乏力、臉色萎黃、體重減輕、舌淡脈弱等等全身太陰脾氣虛弱表現(xiàn);二是口不渴,即“自利不渴,屬太陰”。 本案根據(jù)理中丸原方加減法,既腹瀉又腹?jié)M,故用附子,既腹瀉又有怕冷、睡淺、脈沉、舌淡等局部和全身少陰陽虛表現(xiàn),故用附子30克,約為《傷寒論》的大者一枚用量。腹?jié)M本應去白術(shù),但又見口渴的“還用術(shù)”,故用白術(shù)10克,為中量。 3、兼以溫腎是治療太陰虛寒下利的主要治法 正因為病機上太陰下利屬虛寒性,所以其治療原則“當溫之”,溫補太陰陽氣也,但其用方原文卻說“宜服四逆輩”,而非理中輩。是否有誤? 脾主運化水濕,腎主封藏司二便,脾瀉日久必及其腎,火不暖土,反過來又會加重脾瀉。從王行生克關(guān)系看,土為火之子,火為土之母,虛則補其母,補火即是補土。王冰說“熱之不熱,責在無火”。所以,太陰虛寒下利,除了上述表現(xiàn)外,多能同時或多或少出現(xiàn)少陰陽虛有寒的如怕冷,腹部和腰痛畏寒,神疲乏力,完谷不化,舌淡,脈沉等脈癥。治療此類太陰腹瀉,必須加用附子。因此,“宜服四逆輩”不說理中寓含母子補瀉之深意,而四逆之后用“輩”字,則無需多說的理中湯。具體選藥時,以附子理中湯最妥,輕者附子輕用,重者附子重用。桂林古本傷寒論將其改為“宜服理中四逆輩”,說得直白,但寓意不深。不如用“四逆輩”來得實在,原則性之下也易靈活加減。 本案素易便溏,從一診四君湯太陰脾虛氣弱,二診苦寒傷陽發(fā)展了太陰陽弱,與“自利益甚”相謀,故溫之用四逆輩,用理中湯原方加附子30克,10劑即陽回瀉止,后重回四君湯為基礎(chǔ)的參苓白術(shù)散和理中湯善后,病情日和,終臻佳境。 |
|
來自: 逸農(nóng)農(nó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