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放c《孔雀東南飛》《木蘭辭》被稱為漢樂府三絕。三者都是以敘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為主的樂府體民歌,其思想性與藝術(shù)特色各有千秋。筆者不想就《陌上?!愤@首詩歌本身做任何賞析,這早已經(jīng)是許多人做過的事情了,筆者也說不出什么新意來;而是想通過詩歌本身的描寫,以及詩歌所透露出來的某些信息,搞清楚秦羅敷到底是什么身份。 《陌上桑》敘述的故事很簡單,語言也相當(dāng)淺近,但千百年來有個關(guān)鍵問題一直未能得到令人滿意的解釋,那就是,詩中的秦羅敷到底是什么身份?按照詩歌開場的交代她是一個采桑女,然而其衣著打扮,卻又華麗無比;按照最后一段羅敷的自述,她卻是一位官太太,是貴夫人,但這位貴夫人怎么會跑到路邊來采桑? 蕭滌非先生在《漢魏六朝樂府文學(xué)史》里是這樣看待這個問題的,他說詩的末段為羅敷答詞,當(dāng)作海市蜃樓觀,不可泥定看殺!以二十尚不足之羅敷,而自述其夫已四十,知必?zé)o是事也。作者之意,只在令羅敷說得高興,則使君自然聽得掃興,倒不必嚴(yán)詞拒絕。后人又作了進(jìn)一步的申發(fā),認(rèn)為羅敷是一位勞動婦女,詩中關(guān)于她的衣飾的描寫,純出于夸張;最后一段,則是羅敷的計謀,以此來嚇退對方。這已經(jīng)成為通行的觀點。 說以二十不足之女子嫁年已四十之丈夫,是子虛烏有的事,很難讓人信服。老少配在那個時代比比皆是;即是在當(dāng)今亦不足為奇,何以必?zé)o是事?至于后一種引申之說,看來似乎天衣無縫,其實仍是矛盾重重,作者以夸張手法描寫羅敷的衣飾,已經(jīng)破壞了她“勞動婦女”的形象,還進(jìn)一步給她安排了一個做大官的丈夫,就更不好說她是“勞動婦女”的身份了。 詩中秦羅敷的身份是很矛盾的。女主人公秦羅敷身份的矛盾是詩歌作者故意制造的,還是無意識的敗筆呢?這個問題,需要結(jié)合詩歌整體寫作和詩歌敘述的完整故事,全面加以分析。既不能牽強(qiáng)武斷,也不能先入為主。 《陌上桑》全詩共分三段,由三個場景組合構(gòu)成,遞進(jìn)式地敘述了采桑少婦秦羅敷拒絕太守調(diào)戲的故事,歌頌了女主人公的機(jī)智、幽默和反抗精神。 第一段寫羅敷衣飾華麗,以及她驚人的美貌: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p> 第二段寫使君覬覦羅敷的美色,向她提出無理要求: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否?羅敷前置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p> 第三段寫羅敷拒絕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壓倒對方: “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luò)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 從詩歌本身給出的信息條件來看,倘若按照秦羅敷自己的敘述,她是一位官太太、貴婦人的話,她就沒有必要給太守說那么多廢話,借夸耀自己的丈夫來拒絕太守;她完全可以當(dāng)眾給予太守呵斥、訓(xùn)責(zé),把比自己丈夫官位低的太守灰溜溜地趕走。那么,秦羅敷果真只是一個沒有任何社會地位的采桑女的話,情形又當(dāng)別論了。 由采桑女秦羅敷的遭遇,筆者聯(lián)想到了民間歌女劉三姐,二者身份地位極為相似,遭遇也相同,只是反抗的方式有別而已。把《陌上?!返呐魅斯珓澾M(jìn)“勞動婦女”的行列似乎更近情理。詩歌的作者之所以要那樣寫,完全是出于為了使故事有發(fā)展、有結(jié)局的需要;也就是說,是作者刻意而為,不屬于無意識的敗筆。那么,秦羅敷借夸耀自己所謂的做大官的丈夫來拒絕太守的“嚇退說”,也就成立了。 實際上,這種就事論事的分析,看似有道理,其實還是犯了近似于“索隱”的錯誤?!赌吧仙!防锼鶖⑹龅哪莻€故事,并不是生活中某個具體事件的原始記錄,或者是依據(jù)哪個真實事件改寫而成的。詩歌中的秦羅敷只是一個藝術(shù)形象,是綜合了各種因素形成的被藝術(shù)化了的理想人物。她年輕、美麗、幸福、堅貞、純潔、活潑、開朗、聰明、伶俐,集一切美好于一身,寄托著那個民間無名作者的人生理想和美好追求。也因為她是理想化的人物,所以她并不嚴(yán)格遵循現(xiàn)實生活的邏輯而產(chǎn)生。可以這樣說,她既是一個貴婦人,又是一個采桑女;她非常高貴,也很平凡;是千百年來人們心目中高貴、美麗、勤勞、自尊、自愛的女性的化身。 其實,這并不是什么難以理解的事情。民間故事中的許多人物,常常有這樣的情況,那些公主、王子、貴人們,實際上很大程度代表著普通民眾的心愿和向往,是藝術(shù)化了的人物。 不知朋友以為然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