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魃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引起旱災的怪物。 《詩·大雅·云漢》:'旱魃為虐,如惔如焚。' 道教記載,旱魃出世,方圓百里之地盡皆滴水無存。 女魃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旱神。 《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有云:“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妭。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妭,雨止,遂殺蚩尤。妭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妭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 當年蚩尤起兵攻打黃帝,黃帝令應龍進攻冀州。蚩尤請來風伯雨師,以狂風驟雨對付應龍部隊。于是,黃帝令魃助戰(zhàn),魃成功阻止了大雨,最終助黃帝贏得戰(zhàn)爭。但是勝利后,女魃卻不知為何不能回到黃帝身邊,留在赤水以北,從此那里連年旱災。 那旱魃和女魃有什么聯(lián)系呢?到了今天為什么旱魃又成了僵尸的代名詞了?讓我們隨著先賢的記載一起來了解一下。 自秦到漢時期旱魃的形象是以天女形象為代表,其形象特征為身著青衣的女子,也就是《山海經(jīng)》中記載的女魃。她是黃帝的女兒,人們將其視為旱神,幫助黃帝打敗了蚩尤。但是由于女魃施法過多,用光了體內(nèi)能量,因此回不到天上了,流落人間。她所經(jīng)之處赤地千里,老百姓都討厭她,想方設法把她趕走。因此她帶有神怪二重的身份,人們將其視為旱神,但又以日曬、水淹、虎食等方式對其進行驅逐,以實現(xiàn)驅旱求雨的目的。 從漢代中后期到明初天女形象的女魃逐漸向另一種小鬼形象的旱魃過渡。產(chǎn)生這種變化的原因, 應是由于先秦時期盛行的自然神崇拜至漢代逐漸衰退, 旱魃神性的一面逐漸被人們否定, 她的女性身份因此也遭到了質疑, 其形象遂逐漸轉向另一種更為邪惡的面目。 漢代《神異經(jīng)·南荒經(jīng)》云:'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所之國大旱。一名格子,善行市朝眾中,遇之者投著廁中乃死,旱災消。' 唐代《文字指歸》中說“女妭,禿無髮,所居之處,天不雨也,同魃?!睆倪@里開始將女妭和旱魃混為一談。 宋朝時期旱魃作怪,竭鹽池之水。真宗求助于張?zhí)鞄?,天師就派關羽去降伏。關羽苦戰(zhàn)七天,降伏了妖魔。真宗感其神力,封為'義勇武安王'。這一天恰好是農(nóng)歷五月十三日,后民間便多于是日舉辦關帝廟會,祈求關帝顯靈逐魔消災、普降甘霖,并把這天稱為雨節(jié)。且以為是日必雨,所謂'大旱不過五月十三'。倘若不雨,則求之關帝必驗。 明代中期以后小鬼形象的旱魃逐漸向僵尸形象的旱魃演變,并逐漸被僵尸形象的旱魃所取代。 《明史》中記載的民俗說,每遇干旱,人們便發(fā)掘新葬墓冢,將尸體拖出,殘其肢體,稱作'打旱骨樁'。雖然明王朝下令禁止此風,但直至清代,此風在民間仍很盛行,且由'打旱骨樁'進而發(fā)展為焚燒尸骨。杜甫《七月三日》詩:'退藏恨雨師,健步聞旱魃。'值得一提的是,'魃'多與'旱'組合,極少單用。即使單用,還是'魃'不離'旱'。 清末清時期,以僵尸為旱魃的觀念十分流行,由此派生出'打旱骨樁'、'焚旱魃'等求雨習俗。 而且旱魃化犼之說的出現(xiàn)。 袁枚《續(xù)子不語》又說:'尸初變旱魃,再變即為犼。' 相聲界郭德綱曾經(jīng)在濟公傳里講過“金毛吼”,人死之后筋骨不腐,吸收日月精華成僵尸,僵尸最后修煉成旱魃,經(jīng)歷劫難后練成“犼”,大體上是這個意思。老郭講的“金毛犼”乃是如來坐騎,背有雙翅,飛在天上就能吸食人腦了,連降龍羅漢濟公都干不過它,最后還是裝成如來的模樣把它騙了。 今天在山東,過去每遇干旱,把新埋的尸體當旱魃打的風俗十分普遍。而且這種習俗也在外國出現(xiàn),如俄羅斯有些地區(qū)的農(nóng)民,一旦遇到旱災,常去挖出醉酒致死者的尸體,將其沉入最近的沼澤或湖泊之中,甚至也有殘其肢體的行為,以此來求得雨水。 翻開一頁頁書籍,翻開一段段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任何概念和事物都在不斷的演變,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對這些流傳下來的事物有著不同的解讀。那么什么是真?心經(jīng)給了我們答案: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我們的生活中體現(xiàn)和真,真也在我們的生活中。 |
|
來自: 火神求火tl5p3d > 《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