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古代冷兵器時期還是現(xiàn)代化武器的今天,一支軍隊能否打勝仗,軍師的角色是必不可缺的,他們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善用謀略,出其不意,將敵人打得落花流水,他們精通天文地理,排兵布陣,時常能以較小的代價換回很大的勝利。歷朝歷代中,不乏其人,最為出名者,莫過于這四位,他們個個神機妙算,運籌帷幄,都有著通天徹地的本領(lǐng)。那么,您知道是哪四位嗎? 第四位:諸葛亮 “三顧茅廬”將諸葛亮的名氣推了出來,他有著神機妙算的本領(lǐng),被世人稱之為“臥龍”,可卻甘于潛藏隱居于茅廬,整日花草相伴,看似逍遙與世無爭,實則卻暗待時機,畢竟揚名在外,在那個風(fēng)云莫測的漢末,多少英雄豪杰無不想上臺一番領(lǐng)略風(fēng)騷,而諸葛亮憑借著精湛的軍事、經(jīng)濟、占卜、天文、地理等本事,愣是引來了諸多求賢之人。 而落魄皇族后裔劉備“三顧茅廬”,拿出了至情至性的態(tài)度,讓諸葛亮為之感動,出山為其謀劃天下,愣是在那詭辯莫測的局勢中,幫助劉備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且多次帶兵北伐,志在天下一統(tǒng),重塑大漢河山,不過,面對的敵人,勢力并不弱,曹操和孫權(quán)都十分的優(yōu)秀,最終未能天下一統(tǒng)。但是,以織草鞋出身的劉備能三分天下,足見諸葛亮之本領(lǐng),因此,由于沒能一統(tǒng)天下,只能將其排在第四位。 第三位:張良 漢高祖劉邦本一介布衣,難聽點就是個鄉(xiāng)里的無賴,整日無所事事,可是,機遇一旦逼近,他絲毫沒有猶豫,愣是集結(jié)了一幫昔日的好兄弟,其中,好朋友張良逐漸脫穎而出,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令劉邦是大開眼界,屢屢說自己不如張良。 畢竟,剛起義時,劉邦軍事實力實在很弱,面對強悍的西楚霸王項羽,可謂是老虎與小雞的角色,可是,每每劉邦遇到危機時分,張良總能拿出一個個錦囊妙計,讓劉邦轉(zhuǎn)危為安,臉上的愁容頓時消失,如此高的謀略建立起了累累軍功,使得劉邦后再建立大漢朝后,對其是大加封賞,不過,洞悉人性的張良選擇了功成身退,在劉邦后來的“狡兔死,走狗烹,良弓藏,飛鳥盡”的屠殺功臣行動中,得到了善終,可以說,如果沒有張良,劉邦想奪得天下,恐怕難度增加許多,因此,在四大軍師的排名上,張良排第三位。 第二位:劉伯溫 世人常言“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tǒng)天下劉伯溫”,這是對劉伯溫的神機妙算,軍事才能的肯定,要知道,在中華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唯有漢高祖劉邦與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農(nóng)民,而劉邦尚有亭長小官當當,而朱元璋可謂是貧農(nóng),在餓死的邊緣,可是,就是這樣一位渺小如沙的小人物,卻開創(chuàng)了將近三百年歷史的大明王朝。 而在朱元璋起義的過程中,他請來了神機妙算的劉伯溫,善用其妙計,謀略,先后將兩大勁敵陳友諒、張士誠給一一干掉,最終統(tǒng)一了天下,不得不說,劉伯溫的才能是值得肯定的,他總能在危機時刻,替朱元璋尋得了妙計,出得了奇謀,怪不得世人稱其為“神機妙算劉伯溫”,因此,在軍師的排位上,他排得了第二位。 第一位:姜子牙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世人皆知這個典故,要說這姜子牙堪稱傳奇人物,在古代“人生七十古來稀”的社會,他72歲之前可謂是寂寂無名,按說應(yīng)該在家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才對,可是他愣不,他是個不甘于平凡的人,即使一大把年紀了,仍然志心大局。 要知道,姜子牙在未出仕之前,他可謂是個不甘寂寞之人,先后從事了很多個行業(yè),可惜的是,行行不行未能成事,所得錢財僅能維持溫飽,不過,好在他是個喜歡學(xué)習(xí)之人,哪怕年紀一年年的增加,他依舊日夜不輟的學(xué)習(xí),不管是排兵布陣,還是安邦定國,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他72歲的那年,終于遇到了伯樂——周文王。 隨后,他成為了大周的軍師,幫助武王伐紂,最終一舉滅掉了殷商,由于其戰(zhàn)功赫赫,同時神機妙算的才能,令世人為之欽佩,后人將其神化,捧上了神位,現(xiàn)在許多地方的房梁上,均刻有“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文字,足見民間對他的尊崇,因此,這古代四大軍師第一位,非姜太公莫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