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者 中國漢字是組合體,基本點畫按一定的結(jié)構(gòu)組合成一個整體,就成為具有音、形、義的字,這些基本點畫包括點、橫、豎、撇、捺等,五六個點畫就能組合成幾千個,這就是漢字的奇妙所在。點畫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是最基本的造型單位,由起筆、行筆和收筆三部分組成,是個整體,具有相對獨立的審美。另一方面又是結(jié)體的構(gòu)成元素,是個局部,必須服從整體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整體關(guān)系發(fā)生各種變形。 “永字八法”示意圖 清·包世臣《藝舟雙楫》說:
楷書的每一點畫既是整體的又是局部的,都是“自成體勢”與“眾有體勢”的統(tǒng)一在眾有體勢中,包世臣所說的“顧盼朝揖”和“迷離幻化”都屬于變形,它們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出于筆勢連綿,也就是在連續(xù)書寫的過程中,上下點畫因空間位置不同,連續(xù)方式不同,而造成的變形。
楷書點畫的雙重身份使它既有基本形,又有因筆勢連接和體勢對比而造成的各種變形,如書法楷書中的偏旁三點水,以歐陽通的書法為例來分析。第一點與第二點距離較近,略帶筆勢,變形為側(cè);第二點與第三點間隔距離較遠,變形較大,類似豎;第三點與下面筆畫距離更遠,變形更大,類似挑。另一類是出于體勢對比,也就是相同筆畫重復出現(xiàn)的時候,為避免雷同而作的變形。 歐陽通楷書書法 漢字在連續(xù)書寫時,每一個基本點畫都處于承上啟下的關(guān)系之中,都得根據(jù)筆勢的映帶加以變形,或長或短,或粗或細,或仰或覆,或收或放……,否則,很難連貫與和諧,很難體現(xiàn)節(jié)奏和韻律。
單純的研究書法點畫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因此,研究楷書點畫的寫法,必須在基本形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diào)筆勢變形的研究和體勢變形的研究。接下來,以“永字八法”為例,從筆勢角度來分析它們的基本特征及其寫法,重新認識點畫的寫法。 側(cè)(點)點為了與上下筆畫相呼應,采用兩種寫法。第一,強調(diào)筆勢,起筆露鋒以承接上一筆畫,收筆出鋒以連貫下一筆畫,上下相連,一方面建立起顧盼映帶的呼應關(guān)系,另一方面打破圓點的內(nèi)傾特征,增加筆畫向外的張力。第二,強調(diào)體勢,讓它的形態(tài)不要太平或者太直,左右傾斜,產(chǎn)生動勢,非得其他筆畫的配合才能保持平衡,由此與其他筆畫發(fā)生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強化筆畫與筆畫之間的聯(lián)系。
其中牽絲映帶的“顧盼”即指筆勢,正側(cè)俯仰的“向背”即指體勢。強調(diào)筆勢和體勢的結(jié)果,點不再是一個圓,而是一個有方向、有動感的造型,它最確切的名字就是側(cè)。 褚遂良楷書書法 勒(橫)橫的筆畫較長,而永字八法的這一橫在字形的中軸線處與一豎相接,很短。長橫短寫,最形象的比喻就是勒。
以勒命名這一橫,提醒書者書寫時不能信馬由韁,任其馳騁,必須抓緊纜轡。
努(豎)楷書的豎畫,單獨書寫時,力求垂直,懸針垂露,猶如中流砥柱,維系著整個字的平正。但是,與其他筆畫連寫時,它的空間關(guān)系和造型作用都變了,寫法也會跟著應變。如果與橫畫連寫,因為楷書的橫畫一般都不是水平的,左低右高,所以豎也不能垂直,或者左弧(如褚遂良),或者右弧(如顏真卿),否則便不協(xié)調(diào)。豎畫寫成弧形,最好的比喻就是努,努字古通作弩,以“努”來命名豎畫,一是造形如弓弩之彎曲,二是蓄力如弓弩之飽滿。柳宗元《八法誦》云:“努過直而力敗?!鳖佌媲洹栋朔灐吩疲骸芭?,彎環(huán)而勢曲?!碧铺凇豆P法訣》云:“努不宜直,直則失力。” 趯(鉤)漢字在篆書和分書中沒有鉤,楷書的鉤由筆勢演化而來,筆畫在結(jié)束時提筆不夠高,急著與下一筆畫連寫,就會帶出一段牽絲,將這段牽絲整飭為筆畫的一部分,那就是鉤。鉤是上下筆畫連續(xù)書寫的產(chǎn)物,是從按到提的一個跳躍過程。 顏真卿楷書書法 策(挑)挑是橫的變態(tài)。一般橫畫從左到右,下一筆畫的起筆都在它的左邊,為了連續(xù)書寫,提筆運行到半以后,就要下按蓄勢,最后頓筆回鋒,與位于左邊的下一筆畫起筆相呼應,而挑是比較短的橫畫,而且,下一筆畫的起筆就在它的右邊,提筆運行,順勢就能相接,不需要一般橫畫的下按蓄勢,回鋒作收,因此,它其實是橫畫的前半部分?!坝雷职朔ā币则T馬動作比喻橫畫,完整的稱為收韁的“勒”,半截的就稱為“策”。策的寫法是順勢一抬,猶如揮鞭,因此取名為策馬的策。名實關(guān)系準確而形象。 掠(長撇)在永字八法中,因為下一筆畫在起筆處的右邊,有一個很長的過渡,為了強調(diào)連貫,特別拈出一個“掠”字,形容運筆過程“如篦之掠發(fā)”(陳繹曾《翰林要訣》),又如飛鳥掠檐而下。柳宗元《八法誦》說:“掠,左出而鋒轉(zhuǎn)?!碧铺凇豆P法訣》說:“掠須筆鋒左出而利?!备爬ㄟ@些說法,長撇出鋒,形要微曲,力要均勻,勢要婉暢。 啄(短撇)啄畫從形狀上看與掠相同,只不過稍短一些,因此現(xiàn)在一般都啄掠不分,統(tǒng)稱為撇。其實,兩者因為與下一筆畫的連續(xù)狀況不同,寫法有所區(qū)別,掠的下一筆畫在右邊,有一段很長的空間過渡。啄的下一筆畫就在左邊,走勢很短。因此啄畫在寫法上起筆稍一頓挫,即向左下斜出,峻快利落,速而且銳,類似于禽鳥啄食,因此“永字八法”稱之為“啄”。 柳公權(quán)楷書書法 磔(捺)《題筆陣圖》和《八訣》都將捺畫比作波,后人馮簡緣云:
橫過的捺既長又平,故曰波,永字八法中的捺只在字形中軸線的右半面,受空間局限,不得不寫得短一些,直一些。短直的形式,再加上細下粗,運筆的動作就是竭力按頓猶如砍斫,而且按頓以后又用力橫向挑出,因此最確切的形容詞就是磔。 綜上所述,永字八法的每一種命名都與基本點畫的稱謂不同,它們所揭示的含義與點畫在連續(xù)書寫過程中的變形特征密切相關(guān),而且十分貼切。
書寫者可以因“永字八法”而對筆勢變形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