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udi Arabia 1沙特阿拉伯石谷(瑪?shù)樯忱?/span>)考古遺址(2008) 2德拉伊耶遺址的阿圖賴夫區(qū) (2010) 3吉達古城—通向麥加之門 (2014) 4沙特黑爾地區(qū)的巖石藝術 (2015) 5哈薩綠洲,變遷的文化景觀 (2018) 1 沙特 石谷(瑪?shù)樯忱?/span>)考古遺址(2008) Al-Hijr Archaeological Site (Madain Salih) 瑪?shù)樯忱赵诙Ф嗄昵笆羌{巴泰王國的南部都城,是一個商旅路線上將南阿拉伯半島和地中海盆地以及美索不達米亞連接起來的貿易中心。這是一個繁榮的城市。環(huán)繞其山的巨大墳墓群上刻有一百三十多座以天然巖壁雕鑿而成的雕刻,散發(fā)著最原始的阿拉伯風情。這一帶地貌變化多端,有壯觀的峭壁深谷,有高低起伏的沙丘,夾雜著無數(shù)被風化成奇形怪狀的微紅色沙巖,令人目不暇給。 這座遺址以前被稱為黑格拉,是約旦佩特拉城南部的納巴泰文明保留下來的最大一處遺址。遺址上有保存完好的巨大墳墓,墳墓正面有紋飾,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1世紀。該遺址中還有約50件納巴泰文明之前就已存在的銘文和一些洞穴繪畫。石谷是納巴泰文明獨一無二的證明。該遺址上有111座巨大墳墓,其中94座都有紋飾,而且還有多處水井,它突現(xiàn)了納巴泰文明的建筑成就和水力技術知識。 2 沙特 德拉伊耶遺址的阿圖賴夫區(qū) (2010) At-Turaif District in ad-Dir'iyah 德拉伊耶遺址的阿圖賴夫區(qū)位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市境內。德拉伊耶是利雅得省的一個城鎮(zhèn),位于首都利雅得西北16千米的哈尼法谷地。此處遺址是沙特王朝的第一任首都所在地,位于阿拉伯半島中部,利雅得西北部,始建于15世紀。這里仍然可以看到阿拉伯半島中部特有的納吉迪建筑風格。18世紀期間及19世紀初,隨著政治和宗教的作用加強,阿圖賴夫區(qū)的城堡成為了沙特王室臨時權力中心,以及穆斯林宗教內部傳播瓦哈比教派改革的中心。這一遺址包括了許多宮殿遺跡和一處在德拉伊耶綠洲邊緣興建的城市區(qū)域。 利雅得,是亞洲西部國家沙特阿拉伯的首都,阿拉伯語為庭院之意,位于阿拉伯半島中部的哈尼法谷地的平原,是一個典型的綠洲城市。十八世紀中葉,利雅得四周修筑城墻后,開始使用利雅得這個名稱。1824年成為沙特王室京邑。1891年歸屬拉西德部族。1902年沙特阿拉伯王國的創(chuàng)始人阿卜杜勒·阿齊茲率部重新攻占利雅得,1932年王國建立時正式成為首都。攻克利雅得時,最后占領的馬斯馬克城堡仍然屹立。利雅得過去是一座占地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沙漠小城,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利雅得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新的建筑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宏大的政府大樓、高層公寓、豪華的宮殿、巨型商場、寬闊的街道、多層立交橋、漂亮的公園、高聳入云的清真寺尖塔遍布全市。尤其是利雅得的高速公路堪稱世界一流,公路系統(tǒng)全封閉式,有電子監(jiān)測系統(tǒng),有的地段路墩和腹面全由花崗巖砌成,墩頂面裝有日光燈。高速路口旁的土墩上栽種著綠草,為防止水土流失和塵土飛揚,綠草坡面上還覆蓋著薄薄的尼龍網(wǎng)。幾十年來,利雅得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xiàn)在已成為阿拉伯半島最現(xiàn)代化的城市。 沙特家族是16世紀興起于阿拉伯半島納季德地區(qū)的穆斯林統(tǒng)治家族。因其酋長名沙特,故名,是今統(tǒng)治沙特阿拉伯王國的王族。相傳該家族系阿拉伯人兩大先祖之一阿德南的后裔,其祖先是生于阿拉伯半島東岸卡提夫附近德拉伊葉村的馬尼爾·穆萊德。馬尼爾的第8代后裔即沙特王族始祖沙特·本·穆罕默德。沙特之子穆罕默德·本·沙特(1726~1765在位)為第一代納季德酋長,1740年他與伊斯蘭教瓦哈比派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卜(1703~1792)結盟,在半島上打出了“純潔伊斯蘭”的口號,阿卜杜勒· 阿齊茲確立了該家族在半島上的政治地位。他以德拉伊葉為基地,1902年占領了利雅得,奪取了北方的蓋西姆、布賴達,吞并了東部哈薩埃米爾的領地。此后沙特家族的族長兼任了瓦哈比派的教長,從而確立了延續(xù)至今的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自阿卜杜勒·阿齊茲二世于1932年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國后,沙特家族的血緣關系者遂成為了阿拉伯半島的統(tǒng)治者。該家族已有4000多個親王,其中一半系阿卜杜勒·阿齊茲的直系子孫,其余的是其5個兄弟和堂兄弟的后代。這些親王占據(jù)了所有省的總督和內閣官員中一半的職位,并壟斷了除石油部以外所有的部,還占據(jù)了武裝部隊、警察、海岸警衛(wèi)隊和中央、地方行政機構的200個高級職位。在未任官職的親王中,約有800個已成為巨富。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沙特王室家族在國外擁有的資產高達800億美元。自阿卜杜勒·阿齊茲二世起,沙特家族的歷代國王均撥巨資修葺麥加清真寺,興建為朝覲者提供方便的各項服務設施。以守護伊斯蘭教的兩個圣地麥加和麥地那來宣揚控制的正統(tǒng)性。前任國王法赫德在1980年還以巨資建造了《古蘭經》印刷出版中心,出版世界各種文字的《古蘭經》譯本。2005年8月法赫德國王去世,由阿卜杜拉繼任為新國王。因為法赫德高齡體弱,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政治實權一直是由阿卜杜拉掌控,所以并未發(fā)生大的變化。 德拉伊耶遺址的阿圖賴夫區(qū)是沙特王朝的第一任首都所在地,是沙特家族的發(fā)源地,該城建有許多清真寺,曾是默罕穆德傳播教派的根據(jù)地,他在部落中推行遜尼派罕百里學派教法,大批宗教學者云集、學生紛至沓來。1818年,奧斯曼帝國駐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率軍鎮(zhèn)壓瓦哈比教派運動,該城被摧毀。18世紀至19世紀初,隨著宗教和政治作用的加強,阿圖賴夫區(qū)的城堡成為了沙特王室臨時權力中心,以及穆斯林宗教內部傳播瓦哈比教派改革的中心。這一遺址包括了許多宮殿遺跡和一處在德拉伊耶綠洲邊緣興起的城市區(qū)域,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該遺址是阿拉伯半島中部納吉迪建筑的完美見證。 3 沙特 吉達古城—通向麥加之門 (2014) Historic Jeddah, the Gate to Makkah 沙特吉達古城,又名阿爾巴拉德,“吉達”一名在阿拉伯語中為女祖先或祖母之意,當?shù)卦凶耐弈?。吉達是圣城麥加的屏障和門戶,是世界穆斯林麥加朝覲的空中和海上必由之路,吉達與哈吉有著特殊的情結。吉達位于沙特西部紅海之濱,始建于公元7世紀。是印度洋貿易路線上的港口。吉達這座現(xiàn)代化城市給人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水上清真寺、高聳入云的塔、陽光明媚的紅海岸邊沙灘等美景不勝收。 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后,吉達成為紅海地區(qū)的貿易中心,大大小小的的商鋪、傳統(tǒng)的白石灰石墻壁和凸出的木結構窗欞建筑群構成吉達古城的獨特景觀。吉達古城的樓房一般為三、四層高、平頂,正門上部呈拱形或者尖拱形。門戶則用木材制成,上面雕有沙特傳統(tǒng)圖案;建筑物外墻絕大部分涂成白色。 吉達古城樓房最最具特色的是所有的窗戶和陽臺都用以木條組成的古銅色屏風遮擋,沒有玻璃。窗門造型精美,別具一格。這種窗戶具有擋風又通風,透亮又遮光的特點,很適合當?shù)刈匀粭l件。同時,這種結構窗戶能保護主人的隱私:房屋的主人,特別是女主人可以自由地站在窗前活動并向外眺望,而不必擔心被外面的人看到。 吉達市最古老的建筑是沙斐清真寺,沙斐寺位于吉達古城阿巴拉德(Al-Balad)。吉達古城最高檔次的建筑是老皇宮(Nasseef House),始建于1872年,耗時9年,這是古城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1925年,沙特開國國王進駐吉達時的皇宮。常在這里宴請國賓。吉達古城最有名的建筑是納西坲宮。納西坲家族是吉達著名的商人家族之一,在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納西坲宮是吉達最重要的宅院。 在吉達古城一片古銅色的古建筑門窗中,一棟翠綠色的綠色建筑,格外的鮮亮奪目。走近一看,牌寫著:吉達美術學院,據(jù)同行朋友介紹這所歷史悠久的藝術學院,曾經培養(yǎng)出許多阿拉伯美術人才。獨具魅力的阿拉伯美術是世界藝海中的明珠。 4 沙特 黑爾地區(qū)的巖石藝術 (2015) Rock Art in the Hail Region of Saudi Arabia 沙特黑爾地區(qū)的巖石藝術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在朱拜(JUBBAH)的奧姆斯尼曼山山麓,另一部分在阿爾馬尼奧(al-Manjor)及雷埃特(Raat)。奧姆斯尼曼山在沙漠里拔地而起,還有很多形態(tài)奇異的小山峰散落在沙漠里,那些神秘的巖畫和銘文就藏在那些小山巖石上,沒有導游帶領恐怕很難找到。 據(jù)記載,這里曾是一座湖泊,為在這里生活的居民和動植物提供淡水資源,但是現(xiàn)在已經湖泊已經完全消失了,變成了一片沙漠。阿拉伯人的祖先曾在這里生活,并在巖石上留下了歷史的印記,這些生動的巖畫和碑文,記錄了1萬年前古人們的生活歷史,為后人通過巖石上的畫和銘文來探索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5 沙特 哈薩綠洲,變遷的文化景觀 (2018) Al-Ahsa Oasis, an Evolving Cultural Landscape 哈薩綠洲地處阿拉伯半島東部,由花園、運河、泉眼、水井、排水湖,以及歷史建筑、城市機構和考古遺址等一系列遺產組成。從留存至今的古堡、清真寺、水井、運河和其他水務系統(tǒng)可以看出,這里代表了海灣地區(qū)從新石器時代到現(xiàn)在持續(xù)人類定居的痕跡。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綠洲擁有250萬棵椰棗樹。作為一處獨特的地理文化景觀,哈薩綠洲還是人類與環(huán)境相處的典范。 |
|
來自: 樂樂龍飼養(yǎng)員 > 《亞洲世界遺產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