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不交精,則生驚悸,是謂神驚,通俗的叫法是失眠。精不交神,則病遺精,貌似年輕人更煩惱遺精的多一些。一般來說,經(jīng)常遺精的人,抵抗力都比較差,容易感冒。 《四圣心源》勞傷解中,有神驚、精遺兩章,詳細講述了這兩病的病因、治法。我們來看四圣心源里是怎么說的。 “神胎于魂而發(fā)于心,而實根于坎陽,精孕于魄而藏于腎,而實根于離陰。陰根上抱,是以神發(fā)而不飛揚,陽根下蟄,是以精藏而不馳走。陽明不降,則火金浮升而神飄于上,太陰不升,則水木沉陷而精遺于下。蓋陽中有陰,則神清而善發(fā),陰中有陽,則精溫而能藏。脾陷則精不交神,胃逆則神不交精。陽神飛蕩,故生驚悸,陰精馳走,故病遺泄”。 “神發(fā)于心而交于腎,則神清而不搖。神不交精,是生驚悸,其原由于膽胃之不降”。 “精藏于腎而交于心,則精溫而不走。精不交神,乃病遺泄,其原由于肝脾之不升”。 從上述三段文中可以看出,精遺、神驚兩病,病則皆因水火不濟,心腎不交。不同的是,神發(fā)于心,若膽胃不降,則心火、肺金浮于上,神不交精,而病神驚,通俗點說就是失眠;精藏于腎,若肝脾不升,則水木沉陷,精遺于下,而病遺精。 既然精遺、神驚的病因清楚了,那么治法又是怎么樣的哪? 治神驚(失眠)方金鼎湯: 甘草二錢 茯苓三錢 半夏三錢 桂枝三錢 芍藥三錢 龍骨二錢 牡蠣三錢 治精遺方玉池湯: 甘草二錢 茯苓三錢 桂枝三錢 芍藥三錢 龍骨二錢 牡蠣三錢 附子三錢 砂仁一錢 兩方俱用甘草、茯苓者,為的是培土瀉濕。 兩方俱用龍骨、牡蠣者,為的是藏精斂神,以蟄陽根。陽降根深,則魂謐神安。 兩方俱用桂枝、芍藥者,為的是疏木清風(fēng)。芍藥清膽火,則上熱不生,相火下蟄;桂枝舒肝,則木氣升達,風(fēng)靜郁消。 兩方不同者,金鼎湯用半夏降胃;玉池湯用附子溫下,砂仁行郁。 有讀者可能會有疑問,水火不濟、心腎不交者,不是應(yīng)該上熱下寒嗎,為什么會得神驚(失眠)、精遺之病的哪?確實,神驚(失眠)、精遺之病,與上熱下寒的病因相同,皆因心腎不交。然而,心腎不交者,出現(xiàn)在病人身上的病癥,則可能是上熱下寒,也可能是神驚(失眠)、遺精。譬如,百病皆緣于土濕,但不能說,土濕,病人就肯定會得某病。 大凡人體之病,若病因相同,則治法類似。黃元御治療神驚(失眠)、遺精的用藥原則,與治療上熱下寒的用藥原則是相同的,上必清膽火,下必溫腎水。金鼎湯、玉池湯俱加龍骨、牡蠣者,為的是下蟄陽根,與治療上熱下寒時,重視溫下的道理是一致的。 作者簡介:本人是黃元御的粉絲,四圣心源的愛好者,專注于分享學(xué)習(xí)四圣心源的心得。喜歡的話,就關(guān)注一下我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