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感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他是詩國的天子,人們往往因為他在詩壇的才華,臆測他一定有著治國安邦的雄才偉略,而像他這樣的人無法在仕途上取得成功,定是因為小人的排擠、皇帝的昏庸。 可再難走的路,只要努力也會抵達終點。如果像李白一樣,始終努力著,卻始終'行路難'、始終'多歧路'、始終不知自己'今安在',那是不是在每個岔路,都選錯了方向。 話劇《李白》劇照 都說成功沒有捷徑,可唐朝是個例外。在唐朝,要步入仕途通常有三個途徑:參加科舉、從軍邊塞,還有'終南捷徑'。 唐人盧藏用在長安附近的終南山隱居,獲得了淡泊名利、道德高尚的評價。聲明越傳越廣,終于傳到了武則天耳朵里。女皇一聲令下,盧藏用被征召,做了官。 盧藏用的隱居,其實是沽名釣譽,假如真想隱居,就該像陶淵明那樣不再踏入仕途,至少也得像劉備請諸葛亮、三顧茅廬,哪有一請便出的道理呢。于是,同樣在終南山隱居的道士司馬承禎,指著終南山嘲諷盧藏用,說道:'以仆視之,仕宦之捷徑耳。'也許司馬承禎的嘲諷,會讓盧藏用臉紅很久,但無論怎樣,他確實通過'終南捷徑',實現(xiàn)了為官的愿望。 有前人的成功,就會有后人的效仿。 李白的粉絲范傳正,在李白去世后為他寫下碑文,其中提到了李白年輕時立下的志愿:'常欲一鳴驚人,一飛沖天。'(《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并序》) 李白沒有參加科舉,也沒有從軍邊塞。他寄希望于風云際會,始終幻想'平交王侯'、'立抵卿相'。這一點,在他的詩里也有體現(xiàn),他說'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可見,他羨慕那個七十多歲在渭水之濱垂釣、然后偶遇周文王的姜子牙,羨慕那個夢見自己乘舟繞過日月、然后得到商湯三聘的伊尹。他自詡不凡,所以也向往不凡的經(jīng)歷,他就是想這樣'一鳴驚人、一飛沖天。' 話劇《李白》劇照 他說自己'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恣情快意是一方面,但也包含政治目的。南京大學教授莫礪鋒對此有一個精彩的論述:'李白一生隱居過很多山,足跡遍布東南西北。陜西的終南山,河南的嵩山,山東的徂徠山,江西的廬山都曾是李白隱居的地方。隱居本來是件安安靜靜修煉身心的事情,為什么要天南地北地來回折騰呢?因為他的目的并不在于隱居,而是在于隱居背后帶來的關(guān)注。' 所以,李白在每個地方隱居的時間都很短,一年半載就換到另一個地方,好像唯恐天下不知。他的隱居還和干謁相配合,就是投獻詩文、求得推薦。在蜀中,他干謁過渝州長史李邕,寫下'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在襄陽,他干謁過荊州長史韓朝宗,自薦說:'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與韓荊州書》);在長安,他干謁過當朝駙馬張垍、秘書監(jiān)賀知章,還有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是唐玄宗的妹妹,在青城山修道,而李白的道號便是'青蓮居士'。他們應(yīng)該是在青城山相遇的,他還為她寫下了一首《玉真仙人詞》——
他把她形容得如九天玄女,行跡飄忽、行為不凡,但卻很難說是真情還是假意。 憑借著隱居、干謁、還有自己的詩,李白終于叩開了朝廷的大門。等到唐玄宗下詔請他入朝,他立刻放棄隱居,興高采烈地跑去做官了,并留下這段慷慨激越的文字——
兒女歡笑、高歌痛飲、策馬揚鞭,他還想起了朱買臣不得志的時候,他的老婆嫌棄他貧賤,棄他而去,結(jié)果朱買臣得到漢武帝賞識,做了會稽太守。言外之意,那些曾輕視我李白的人,都會和會稽愚婦一樣感到后悔。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應(yīng)該是李白一生最喜悅的時刻,志得意滿,溢于言表,他終于可以結(jié)束天南地北地隱居生活,去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了。 民族舞劇《李白》劇照 可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徑通常是最壞的路。李白高興得太早了。他以為自己會被委以重任,其實卻成了太平盛世的一個點綴。他得到的是翰林學士的虛職,陪皇上出席出席活動酒宴,寫寫歌功頌德的應(yīng)制詩,還有,夸夸楊貴妃的盛世美顏。 那一日,宮中牡丹花盛開,唐玄宗和楊貴妃來到沉香亭下賞花,樂師李龜年隨侍在側(cè)。'賞名花,對愛妃,怎么能唱舊的歌詞?'唐玄宗立即派內(nèi)侍去請李白。 此時的李白,正因得不到重用、醉眠在長安城的一家酒樓,內(nèi)侍慌忙扶他上馬,直奔皇宮。杜甫曾在《飲中八仙歌》里描述了當時的情景:'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進宮后,唐玄宗命醉眼朦朧的李白撰寫歌詞。李白環(huán)視一圈,宰相楊國忠、宦官高力士都在場,李白憎惡這些人的奴顏婢膝、專權(quán)誤國,于是借著醉酒,戲弄了他們一番。他讓高力士給他脫靴、讓楊國忠為他磨墨,在唐玄宗的默許下,他們只能照做。 李白揮筆,文不加點地寫下了《清平調(diào)三首》,描繪了人花交映的意境,辭藻艷麗、流傳千古。
這樣的工作再得心應(yīng)手,終歸不是他想做的。他在另外一些詩句里,說著自己真實的心聲:'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浮云蔽紫闥,白日難回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電影《妖貓傳》截圖 李白認為,他仕途的坎坷、失意,是因佞臣小人的詆毀和排擠,無數(shù)后人也曾為之鳴不平,認為是朝廷腐敗屈煞了李白的曠世奇才。 他可能沒想過,這世上還有'人設(shè)'這回事兒。 它不是別人給貼的標簽,而是自己一點點打下的烙印。李白是走捷徑入仕的,他叩開朝廷大門的武器是詩文,他曾給玉真公主獻詩、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guān)系。他入仕之前為自己立下的人設(shè),就是個放蕩不羈的才子,沒人見過他的政治才能、雄才偉略,從這點上說,讓他做一個御用文人,唐玄宗算得上人盡其才。 在玄宗一朝,姚崇和宋璟是先后得到重用的兩位宰相,不妨拿他們的經(jīng)歷做個對比。 姚崇是因家族關(guān)系而恩蔭入仕的,雖也是捷徑,但比起李白,姚崇不僅有背景、也有真實的政治才干。公元712年,李隆基發(fā)動政變,結(jié)束了太平公主干政的局面,然后即位,是為唐玄宗。在他決心重振朝綱之時,正是姚崇全面分析了朝廷過去10年積累的各種弊端,提出了非常著名的'十事要說'——比如改變武則天以來的嚴刑峻法,以仁義施政;不再讓宗室、外戚給皇帝進獻珍寶,因為這些是搜刮百姓而來;還有廢止大興道觀這樣勞民傷財?shù)娘L習,十年內(nèi)不追求開疆拓土、以求國庫充盈,等等。姚崇的十條建議,條條讓玄宗的眼睛發(fā)亮,他就是用這些富民強國的改革措施,開創(chuàng)了'開元盛世'。 再說宋璟,正正經(jīng)經(jīng)的科舉進士出身,并且時刻有著清醒的頭腦和清楚的政治判斷。從武則天當政以后,他就是朝廷里的一面道德旗幟,反對'二張兄弟'(武則天男寵)、反對武三思設(shè)計奪權(quán)、反對太平公主干預(yù)朝政。因為反對這些當權(quán)人物,他三次從中央被貶到地方,嫉惡如仇的風骨卻始終不變。唐玄宗還是太子時,為了鞏固他的太子之位,宋璟還和姚崇一起,提出讓太平公主離開長安、讓唐玄宗的哥哥到外地任職。 像姚崇和宋璟這樣的人,才是唐玄宗敢信任、敢委以重任的。而李白呢,他有的只是驚為天人的詩才。入仕前他沒有參加科舉,入仕后他沒拿出像樣的治國方略,連官員最基本的言行有規(guī),他也沒有做到。他醉酒、他在半醉中為唐玄宗寫《出師詔》、他還得罪了唐玄宗最崇信的人。就算唐玄宗曾有心考察他、給他表現(xiàn)的機會,他也自己把這條路走死了。 那些走了捷徑的人,可能就是要再走一些艱難的路,去慢慢獲得認可,這算是一種償還吧。可李白是沒想過償還的,他太自負了,他說'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他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玄宗再昏庸,也不會讓一個'狂人'去維護國家制度、處理國家政事。 后來,李白對他的工作安排憤憤不平,終日借酒澆愁,'斗酒十千恣歡謔'、'但愿長醉不復(fù)醒'?;蛟S是李白不想干了,或許是有人進了讒言,或許是唐玄宗對他失望了,總之,他被'賜金放還',回歸布衣。 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fā),李白投身唐玄宗第十六子、永王的幕府,在此期間,他寫了《永王東巡歌》11 首,抒發(fā)了想要掃清叛軍、建功報國的情懷——
民族舞劇《李白》劇照 在詩里,李白對永王極力謳歌??蓭缀蹙驮谕瑫r,太子李亨已在寧夏靈武繼位,即唐肅宗。肅宗是正統(tǒng),那永王的東巡就是叛亂,李白因此卷入了這場皇族的權(quán)勢之爭,后因'附逆作亂'之罪遭到流放。永王事件,再次表現(xiàn)了李白在政治上的幼稚,他太心急,心急地想建軍功、展抱負,才會盲目地站錯了隊伍。 再后來,趕上朝廷大赦,李白重獲自由,他往來各地,依靠親戚朋友為生,直到61歲那年,偉大的'詩仙'溘然長逝,結(jié)束了漂泊失意的一生。 話劇《李白》劇照 所謂'命運',先天注定的是'命',怎么面對是'運'。一切回到最初時,如果李白參加了科舉,或許起點會不同,或許他就不會整日醉酒,會拿出點真本事好好走他的仕途。 但他為何終身不參加科舉,偏要選擇捷徑、偏想一鳴驚人呢?或許,他是有苦衷的吧。 在范傳正為李白撰寫的碑文里,有這樣一段話,介紹了李白極其特殊的家世背景——
歸納起來,這段話傳達了這樣幾個信息:李白的先祖,是十六國時期西涼國初代國君武昭王;隋末動亂時,他的祖輩流散到西域碎葉城,從此隱姓埋名;所以在唐朝,李白家族沒有戶籍,也沒有記述家族世系的'譜牒'。 這樣的身世,在唐代士子中絕無僅有;這樣的身世,連科舉中最初級的鄉(xiāng)試都不能參加。因為凡參加鄉(xiāng)試的士子,都要'懷牒自列于州縣'(《新唐書·選舉志》),可李白一無譜牒、二無戶籍,如何能參加呢。 無法科舉,是李白的命中注定。但不能說他是輸在起跑線上,因為這恰恰使他擺脫了儒家經(jīng)學的束縛、應(yīng)試教育的羈絆,讓他的個性自由發(fā)展,他可以'讀奇書'、'觀百家'、學游俠、好劍術(shù),又在遍布大半個中國的漫游中,飽攬名川大山,所以他的浪漫主義詩風,也是唐代詩人中絕無僅有的。 他以絕無僅有的詩歌走上'終南捷徑',成功踏入仕途。翰林學士的職位雖小,卻是待在天子身旁,且工作清閑,對他來說得心應(yīng)手。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羨慕他命好,被貶到江州做司馬的白居易大概就是其中一個。白居易的《中隱》詩說:'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似出復(fù)似處,非忙亦非閑。' 如果從白居易《中隱》的角度看,李白的出仕其實是不錯的結(jié)局,游刃于官與隱之間,生活有保障,也無需勞心勞力。從李白身世的角度看,能在科舉之外獲得這樣的仕途,命運待他也是不薄的。 是,他志向不在于此,可世上有幾個人真能'一鳴驚人'、'一飛沖天'?王維是科舉狀元,初入仕途也得從執(zhí)掌禮樂的'太樂丞'開始。想得到重用,就得收斂起狂放,步步為營;羨慕姜子牙和伊尹,就應(yīng)該展現(xiàn)出濟世之才,而不是半醉半醒地去完成皇帝令制的《出師詔》。 有的時候,我們已擁有了最好的結(jié)局,只是我們對自己沒做出最好的判斷。 |
|